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教学设计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9-18269178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4.5KB
日期:2023-12-12
作者:21jy_45010204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教材分析】 学生对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缺乏深度与广度。本课从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作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适于高年级学生特点的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从多角度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培养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科素养目标: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具有处理文字信息并归纳总结我国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特点的能力。 能力目标:以教材为基础,合作探究,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懂得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历史以及对世界发展的深刻而广泛影响。 难点:合作探究,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鼓舞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课前出示1989年在山西古代黄河渡口处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黄河铁牛”)图片。 2.观看“黄河铁牛”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 3.设疑:“黄河铁牛”的独特之处有哪些?你是否还了解其他的古代科技创造?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视频,了解“黄河铁牛”在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了解其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激发情趣,进一步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小结: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诸多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它们涉及诸多领域,既融各种特点于一身又独具特色,它们对当时生活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一起推介古代技术创造。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探寻推介之旅。 处理信息,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请学生根据文字信息,完成司母戊鼎、素纱褝衣、青瓷四系罐、都江堰、赵州桥的拼图。教师下发学习资料包,供学生学习。 请学生根据文字信息,找司母戊鼎、素纱褝衣、青瓷四系罐、都江堰、赵州桥的特点,教师进行归纳提炼。 3.请学生说一说,还了解哪些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学生活动: 拼一拼:学生根据文字信息,完成司母戊鼎、素纱褝衣、青瓷四系罐、都江堰、赵州桥的拼图。领取学习资料包。 找一找:学生根据文字信息,找出司母戊鼎、素纱褝衣、青瓷四系罐、都江堰、赵州桥的特点。 3.说一说:根据前期所学知识及课外知识,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古代技术创造。 教师小结:我们祖先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在青铜器、丝绸、瓷器、工程等方面创造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这些创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头脑风暴,小组探究 教师活动: 教师播放,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回报。 归纳小结:古代技术创造具有:巧(巧妙)、奇(奇特)、精(精美)、谐(和谐)的特点,每件创造独领风骚、设计巧妙、造像奇特、工艺精美、与自然相和谐。 学生活动: 1.“古代技术创造之巧”推介组汇报:(展示)(1)介绍曾侯乙编钟:①名称: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文物,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曾侯乙编钟共有65件,编成八组,悬挂在三层钟架上,全套编钟总重量2.5吨。②特点:编钟设计巧妙,音域横跨5个八度,仅仅比近几百年被发明出的钢琴少一个八度。③影响: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2)介绍榫卯结构:①名称:榫卯结构,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是指两个木构件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将它们链接并加固起来。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②特点:榫与卯之间通过木材的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凸与凹之间的巧妙组合,分相互咬合,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起到连接稳固的作用。榫和卯一旦咬合,便可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③影响:利用榫卯结构建造的山西应县木塔历史上经历数次地震考验屹立不倒。中国许多的技术创造都遥遥领先与世界水平,巧妙的榫卯 结构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古代技术创造之奇”推介组汇报:(微视频展示)(1)介绍素纱褝衣:①名称:素纱褝衣,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仅为49克,②特点:薄如蝉翼,轻如薄纱,由蚕丝织造而成的素纱褝衣,如果去除衣襟和袖口然后对折,它竟然可以装进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③影响:素纱褝衣出土后,专家曾对它进行了复制,第一次复制后它的重量是80克,第二次复制后它的重量终于减轻了,达到了49.5克。然而这两次复制的时间间隔,是多长时间呢?是13年!怎么样,是不是为之惊叹啊!(2)介绍秦始皇兵马俑:①名称: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原来都是彩色的,出土时彩色大部分已经脱落,陶俑身上仅存斑驳残迹,残存颜色较多的个别俑色泽如新。②特点: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③影响: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古代技术创造之精”推介组汇报:(小记者新闻播报)(1)China①名称:China,瓷国。瓷国特指中国,英文里瓷器和中国都是china,两千年前,东汉的陶匠想要改善自己做出的陶器,开始进行实验。他们不仅尝试各种不同的黏土,还自己调配黏土,加入各种河里土不会有的矿物质。其中一种矿物质就是白色的高岭土。②特点:中国瓷器的精美确实名闻天下,它薄如纸、润如玉、声如磬、明如镜。③影响:中国在明朝时期的瓷器已经到达瓷器业的顶峰,在欧洲很受推崇,远赴海外进行的“南海一号”沉船中数以万计的瓷器。欧洲各地的科学家和陶匠拼命实验,希望能找出制造瓷器的秘诀。英国花了五十年才用本地原料做出瓷器。“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精美绝伦的技术创造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2)长信宫灯①名称: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通体鎏金,显得灿烂而华丽。铜器上的鎏金工艺在战国时期已出现。②特点:长信宫灯设计十分精细,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③影响:长信宫灯设计精巧,它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飘散到周围环境中,其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 “古代技术创造之谐”推介组汇报:(调查访问汇报)(1)介绍京张铁路①名称: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②特点: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着眼于顺从自然,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成为在当时情况下经济合理的铁路线。③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京张铁路作为工业文明走进中国的象征,它的发展与变迁映射着中国百年发展的年轮。(2)介绍京杭大运河①名称: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1794千米。②特点: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③影响: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工程最大、使用至今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它是世界上是中国古代技术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借古论今,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播放:我国现代科技技术(5G技术、中国天眼) 教师总结:上下五千年历史,先祖们不但给我们留下了璀璨智慧,还给我们留下了独领风骚地古代技术创造。时光穿梭,让我们秉承坚持和追求,专业和专注、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去探寻一个个崭新的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