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料详情
需要15个学币
ID:2-18203404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8.2MB
日期:2023-12-07
作者:21jy_8566100102
星级:3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寓言导入 百年难遇的旱灾,大地干涸,动物们纷纷出逃。黄鼠狼、山羊、黄莺一行向着传说中的雨林中走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它们又累又饿。头顶上盘旋着的秃鹫不停地叫着:“活着多累啊,倒下吧,让我吃了你们吧!”黄鼠狼不屑道:“__________。”小黄莺深情地望着远方:“__________。”山羊先生也不例外,它笑着对秃鹫说:“__________。”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 走进罗素   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被视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 1 名人评价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一、聆听罗素 1.大声朗读课文1遍,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一、聆听罗素 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1)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2)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3)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2.为什么罗素会把这三点当作自己活着的理由? 二 、解读罗素 1、请按照优先级,将罗素活着的三大理由和你活着的三大理由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罗素活着的三大理由是爱情、知识、对人类苦痛不可遏制的同情,那么你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呢? 二 、解读罗素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01 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02 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03 2.对于罗素来说,让他再活一次,他愿意吗? 助读材料 罗素曾经直接参与救弱扶困,但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他曾受迫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阿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终其一生,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专制,追求和平。可以说,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意识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内心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 三、重回生命 1.内省:你为什么而活着? 如果再让你活一次,你愿意吗? (学生自由回答即可) 四、生命的意义 1、请以“我觉得我活着值得”为题,根据课文内容,改成一首小诗。 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我寻求爱情 它给人的心灵以震颤,带来剧烈的欢愉 我渴望知识 它如闪闪发光的星辰,撕裂宇宙的迷雾 这两种情感尽可能把我引向云霄,但 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 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世界 我却无能为力,但 我依旧热爱这世间,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小诗朗读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如果可以运用比喻, 你愿意将生命比作什么? 情境导入 1、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请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每段中的情感关键词,并有感情地朗读一段。 一、理清思路 · 诵生命之歌 情感变化 01我们都非常可怜! 02心应该感到舒畅 03生命自身的神奇 04感谢生命的奇迹 2、请结合情感关键词,画出情感曲线变化图,并说明理由。 一、理清思路 · 诵生命之歌 我们都非常可怜! 心应该感到舒畅 生命自身的神奇 感谢生命的奇迹 情感曲线变化图 3.把段落中心句串联成一首哲理小诗,尝试做好朗读标记,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段落的中心句,富有哲理,饱含感情。 一、理清思路 · 诵生命之歌 《永久的生命》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创作背景 1942年,日本鬼子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但是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灭绝,反而会凝聚成更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生命如此不易又如此坚韧,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永久的生命》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全 班 齐 读 二、深度研讨 · 论生命之恒 1、结合课文旁批,任选一个问题,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以下思考题: (1)作者对生命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与赞扬,为什么要在开篇提到时间易逝,生而可怜呢?这属于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3)凋谢与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与“不朽”矛盾吗?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现实例子谈一谈) (4)选择一句最喜欢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补充材料 严文井的另一篇散文《给匆忙走路的人》:“溪水从湖泊注入大海,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奔流;陨星划过长空,每分每秒都在燃烧;它们的‘真美’,它们的‘意义’,就存在于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假如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只为等待最后才可能到来的那个好时刻,而忽略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就实在是太愚蠢了。” 三、仿写拓展 ? 叹生命之奇 1、本文语言睿智又形象,请你选一处比喻句,进行仿写,表达你对生命的见解。 示例: 个人生命不像意见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