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精品课件

资料详情
需要45个学币
ID:8-1819819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34.4MB
日期:2023-12-06
作者:21jy_4013958858
星级:3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将众多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吧。 古道新途: “一带一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文字史料和识读地图,准确说出汉代时西域的范围,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和结果,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习张骞的优秀品质。 2.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观看视频频和识读地图,简述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提高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素养,初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 3.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和识读地也图,简述汉朝经营西域的概况,认识到新疆和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形成自觉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目 录 壹·凿空—张骞通西域 贰·远行—“丝绸之路” 叁·治理—对西域的管理 肆·新途—“一带一路” 壹·凿空—张骞通西域(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今指开通道路。) 西域:汉代人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玉门关 阳关 西 域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任务一:“西域”的地理范围?(指向目标一) 壹·凿空—张骞[qiān]通西域 壹·凿空—张骞[qiān]通西域 材料一: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厚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建元中,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汉书张骞传》 任务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汉武帝为什么要招募使者出使西域?(指向目标一) 教材内容:西汉初年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如大月氏[ zhī ]。 匈奴严重威胁西汉边境 大月氏被匈奴控制奴役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 壹·凿空—张骞[qiān]通西域 任务一:派遣谁去通“西域”?(指向目标一) 张骞,字子文,西汉汉中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村)人,官大行,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招 贤 令 自古以来,我族人民 常被匈奴压迫,黄河 附近的人民更常遭匈 奴骚挠,为大举反击 匈奴,现招募一勇士 出使西域,联合大月 氏,共同夹击匈奴, 重赏。钦此!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雕像 壹·凿空—张骞[qiān]通西域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壁画(敦煌)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项 目 出发时间 目的 结果或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联络乌孙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任务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指向目标一)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壹.张骞[qiān]通西域 材料研读: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 外国由是信之。 问题思考: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是他仍坚持完成了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张 骞 精 神 不畏艰险 、开拓进取、忠于祖国、牢记使命 张骞“持汉节不失” 任务一:结合材料,理解“凿空”的含义及张骞的精神(指向目标一)?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 张骞第一次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所以称“凿空”。 贰·远行—“丝绸之路” 俄罗斯出土的丝绸衣 任务二:思考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指向目标二) 贰·远行—“丝绸之路” 从陆上道路运到地中海西方世界的所有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鄯善 阳关 玉门关 于阗 疏勒 大宛 葱岭 塞琉西亚 西 汉 大月氏 安 息 秦 大 匈 奴 乌 孙 西安西北 和田南 若羌 巴格达 海 里 海 黑 咸海 (波斯湾) 喀什 敦煌西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 起点 终点 古罗马 今伊朗 任务二: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指向目标二) 贰·远行—“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核桃(胡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 玻璃、宝石、乐器、歌舞 丝绸、漆器、 开渠、凿井、铸铁技术 任务二:说一说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流物品有哪些?(指向目标二) 贰·远行—“丝绸之路” 汉 西域 贰·远行—“丝绸之路” 任务二:思考海上丝绸之路(指向目标二)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南海 向北: 向南: 山东沿岸 黄海 朝鲜 日本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① ②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丝绸之路把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联合起来,彼此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 贰·远行—“丝绸之路” 任务二:丝绸之路的作用。(指向目标二) 材料:中国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西传,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西方的各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叁·巩固—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疆域图 西 域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 背景 设置 管辖范围 职责 意义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府设置在乌垒城。 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 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叁·治理—对西域的管理 任务三:西汉对西域的治理(指向目标三) 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失败), 开辟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叁·治理—对西域的管理 任务三:思考东汉对西域的治理--班超父子经营西域。(指向目标三) 作用:恢复与西域的联系 作用: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肆·新途—“一带一路” 【 古道新途】—历史和现实的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肆·新途—“一带一路” 任务四:“一带一路”的提出。(指向目标四) 时事追踪: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 共赢 丝 路 精 神 ● 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有利于各民族友好相处。 ● 有利于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 肆·新途—“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开辟一条多边合作新路径。 ---世行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 任务四:“一带一路”实施的现实意义。(指向目标四)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海上 丝绸之路 设置西域都护 西汉 东汉 课堂回顾 陆上 丝绸之路 一个朝代:三位使者:两条商路:一个机构: 作用 甘英出使大秦 班超经营西域 治理 开通 向北 向南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古道新途 “一带一路” 试题精炼: 1、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检测目标1)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西汉时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的起点是( ) (检测目标2)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大都 3、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 (检测目标3)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4.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 ) (检测目标1)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B B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