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科学测量 第1课时(课件 29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5-18158559
版本:浙教版
类型: 课件
地区:浙江省
文件:296.6KB
日期:2023-12-03
作者:21jy_202489346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1课时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了解误差。 4.知道物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5.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长度的测量 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多宽、多高吗?窗户的尺寸又是多少呢? 什么是测量? 测量: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测量 1.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m)。 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km);测量较小的距离时一般用厘米(cm)和毫米(mm);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μm)和纳米(nm)等单位。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 3千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__毫米 1厘米=________米=______________千米 300000 3000000 0.01 0.00001 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 科学计数法 1000000= 或 0.00001= 或 0.0025= 480000= 106 1×106 10-5 1×10-5 2.5×10-3 4.8×105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常用的刻度尺:直尺、卷尺、皮尺等。当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时,需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仪器。 刻度尺的构造 最小刻度(分度值):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量程: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1)选:根据实际测量的长度和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如安装门窗玻璃时,精确度要求较高,选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米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精确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小刻度为1厘米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刻度尺的使用 (2)放: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值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贴紧被测物体,并与所测量长度平行,不可倾斜。 (4)读:读数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的数字,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3)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 (5)记:记录的数据=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没有单位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三角板、刻度尺等组合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是测小球、圆柱、硬币等物体直径的方法。生活中测身高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3.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法:测如图所示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小心地将弹性不大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细线的长度。 累积法:把n个相同微小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每个物体的长度。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下图所示为测钢丝直径) 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路径(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轮滚动的圈数得出待测路径的长度。 化整为零法:把被测物体(如一根细线、一段铁丝等)分成若干等份,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之内,测出其中一份长度就可算出全长。 化暗为明法:有些待测物体(待测长度),不是明显地露在外面,而是隐藏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如图所示。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孔口处给钢针做上记号,然后再测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常用螺旋测微器测量) 4.误差与错误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一定存在,不可避免)。 错误:由于错误地使用工具、错误的测量方法或错误的读数方法造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可以避免)。 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误差和错误的比较 (2)减小误差的方法 体积的测量 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较小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 cm3 )。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升(L)和毫升(mL)。 1.体积的单位 体积单位的换算 1立方米(m3)=1000升(L) 1升(L)=1000毫升(mL)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1)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 如测量长方体的体积,测出其长、宽、高,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其体积。 (2)液体体积的测量 ①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如图所示)。 ? 2. 体积的测量 ②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以量筒为例) a.估:先估测液体的体积。 b.选:根据测量液体的要求及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能一次性量取的、量程最小的量筒。 c.注:将液体倒入量筒时,应左手执量筒,右手执烧杯(或试剂瓶),面对量筒上的刻度线,使量筒和烧杯(或试剂瓶)稍有倾斜,让液体缓慢地流进量筒中。当液面接近要求的刻度时,把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改用胶头滴管将液体逐滴滴加至要求的刻度线。 d.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或凸液面中央最高)处相平。要做到平视,如图所示,不可俯视或仰视,俯视读出来的数据会偏大,仰视读出来的数据会偏小。 e.记:读数后,记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 ①排水法 主要用于测量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形状不规则小固体的体积。步骤如下: a.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能浸没固体且水不超过量程),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 (3)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b.将被测小固体用细线系好,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c.小固体的体积V=V2一V1。 ②悬重法和针压法 主要用于测量在水中漂浮的小固体的体积。(过程如下表所示) 课堂小结 长度的测量 工具 单位 换算关系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体积的测量 工具 单位 换算关系 量筒的读数方法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 及时巩固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中没有使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不符合题意; B中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且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且三角尺放置正确,符合题意; C中被测物体没有紧靠刻度尺,不符合题意; D中被测物体的起始端没有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值刻度线对齐,不符合题意。 2.量筒的使用规则 (1)将量筒放在________台面上。 (2)使用前观察其_______和_______值,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筒。 (3)向量筒内倒入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相平。 液面 水平 量程 分度 【解析】(1)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即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2)在使用量筒时应首先观察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筒。 (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液体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课下作业 课下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脚长、铅笔长。 用量筒测量一个小木块和小石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