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散文二篇》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7725266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149.1KB
日期:2023-10-28
作者:21jy_5408245547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散文二篇》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遏制(è) 飓风(jù) 混为一体(hùn) B.牛犊(dú) 卑微(bēi) 深渊(yuān) C.繁殖(zhí) 肆意(sì) 压迫(pò) D.炫耀(xuàn) 消逝(shī) 疲倦(pí)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B.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C.《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D.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3.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拟订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二、基础知识 4.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洗涤    土壤    牛犊    兴wèi     bēi微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蔓延:    (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 卑微:    (3)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深不可测: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生命)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面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7.文学常识填空。 (1)严文井,原名   ,湖北武昌人,作家。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代表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   》等。 (2)《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   ,   (国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1950年诺贝尔   奖。代表作品有《西方哲学史》等。 三、综合读写 8.著名小说家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只刻着短短的一句话:“活过,爱过,写过。”同学们尚处在人生的成长期,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仿照示例,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9.从2016年9月上线至今,抖音的发展历程一直毁誉参半,某班学生计划围绕“抖音的影响”进行拓展探究。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指导组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根据网信办要求,“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进入该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从而防止青少年沉迷。 [材料二]今年,抖音发起“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粉墨新声”等系列话题,让传统曲艺走入网友的视野。于是,扬州评话演员马伟开始玩起了抖音,开设了“小马抖趣”抖音号。地道的方言、逗趣的内容,让“小马抖趣”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8万粉丝。马伟说,如今他们在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上融合了许多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元素,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这也是对扬州文化、城市的一种推广,是在探索传统曲艺的新传播路径。 [材料三]我们身边一定 也有这样的朋友: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捧着手机对着屏幕眉开眼笑。他们选择用抖音,这种相比于看书、学习等“高能耗”活动更“经济”的方法去度过他们的过剩时间。这中间折射出来的,其实是现在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对“自由时间”的计划无能。 (1)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不同的角度对抖音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2)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抖音。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④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如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四、解答题 1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或文中词语的含义。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2)《我为什么而活着》第2自然段中的“深渊”和“仙境”分别比喻什么? (3)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12.阅读课文《永久的生命》,回答问题。 (1)第1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如何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3)文章第2段中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4)为什么说“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5)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五、现代文阅读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修炼“挫商” ◆佚名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控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日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   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为什么要修炼挫商;然后,   ;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2)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简要阐述。 (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散文二篇》2023年同步练习卷(1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BC.正确。 D.有误,“消逝”的“逝”应读作“shì”。 故选:D。 2.【解答】ABD.正确。 C.有误,括号要紧挨前面被解释的词语,所以C项中的括号及括号内的内容应放在句号前面。 故选:C。 3.【解答】ACD.合适; B.不合适,“仿生技术”属于科技领域,与“珍爱生命”关系不大。 故选:B。 二、基础知识 4.【解答】答案: dí rǎng dú 味 卑 5.【解答】答案: (1)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 (2)地位低下而渺小。 (3)深得难以测量。 6.【解答】(1)从“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可知,作者将“它”比作“旅客”故运用了比喻。 (2)从“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可知,有两个以上i相同句式,故运用了排比。 答案: (1)比喻 (2)排比 7.【解答】(1)严文锦;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2)罗素;英国;文学 三、综合读写 8.【解答】答案: (1)B (2)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副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用心去演奏……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美好的。 9.【解答】答案: (1)示例:国家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发送内容的人应多发送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2)示例:我们应该浏览积极正面的内容,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10.【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细读材料一,是三条有关“诚信”的名言,都表现“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三条名言分别出自春秋时期的荀子、孔子及管子,可见古人就十分重视为人的诚信;材料二,介绍“信用中国”网站的运行时间、作用及社会关注度。可以看出现今人们对自身诚信度十分关注,将二者提取出的信息进行合并,可概括为:从古至今,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2)本题考查漫画内容的介绍及寓意的分析能力。漫画内容的介绍相对简单,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出漫画的主要内容即可,其寓意分析要抓住漫画中夸张的部分体会主题,这幅漫画主体内容为一个人被关在竹笼子里,人的旁边书写着“失信”二字,竹笼上方还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由此可见主要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一个人“失信”将会受到许多禁令,失去自由。 答案: (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 四、解答题 11.【解答】(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把三种感情对自己的支配比作强烈的飓风,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写出了自己在这三种感情的支配下即使到了绝望的边缘仍然不会放弃追求。 (2)《我为什么而活着》第2自然段中结合“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可知“深渊”比喻孤寂给自己带来的极端痛苦。结合“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可知,“仙境”比喻爱情的成功给人带来的无比幸福的生活。 (3)“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中,“凋谢的花朵”指的是个体生命的逝去;此句用优美的语言表述了个体生命的逝去和生命生生不息的繁衍。“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意为:个体生命会凋谢,但生命会永存不朽。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述着生命不朽的哲理。 答案: (1)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种感情对自己的支配比作强烈的飓风,写出了自己在这三种感情的支配下即使到了绝望的边缘仍然不会放弃追求。 (2)“深渊”比喻孤寂给自己带来的极端痛苦。“仙境”比喻爱情的成功给人带来的无比幸福的生活。 (3)用优美的语言表述了个体生命的逝去和生命生生不息的繁衍。个体生命会凋谢,但生命会永存不朽。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述着生命不朽的哲理。 12.【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分析,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衬衣洗涤或修补之后,就如同没有脏没有破一样。衬衣可以洗涤、补好反衬生命的易逝,使人无奈、遗憾。即使有让人忧虑的事,我们顶多尽力去忘却,却不能抹去它存在过的印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仔细阅读对小草描写的句子“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可以知道,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绵延不绝。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句话中的凋谢指是的个体生命的消失,而不朽是说生命现象是永远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上,凋谢与不朽共存,又是如此的完美,这不得不让人慨叹。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每一段的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根据第三段中“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一句分析作答: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黄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 答案: (1)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衬衣洗涤或修补之后,就如同没有脏没有破一样。但面对易逝的生命,人类的力量非常渺小,无能为力。 (3)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绵延不绝。 (4)“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这句话是说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这让人慨叹。 (5)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黄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 五、现代文阅读 13.【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本文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要修炼挫商;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为什么要修炼挫商;然后从“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掌握正确的方法”等方面具体论述修炼挫商的方法;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等语句中概括答案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正确; D.有误;应该是运用了“知足法”。 故选:D。 答案: (1)要修炼挫商;论述修炼挫商的方法。 (2)人生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会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