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二章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15个学币
ID:10-17629728
版本:人教版(2019)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1.4MB
日期:2023-10-19
作者:21jy_825422434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2022年5月,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坚实一步。水下采油树是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海洋深水严苛的环境条件对其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极大挑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的安装主要是开发海洋(  ) A.生物资源     B.地热资源 C.矿产资源     D.空间资源 2.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设计建造需要克服的严苛环境包括(  ) ①深海低温    ②海浪侵蚀 ③巨大水压    ④洋流冲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自然资源部2020年7月29日消息,2019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投资大幅增长,勘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图甲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乙为公元11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大洋中脊 4.图乙海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港口建设    B.海滨浴场 C.海底探险    D.滩涂养殖   (2023海南华侨中学模拟)2023年3月31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陵水下水,正式下水运营。该海底数据中心的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 300吨,相当于约1 000辆小汽车,罐体直径达3.6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完成下面两题。 5.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  ) A.运营能耗较高 B.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 C.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较快 D.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高 6.海底数据中心运营中,需要避免的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最可能是(  ) A.废气污染    B.热污染 C.噪声污染    D.引发赤潮 题组二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2022山东菏泽巨野中学月考)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氹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氹填海工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利用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    B.海洋矿产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8.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2023河南南阳期中)南海海域是世界重要的航道,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2013年7月以来,我国在南海永暑礁“吹沙填海”造陆,目前永暑岛已成为南沙群岛的第一大岛。下图为永暑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开发永暑岛对于我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 A.获得海洋生物资源     B.增加海洋矿产资源 C.发展岛礁热带旅游     D.保障我国海洋权益 10.我国在南海永暑礁“吹沙填海”造陆,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B.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 C.增加海洋运输路线 D.拓展海洋空间资源 题组三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023江苏苏州期中)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下图是江苏附近海域领海基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③范围海域为我国的(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12.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对①范围海域行使的权利为(  ) A.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海域飞越 B.可禁止其他国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C.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海域航行 D.可禁止其他国家勘探开发其自然资源 13.符合盐城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方向的是(  ) A.修建港口,发展海洋航运 B.建海洋牧场,保障粮食安全 C.建潮汐发电站,开发海洋能 D.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生态   (2022江苏扬州模拟)宫古海峡是我国船只进出太平洋,从近海走向深海的重要通道。宫古海峡十分宽阔,除了南北靠近岛屿的12海里范围属于日本领海之外,其他水域都属于国际公共水道。下图是2021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远航训练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4.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是 (  ) A.领海权益 B.公海权益 C.专属经济区权益 D.毗连区权益 15.此次远航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 A.勘探台湾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C.监测航线海域的环境并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D.为我国渔民提供精确的气象信息和导航服务   (2023山东临沂期中)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贵鱼种。该船全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内设2 108个监测点,实时监测并集中控制15个养殖舱内的水、氧、光、饲、鱼等状况,每日24小时不间断换水16次,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1/4以上。此外,该船还拥有集苗种培育、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及“科技+资本+产业”的发展模式。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景观图和该船游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国信1号”模式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国信1号”模式(  ) A.水质好,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好 B.位于外海,水域空间大、广阔 C.饵料丰富,水产品生长速度快 D.受风浪和洋流影响,产品口感好 17.“移动的海洋牧场”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有(  ) ①减轻近海养殖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 ②充分利用深远海海洋空间资源,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③利用深远海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利于保障海洋国土安全 ④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海水污染,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2023山东滨州期中)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 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 2.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 B.扩大围海造地规模 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围填海是沿海地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围海活动多发展沿海养殖和盐业用海,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滩涂海域;填海活动则集中分布于沿海各大港口海域和城市滨海区域。及时准确地监测地区围填海时空动态变化,对于合理保护海岸带资源和推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1974—2017年山东省大陆海岸围填海质心迁移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在围海和填海活动双重影响下,围填海质心的总体迁移趋势是(  ) A.与填海质心的变化一致 B.自东南向西北移动 C.向莱州湾东南方向移动 D.迁移速率不断加快 4.2000年后,山东省填海用地多来自前期的围海地区。造成围填海利用方式转换的主导因素是(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生态环境的变化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填海能力的提高 题组二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 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023湖北孝感期末)“海油陆采”是开发水深不足3米、距离陆地较近的极浅海油藏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建设自海岸向海中延伸的道路,在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下图为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  ) A.技术难度大     B.环保要求高 C.安全风险高     D.运行费用低 6.实施“海油陆采”会(  ) 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能源安全 ②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③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④避免海洋灾害,保障生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4月,海南省在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新建8 000吨级交通补给船“三沙2号”,可实现从文昌到永兴岛夕发朝至。该船具有综合运输补给、行政管辖、应急救援指挥、紧急医疗救助、岛礁科学考察等功能。下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为了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我国渔政船(下图)在南海进行日常巡航任务,不仅有效保护了我国渔民在南海的合法捕捞权利,更加彰显了我国对南海的主权。在南海,我国也适时进行了岛礁建设活动,如美济礁、渚碧礁等岛礁的吹填作业、机场建设等。这些举措都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在南海的各种合法权益。 (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材料一图示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水的是       。? (2)建设海洋强市是三沙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建设海洋强市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三沙2号”投入使用的意义有哪些? (4)设立三沙市、渔政船巡航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分析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1.C 2.A 3.A 4.D 5.D 6.B 7.A 8.C 9.D 10.D 11.B 12.D 13.B 14.B 15.B 16.A 17.D 1.C 据材料“水下采油树是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可知,其主要是开发海洋的油气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故选C。 2.A 据材料“海洋深水严苛的环境条件对其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极大挑战”可知,深水环境具有水温低、水压大的特点,①③正确;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水平流动,均主要出现在海洋表层,深海中海浪侵蚀弱,受洋流影响小,②④错误。故选A。 3.A 根据图示等深线数值可知,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域深度小于10米,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A正确。大陆坡处等深线密集;大洋盆地深度大,一般深度超过4 000米;大洋中脊是海底山脉,中间高、两侧低。 4.D 图乙海岸位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是淤泥质海岸,沿海滩涂面积广,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滩涂养殖,D正确;图乙所示海域水浅,不适宜进行港口建设;淤泥质海岸一般不适合开发为海滨浴场,主要发展养殖;滩涂水域深度较浅,海底探险一般在较深水域。 5.D 水下运营有利于设备散热冷却,运营能耗较低,A错误;海底数据中心受外界环境干扰小,B错误;数据中心在水下运营,建设技术要求高,后期维修、检修、设备更新难度大,D正确;相较于陆地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对市场的响应较慢,灵活性较差,C错误。故选D。 6.B 海底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设备会产生大量废热,造成热污染,B正确;数据中心是主要用来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的特定设备网络,不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声,A、C错误;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与数据中心运营无关,D错误。 7.A 填海造陆是沿海地区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状况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A正确。 8.C 沿海滩涂地区可以就近获得海水等含盐原料,同时有利于海盐的晾晒,可开辟盐田。海湾处陆地相距较近,可建造跨海大桥。沿海滩涂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填海造陆应在浅海处合适的位置进行,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成本大,且不具有可行性。故选C。 9.D 永暑岛由我国“吹沙填海”而来,从定位来看,永暑岛属于军事岛,它的建设是为了保障我国在南海海域的海洋权益,如对于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等的开发权益,故选D。 10.D 我国在南海永暑礁“吹沙填海”造陆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如影响海洋生物活动等,A错误;该工程可能影响自然洋流,但由于自然洋流体量大,人工岛较小,不至于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B错误;永暑岛的定位是军事岛,主要目的是保障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拓展我国海洋空间资源,D正确;读图可知,我国南海永暑礁“吹沙填海”造陆的建设特意绕开了航道,可见其对增加海洋运输路线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11.B 据图可知,③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4海里,为我国的毗连区,故选B。 12.D 据图可知,①海域距离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属于我国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可禁止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故选D。 13.B 据图可知,盐城海岸带滩涂面积大,说明水浅,不适合建港口,A错误;广阔的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增加渔业资源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正确;该地海面宽广,水坝修建成本高,海水涨落幅度不大,不适合建潮汐发电站,C错误;红树林不适合在该地生长,D错误。故选B。 14.B 由材料可知,宫古海峡十分宽阔,除了南北靠近岛屿的12海里范围属于日本领海之外,其他水域都属于国际公共水道。国际公共水道属于公海航道,并非领海,他国享有自由航行权。故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是公海权益。 15.B 此次航母编队远航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与勘探台湾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监测航线海域的环境并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以及为我国渔民提供精确的气象信息和导航服务无关。 16.A 根据材料可知“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深远海清洁、优质以及不同温度的海水,进行集约化、智能化养殖,单产高,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利润大,A正确;“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模式,在养殖舱内养殖,水域空间并不大,B错误;“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模式,饵料为人工投放,C错误;“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模式,受风浪和洋流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7.D “移动的海洋牧场”既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对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和主权宣誓。目前近海养殖业面临海洋空间资源拓展瓶颈和海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深远海养殖业能够缓解这些矛盾,可以为我国长期稳定地供给优质蛋白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陆地土地资源的生产压力,缓解近海养殖业对海洋空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等。因此“移动的海洋牧场”可以减轻近海养殖压力,利于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①正确;可以充分利用深远海海洋空间资源,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②正确;利用深远海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利于保障海洋国土安全,③正确;但与此同时,“移动的海洋牧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海水污染,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威胁,④正确。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B 2.C 3.B 4.A 5.D 6.A 1.B 读图可知,青岛市管辖海域开发利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图中显示,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不是最高的,C错误;图中显示,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低于市区,不是最高的,D错误。故选B。 2.C 材料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故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排除A;扩大围海造地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排除B;青岛市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岸海域不适合发展污染较重的临海重化工业,排除D。故选C。 3.B 从图中可以看出,围填海质心自东南向西北移动,填海质心先向西北移动,后向东南移动;围填海质心向莱州湾西北方向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填海质心的迁移速率在降低。 4.A 由材料可知,围海活动多发展沿海养殖和盐业用海,填海活动则集中分布于沿海各大港口海域和城市滨海区域。2000年后,山东省填海用地多来自前期的围海地区,说明沿海地区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侵占了前期用来发展沿海养殖和盐业的土地,表明产业结构在调整,与其他因素关联不大。 5.D 由材料可知,“海油陆采”是针对极浅海油藏建设人工岛和与陆地相连的道路,实现了海上油田的陆地开采,相比于海上钻井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建设和开采难度,A错误;相比于海上钻井平台,“海油陆采”更好控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泄露和扩散,落地原油可及时回收,其环保要求相对较低,B错误;海上钻井平台生产空间有限,需面对更恶劣的海况,“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其安全风险相对较低,C错误;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生产环境更好,设施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较低,D正确。故选D。 6.A “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使开采空间由陆地延伸至海洋,生产空间扩大;在主权海洋建设人工岛屿,宣誓国土主权,并以此为平台维护海洋权益;海洋中开采平台的建设会造成海洋环境的破坏,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海油陆采”无法完全避免海洋灾害,④错误,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 7.答案 (1)琼州海峡 (2)控制人口规模;合理发展海洋产业;控制旅游业规模;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环境;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队伍;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等。 (3)提升三沙市岛礁间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增强海上应急救援和医疗救助能力;提升三沙市对南海的管控能力;增强三沙市维护海洋权益的能力;等。 (4)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解析 (1)材料一图示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水的是琼州海峡。(2)建设海洋强市,首先要增强经济实力,可以合理地发展海洋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海洋环境,如控制人口规模、控制旅游业规模、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环境等。地处我国的南部边疆,三沙市还应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队伍。(3)结合材料中“三沙2号”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4)可从生存环境、资源、国家安全和国土观念等方面分析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但长期以来对海洋国土的开发力度较小,南海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周边国家较多,因此维护南海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