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上册 勇者闯关(教案)(表格式)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10-17553214
版本:通用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88.3KB
日期:2023-10-13
作者:feng111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类别:基本运动技能 水平段:一 年级:2年级 课时数:5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基本移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移动技能中走、跑、跳、爬、跨等相关动作方法,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能力以及上下肢力量得到发展。 2.积极主动参与基本移动技能的组合游戏和比赛,欣然接受比赛的胜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知道在安全的场地和空间开展游戏活动。 3.遵守游戏、比赛规则,同伴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大胆自信的展示自我。 单元教材分析 本课单元内容选自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主题三基本移动技能章节,其内容为走、跑、跳、爬、跨等基本移动技能,这些基本移动技能会跟随人体的身体发育逐步形成,比如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会爬行,慢慢到1岁左右就会走路,慢慢再到后面的会跑会跳,其价值在于它是其他所有项目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这些内容已有初步的认知,在教学中不需要过多的从技术动作上去分析,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展现出来,同时融合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等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创设T台展示秀、模拟驾驶等真实的场景,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展现。整个学习过程从简单模仿过渡到灵活运用再到熟练掌握,其动作从单一到多个动作的组合,甚至跨学科融合,比如音乐、数学、美术等,通过模仿、游戏中学练,展示、比赛中巩固提升,师生、生生间的提示、表扬、总结等进行评价来呈现一体化教学。 单元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善于展示自己,通过一年级的学习,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已初步形成。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当中,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够,走、跑、跳、爬等相关技能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很大差异,内容的设计上要更加灵活,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抓住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游戏和比赛的兴趣点,将走、跑、跳、爬等基本移动技能融入到每一个游戏或比赛中。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计5课时,每一课时都将移动技能与非移动技能或操控技能有效融合。 动物模仿秀:模仿方式从静态→动态,将学生喜欢的综艺游戏融入其中。 动物运动会:爬行动作从容易→较难,将比赛贯穿整个课堂,跨学科的融合。 模拟驾驶:移动技能从简单→复杂,有效融入真实场景。 勇者闯关:移动技能从单个→组合,在模拟驾驶的基础上拔高难度。 双脚跳与游戏:跳跃动作从单一→整合,将双脚跳多样化的进行练习。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上下肢力量得到重点发展。 2.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基本可以模仿完成动作。 3.通过视频剪辑、放大、添加音效等给学生感官系统全方位冲击。 课次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呈现手段与方法 1 1.能生动的模仿出走、跑、跳、爬等不同类型动物的姿态和行走方式,并能说出所模仿动物的名称; 2.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比赛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遵守游戏规则,同伴间友好合作,大胆、自信的展示自我。 动物模仿秀 1.音乐卡点秀 2.游戏学习秀 3.你演我猜秀 4.T台展示秀 契合音乐,卡点造型 学生示范,模仿学习 创设场景,展示自我 2 1.知道不通动物的爬行姿态,并能正确的完成每一种爬行动作,使灵敏性、协调性、上肢力量得到发展; 2.积极的参与到课中各种动物爬行比赛中;知道安全的进行爬行游戏需选择较软的活动场地; 3.遵守比赛规则,诚信参赛,在爬行练习中身体感觉累了继续坚持,直到完成比赛。 动物运动会 1.大象顶圈 2.小狗戏球 3.小熊算数 4.螃蟹过河 5.毛毛虫运粮食 6.小兔子钻山洞 教师提示,学生展示 马戏表演,游戏比赛 团队协作,默契配合 3 1.听到指令能快速做出反应,感官系统的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熟练运用走、跑、跳、爬等组合技能; 2.感受驾驶的乐趣,认识交通信号,生活中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3.同伴间团结协作,相互信任,遵守游戏规则。 模拟驾驶 1.同心协力 2.红黄绿灯 3.巧过障碍 4.语音导航 创设真实场景,学生融入其中 教师语言指挥,学生积极应变 4 1.知道每个游戏中走、跑、跨、爬等相关技能的动作要点,并能顺利完成练习,手脑配合能力得到提升。 2.游戏比赛中注意避让,安全的参与各项比赛,正确面对比赛的胜负,并能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3.遵守比赛规则,做到诚实守信。 勇者闯关 1.平衡小达人 2.爬行小能手 3.三步猜拳王 4.戴帽我最快 5.终极大连关 单一技能结合多元方法 体能游戏结合智力游戏 5 1.知道双脚跳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的动作要点,并能说出动作名称,躲闪能力、协调性、下肢力量得到提高。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用正确的心态为对方创造安全的练习环境。 3.同伴间相互配合,敢于挑战自我。 双脚跳与游戏 1.球动我动 2.绳彩飞扬 3.砖上跳动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师生互动,共同练习 游戏教学,润物无声 检测内容 学习评价(优、良、合格、待合格) 双脚跳 优:能双脚并拢同时跳过6块叠在一起的泡沫砖,能够双脚并拢连续跳过20块间隔0.5米左右的泡沫砖,中途不停顿,不触碰到器材。 良:能双脚并拢同时跳过5块叠在一起的泡沫砖,能够双脚并拢连续跳过20块间隔0.5米左右的泡沫砖,中途可停顿1次,不触碰到器材。 合格:能双脚并拢同时跳过3块叠在一起的泡沫砖,能够双脚并拢连续跳过20块间隔0.5米左右的泡沫砖,中途可停顿2-3次,不触碰到器材。 待合格:只能双脚并拢同时跳过3块以下叠在一起的泡沫砖,能够双脚并拢连续跳过20块间隔0.5米左右的泡沫砖,中途停顿3次以上,不触碰到器材。 基本移动技能单元课时计划 水平:一 年级:二年级上期 课次:5 学习目标 1.知道每个游戏中走、跑、跨、爬等相关技能的动作要点,并能顺利完成练习,手脑配合能力得到提升。 2.游戏比赛中注意避让,安全的参与各项比赛,正确面对比赛的胜负,并能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3.遵守比赛规则,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内容 勇者闯关(以走、跑、跳、爬以及组合来设计不同的关卡)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方法和要求讲解清楚 难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与学活动 (组织教法)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强度 引入 学习目标介绍 语言引入(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一场闯关大挑战。) 学生听、看。 41秒 60至90次/分 第一关 快乐平衡木 学生多种形式走平衡木。 正向走 多人正向走 头顶手环正向走 多人头顶手环正向走 侧向走 多人合作侧向走 2学生自主拼搭造型,同样方法正向、侧向走平衡木。 师生共同布置练习场地,并组织学生练习。 提升难度,头顶器械向前走。 3.变换方式侧向走,同样走得自然,走得轻松 4.微增强游戏的趣味性,由小朋友们自主拼搭喜欢的造型,完成平衡走游戏 5.评价: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孩子们都能轻松、自然稳稳的通过,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 333375100330XXX 10833104445090360560960715645577855276858128034734597790XXX 要求:身体直立,走得轻松,走得自然。 2分07秒 90至120次/分 第二关 爬行小能手 1.模仿小狗爬行 2.模仿螃蟹爬行 3.游戏:运果果 1.教师讲解模仿小狗爬行动作方法,学生积极参与。 组织学生比赛。 教师讲解模仿螃蟹爬行的动作方法,并组织学生练习。 模仿螃蟹爬行拓展练习 游戏:运果果 4.用歌唱的形式提示练习方法和要求。 红果果绿果果,我们一起运果果,模仿螃蟹横着走,直臂挺髋很重要。一次只运一个果,螃蟹姿态保持住,直臂挺髋不能忘,看谁先把果运完。 5.评价:坚持运完就是最棒的,恭喜孩子们闯过第二关 要求:直臂、直腰、器械掉了,捡起来回到掉落的地方继续。 要求:直臂、挺髋 3分02秒 100至130次/分 第三关 三步猜拳王 游戏规则: 两个同学站到同一起点,用手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获胜的同学向前跨3步,转身,两同学再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这时,获胜的同学向前跨一步,当返回的同学跨回起点处获胜,或者是追赶同学的脚挨着返回的同学脚获胜。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2.学生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教师评价:恭喜孩子们顺利通过第三关。 要求:跨步后退蹬地有力,前腿迈步较远 2分35秒 100至130次/分 第四关 戴帽我最快 折返戴帽 戴帽一条线 方法:中间摆放9个标志桶,成9宫格样式,各队3人,一人一个帽子,依次出发,用完手中帽子后,依次出发调整一个帽子,谁先将3个帽子连成一条直线,获得胜利。 师生共同布置游戏场地,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学生完成练习。 讲解9宫格戴帽的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并组织学生游戏。 教师安全提示。 要求:跑动的过程中一定注意避让,保障游戏安全 77851014541512731751263651000760129540212090144145 X 894715194945671830190500 45910519050 461010577859309103219459264657048569596034036067754553975427355361315XXX XXX 1分15秒 110至140次/分 最后一关 终极大连关 本关考验学生的走跑跨爬等综合能力,也是检验学生前面几关的掌握情况。 师生共同布置学生喜欢的练习场地,并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组织学生比赛练习,看谁通过关卡用时最短。 教师评价:孩子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闯过了一关又一关,为你们点赞。 84709013081010407651098556381751206504572001231902768601397008401051308101033780109855631190120650450215123190269875139700 63055591376510261608928101993909194805067305715007721605759451072515558165206375581660207010213360 2分32秒 110至140次/分 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130次/分钟左右 运动密度:80%左右 场地器材 标志柱9个、标志盘20张、标志杆3根,长绳1根,平衡木20块。 安全保障 选择一块空旷平坦不滑的地面,游戏中安全避让,不发生碰撞。 家庭 作业 1.创编亲子互动爬行运物小游戏; 2.家长手持软物(泡沫条,布娃娃等),直臂斜上举,高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而定,完成纵跳摸高练习。 课后 小结 本课通过快乐平衡木游戏将走和平衡结合练习,由于场地因素,器材稍少了的一点,导致距离短了一点,直线平衡木上规定动作练习稍多,可以给学生更多自己创造练习的形式,比如正向过去,侧向回来,背向回来等,自主拼搭造型的练习,更换多种不同造型;爬行小能手游戏,将爬行和平衡结合,大大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再增加不同的爬行形式;三步猜拳王游戏,通过传统的3步猫游戏无形的对学生进行跨跳的练习,此游戏还可以拓展,可以增加步数;带帽我最快,将跑和智力游戏九宫格相结合,要求学生不光是脚跑得快,还要动脑快,最后是综合性的闯关游戏,本课中障碍设置稍显简单。 整个课堂几个游戏的设置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非常高兴的,即使是比赛输了,也能微笑面对,因为这个参与的过程就足以让孩子开心。如果把练习场地设置大一点,学生的运动量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