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水的作用(同步练习)(含解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5-17389227
版本:教科版(2017秋)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360.5KB
日期:2023-09-27
作者:21jy_0514255283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6水的作用(同步练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能减缓该地区流水侵蚀的是(????)。 A.多建水库 B.开荒毁绿 C.植树造林 D.开山挖矿 2.课堂中,我们做“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主要采用(????)的方法。 A.模拟实验和重复测试 B.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C.对比实验和实地调查 D.重复测试和实地调查 3.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关于条件的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小山丘的坡度要一样 B.喷水器的降雨量要一样 C.两个小山丘的土质要一样 D.有植被的小山丘坡度要大一点 4.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下列地形与形成原因不符合的是(????)。 A.敦煌的雅丹地貌——水的作用 B.弯曲的岩石层——地震 C.沙漠——风的作用 D.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 5.如图所示,河流中容易出现沉积现象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6.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如下图,该地貌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和泥沙的沉积 B.雨水冲刷 C.风的侵蚀 D.风的搬运 7.如图所示,河流弯道处,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侵蚀 B.沉积 C.无法确定 8.下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9.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主要是因为(????)引起的。 A.地震的作用 B.风的作用 C.水的作用 10.下列情形中地表被侵蚀最严重的是(????)。 A.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C.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二、填空题 11.在“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实验中,我们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目的是 。 12.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 、 。 1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于水的 作用形成的,而长江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于水的 作用形成的。 三、连线题 14.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弯曲的岩层??????????????????????????????风的作用 长白山天池??????????????????????????????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火山喷发 黄河入海口沙洲??????????????????????????水的作用 四、实验题 降雨对土地的影响 去年7月中旬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袭击了河南大地,河流漫堤决口,百姓被水围困,浚县损失尤其惨重。在全国人民四面八方的驰援下,最终我们团结一心,战胜了洪灾。 15.河南省浚县地势平坦宽广,起伏很小,地形属于(????)。 A.盆地 B.高山 C.平原 D.高原 16.造成如此严重灾害的最直接原因是(????)。 A.降雨量太大 B.河南省多山 C.没有植物覆盖 D.土质松软 17.为了模拟降雨对土地的影响,小科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再用喷壶向小山丘的顶部喷水。此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山丘”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 B.“山丘”上被冲出许多细沟 C.流入盆中的水依然清澈 D.彩沙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18.山洪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下措施中可以减少这些灾害发生的是(????)。 A.开山挖矿 B.毁林开荒 C.植树造林 D.围湖造田 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如何侵蚀土地的”,他找来了喷壶装满水,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下面三种模型。 19.其中喷壶喷水模拟的是 ,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 ,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 。 20.如果要研究地表植物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组土壤模型进行实验。 21.这三个模型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A.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 B.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 C.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 五、综合题 小明制作了四个土地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坡度 坡度大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小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22.当降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 D.模型4 23.如果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是(????)。 A.土地侵蚀程度与降水量没有关系 B.植被越丰富,土地侵蚀程度越轻 C.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 D.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参考答案: 1.C 【详解】植物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所以植树造林能减缓该地区流水侵蚀,多建水库、开荒毁绿、开山挖矿都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2.B 【详解】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课堂中,我们做“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主要采用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出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3.D 【详解】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植被的有无,两个小山丘的坡度、喷水器的降雨量、两个小山丘的土质要相同。D说法错误。 4.A 【详解】地球的主要的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瀑布、沼泽和沙漠等,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弯曲的岩层是地震时岩层受到挤压后形成的;沙漠是风的作用形成的;长白山天地是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堆积形成的;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A符合题意。 5.C 【详解】沉积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河流流经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时,河道比较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所以沉积现象常发生在河流的下游c点。 6.A 【详解】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如下图,该地貌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流水的侵蚀和泥沙的沉积 。 7.A 【详解】水流速度会影响对河岸的侵蚀程度,水流越快侵蚀越严重。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较快的是甲岸,被侵蚀更明显的是甲岸。 8.D 【详解】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根据河谷的发育,从初期到后期,河谷由窄变宽,可判断其形成过程是丙—丁—甲—乙,D正确。 9.C 【详解】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是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10.C 【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土地受侵蚀最严重。 11.便于观察 【详解】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用喷壶模拟降雨时,喷壶喷水时应该位于雨量器的上面;在模拟降雨的实验中,喷壶与雨量器要有一定的间距;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实验后,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 12. 有无植物覆盖 土地的坡度 降雨量的大小 降雨的高度 【详解】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有无植物覆盖,不变的条件是土地的坡度、降雨量的大小、降雨的高度。 13. 侵蚀 沉积 【详解】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大陆内部地区气候更为干旱,大片沙土裸露,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运大量沙尘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而沉积,年复一年,最终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14. 【详解】弯曲的岩石是地震作用下岩石受到挤压形成;火山喷发形成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从而成为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我国的五大莲池、长白山天池等;敦煌的雅丹地貌是风的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主要指风蚀垄槽,它是典型的风成地貌,主要由干旱地区的风力侵蚀而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流水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 15.C 16.A 17.B 18.C 【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5.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河南省浚县地势平坦宽广,起伏很小,地形属于平原; 16.根据提题干可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的最直接原因是降雨量太大,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 17.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小山丘模型上坡度大,而且没有植被,所以用喷壶向小山丘的顶部喷水,我们会看到“山丘”上被冲出许多细沟,彩纱会和流水一起流入盆中,此时盆中的水是浑浊的; 18.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植树造林可以减少这些灾害发生。 19. 降雨 甲 乙 20.甲丙 21.C 【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9.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喷壶喷水模拟的是降雨,当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有坡度大且无草的甲;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无坡度且有草的乙; 20.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地表植物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地表植物,所以应该选择甲、丙进行研究; 2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本题中的的变量有地表植物和坡度,所以可以研究的是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无法研究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因为没有土壤的成分和种类这个变量。 22.B 23.D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2.分析实验可知,当降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坡度大、无植被的模型2。 23.模型1和模型3只有坡度大小不同一个变量,所以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因为土地的坡度越大,水流越快,对土地的侵蚀越严重。 试卷第1 11页,共3 33页 试卷第1 11页,共3 33页 答案第1 11页,共2 22页 答案第1 11页,共2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