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5-17265991
版本:浙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浙江省
文件:1.8MB
日期:2023-09-16
作者:21jy_0514255283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3.2地球仪和地图-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一、选择题 1.小科按照科学书上的步骤,自制地球仪,他先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笔画了一个圈,如图所示。则小科是想用该圆圈表示(  )?? A.赤道 B.0°经线 C.地轴 D.90°纬线 2.下列四幅区域示意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浙江省 B.宁波市 C.宁海县 D.某中学 3.制作地球仪是认识地球仪、经纬线的一个好途径。某小组在讨论制作地球仪的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纬线需用周长相等的圆画 B.经线的条数可以不受限制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的长度各不相同 4.如图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5.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⑤低纬度地区??⑥中纬度地区??⑦高纬度地区 A.甲:①④⑤,乙:①④⑥ B.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6.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丙 B.若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图幅范围是甲>乙 C.①、②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1地位于2地的正北方向 D.②地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7.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是小科去镇海新华书店的步行导航截屏图。电子地图上起点到终点的图上距离是 7 厘米,实际距离 1.4 公里,请根据图片信息,计算此电子地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 A.1 ∶20 B.1 ∶200 C.1 ∶2000 D.1 ∶20000 9.甲、乙两地附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二、简答题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的比例尺为1:500000000,已知AB间在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则AB实际距离为 千米。 (2)小科和小吉分别位于图中A、B位置,则小吉大致在小科的 方向。 (3)按东西半球划分,小科位于 半球。 三、填空题 11.如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点的经纬度: 。 (2)B点在A点的 方向。 (3)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 12.手机导航只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便会自动根据当前位置设计最佳出行路线。遇到路口或转弯,语音系统还会语音提示。如题图是小缙去仙都景区旅游时手机导航的截屏,据图回答: (1)该图采用的是 定向法。 (2)终点在起点的 (选填“东南”或“西南”)方向。 13.如图为某学校的局部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操场位于林地的 方向。 (2)小宁想从教学楼出发前往食堂,假如地图上的距离为3cm,则两者的实地距离为 m。 14.根据如图所示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 (填字母)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是指 。(用字母表示)。???? (2)如图2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15.随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很多村庄建起的公路。这是某村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图表示方向的方法是 ,若你位于林地,应朝 方向前往村庄。???? (2)估算A到B两点实地的直线距离为 km。 16.如图所示是投影到白墙壁上的地球仪经纬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20°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 (2)C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 (3)将经纬线上AB、AC、CD段距离从长到短排列: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为什么?( ) 17.在a、b、c、d 4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 参考答案: 1.A 【详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根据题干中“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红笔画了一个圈,可以判定小科同学是想用该线圈表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即赤道。 故选A。 2.A 【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A>B>C>D,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D>C>B>A,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浙江省示意图。 故选A。 3.B 【详解】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AC错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的条数可以不受限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4.B 【详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所以本初子午线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故选B。 5.C 【详解】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是东半球,西经20度到180度和东经160度到180度是西半球。 0?~30?N、0?~30?S是属于低纬度地区;30?N~60?N、30?S~60?S是属于中纬度地区;60?N~90?N、60?S~90?S是属于高纬度地区。读图可知:甲(20?S,38?W),属于南半球、西半球和低纬度;乙(50?S,12?W)属于南半球、东半球和中纬度,故选C。 6.D 【详解】A.丙图所跨的经纬度范围最小,因此表示的面积最小,根据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可知,丙的比例尺最大,故A正确。 B.四幅图所跨的经纬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甲>乙>丁>丙,根据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可判断,范围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丁>丙,故B正确。 C.读图可知,①地与②地经度相同,①地的纬度是20°N,②地的纬度是10°N,因此可判断,①地位于②地的正北方向,故C正确。 D.②地经纬度为东经60°、北纬10°,位于东半球、低纬度,故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的半圆,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以上四组经线中,A、C、D三个选项的四条经线是自东向西排列,B选项是自西向东排列,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经线的方向。 8.D 【详解】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故该图比例尺为7厘米:1.4公里=7厘米:1.4千米=1厘米:0.2千米=1厘米:20000厘米=1:20000。 ???????故选D。 9.C 【详解】根据甲乙两点的经纬度勾画经纬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在根据甲地、乙地的经度,可判定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向。 故选C。 10.(1)10000 (2)东北 (3)东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涉及比例尺的应用、经纬网的判读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即可。 【详解】(1)若图中的比例尺为1: 50000000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千米。已知AB间在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则AB实际距离为2×5000=10000千米。 (2)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小科和小吉分别位于图中A、B位置,则小吉大致在小科的东北方向。 (3)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小科的经纬度为.(20°N,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和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和160°E以东为西半球,按东西半球划分,小科位于东半球。 【点睛】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1. 60° W,30° S 正南 东 【详解】(1)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即每条经线相隔30°。因为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因此得知,C点的经纬度为:60°W,30°S。 (2)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知,B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B点为60°E,30°S,既在南半球,又在东半球。 12. 指向标 西南 【详解】(1)[1]图示为指向标地图,按照指向标定向法判断方向。 (2)[2]上北下南,按照指向标定向法可知,终点在起点的西南方向。 13. 正东 90 【详解】(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定向法,可知操场位于林地的正东方向。 (2)根据比例尺==,可知实地距离=3 cm×3000=9000厘米=90米。 14. C AB1 丙 【详解】(1)如图1所示,C是软流层,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岩石圈是指AB1。 (2)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乙东半球、南半球; 丙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丁西半球、南半球; 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丙 。 15. 指向标定向法 西北 5 【详解】(1)图中的指向标指向正北故为指向标定向法;村庄位于林地西北方向,故位于林地,应朝西北方向前往村庄。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中比例尺1:250000,量得AB两点的距离为2cm,故直线距离为2cm×250000=500000cm=5km。 16. 70°E 160°E (70°E,30°N) AC、CD、AB 不能,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能,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绕地球一圈 【详解】(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可知,图中相邻经线间隔30°,可判定,③的经度为70°E,⑥的经度为160°E。 (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C点的位置是(70°E,30°N)。 (3)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判定,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AB<CD;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故AC和赤道上相同经度的线段相等,所以CD<AC,所以AB、AC、CD段距离从长到短分别为:AC、CD、AB。 (4)因为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所以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绕地球一圈。 17. bc ad 【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故在a、b、c、d 4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bc,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ad。 试卷第1 11页,共3 33页 试卷第1 11页,共3 33页 答案第1 11页,共2 22页 答案第1 11页,共2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