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表格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5-17134632
版本:苏教版(2017秋)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1.0KB
日期:2023-09-05
作者:feng1112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教 学 内 容 9.地球的表面 教 学 课 时 3-1 执 教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 2.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 3.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 教学资源 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教学相关视频和PPT。 预习作业设计 (自学)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25页第3单元的一首小诗: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 ——当然是太平洋啊! 那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呢? 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 【板块二】互学 1.教师出示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地球仪吗?这两种地球仪,一个是政区地球仪,一个是地形地球仪。 预设: 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 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度。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 1.学生分别观察两种地球仪,初步了解两种地球仪的不同之处。 2.学生触摸这两种地球仪,说一说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块三】导学 1.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说一说通过观察地形地球仪,你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特点? 3.全班交流,预设: 图片大部分呈现的是陆地,右下角是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 1.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 2.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地形地球仪以及课本26页下面的这幅图片,进一步体会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 【板块四】用学 活动四: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下面我们就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 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先讨论再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模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