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5《风的作用》(表格式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5-16984965
版本:教科版(2017秋)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9MB
日期:2023-08-22
作者:feng1112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 5. 风的作用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课题 5. 风的作用 课时 1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3岩石与土壤 5~6年级 ④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科学价值;知道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结合查阅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到风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能推测解释风蚀拱门的形成过程。 探究实践 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中,能观察和记录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会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态度责任 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过模拟实验及阅读分析图文资料,探究“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探究结果推测并解释“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风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资料。 学生:1.岩石(砂岩)、砂纸、放大镜;2.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地球。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有什么因素能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呢?请看这张照片。 2.出示风蚀拱门图片,提问:这是风蚀拱门,你觉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3.揭示课题:风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充分表达对风蚀拱门形成过程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 二、探索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大镜等 (一)观点碰撞,研讨整合 1.提问: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 2.小组讨论:结合“风蚀拱门”的图片,讨论分析出合理的信息。 3.小组交流汇报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将信息记录在黑板上汇总。 (预设:风蚀拱门所处环境比较干旱,周围环境有很多的沙子,风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其表面往往会留下水平方向的纹理。) 4.总结观点:通过对风蚀拱门周围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风蚀拱门主要是由于风卷起沙子后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所形成的。 (二)模拟实验,初步探究 1.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2.分组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 (1)提问:选用砂岩代表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纸模拟什么呢? (预设:砂纸——模拟被风吹起的沙子。) 追问:怎么模拟风吹起的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呢? (2)讲述:由于风是近水平运动的,所以打磨时应将砂纸放在砂岩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风的侵蚀作用真的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 (3)播放微视频《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 (4)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 3.交流: (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预设:打磨前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岩石表面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砂纸上、桌面上还有脱落的岩石小颗粒。) (2)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风蚀拱门相比明显吗?说明了什么? (预设:模拟实验中岩石的变化比较轻微,说明了风力作用比较缓慢。) (3)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风蚀拱门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干旱地区,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沙子会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岩石表面被磨蚀碎屑物脱落形成凹坑,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就形成了风蚀拱门。) (三)补充资料,加深了解 1.出示雅丹地貌的图片,提问:这是雅丹地貌,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你能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2.讲述:在风的作用下所改变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们称之为风成地貌,除了风蚀拱门和雅丹地貌,世界上还有许多叹为观止的风成地貌,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 3.播放风成地貌图片(或视频)。 4.资料阅读: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1)提问: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图片,能试着分析风力作用是怎么改变它们的吗? (2)教师出示戈壁、沙漠的图片及形成过程资料。 5.讲述: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大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风蚀蘑菇及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型地貌,而沙漠则属于堆积型地貌。 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时,让学生经历一个预测—观察结果—给予证据—建构解释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在认识风的磨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补充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完善“风的作用”的认知结构。 三、交流对风的作用的认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地震、火山喷发的影响,还会受到风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引发的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风力作用引发的变化比较缓慢。) 2.提问:谁能梳理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预设:①风对岩石具有磨蚀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②风可以搬运细小的碎屑物,从而形成戈壁滩。③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尘会堆积形成沙漠。) 3.小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现,是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很大原因,但还有来自于地球外圈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了风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探究。 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了解本课学生的学习效益,然后引出问题“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只有地球的内部变化会改变地形、地貌。( ) 2.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强烈的。( ) 3.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4.风是柔软的,对地球的表面不产生任何影响。( ) 5.巨大的岩石最终会变成小石头和泥土,是由于风的作用。( ) 答案:1.× 2.× 3.× 4.× 5.× 选择题 1.风蚀蘑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作用 C.风的沉积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风对地形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可以携带沙子,将沙子搬运到远方。 B.大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形成细小的沙土。 C.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D.以上说法都对。 3.如图所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是 ( ) A.水的作用 B.风的作用 C.阳光的作用 D.以上都不是 4.在下列地形地貌中,和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 ) A.雅丹地貌 B.弯曲的岩层 C.沙漠 D.都不是 5.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 A.沙漠 B.戈壁滩 C.高原 D.都不是 答案:1.B 2.C 3.B 4.B 5.A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2908302622555.风的作用 5.风的作用 八、课堂反思 【教材简析】 3、4两课主要指向地球的内部力量会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产生影响,从本课开始,研究的对象开始转向外部因素。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以及了解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会产生影响,其中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响非常迅速。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需要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丰富的资料,认识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的作用,以及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反思 由风蚀拱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聚焦问题“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这是本节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学生观点的合理性,四幅图片中的岩石特征可作为学生猜测的依据。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在短时间内体会风卷起沙子对岩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该实验过程比较简单,要注意的是: 1.注意打磨方向是水平方向,模拟空气流动的方向。 2.打磨后的碎屑物质要收集到盒子中,维持桌面的整洁。 ?????????????????学生用砂纸打磨岩石 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和观看视频,完善对风成地貌特点及形成过程的认识,了解风的作用有磨蚀作用、堆积作用和搬运作用等多种方式。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从整体思考,将改变地球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进行比较;再请学生自己说说“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并用气泡图归纳小结。 三、器材使用 砂纸 砂纸打磨石块,用于模拟风对岩石的磨蚀影响。 我在近期的一次学分培训中,学习了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朱丽莉老师的一节展示课。与教材中“砂纸打磨岩石”相比,我觉得朱老师在展示课中出示的实验材料更贴近“风卷起沙子摩擦岩石”的自然场景,很值得学习! 材料如下图:一个塑料杯(杯体中放入适量沙子,杯盖上粘好干燥的柱状花泥。) 模拟实验时,学生扣好杯盖,将杯盖朝下放置,通过水平晃动塑料杯,使杯中的沙子晃动起来,与花泥摩擦,以此来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