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共23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682293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2.3MB
日期:2023-08-07
作者:21jy_44022800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夜书所见 目录 ①揭诗题,知作者 ②释题意,读诗文 ③解字词,明诗意 ④赏诗文,体情感 ⑤品诗文,知意境 ⑥诵诗文,小练笔 (1)揭诗题 知作者 PART ONE 第一章节 揭诗题,知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学家,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夜书所见 (2)释题意 读诗文 第二章节 PART ONE 释题意,读诗文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2)“所见”是什么意思? (3)“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写 所看到的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释题意,读诗文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 / / / / / / / (3)解字词 明诗意 第三章节 PART ONE 解字词,明诗意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解字词,明诗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觉。 (4)赏诗文 体情感 第四章节 PART ONE 赏诗文,体情感 朗读诗歌第一、二句。 思考:体会到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赏诗文,体情感 再读第一、二句。 思考: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称作“客”? “客”指诗人自己。 因为他身在异乡。 赏诗文,体情感 朗读诗歌第三、四句。 思考: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知”字是什么意思? 不能。 料想、想象。 赏诗文,体情感 再读第三、四句。 思考:作者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抒发了思乡之情。 赏诗文,体情感 齐读诗歌。 思考: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想念故园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5)品诗文 知意境 第五章节 PART ONE 品诗文,知意境 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看到了什么? 篱笆下的一盏灯。 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有两个孩子在逗蛐蛐。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 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逗蛐蛐。 品诗文,知意境 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寂寞变得快乐 (6)诵诗文 小练笔 第六章节 PART ONE 诵诗文,小练笔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叶绍翁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有感情诵读) 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7)课后作业 第七章节 PART ONE 课后作业 你们有与诗人相类似的经历吗? 你们有亲人朋友不在身边的经历吗? 联系实际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