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4.3心脏和血液(说课课件 共22张PPT+视频)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5-15575119
版本:教科版(2017秋)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47.4MB
日期:2023-04-19
作者:21jy_029820586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心脏和血液》 一、【教材简析】 《心脏和血液》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第3课。心脏、血管和血液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运输养料和氧气、废物和废气的作用。血液循环系统对于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跳是人体的主要生命体征之一,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索心脏跳动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模与推理能力,提升关注心脏健康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体征。生活经验告知学生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课通过探究心跳作用的模拟实验,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测量下蹲运动一分钟后心率的变化等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进而激发学生保护心脏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 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科学思维: 能够借助模拟实验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大胆提出合理的解释。探究实践: 借助模拟实验探究心脏“工作”的方式。 态度责任: 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五、【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小组:塑料管、洗耳球、滴入红颜料的水、水槽、烧杯、指甲脉搏测量仪、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思考:体检抽血的时候,针扎到哪里了呢? 血管是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遍布我们的身体。 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的流动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 认识心脏 1.心脏的形状 2.心脏的大小 形状像一个桃子。 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 实验:模拟心脏的工作 洗耳球 塑料管 红色的水 思考:塑料管、洗耳球、红色的水以及手的作用分别模拟心脏工作中的什么? 活动一:心脏跳动的秘密 心脏 血管 血液 观察捏紧洗耳球和松开洗耳球“血液”有什么变化?思考此时模拟的是心脏什么运动过程。 实验要求 完成实验单 任务一 时间:3分钟 活动二:比较重捏和轻捏挤出血液量的多少? 实验三:测量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 实验要求 每位成员测一测运动前的心率并记录。 每位成员原地深蹲一分钟,使用脉搏仪快速测一测运动后的心率并记录。 完成实验单 任务二 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 运动员一般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特殊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36~40次。 为什么运动员的心率比我们低那么多? 正常人心率:60~100次/分 为什么运动后心率增加呢? 体会捏洗耳球时,手的感受 每位同学根着节奏虚空模拟挤压洗耳球, 手有什么感觉? 活动四、仿真实验 0.3秒 0.5秒 一般地,心脏0.8秒跳动一次 收缩期 舒张期 在2次跳动之间,心脏是有休息时间的, 但是休息的时间十分短暂。 保护我们的心脏 1、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强健心肌。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有效睡眠时间大于7小时。避免经常熬夜、劳累、焦虑,避免心理压力太大。 3、提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坚果等食物,减少肥腻食物、高胆固醇食物以及煎炸食物的摄入量。 4、…. 七、【教学反思】 亮点:1.实验器具模拟心血管系统,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心脏的工作原理;2.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体验更多。 缺点:1.长时探究不够,实验探究活动较为零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尝试整合三个探究实验;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心脏的点不够深入,较难让学生体会保护心脏的迫切性,教学中要再想办法。3.指甲脉搏仪器4人共用一份,由于学生操作不熟练和仪器灵敏度的原因,在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时就有些耗时。特别是深蹲一分钟之后,一个一个等着测,不是运动完马上测,会让心率不够准确,所以运动后的心率改为让学生自己搭脉博测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