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阶段(1、2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2-14976110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241.7KB
日期:2023-02-28
作者:shenhanlin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一阶段(1、2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书写(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bá cǎo??? xiā nào??? wěi tuō?? ?léi gǔ?????????? zhuì xià???lán jié???jiān gù???gē duàn 二、选择题(10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镌刻(juān)????迸裂(bìnɡ)??????弓弩手(nǔ) B.忌讳(huì)?????踉跄(liànɡ)?????蹿下来(cuān) C.血泊(pō)??????姊妹(jiě)???????列位呵(a) D.丫鬟(huán)????水泊梁山(bò)????乐呵呵(h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乐此不疲???晶萤澄澈 B.风光旖旎???碧波万倾 C.无边无垠???相映成趣 D.巍峨雄奇???美妙绝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会对你喋喋不休。 B.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C.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D.外祖父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写法的是(????)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C.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D.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返了。 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祖父的园子》写出了作者在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B.《月是故乡明》中描写各地的月亮是为了突出对故乡月亮的喜爱,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景阳网》通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表现了武松的英雄形象,《猴王出世》则表现了石猴机敏、活泼、敢作敢为的特点。 D.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歌颈母爱的著名诗篇,后两句用“寸草心”比喻母亲的大爱,用“三春晖”比喻子女的报恩之心。 三、填空题(15分) 7.形近字组词。 蚱( )??桑( )??锄( )??饥( ) 诈( )??嗓( )??助( )??讥( ) 8.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 (2)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 (4)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 )可胜数??????????半夜( )更?????????( )齿排班 喜不自( )??????????请( )自误??????????神机( )算 (1)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 (2)石猴( ),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 ),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0.日积月累。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含有“三”的故事名称有______、______等;《红楼春趣》选自______创作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表现了贾宝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作者是______,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故事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纯朴、可爱;读着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取冰玩耍的快乐;读着雷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领略了牧童晚归的悠然。 (4)《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集中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四、信息匹配(12分) 1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词语。 (1)在前面的湖泊(bó pō)里停泊(bó pō)着几艘渔船。 (2)前面的喇(lā lǎ)叭声还没有中断,后面的人就忽喇(lā lǎ)喇地举起了枪。 (3)虽然他的力气不大,可是绰(chuò chāo)起这个铁棍还是绰(chuò chāo)绰有余的。 (4)他亲自到擂(lèi léi)台旁边擂(lèi léi)鼓为好友助威。 1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A.病,身体不适;B.恨;C.快,迅速;D.疼痛。 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 痛心疾首( )手疾眼快( ) 13.选词填空。 必然??果然??既然??显然 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这( )是一种刁难。如果完不成任务,诸葛亮( )会受罚。可诸葛亮( )知道周瑜的计划,为什么还满口答应呢?原来他已经胸有成竹。(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 五、语言表达(10分)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打来的,他说:“我今晚加班,就不回家吃饭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眷恋”的不同意思分别写句子。 ①(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依恋或怀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草丛里的虫儿在窃窃私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把成语“若有所思”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实践。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请你参与“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回答问题。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几个活动内容。 ①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一些名人语录,请你写一则有关读书立志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课内阅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_________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_________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6.快速阅读,准确把握信息。下面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园子里只有一棵大榆树。 B.实际上,园子里共有三棵树。 C.因为我不喜欢果树,所以把果树砍掉了。 17.文段在描写昆虫的时候,主要是抓住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的,同时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18.边读边思考,画“??????????”句子是从_________和_______的角度来描写大榆树的,写出了大榆树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9.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以下片段节选自《西游记》。根据你对这部古典名著的了解,完成练习。 片段一: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___________”。 片段二: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20.片段一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水帘洞洞天 B.世上已千年 C.寒尽不知年 D.猴子称大王 21.用一个小标题概括片段二的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歇后语中填写《西游记》中的人物名称。 _________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_______________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23.下列对于《西游记》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我国古典章回体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B.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八九七十二难 C.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禅杖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是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24.除节选的两个故事,请你再写出三个《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善于伪装的“白骨精”,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6.习作。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 (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补全题目,再用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你的感悟,要求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题目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擂鼓、截、顾”笔画较多,书写时注意。 2.B 3.C 【详解】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萤——莹 B:倾——顷 C:正确 D:仑——伦 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辨析。 A.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是贬义词。 B.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是褒义词。 C.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是褒义词。 D.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是褒义词。 结合词义,可知,感情色彩不同的是:喋喋不休,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A.选句出自课文《桂花雨》,这句话是作者母亲说的。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进行对比,体现了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B.选句出自课文《月是故乡明》。句子将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与作者那心爱的小月亮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C.选句出自课文《梅花魂》。句子将别的花和梅花进行比较,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 D.选句出自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句子没有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选项D的句子没有运用对比写法。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A、B、C选项正确; D.有误,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寸草心”比喻子女的报恩之心,“三春晖”比喻母亲的大爱。 7.???? 蚂蚱???? 桑树???? 锄草???? 饥饿???? 奸诈???? 嗓子???? 帮助???? 讥笑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蚱:zhà,组词:蚱蝉、蚱蜢、蚱虫、蚂蚱等。       桑:sāng,组词:蚕桑、桑葚、沧桑、桑皮等。        锄:chú,组词:锄头、锄奸、锄禾、锄草、锄地等。        饥:jī,组词:饥民、饥寒、饥饿、饥荒、充饥等。        诈:zhà,组词:奸诈、诈尸、险诈、诈唬、欺诈等。        嗓:sǎng,组词:清嗓、嗓子、吊嗓、假嗓等。         助:zhù,组词:助长、助词、助手、助理等。         讥:jī,组词:讥玩、讥问、讥刺、讥议、讥戏等。         8.???? 商讨???? 怀疑???? 在乎???? 清凉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平时注意积累。 (1)商议: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近义词:商量、商讨、讨论。 (2)疑惑:不理解,不明白,不清楚。近义词:猜疑、疑心、可疑。 (3)在意:指留意;放在心上。近义词:在乎、留心、留意。 (4)阴凉:背阴而凉爽的。近义词:阴冷、清凉、凉爽。 9.???? 不???? 三???? 序???? 胜???? 勿???? 妙???? 请勿自误???? 喜不自胜???? 序齿排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即可。 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形容夜很深了。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排成顺序。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也有不要自己耽误自己的意思。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1)“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需要过往的客商。可于中午巳时九点到十一点。午时十一点到一点。下午一点到三点。这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小心谨慎,不要不听劝阻,损伤自己。 (2)“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石猴高兴的不能自已,又闭着眼蹲下身子跳出水帘洞。这里作者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石猴发现水帘洞的欣喜之情,运用动作描写突出石猴的生物性、突出猴性十足的特点,总体体现石猴勇敢,胆大心细。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众猴子听了,都抱住拳头,弓下身子,按照年龄大小一个个向上朝拜,称呼“千岁大王”,体现了猴子对孙悟空的尊敬。 10.????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 曹雪芹???? 率性纯真????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和名著的积累与理解。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含有“三”的故事名称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红楼春趣》 选自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表现了贾宝玉率性纯真的性格特征。 (2)《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作者是罗贯中,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故事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诸葛亮,结果是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表达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11.(1)pō bó (2)lǎ lā?? (3)chāo chuò (4)lèi léi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字音的识记,需要学生对多音字有准确的掌握,以及能正确的组词。 (1)泊有两个读音。读pō时表示湖(多用于湖名)。可以组词为湖泊。 读bó时表示船靠岸。可以组词为停泊。 (2)喇有三种读音。读lǎ时发出的声音,组词为喇叭。 读lá时发出的声音,组词为哈喇子。 读lā时形容忽然发出的声音,象声词。根据“忽喇喇”词义我们可以知道忽喇是突然发出的声音,所以是忽喇的举起枪。所以喇选择读音为“lā” (3)绰有两种读音。读chāo时表示抓起。可以组词为绰起。 读chuò时表示宽裕。组词为绰绰有余。 (4)擂有两种读音。读lèi时表示擂台。组词为擂台。 读léi表示打,敲击。组词为“擂鼓”。 12.???? B???? A???? D???? 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疾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疾:憎恨。故选:B。 积劳成疾:因长期连续的劳累而得了病。疾:病。故选:A。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故选:D。 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疾:快。故选:C。 13.???? 显然???? 必然???? 既然???? 果然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必然:表示事理上确定不移。(跟“偶然”相对)。 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既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 14.???? 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打来的,他说他今晚加班,就不回家吃饭了。???? 离开故乡多年了,但是对它的眷恋却丝毫不减。 ????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夏天的夜晚,只有青蛙在田野里放声高歌。 ???? 他呆呆地看着远方,好像在思考些什么。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转换、根据词意造句和仿写句子。 (1)直述句更改成转述句首先去掉冒号和双引号,然后将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注意句中有没有“这、那、来、去”这几个字,原句中有“这”或者“来”,转述句中要将要将“这”改成“那”,将“来”改成“去”,没有这几个字则只改人称即可。 故答案为: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打来的,他说他今晚加班,就不回家吃饭了。 (2)体会“眷恋”的两种释义,写出符合词意的句子即可,答案不唯一。 ①示例:在这位老农民朴直的话语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②示例:这首曲子婉转动人,用在表达对亲人的眷恋情感时,真是曲尽其妙。 (3)按要求仿写一句拟人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个个红石榴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4)若有所思:思:思考。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形容沉思发愣的样子。所写句子符合情景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有的兵马俑颔首低眉,好像在思考什么,莫非在思考战胜敌军的方法? 15.???? 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详解】此题考查综合时间探究能力。 (1)设计活动内容: “走进名著”是一次综合性活动,首先我们要确定综合性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走进名著”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经典名著阅读,开阔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通过经典名著阅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经典名著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树立终身亲近经典诗文的理念,激发对经典文化的向往。???? “走进名著”的活动设计可以围绕名著阅读活动开展: 可以开展各种展示会:名著故事演讲会、佳作欣赏分析会或读书心得会等 可以开展各项比赛活动:名著经典段落朗诵赛、名著经典情节表演赛、名著经典知识竞赛等。 可以开展各项展示活动:读书笔记展示、读书报展示、读书成长手册展示等。 可以开展各项评比活动:书香年级、书香班级、读书标兵等。 可以开展一些创意性活动:名著人物名片设计、绘制名著人物关系图等 (2)考查名人名言积累。 有关读书立志的名人名言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 16.B????17.???? 颜色???? 外形???? 比喻##对比 ???? 对比##比喻????18.???? 视觉???? 听觉???? 高大及具有活力????19.因为 所以 【解析】16.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选文第二段句子“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可知,实际上园子里共有三棵树,即樱桃树、李子树、榆树。 故选:B。 17.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即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 结合文段中的“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与“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蜜蜂……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可知,文段在描写昆虫的时候,主要是抓住它们的色彩、外形来进行描写的;从“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可知,句中以白蝴蝶、黄蝴蝶与大红蝴蝶相比较,是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从“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可知,句中把“蜜蜂”比作“小毛球”,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据此整理作答。 18.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可知,这句话从视觉“来了风”、“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与听觉“榆树先呼叫”入手,写出了榆树旺盛的生命力,并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的特点。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9.考查学生运用关联词能力。 结合分句“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与“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可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故要运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20.C????21.三打白骨精????22.???? 猪八戒???? 唐僧????23.B????24.三借芭蕉扇???偷吃人参果???大战二郎神????25.我们要敢于识破他们的阴谋诡计,并教育感化他们 【分析】20.本题考查谚语的识记。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意思是:深山里没有历书,严寒将尽还不知己到年节,借指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与世隔绝,不知节令、世事。 21.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仔细阅读可知讲述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22.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识记。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意思是:比喻做事两面不讨好,到处都受人埋怨。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意思是:莫要享一时之乐。 23.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的理解。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24.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的理解。如:大闹天宫,智取红孩儿,真假美猴王。 2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语句要通顺。如:我们要善于明辨是非,敢于识破他们的阴谋诡计,并教育感化他们。 26.范文: 诚信最珍贵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我和小玲是同班同学,也是同桌,并且她妈妈和我爸爸又是一个单位的,所以我和小玲的关系特别好,上下学一起走,平时干什么都是两人进进出出的,爸爸说我和小玲真是形影不离呀。 在盛夏的一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些作业,说明天交。我和小玲像平时一样一起回家。回到家后我惊讶的发现我的表妹来我家玩了。我高兴极了,吃完晚饭后,我就和表妹玩起来了:去电脑房玩电脑,玩够了,就去大厅玩捉迷藏、瞎子摸人等游戏,玩累了,就拿一杯果汁和几包零食去看电视……一直玩到晚上,都没想到作业的事。直到要睡觉时才突然想到,可这时,我已经困得上眼皮打下眼皮了,就想明天早点起来做,可是,第二天我起晚了,我急匆匆赶到学校,想快点做,可越急越做不出来。我突然看到小玲的作业,像看到希望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就是抄。放学后,老师把我和小玲都留了下来。 老师用生气的语气跟我们说:“你俩的作业怎么一模一样,就连错的也是一样,你俩谁抄谁的?”使我太紧张了吗?老师话音未落我就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老师,我没抄。”老师后来让我先回去了,我收拾好书包,刚要离开,就看见老师在批评小玲,小玲眼眶里直掉委屈的眼泪。 至从那件事之后,我和小玲就再也没有一起上下学过了,就没一起玩过,我们之间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墙。 这就是我不诚实所付出的代价,这件事让我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我真后悔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以“_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空缺处可填亲情最珍贵。然后,针对所选的内容选取恰当的事例进行表达,写出亲情为什么最珍贵,又珍贵在哪里,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选材分析: “珍贵”的意思是对自己意义深刻,要把对自己意义深刻的情感记叙下来,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为什么“我”会觉得它很珍贵。表达自己的珍贵之情。 构思指导: 开头:简单的记叙自己最珍贵的是什么。 正文:选取具体的事例,叙事的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要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