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9 夜色 优质教案 2课时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4707294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05.9KB
日期:2023-02-08
作者:lanning208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夜色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知汉语的简练与生动,热爱汉语。 语言运用:会根据语境朗读“一”的变调以及读好轻声词语。 思维能力:能够根据语境进行推断,感受诗歌意境。 审美创造:克服胆小,做一个勇敢的人,收获美好。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结构:《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诗歌共有2节,第1节用具体事例描述“我”怕黑;第2节讲“我”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发现了夜色的美好,学会了欣赏夜色。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要求会认13个生字和厂字头1个偏旁,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需要书写的生字7个,其中有3个上下结构,2个是左右结构,1个半包围结构,1个独体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重点理解和积累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并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在语境中加强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关注诗歌理解:这首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所以在教学时可减少分析,重在引导学生去感悟,把理解诗歌内容、积累词语、练习和朗读诗歌整合起来。儿童诗的语言生动、简练,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有留白,所以教学时要利用诗歌中的两个省略号设计提问,让学生自己推断,发挥联想,走进儿童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等13个生字,会写“色、外”等7个字,认识厂字头1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等13个生字,会写“色、外、晚”3个字,认识厂字头1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3)教师课件播放迷人夜色的图片并引导师生共同欣赏图片,谈一谈:图片上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指名说)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教师继续引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夜色 教师引导理解课题的意思:“夜色”指的是夜晚的景色。 (出示课件4)教师讲解生字书写“色”,提示生字结构,并组词。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以美丽的图画导入,用充满导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让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1733557510780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课件5)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现在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课文,难度的字要多读几遍,同时给诗歌标上小节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小节号并圈画生字。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出示生字:胆 敢 往 外 勇 窗 乱 偏 散 原 像 微 再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好的表扬,读得不准的及时正音。 ②教师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并强调:“胆、敢、往、勇”是三声;“窗”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散”是平舌音。 (2)(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胆子 不敢 往外 勇敢 窗外 乱跳 偏要 散步 原来 好像 微笑 再见 教师引导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出示课件8)教师强调易错音“散”,并请学生说一说:你和家人散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朗读“一”的变调和词语中的轻声。 (4)(出示课件10)学偏旁,教师引导:“原”字有个偏旁,是厂字头,“原”可以组词原来、原因。还有哪些字有厂字头呢? 预设学生回答:压、历。 (5)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这课中有很多要求我们认识的字,都有哪些好方法来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出示课件11)扩展词汇,教师出示课件: 胆(胆子 胆量 大胆) 勇(勇敢 勇气 勇士) 往(往里 往外 往西) 原(原来 草原 高原) 微(微笑 微笑 微风) 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点评。 (出示课件12)看图识字,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认读词语:草原、高原、微笑、微风。 (出示课件13)熟字比较:“住”的单人旁换成双人旁就是“往”,“象”加单人旁就是“像”。 意义识字:“勇”是上下结构的字,下半部分是“力”,表示很有力气。 (出示课件1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识字游戏: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谁能认出这些字宝宝,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预设学生做“摘星星”的游戏,教师相机指导。 3.学写生字。 (出示课件15)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结构进行分类。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进行了分类,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字的书写。 (出示课件16)学习“外、晚”。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预设: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师分别师范,并组词语。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结构的特点,有助学自主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三、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7、 1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爸、笑、看、再”4个生字。 2.读好长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朗读学习了《夜色》,认读了生字词语,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吗,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课件19)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 教师归纳总结:在今后的识字学习中,我们可以继续使用这种组词的方法,认识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二、17335575107801475740514286533762957506335互动课堂,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课件20)教师指导:齐读第一小节,思考:哪些句子说明“我”的胆子很小?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学生画出相关语句: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出示课件21)教师指导:“很小很小”说明了胆子小的程度很深。“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说明什么? 预设:“我”很怕黑。 引导小结: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怕黑、胆小的孩子。 板书:从前 怕黑、胆小 (出示课件22)引导学生体会: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胆小怕黑的小主人公,天黑下来了,心情会怎样? 预设:非常害怕。 (出示课件23)教师指导:“很小很小”这个词把很小重复了两遍,来突出程度深,和它结构一样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出几个吗? 预设:很大很大,很粗很粗,很想很想,很香很香。 (出示课件24)朗读指导:读一读这句话,“很小很小”可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以缩着脑袋读,有种巴不得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 (出示课件25)提出问题:妈妈是怎样帮助我的? 预设: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教师继续提问:这些帮助对我起到作用了吗? 预设:没有,“心就乱跳”说明还是很害怕。 板书:妈妈 讲故事 失败 指导朗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都用了“一……就……”的句式。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出示课件26)提出问题:“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从句中的省略号,你觉得“我”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预设:看到黑漆漆的树影,想到这可能是怪兽的影子,很害怕。 (出示课件27)字理识字:“窗”:囱,小篆体“”,像天窗的形状,即在屋顶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窗”。 (出示课件28)教师引导进行词语拓展:“讲了又讲”说明妈妈给我讲了很多遍勇敢的故事,类似的词语还有什么呢? 预设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进行补充,拓展词语。 (出示课件29)教师指导朗读:请大家带着害怕的心情,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30)教师过渡:后来,我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预设学生找出文中语句:爸爸偏要拉我去散步。 (出示课件31)教师引导: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发现了夜色的美好,变得不怕黑,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 板书:爸爸 夜晚散步 成功 教师指导朗读:“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朗读时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词要读得重一些。 我和爸爸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当“我”出去时,“我”发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这句话要读出既惊讶又欣喜的语气。“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大家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读出夜晚的美好。“我也能看小鸟怎样见在月光下睡觉……”这句话读得轻一点、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问题:在夜晚“我”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原来小草都想白天一样舞蹈。 原来树叶都想白天一样欢笑。 (出示课件33)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这句话,读对长句子的停顿。 (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从此”是什么意思? 预设:从这时开始。 教师继续引导:从这时开始,“我”有了什么变化呢? 预设:再黑的夜晚我也不害怕了。 教师总结:对了,“我”从此变得勇敢起来。 (出示课件35)教师引导:“夜晚,小鸟在月亮下睡觉”,在夜晚“我”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预设:萤火虫、瓢虫。 (出示课件36)教师引导:一起说一说,我的心理有了什么变化? 预设:我由害怕,变得勇敢。 (出示课件37)朗读指导:你来结合“我”的心情自己读一读这一节诗吧!“微笑、睡觉”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表现夜晚的美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读为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逐段品读,突出了段落的呈现特点,又降低了读课文的难度。) (出示课件38)朗读提问:学习了这首儿童诗,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 (出示课件39)教师引导:黑夜来了我不怕,我有很多办法克服它。你怎样让黑夜变得好玩呢? 预设1:我会在晚上点上好看的灯笼。 预设2:我会在夜晚借着灯光玩手影游戏。 教师总结:夜色中其实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敢于走出去,就会发现黑夜其实并不可怕。 板书: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 3.学写字。 (出示课件40、4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写字: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学写四个新字“爸、笑、看、再”。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领。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指导: (1)“爸”, “父”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穿插过横中线;“巴”不要写得太大,竖弯钩要写稳。 (2)“笑”,竹字头要写紧凑,两边一样大。“夭”字的撇捺舒展才好看。 (3)“看”,第一笔是平撇,第四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目”的第二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4)“再”,先写横、竖、横折钩,再写竖、横、横。第四笔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在横中线上。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43)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4) 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要勇敢》,懂得要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诗。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在课堂开始,我利用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使学生对夜色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夜色的热情。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诗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所以我在讲授本课时,注重朗读训练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在读中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通过“很小很小”“偏要”和“再黑再黑”等词语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的胆怯和勇敢,丰富语言积累。 本课的语文要素是“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文中第一、二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读起来有点难度,需要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