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小巧手---石头变变变》(教案)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1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16-14437505
版本:苏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5.6KB
日期:2023-01-05
作者:21jy_012542424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我有一双小巧手---石头变变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拼、画组合,创作石头工艺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分工和合作,体会合作的乐趣。 3.体会玩石头的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玩石头的乐趣,能巧妙根据石头的形状、颜色等进行艺术创作。 2.能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分工和合作,体会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石头若干、水彩笔、橡皮泥、双面胶4个、大展板4块、小展板若干、其他材料。课前交流:孩子们,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样物品。(放视频)。原来是一块奇特的石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上课。 【设计意图:以幽默、活泼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交流:孩子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收集了石头,学习了石头的种类和用途,石头不仅给我们带来便利,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石头,看《石头变变变》。(贴课题) 【设计意图:总结前面的学习所得,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课题。】二、自主实践,探究方法。 师:你玩过石头吗?怎么玩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过渡:石头有这么多玩法,可以拼,还可以画。快拿出你收集的石头玩一玩吧。学生试拼。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学生兴趣高,玩得很高兴。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 (一)学生试拼,发现问题 1.展示作品,发现问题。教师有意识的选择拼石头和画石头两种类型的作品展示。拿两个学生作品到台前,投影展示。 2.学生根据作品,进行评价并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学生自主实践,感知拼石头、画石头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石头位置摆放不合适,画得不像等】 (二)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师生根据问题,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突出根据石头的特点确定制作的主题,并进行巧妙的设计这一要点。 2.小结:看来,玩石头还大有学问呢。无论是拼石头还是画石头,都得根据选择的石头的特点进行巧妙设计。 (三)老师示范,梳理步骤。 1.师画兔子。 师:看,这块石头像什么?生充分说。师动手添几笔,小石头变成了小兔子。 师:一件石头艺术品创作成功了。 2.师生共同梳理板书,掌握方法。 师:根据我们刚才动手实践的过程,想一想,制作石头艺术品需要哪几个步骤?学生回想学生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后,梳理出制作石头艺术品的步骤,分别是:选材、设计、工具、制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步骤。 3.小结:孩子们,真了不起,我们自己就总结出了制作石头工艺品的步骤。 【设计意图:利用观看老师示范和学生自己实践的体验,让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石头工艺品的步骤,并随机贴出板书。引领学生由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重点强调要根据石头的特点确定制作什么工艺品并进行巧妙的设计这一要点。】 (四)质疑问难,突破难点。 1.师:在刚才我们创作的时候,你感觉哪一步比较困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回答。 预设一:选材难。 预设二:设计难。 2.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预设一:(选材难)老师引导学生充分说难在哪里。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以根据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等来选材。 预设二:(设计难)老师让学生充分说:为什么说设计难,难在哪里? 师:设计就是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举例说明(根据刚才解决的学生作品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自己解决,难度较大的,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可以帮助解决,利用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会更有说服力。教师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化身为支援者、参与者。】 (五)完善作品,掌握技能。 师:制作方法掌握了,难题解决了。再来完善我们的作品,你一定会有精彩呈现。 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 1.选材合适。 2.设计合理。 3.制作精细。 (六)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1.师:老师发现每人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作品。谁愿意来展示一下?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小结:同学们,你们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真棒! 【设计意图:学生在掌握方法,突破重点后进行二次实践,由理论到实践,由学会技能转变为掌握技能。学生的学习层层递进,步步扎实。】 (七)欣赏精品,提升拓展。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你们看。 1.师播放课件。 2.交流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创作了自己作品,再来欣赏更高层次的作品,能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三、小组合作,体验乐趣。 1.师:想不想也来创作一幅作品?带上温馨提示,你会做得更好。生读温馨提示。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别忘了填写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划表。(课件出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划表) 2.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小组内的石头,讨论打算拼什么作品;怎样选材、设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材料;你们打算怎么分工合作。小组内讨论主题、选材、设计、工具等。 3.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作品,填写策划表。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实践到小组合作实践,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合作的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划表,让学生总结制作的得失,进行恰当的反思。】 四、精彩呈现,展示评比。 1.展示评价作品。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作品,并把剩余的材料放回了工具箱。很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理桌面,培养学生聊好的卫生习惯及合作意识。】小组长把四幅作品带到台前投影展示,解说。让生充分评价,师适时补充。 师小结:你们小组内一起合作,完成了这么精彩的作品,你们真棒! 2.学生评奖。师:咱们要评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合作奖,该给谁呢?生说出评奖理由。集体表决。 3.集体颁奖。小组长到台前领奖状。 师:把掌声送给他们。 4.小结:孩子们,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还有一双小巧手,几块小石头,在你们的手里,变出了这么精美的画面。真是“石头变变变,越变越神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选出优秀的作品并颁奖,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远古时就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造福人类。自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赏石,戴玉曾一度深受名人雅士的追捧。古老的泰山,孕育着丰厚的石文化,泰山石敢当的石牌比比皆是。如今,人们爱石、藏石、赏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石雕风生水起,种类繁多,既有巨型雕刻,又有能浮于水面,置于掌心,挂于颈项,戴于手腕的雕刻品。石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2.谈收获。师:孩子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及老师解说,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深厚的石文化底蕴,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借此,我抓住机会让学生畅谈感受。学生的感情在此时升华,本次活动的意义在此刻沉淀。】 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玩石头,合作完成了自己的石头工艺品,孩子们,你们的表现让人赞叹。只要我们大胆想象,敢于创造,小石头也会玩出大名堂。 4.作业布置。 (1).自己做一幅石头工艺品,装饰你的家。还可以把作品上传到网络,请大家一起欣赏。 (2).了解更多的中国石文化。 【设计意图:一堂好课的结束,正是学生课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老师简单地总结,热情地激励,给学生明确的活动指向,更有利于以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 板书设计:石头变变变 选材 设计工具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