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 家务劳动计划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16-14216690
版本:苏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6.1KB
日期:2022-12-15
作者:21jy_642526655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2-2023学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教学设计 家务劳动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家务劳动的内容,能说出父母和自己各自承担的家务劳动。 2. 掌握部分家务劳动的技巧,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3. 逐步建立“我劳动,我快乐”的情感和建设幸福、温馨家庭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制定家务劳动计划。 2.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每天的家务劳动,制定合理的家务劳动计划,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家务劳动计划表,家务劳动标记等。 2.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家务劳动的内容,准备家庭场景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 明 导入新课 (3分钟) 1. 导入: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今天我们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温馨的家,并介绍一下,照片中拍摄的是家里的哪块功能区,你最喜欢待在家里的哪个区域?为什么? 交流分享。 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介绍自己家的照片,引发自豪感。 2. 有选择地挑选三位孩子的家庭照片。(假如有小朋友很踊跃,也可以请他们上台交流) 各抒己见:谈谈对这三位同学家庭照片的看法。 初步谈到家庭各个功能区域的整洁度。 3. 我们的家按功能分为: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的地方,应该是我们最喜欢在那里学习和玩耍的理由了。 那怎么让一个地方变得干净、有序呢? 明确课题的关键词:家务劳动。 初步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 探究学习(15分钟) 1. 提问:家务劳动千头万绪,方方面面,你知道哪些家务劳动?(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越多越好) (板书)拖、擦、洗、刷、叠、浇 小组讨论。 了解日常家务劳动涵盖了哪些内容。 2. 提问:这些日常劳动中,都是谁在做呢?这些家务劳动,你觉得哪些是我们小朋友可以做的呢? (在原有板教材醒目标识出来。) 交流所想。 促进学生思考,寻找突破口。 3. 重点看教材第7页上的6张图片,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回忆,这些事情自己是否曾经做过。 4. 引导学生回忆,做这些家务劳动的时候,你是否完成得很顺利?有什么诀窍?或者曾经失败过,可能是什么原因。 学生各抒已见。 让学生通过讲述和补充说明,明确6张图片中家务劳动的一些要领,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做得比较熟练的家务劳动。 ● 拖地的注意点:拖把的正确使用;站立的姿势;拖动的方向。 ● 擦桌子的注意点:工具的选择;站姿;擦的方向;各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法。 洗碗筷的注意点:准备工作;清洗的过程;摆放的顺序。 洗小件衣物的注意点:准备工作;洗涤剂的量;洗涤的方法;晾晒的方法。 叠衣物的注意点:各类衣物的不同折叠方法;不同材质衣服的处理办法。 浇花的注意点:工具的准备;不同植物浇水量的控制。 认真听讲,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 (2)请学生上台讲讲哪些家务劳动不容易完成。 (3)请学生示范叠衣服、拖地、浇花等劳动,其余同学边观察边思考动作要领是否正确。 听讲,观察,思考动作要领。 (4)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家务劳动呢? 举例:整理书包。 一个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并纠错。 通过互相纠错,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教师评讲。 语文、数学、英语等书本归类摆放,或者按照纸张、簿册、书本项目分类摆放。 整齐是第一要领。 根据要求,学生试着做一做。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养成随手整理物品的习惯,提高整理物品的能力。 实践体验 (15分钟) 【想一想,认一认】 1. 教材上第8页上的“想一想,认一认”中的五个图标,你能认识几个? 2. 学生根据图标中显示的物件、场所、材料、工具和手势,想象每一种家务劳动之间的具体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 ●收拾床铺 ●叠衣服 ●收拾鞋架 ●浇花 ●洗碗 【说一说,学一学】 1. 观察巧巧的“一周家务劳动计划”,根据图标说一说巧巧每天的家务劳动有哪些。 2. 请同学根据图标说说巧巧周一、周二分别做了哪些家务劳动。 3. 请同学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4. 发现:巧巧的“一周家务劳动计划”中,有“每天一做、每天相同”的家务劳动,也有“每周做、每天不同”的家务劳动。 5. 说说“每天做”和“每周做”有什么区别? 6. 请学生说一说。明确:前者必须每天做,应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后者可以定期做,应养成“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 【想一想,贴一贴】 7. 观察第9页的图,填写好名字后,准备做第一列。 8. 从材料袋里拿出各种各样的家务劳动图标,选择合适的贴画(不撕去背胶)放表格中相应的位置,为自己制定未来一周的家务劳动计划。 打开书本,完成教材第八页的“实践体验”环节中的三个任务。 明确课题中的“计划”的意思。 思考:“每天做”和“每周做”的区别,并说出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善于在图表中发现排列规律,并用合适的语言说出来。 尝试摆放和正式粘贴,是学生利用图标设计计划表的两个步骤。摆一摆,换一换,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 动手实践。尝试用摆放图标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 交流评议(6分钟) 1. 刚才你们操作时,老师把一些同学的操作情况拍了下来。 出示A作品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家务劳动计划表。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学生在用贴画安排家务劳动的时候,选择个人服务型的比较多。 建议有选择地挑选1-2个家庭服务型,挑战一下自己。 出示B作品的照片: 预设:家务劳动相对集中在某几天,可能有课外班或者有活动安排。 建议:假如个人服务型的天天要做。有活动,可以不选家庭服务型。 出示C作品的照片: 预设:家庭服务型的工作天天安排,但是只负责其中一个(如浇花)。 建议:多多尝试其他类型的家庭服务型家务劳动,为提高自己的家务劳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个人服务型家务劳动,同学们都比较乐意接受,在家庭服务型家务劳动中,选择“洗碗筷”“除尘”工作的人比较少。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3. 小结:制定一周家务劳动计划表的注意点还真不少。既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情况,还要考虑自己学习安排;既要考虑个人服务,还要考虑家庭服务。 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纠错。 评价家务劳动计划,尽量考虑到时间的分配,能力的大小、家务劳动类型的兼顾。 学会倾听他人的陈述。 让学生通过评议、比较,进一步明确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家务劳动计划初次设计、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倾听能力、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4. 请同学们关注以上提示点,重新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中,老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提醒。) 交流得失。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家务劳动。 做到简单与复杂兼顾,足量与适量兼顾,既实践了家务劳动,又不影响自己的学习。 5. 学生撕去背胶,正式粘贴。 调整、粘贴图标。 6. “我做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自己来评价。完成得好,给自己三颗“★”;完成得马马虎虎,给自己两颗“★”。 提醒:爸爸妈妈看见你有计划、有行动,该要夸奖你是个好宝宝了。你也可以邀请他们给你做个评价。 完成评价表。 拓展创新(1分钟) 1. 既然爸妈都夸奖你做得好,那我们不如邀请他们一起来设计一张家庭全体成员的一周家务劳动计划表。这样分工明确,来一个家务劳动总动员,该有多热闹啊! 2. 你对全家人的一周家务劳动计划有什么建议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3. PPT出示一些方便快捷的家庭劳动好帮手,能分担和减轻部分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 设计全家人的一周家务劳动计划表。 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劳动的一些建议。 思考这些“好帮手”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设计、安排全家人的家务劳动计划表。 板书设计 家务劳动计划 拖、擦、洗、刷、叠、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