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第1课时(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9-14043951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2MB
日期:2022-11-29
作者:萍踪侠影1986071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父母多爱我(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感受父母默默的爱。 2.道德修养:讲述家庭故事,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3.责任意识:理解父母对自己爱的方式,学会和父母沟通。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在日常生活小事的细节中,发现和体会父母默默的爱。(重点) 2.讲述家庭故事,在父母关爱子女的感人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难点) 3.发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1.观察并记录父母三天中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如果没跟父母一起住,就记录照顾自己生活的人做了哪些事)。采访父母(或同住人),了解他们每天为孩子做生活中小事的想法,制成音频。 2.每个小组一张画有空白爱心树的纸,不同颜色、形状的便笺纸以及深色彩笔。 3.每个学生名字的寓意或背后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发现藏在名字里的爱 1.名字里的故事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名字又都有一定的寓意和背后的故事。你能根据相关叙述猜出是哪位同学的名字吗? (2)游戏规则:同学们名字的寓意或背后的故事就藏在屏幕上每颗星星的背后,我们随机选择小星星翻开读一读,猜一猜是哪个同学的名字。 2.名字里的“爱” (1)做游戏。 ①猜名字(随机翻开小星星)。 预设1:很容易猜出来(名字的寓意特别容易理解,例如“×斌”“×婷婷”)。 预设2:很难猜出来(寓意相对深刻,名字背后的故事大家都不知道)。 预设3:本人没有猜出来(不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 ②翻开所有小星星。 提示:游戏结束后翻开剩下的星星,旨在让学生发现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寓意或背后的故事。 (2) 发现“爱”。 ①引读:请同学们打开信封,读读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提示:课前,请家长将孩子名字背后的故事写下来装在信封里。教师要特别关注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和无父母儿童。 ②思考:读了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现在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1:名字的寓意都很好,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健康、聪明……的人。 预设2: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取名字看了很多书。 预设3:有的家长为了起个好名字,会请身边最有学识的亲人或友人给孩子起名字。 预设4:还有的家长花钱请人给孩子取名字。 (3)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或家庭故事,我们的名字饱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美好期望利和浓浓的爱。(相机板书:父母的爱) 二、感受藏在小事中的爱 1.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父母三天里为我们做的事”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做饭。 预设2:接送我上学。 预设3:陪我玩;帮我准备换洗的衣服。 2.小组活动 (发给每个小组一棵空白“ 爱心树”) (1)数数家长这三天共做了多少件事,多少件重复的事,记在观察记录表上。再将家长每天都重复做的事写到便笺纸上。 (2)统计组内家长三天里一共做了多少件事,多少件重复的事。将便笺纸贴到小组的“爱心树”上。 (3)读读便笺纸上的内容和统计数据,说说你们的发现。 3.交流 (请各组将“爱心树”粘贴到黑板上) 预设1:家长三天里为我们做了很多事。 预设2:每个家长都做了很多重复的事(如洗衣、做饭等)。 提示:小组汇报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家长重复做了哪些事,初步感知所有家长每天都在做很多琐碎小事。 4.思考 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在为我们做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呢? 提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做评价,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 5.活动 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你是家长,每天早起为孩子准备早餐;送完孩子上学再匆忙地赶去上班:即使很累了,也要陪孩子学习、游戏……就这样每天为孩子做这些琐碎小事,你愿意吗?为什么? 预设:愿意;犹豫;不愿意。 思考(分别追问三种不同预设): (1)你为什么“愿意”每天为孩子做这些琐碎的小事? 预设:我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你为什么这么“犹豫”? 预设:我虽然爱自己的孩子,觉得应该这样做,但太累了、太麻烦了. (3)你为什么“不愿意”呢? 预设:这样坚持太累了,我可能承受不了;孩子有时不听…… 提问:爸爸妈妈的确偶尔会因为工作忙、压力大有抱怨,也会因为我们不听话而生气,但他们会因此不再做这些事吗? 6.播放录音“父母的想法” (1)引入:有的同学愿意跟爸爸妈妈一样为自己的孩子反复做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有的还在犹豫着,有的干脆回答不愿意做。我们的爸爸妈妈却没有犹豫,也没有不愿意,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听听父母的想法。 (2)播放:播放课前准备的父母采访音频。 (3)提问:同学们,现在再来想一想,爸爸妈妈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大事,做不了大事,才每天为我们重复做着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的吗? 7.小结 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他们的爱默默地倾注在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板书:默默地) 三、体会藏在家庭故事里的爱 1.“鱼头”里的爱 ①)引读: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来读读《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故事教材第67页“阅读角”,边读边思考:妈妈和外婆真的喜欢吃鱼头吗? (2)交流: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 预设:她们真的爱吃鱼头;她们不爱吃鱼头。 (3)辩论。 ①正方观点:她们真的爱吃鱼头。 正方预设: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吃鱼头,妈妈和外婆应该是真喜欢。 因为她们爱吃鱼头,所以每次都先夹鱼头。 ②反方观点:她们不爱吃鱼头。 反方预设:鳊鱼头很小,基本上都是骨头,根本没有什么肉,没有人会喜欢吃的。 因为难得吃一次鱼,她们为了把鱼肉留给孩子,就假装自己爱吃鱼头。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妈妈和外婆自己吃鱼头,却把大块的鱼肉留给了孩子,不是因为个人的口味喜好,而是因为爱。 (4)小结:生活中,也许我们的父母长辈很少对我们说 “爱”,甚至从不将“爱”挂在嘴边,但,只要你细细地品味,就可以从他们的语言、眼神、动作以及日常小事中感受到这份默默的爱。 2.故事里的爱 (1)分享:爸爸妈妈每天默默付出他们的爱,你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也一定有这 样“爱”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吧! 提示:请3-4名学生讲故事,注意引导学生讲述生活中的小事,相机出示教材第68页的小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还应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父爱故事,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母爱,还要关注父爱,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父爱有时候不像母爱那么外显、细腻,但“爸爸的爱像一把遮雨的伞”。 预设1:冬天在家里冲澡的时候,每次都是爸爸抢着先去,因为爸爸担心浴室太冷,等他洗过,浴室吸和了才让我洗。 预设2:爸爸是快递员,每天早早就出门,晚上很晚回家,虽然很少陪我玩,但我知道爸爸这么辛苦地工作都是为了让我和妈妈有更好的生活。 (2)小结:同学们真细心,发现了这么多隐藏的爱。母亲的爱是涓涓流水,滋润心田;父亲的爱是巍巍青山,遮风挡雨。无论是严格的要求,还是贴心的呵护,我们都能够从件件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父母无私而细致的爱! (相机板书:无私细致) 四、感恩父母,爱在传递 1.分享 你平时一定也有为父母付出爱的行为和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提示:注意引导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 预设: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主动关心父母;父母居家办公不打扰…… 2.追问 爸爸妈妈有什么反应?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预设:爸爸妈妈虽然没有特别的反应,相信他们能感受到我的爱,我愿意做这些事;父母很高兴,我为父母做这些事也很开心…… 3.思考 你们愿意为爸爸妈妈付出吗?想一想,我们还能为他们做哪些事。 4.小组活动 (1)说说你打算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事。 (2)组内交流,梳理同学们的建议。 5.全班交流 预设1: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例如扫地、收拾房间等。 预设2:养成生活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例如听闹钟早起独立写作业等。 预设3:特殊的日子(如父母生日),准备自制的小礼物…… 6.小结 请大家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始为爸爸妈妈做些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板书设计 10父母多爱我 父母默默地爱 无私 细致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