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课件(共13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5-13666264
版本:教科版(2017秋)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4.1MB
日期:2022-10-26
作者:21jy_012542424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五年级 科学学科 一、聚焦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二、探索 模拟实验材料分别代表什么? 拉开或挤压 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岩层 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二、探索 实验步骤 模拟实验: 将一次性塑料饭盒,从中间剪开。 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将土和成泥后,把它铺在小盒上。 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二、探索 实验步骤 迅速拉开或挤压 二、探索 对照实验现象及图片,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解释。 二、探索 唐山地震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 二、探索 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地震发生后,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地震会给地表带来怎样的改变? 资料一: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南丰一带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波及天津、北京。累计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工业城市唐山成为一片废墟,损失惨重。地震后路面裂缝、塌陷,铁轨扭曲变形。 地震会给地表带来怎样的改变? 资料二:汶川地震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的的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映秀镇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以四川、山西、甘肃三省震情最为严重,且余震不断,次生灾害严重。图片中呈现的是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形成的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流阻塞而成的湖泊。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三、研讨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我们能猜测出岩石弯曲的原因吗? 四、拓展 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呢?搜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