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教学设计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5-13485867
版本:浙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浙江省
文件:22.5KB
日期:2022-10-08
作者:21jy_505444045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130300010439400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章内容我们以地球为依托,以人类为中心,力求体现地球的宏观物质特性。第一节以地球入手,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让我们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并且对地球内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是也我们正式学习科学中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了解地理内容,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很大作用。我们要将教材的内容尽可能生动、明确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对象及特点 七年级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通过电视、网络、图书等途径,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内容较简单,对于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探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只是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地球大小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需要进一步认识,这也是我们在这节课需要突破的地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整理了有关地球概况的相关资料,并设计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模拟实验,力求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内部结构,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笔杆在排球上的模拟实验,初步掌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学说,知道人类认识自然经历了漫长又曲折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激发对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内部结构,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师生活动 所选技术 技术应用目的 引入:小孔看地球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地球仪,它是地球的模型,大家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生]:球形。 [师]:那我们如果换一种方式去观察呢?老师这里有一张纸,纸上有一个小孔,如果我透过这个小孔看地球,地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进行观察] [生]:贴近地球,透过小孔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不能知道是一个球形,离远一点才可以看到是一个球形。 [师]: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范围受到了限制,就像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范围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古人眼中的地球可和我们现在认识到的地球不一样。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如何进行探索的。 PPT 展示图片 新授:历史上的地球观,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地球的大小和内部结构 1、古人的地球观 [PPT展示图片:古代人的地球观] (1)古代中国人的地球观: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大地是一个圆盾,由四只站在乌龟背上的大象驮着。 (3)古巴比伦人的地球观:大地是一个像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2、近代人对于地球形状的探索 [师]:古人眼中的地球是不是和我们眼中的地球很不一样,但是随着对各种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人们意识到大家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可能是不正确的,于是人们开始了对地球形状的探索。 [学生阅读书本,总结近代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历程] (1)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师]:人们通过这个现象,提出一个设想“地球是球形的”,我们可以用铅笔模拟帆船,分别让铅笔在平面和球面上移动,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小组探究:拿铅笔在桌面和排球上移动时,观察铅笔长度是否会变化,以及笔尖是否会消失在视野中。] [生]:铅笔在排球上移动,笔尖会慢慢被挡住看不见,铅笔长度会变短。而在桌面上移动的时候就不会变短。这个模拟实验就可以说明,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形,海面是一个曲面。 (2)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一个球体。 (3)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3年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4)现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视频: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 [师]: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3、地球的大小 [师]:随着科技测量不断的发展,现在地球的大小我们已经能准确的知道了,请大家去书本上找一找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然后请一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差了0.33%,所以看起来是很圆的。赤道周长大约4万千米。 4、地球的内部圈层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那大家有没有好奇过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PPT展示图片:地球的内部结构] [师]:地球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大家看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什么很像呀? [生]:像一颗煮熟的鸡蛋。地壳相当于鸡蛋壳,地幔相当于鸡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 PPT,多媒体展台 展示图片与视频,增加师生互动,增加探究活动的直观性 小结巩固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1)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 (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4)外太空拍摄的照片 2、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PPT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