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总复习课件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9-13343034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3.9MB
日期:2022-09-19
作者:21jy_029820586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复习课件 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宪法(又称宪章、根本法)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或地区的其他的法律、法令等都不得跟宪法相抵触,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课本主旨回顾 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填空题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记忆,考试前对填空题作画线,组织时间进行背诵,听答、互相提问以提高正确率。有些空根据句子是可以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的应大胆作答。, 填空题答题要点 1.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 在法律的规定下 ,我们享有( )、财产权 、( )等权利 ,学习知识 、快乐成长 。 3.(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4.(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 5.行政法约束( )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 )事务 ,为公众提供服务。 6.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 7.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 )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8.玲玲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她有( )权。 9.过马路 ,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保护( );借了别人的东西 , 要( )。 10.(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 、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1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行为,保护着我们的( )权利,协调着人们之间的( )关系。 12.法律由国家( )制定和颁布,具有( )强制力和( )权威性。 1.行为 权利 2. 人身权 受教育权 3. 刑法 4. 民法 5. 行政机关 公共 6. 权利 义务 7. 权利 义务 法律 8. 著作 9.交通法规 公物 环境 归还〈及时归还) 10. 道德 法律 11.行为 权利 关系 12.国家 强制力 权威性 1. 宪法 2.12 4 3.基本权利 基本义务 4.1954 5.总章程 6.宪法 宪法 7.中国共产党 8.根 叶 9.宪法 根本制度 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10.宪法 宪法 宪法 1.( )是国家的根本法 。 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 )月( )日颁布的。 3.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 )年颁布的 。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6.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 ,任何法律不得与( )相抵触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8.宪法与普通法律就好比( )与( )的关系。 9.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人民的( )以及( )。 10.全国各族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 )的特权,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 )追究 。 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判断题 判断要准确。如果判断不准确,并按错误判断说明理由的答案是不能给全分的。 说理要有据。这和材料分析题中的“准确熟练地运用有关原理”要求相同。 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这类题一般只答要点即可,这和简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若有具体规定的要按规定答题。 判断题答题要点 错对错错对 对错对错对 1.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 ) 2. 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 ,我就去告诉他的父母 ,让他的父母严加管教他 。( ) 3. 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苹果 ,我就去摘他家的 。( ) 4. 尊老敬老是道德问题 ,不涉及法律 。( ) 5.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 ,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 ) 6. 爸爸酒后开车,我告诉他法律禁止酒后驾车 ,应找代驾开车 。( ) 7. 无论是红灯还是绿灯,只要凑够一群人 ,就可以通过马路 。( ) 8. 接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 ) 9. 法律只需要大人遵守 ,我们小孩子和法律无关 。( ) 10. 合法的行为应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应受到制裁。( ) 错对对错错 对错错对对 1.刑法和宪法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 ) 2.宪法规定的是根本性问 题,其他法律只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 。( ) 3.刑法 、民法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 ) 4.在生活中 ,我们要学习宪法 ,遵守宪法 。( ) 5.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都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 6.小明的爸爸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 7.在宪法宣传日 当日做宣传就可以了,其他时间不用宣传 。( ) 8.宪法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 。( ) 9.宪法有权威 ,生活有秩序 ,人 民生活才美好 !” ( ) 10.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可以制定很多专项法律 。( ) 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选择题 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准确、扎实、到位,另外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每个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内。 选择题答题要点 AADDA 1. 小学生上学受( )的保护。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下列选项不是违法行为的是( 〉 。 A. 随地吐痰 B. 酒后开车 c. 拖欠工资 D. 不赡养父母 3. 下列选项违背了道德原则的是( ) 。 A. 孝顺父母 B. 爱护子女 c. 尊敬师长 D. 不赡养父母 4. 以下不是行政机关的是( ) 。 A. 学校 B. 市场监督管理局 c. 税务局 D.公安局 5. 人们签订合同是依照( )制定的 。 A. 民法 B. 刑法 c. 行政法 D. 国际法 BCDDB 6. 平时说某件东西是我的,从法律角度看属于( )。 A. 人身权 B. 财产权 c. 受教育权 D. 人身自由权 7. “哟,胖子又来啦!”这句话损害了别人的( )。 A. 生命权 B. 财产权 c. 名誉权 D. 人身权 8. 在校园里打架,欺负弱小是侵犯了他人的( ) 。 A. 生命权 B. 财产权 c. 名誉权 D. 人身权 9. 如果有未成年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 ,我就去( ) 。 A. 摘他家的 B. 找人教训他 c. 公安局报案 D. 告诉他的家长 10. 当( )时 ,才可以过马路 。 A. 信号灯是红灯 B. 信号灯是绿灯 c. 无论是红灯还是绿灯 D. 凑够一群人 CACCC 1.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 。 A.国家宪法日 B.纪律 C.宪法 D.公约 2. 在 2014 年 ,我国将 12 月 4 日设为( ) 。 A.国家宪法日 B.法制宣传日 C.道德宣传日 D.世界人权 日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都是( ) 。 A.上级任命产生的 B.党员选举产生的 C.民主选举产生的 D.公职人员兼任 4.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规定这项制度的法律是( ) 。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5. 全国各族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活动准则 。 A.合同法 C.宪法 B.国家安全法 D.行政法 AA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说明( 〉 。 A.在我国,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任何法律不得与 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是惩治犯罪 、保护人民的法律 D.人人都具有财产权 。物归原主,否则将会受到刑法制裁 7.张某损坏公园的全民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 ,依据宪法( ) A.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D.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BA 8.希望小学六( 2) 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 ,同学们纷纷发言 。下面的说法没 有道理的是( ) 。 A.甲同学:我还是小孩子 ,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 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 ,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C. 丙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 ,人民生活才美好 D.丁同学:尊重宪法 ,就要先了解宪法 9. 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其他法律如同树的根,宪法好比树的枝叶 B.宪法如同树的根,其他法律好比树的枝叶 c.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作用是相同的 D. 宪法和其他法律都如同树的根 10.2018 年 3 月 1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扶按宪法 、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 ,庄严宣 誓,体现了( ) 。 A.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B.领导人的示范作用 C.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简答题 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体现)。 简答题答题要点 答: 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什么是法律? 答: 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区别是什么? 答: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答: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 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4、法律的意义? 答: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5、什么是刑法 ?它有什么作用? 答: 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6、什么是民法 ?它有什么作用 ? 答: 宪法(又称宪章、根本法)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或地区的其他的法律、法令等都不得跟宪法相抵触,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7、什么是宪法? 答: 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 8、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是什么? 答: 宪法是母法。就象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反宪法,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 如果把法律体系比喻为一棵大树,宪法就是树根 ,其他法律就是树干和树枝 。 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所有的法律都要诞生在宪法之下 ,服从于宪法精神 。 9、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答: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宪法离我们并不遥远,宪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0、有的同学认为,宪法是大人的事,我们还小,与我们无关,这种想法对吗? 答: 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践行宪法: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在生活中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事。 人人平等,违宪必究: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个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11、如何树立宪法权威? 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不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辨析题答题要点 1、小明和妈妈逛公 园,发现有几 个人在标有“爱 护花草树 木”标 志的 场 地 里 攀爬树木 、践踏 草地 。请思考回答 : ①这几个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 ②发挥想象:在公共场所不应该做哪些 事情? ③延伸思考:在生活中 ,法律要求我 们怎样做事情? 答: ①不对。因为他们没有爱护花草树木,没有尽到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 ② 在公共场所不能乱丢垃圾 、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 、大声喧哗 、破坏公物 、随意插队、随意吸烟等 。 ③ 生活中,我们要按照规则 、规矩做事 ,更应该按照法律{故事,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 ,也是我们自身的责任,不做违反道德 、法律的事情 。 2、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 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 席习 近乎依照宪法 第 二十七条“国 家工作人员 就职时应 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 宣誓”的规 定,庄严 宣誓。 ①同学们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吗? ②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宣传宪法的好方法 。 ③请你编制两条宣传宪法的标语 。 答: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宜誓制度 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 、崇尚宪法的氛围;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宣传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②示例:办黑板报;做手抄报;请法制人员讲课。 ③示例:弘扬宪法精 神,树立宪法权威 。 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主旨,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