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负数 苏教版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3-13254737
版本:苏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21.5KB
日期:2022-09-10
作者:21jy_245361052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 教材简析: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知识。这个内容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也能扩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数的认识范围,还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备课要点: 对于负数,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如何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丰富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建构,提升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的完整认识?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组织学生课前根据先学提纲进行先学探究。 右边的温度计上分别显示了3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观察图中的温度计,并思考: 1.南京、上海、北京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南京: 上海: 北京: 2.上海的气温与南京的相比,北京的气温与南京的相比, 你发现了些什么? 3.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有什么不同? 4.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 南京 上海 北京 二、交流共享 1.共享先学情况,初步认识负数。 (1)认识温度计。 (2)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具体气温。 (3)正、负数的读写法。 (4)我来当小小气象记录员。 2.学习例2,深入理解负数。 (1)出示例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交流小结。 追问:这里我们用8844m、-155m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你觉得是把什么看作分界点?那海平面的高度用什么来表示呢? 3.归纳正数和负数。 (1)在“比较反思”中提升——理解负数的内涵。 ①小组讨论,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②指名汇报分类结果。 ③思考:正数、负数和0有什么关系?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拓展负数的外延。 出示几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4.多层练习巩固。 (1)对比练习。 2010年,我国发射成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 )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卫星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保证了卫星能够正常开展探测工作。 ① 21℃ ? ? ? ? ② 100℃ ? ? ? ? ? ③ -100℃ (2)变式练习。 实验中学对初三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2个 -1个 0个 +3个 -2个 -3个 +1个 +4个 ①3号同学真的就做了0个吗? ②几号同学做的最多?几号同学做的最少? 三、全课总结 四、当堂检测 教后感: 苏教版《初步认识负数》是在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具体分三个层次:第一,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第二,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第三,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   (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节课是节概念教学,对概念的建构应体现在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的主体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要了解孩子的先学情况,注意在后教时适时的引领。因此,本节课预设从生活情景引入后,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的冲突(怎样用合适的数来表示北京与上海的温度),调动生活经验,主动接纳负数概念;然后借助海拔高度来尝试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进一步体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导比较反思归纳等理性辨析活动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最后再通过适当的生活应用练习,丰富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