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9-12755806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2.7KB
日期:2022-07-16
作者:21jy_450102042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1. 认识塑料,知道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网络、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通过观看图片、数据等认识到塑料制品的危害。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制定家庭“减塑”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探寻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身边塑料制品 1、同学展示从家中带来的塑料制品,发现塑料制品应用的广泛。预设:塑料袋、饮料瓶、文具、玩具、装饰品等。 2、师:是啊,生活中处处都有塑料制品。老师也带来了两样塑料制品,一个是我们每个小组用来盛资料的塑料袋,原来呀,老师用的是纸质的信封,可是太容易坏了,后来换成了塑料文件袋。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身上穿的这件衣服,你们知道吗,这里面也含有塑料成分,叫做聚酯纤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涤纶”布料,很多大牌服装都含有这种成分比如我们熟知的阿迪达斯、耐克等。可以说塑料制品啊,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今天我们就从塑料制品说起。 二、实践体验认识塑料的优点 1、欣赏图片,了解塑料的应用领域出示 ppt展示图片分享不同领域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不仅广泛运用于生活用品,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呢!在农业方面塑料大棚,地膜是常用的塑料制品,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温度,吃到新鲜的蔬菜,在医学领域最常见的注射器,输液器以及人工骨等都是用塑料制成的,给人类的疾病治疗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汽车的方向盘、大灯,车外壳也有很多塑料成分,同样塑料还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保温层、管道等,航空、军事、航天等领域,可以说塑料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什么塑料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塑料的好处,桌面上有一个塑料盒,里面有一片塑料纸、一截电线、一个塑料袋。请同学们小组探究,写下你的探究结果。动手操作塑料的特点看一看塑料的外在特点。摸一摸通过触摸、拉拽,感受塑料的内在特质。比一比将塑料纸和白纸放在水中,看看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电线外面包裹一层塑料外衣?小组汇报:塑料重量轻、透明,绝缘,延展性好 2、视频体验,认识塑料的优点塑料的优点还不止这些,请观看视频,看你还能发现塑料的哪些优点?观看视频生:塑料还具有成本低、耐磨、可塑性强等优点师:是的,正是因为塑料的这些特点,塑料已经问世便成为各个领域的宠儿。所以塑料又被人们称为“千用材料”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这这么实用的塑料制品为什么被成为是“白色污染”?又被说成是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呢? 三、阅读深思,发现塑料的危害 学生自主阅读《塑料袋漂流记》,思考塑料袋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预设:生:因为塑料垃圾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降解,污染了土壤。生:焚烧塑料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分享一组数据和图片,认识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83亿吨塑料自 1950 年人类大规模制造塑料至今大约生产出 83 亿吨塑料,其中 63 亿吨变成垃圾每年有 1000万吨废弃所料埋在地下塑料降解长达 500年90%的食盐都含有微塑料85% 海面上漂浮的垃圾 85%都是塑料每年大约有 1500万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看到这些数据你想说些什么。预设:生:白色污染数量惊人生: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师:塑料垃圾危害这么大,人们发明塑料的初衷是什么呢? 四、了解塑料发明初衷,探寻“白色污染”的根源 师:塑料发明的初衷是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生:塑料袋的发明原来是为了保护环境,却最终自己害了自己。师:塑料本身有错吗?生:没有。 师:哪为什么塑料最终变成“白色污染”了呢?生:因为没有合理利用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塑用塑料制品,像发明者一样,把塑料当成耐用品,就不会有“白色污染”了。面对现已经造成的如此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塑料制品呢? 五、初步了解国家减塑政策,寻找“白色污染”的出路 小组讨论减塑小妙招预设学生汇报:循环使用、变废为宝、减少使用,寻找替代品师:是的,我们可以用布袋、纸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也可以随身携带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矿泉水瓶。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们生活周围的变化了吗?在奶茶店、商场再也看不到一次性喜欢和一次性塑料袋了,取而代之的是纸质的习惯和可讲解的塑料袋,这是我们国家出台的应对“白色污染”的强有力的措施。师:我们还可以将废弃的塑料制品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师: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替代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师:不仅国家在努力、我们在努力,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究破解塑料的方法,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研究组证明了黄粉虫(面包虫)的幼虫可以讲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白色污染”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六、转化实践,制定家庭“减塑”方案 师:学了这么多减塑知识,你一定也想跃跃欲试了吧,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吧,如果执行得好,还可以将这个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