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266248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4.2KB
日期:2022-07-07
作者:hysj6688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语文园地三》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现代诗 课 时:第1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基于习作: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基于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学情分析 基于阅读: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够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难点在于把握诗歌的特点。 基于习作:通过本单元对于诗歌的学习,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之后,学生对于诗歌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整体上把握现代诗的特点,但是学生在表达和创作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后,能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基于综合性学习:通过之前的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交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对现代诗这一体裁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分别从有节奏感、表达独特、想象丰富和情感真挚等角度阐释了现代诗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现代诗的感受,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二题是仿照示例写短诗,旨在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用词的丰富、生动、独特。如果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愿望和能力,还是应当鼓励学生突破示例的限定,尝试自己写诗。 “日积月累”编排了关于诗歌的三句中外名言。第一句名言指出了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感。第二句名言指出了现代诗歌的阅读价值。第3句名言指出了现代诗歌情感强烈的特点。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位古代诗人的名字,并按朝代顺序横向排列。通过认读古代诗人的名字,学生可以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增进对这些古代诗人的了解。体现了对本单元诗歌学习的延展与丰富。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编排了描写颜色的三个句子,第一句出自《白桦》一课,后两句虽然并非出自现代诗歌,但读起来仍有诗歌的韵味。三句话的加点部分采用不同形式描写颜色,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 2.仿照示例,写短诗。 3.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 【学习重点】 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学习难点】 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检测目标一达成。 2.课前预习、借助示例、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能仿照示例,写短诗。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小组合作交流,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合作学习 交流展示 (20分钟) 活动一 1.谈话导入:通过本单元的课内学习及课外活动,你对现代诗歌有了哪些了解?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学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 2.合作学习。 3.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讲述其所在小组的主要观点 4.组织学生读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并将书中提出的观点与同学们总结的观点进行比对,相同的观点用横线标记,同学们没有总结出来的观点用波浪线标记。 5.组织学生结合“交流平台”进一步交流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完成目标一) 通过小组合作,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 (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 自主发现 创作表达 (15分钟) 活动一 1.出示题目中的两首小诗。 (1)指导学生读正确,随机正音“融冶”,并理解此词。 (2)比较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谈话交流,唤起经验。 (1)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难忘的经历? (2)春天的早晨又给你怎样的印象?如果你对其他季节、时段的早晨或者春天的其他时刻印象深刻,也可以谈一谈。 3.自主创作。学生从两首短诗中选择一首,仿照示例,写一首短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不受示例形式的限制,自由表达。 4.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完成目标二) 通过课前预习、借助示例、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能仿照示例,写短诗。 (评价任务二) 环节三 熟读成诵 交流理解 (5分钟) 活动一 检查预习准确朗读 指名读,随机正音。 同桌互查名言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小组合作交流,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 (评价任务三) 活动二 合作学习,理解名言 任选一句名言,结合课文中或自己摘抄的诗歌,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位同学说完后,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例子。 (完成目标三)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现代诗 节奏感 仿写语 语言优美(独特) 罗列事物 情感强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古代文人的名字,认识“渊、屈”等10个生字。 2.能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 【评价任务】 1.自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正确认读古代文人的名字,认识“渊、屈”等10个生字。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合作学习 拓展延伸 (25分钟) 活动一 1.组织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古代文人的名字。 自己练习 出示练习中标注拼音的字,自己认读。 (3)去掉拼音,再次自己认读,然后指名领读。 2.将这些需要认识的字代入文人的名字中,同桌互查认读情况。 3.请一组同学开火车领读文人的名字。 通过自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正确认读古代文人的名字,认识“渊、屈”等10个生字。(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 按序发言,一人介绍两位文人,说完后其他人补充关于这两位文人的资料。 活动三 1.全班交流,随机补充书中所列古代文人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名句。 2.引导学生发现书中名字的排序依据: 明确名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并出示具体时代。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补充不同时代的代表文人,拓展积累其名篇佳句。 3.组织“看文人姓名,背经典名句”的游戏。 (1)教师随机报出书中所列的一位古代文人的名字,学生抢答其作品中的名句。 (2)由答对的学生带领大家再次认读这位古代文人的姓名。 (3)游戏结束,全班齐读书中古代文人的名字。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自主发现 合作交流 (15分钟) 活动一 1.组织学生朗读题目中的三句话,注意加点部分。 2.组织学生聚焦加点部分,谈谈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1.从三句话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小组其他成员听,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注意读好描写颜色的部分。 3.组织学生从自己收集的现代诗歌及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描写颜色的句子,选择一句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好描写颜色的部分。 (完成目标二) 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 (评价任务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古代文人 描写颜色 比喻 颜色+形容词 .....带着...... .....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