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剪纸喜花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1008-11947086
版本:浙美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北京市
文件:16.0KB
日期:2022-04-27
作者:21jy_284152255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剪纸喜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喜花的文化和历史、来源,探究喜花纹样的特点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剪纸喜花的技法,用折剪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喜花纹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双喜字的结构,学会运用折剪法设计制作一组剪纸喜花纹样。 教学难点:在简单的双喜字的基础上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喜花纹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范作、材料 学生准备:剪刀、铅笔、橡皮、红色折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结婚新房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并设置情景:老师有一个亲戚快要结婚了,她请老师帮忙设计装扮他们的新房,我想请各位同学帮帮忙,看看这个新房里还缺少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地集中到课堂上。) 生:双喜字。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剪喜花。 2.出示课题《剪纸喜花》 二、深入探究 1.课件展示各种剪纸的纹样,教师介绍剪纸的题材。 师提问:剪纸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剪出哪些东西呢? 生:动物、植物、人物、文字。 2.讲解喜花的含义(什么是喜花?) 喜花是人们结婚时最喜欢的剪纸纹样。常以鲜艳、热烈的红色体现,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色,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寓意。 3.介绍喜花的来源(讲述王安石招亲和中举的故事) 4.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 新婚用品、布艺、瓷器、玉器、挂饰、生活用品等。 5.近距离观察双喜字,要求学生找出双喜字与平时写的“囍”有何不同?(横笔画相连,两点变一竖) 6.分析双喜字结构上的特点——方正稳定,结构对称 7.学习双喜字的剪法,教师进行简单操作演示 。 ①将纸剪裁成正方形的折纸。 ②先1/2对折,再1/4对折。分清开口方向和封口方向。 ③按照规律画图。画出开口方向三道口,封口方向一道口,绕回开口画两道,最后封口一道口。将要剪裁的部分用阴影表示。 ④剪下画好的阴影部分。 ⑤展开检验喜字是否制作成功。 ⑥装裱在卡纸上。 三、动手实践 1.用折剪法尝试制作一幅双喜字纹样。 2.裁剪之前分清开口和封口的方向,不要轻易下剪刀。 3.使用剪刀要小心,剪碎的纸屑要收拾干净。 四、课堂延伸 1.课件展示复杂多样的喜花纹样,提问学生:喜花在双喜字的基础上又做了变化,你认为这些喜花纹样美在哪里呢?(造型美、色彩美、寓意美) 2.在双喜字字形上进行分析变化和装饰规律。 剪法和双喜字的剪法相似,但要在双喜字的字形上进行变化和装饰。 喜字“口”的变化:心形、花形、笑脸等。 ②双喜字笔画的变化:条纹边、波浪边、齿状边等。 ③外部形状的变化:添加图案、图形包围。 ④其他变化。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五、作业布置 1.想一想,如何把普通的双喜字改成一个有创意的喜花纹样。 2.用折剪法制作一组有特点、有内涵的喜花纹样。 六、评价展示 1.将学生制作完成的喜花纹样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点评不足之处和学习之处。 2.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心。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程所授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基本具备完整的造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初步意识到装饰品的审美功能,会从审美角度和实用角度设计作品。双喜字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装饰物,寄托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美好寓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教学程序环环相扣,从喜花的含义到喜花的由来,介绍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也非常地配合,对课堂内容展现出较强的求知欲。 《剪纸喜花》这一课投入四年级七个班的教学,过程十分流畅,时间也很充裕,学生的领悟能力极高,最后的成效可观。但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抓住重点,分不清应该先从开口方向下剪刀,还是从封口方向开始剪,这是我上课的时候再三强调的部分,总有一些同学没有听明白将开口封口混淆导致作品失败,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表述得不够清楚明了,自身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这一课上得还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