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3.分类与整理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3-11452633
版本:人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7.2KB
日期:2022-03-10
作者:21jy_021583949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 师: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生:利于垃圾的清理回收和环境保护。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出示分类的定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超市货架、水果超市,餐厅菜单等。 2、课件出示:两个书架的图片 师:你喜欢哪个书架? 生:整理后的书架。 师问: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说说生活中需要整理的地方? 生举例: 衣柜、鞋柜和房间等。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四人小组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 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请同学们再按照颜色分一分,看看每种颜色的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蓝色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蓝色标记,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蓝色气球就画一个。 另外两行是记录红色和黄色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标识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蓝色的气球有几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颜色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二)感受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1、展示两种象形统计图 师:那我们把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 2、分析数据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生:不同之处两次分类的标准不同。 ? ?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 ?生:总数不变。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 ?小结: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练习 1、把学具来分类。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七,第一大题、第二大题。 3、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实物分类,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我安排了“分气球”的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而且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又学会了把已知数据进行整理,又能让学生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节课虽然经过了精心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1、我在每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完之后,都应该进行小结,而我忽视了这点。2?、我在课堂中的语言不够精练简洁,应该多给学生自己倾听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3、在学生要思考和回答问题时我应适时点拨指导,不应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是说出后半句,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永远得不到提升。如:教师问“这些气球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分为几类?每一类有几个?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完整的话回答,如果回答不好,老师再进行指导,相信通过几次练习,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