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3 我不拖拉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9-11269078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0.8KB
日期:2022-02-17
作者:21jy_3465550803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3 我不拖拉 一、教材分析 《我不拖拉》一课,侧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不拖拉的好习惯。本主题主要采用交流讨论、经验借鉴等方法。重点在于用实际行动和“拖拉”说再见,养成基本的学习、生活好习惯。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不拖拉”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材第一版块就以孩子拖拉时的常用语言“等一下”与“还没完”为切入点,引出孩子生活中的拖拉现象,再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地对话、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拖拉”在我们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在生活中还是“有点关系的”,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感知拖拉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最后,通过“和‘拖拉’说再见”这一话题的讨论,借鉴家人、长辈、同伴的经验,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学会告别拖拉、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害处;懂得要珍惜时间,体验做事一心一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学会珍惜时间,一心一意做事情,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 情感和态度 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珍惜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做事一心一意的态度。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会做事要一心一意、规定的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感知拖拉 1.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讲教材第10-12 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故事只讲到拖拉鸟的窝一直还没有搭好。) 2.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 3.生回答:要搭窝时,它总是说:“不急,明天再来”。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拖拉鸟”一样的同学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5.出示教材第10 页正文中的两幅图和儿歌,生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拖拉时爱说什么?再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在时候也会说“等一下”“还没完”? 6.出示班级同学“排队做操拖拉”“打扫卫生拖拉”的图片。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拖拉事。 7.师小结:有“不急”“等一下”“还没完”……这样的言行,就叫“拖拉”。(板书“拖拉”) 二 、联系实际,认识拖拉的严重性 1.师:如果生活中的人们也像“拖拉鸟”一样,结果又会怎样?(播放动画片) 2.问:娜娜为什么赶不上火车?赶不上火车会怎么样? 3.你有像娜娜一样由于拖拉,带来的麻烦事和伤心事吗? 4.生分享。 三、体验活动,告别拖拉 1.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小伙伴能告诉大家“不拖拉”的小窍门。(猜谜语) 2.体验活动一:神奇的一分钟1 A.感受一分钟的流逝。 B.生谈对一分钟的感受。 3.体验活动一:神奇的一分钟1 A.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道计算题? B.生做游戏,师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 C.采访学生:为什么你做得那么多?为什么你做得那么少? D.学生谈在一分钟里做题多的方法:一心一意。(板书) E.再进行第二次一分钟做计算题的体验活动。 4.汇报课前的体验活动“一分钟我能”,进一步感受如果我们做事情一心一意,一分钟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告别拖拉的方法之一。 5.体验活动二:我会安排真能干 A.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一张“时间表”,每人一张“事情”条。小时钟走到哪里,就把该做的事情贴上去。 B.生游戏。 C.看着这张时间表,你学会了不拖拉的另一个方法是什么? D.生回答。板书: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 E.朗诵儿歌。 6.师:小时钟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做事要一心一意,规定的事情做规定的事情。你还有其他的好办法吗? 7.生分享自己不拖拉的方法。(播放视频) 五、填写表格,课外拓展延伸 每个孩子发放一张“21天不拖拉好习惯养成表”,如果在某个项目里做到了“不拖拉”,就请爸爸妈妈打个勾或盖个笑脸吧!如果21天做到了不拖拉,老师会有奖品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