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鸟店》 人教版(表格式)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06-11241465
版本:人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8.2KB
日期:2022-02-14
作者:21jy_452325220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课题 鸟店 一、教材分析 《鸟店》是一首通俗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奈克作曲。大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是引子,小提琴轻柔而均匀的颤音,描绘了东方出现的曙光。杜鹃报时钟的小鸟,欢快地跳出来报告凌晨四时,门外的雄鸡也随即啼叫起来。接着,大提琴演奏一段优美、抒情的旋律,好像告诉大家:又一个美丽的清晨来到了。小黄莺首先舒展双翅,欢声高唱: 这个主题反复了三次,在每一次的后半部,单簧管都用颤音加入这歌唱的旋律,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其他鸟儿也加入了歌唱,一领众合。经过一个短小的由双簧管引出再由单簧管奏出的上下起伏波动的小过门,乐曲进人中段。这是一段由单簧管主奏的、活泼的波尔卡舞曲。在音乐进行中,能听见表现小鸟有节奏的欢叫声: 当这个主题反复时,大提琴用对位手法演奏另一条副旋律: 接着,小提琴演奏抒情的第二主题,大提琴仍然用对位手法演奏副旋律: 经过一个小过门,乐曲转为降G大调,再现上面的主题。乐曲慢下来后,出现乐曲开始时由大提琴演奏的那段优美、抒情的旋律。音乐再进行中,始终伴以各种鸟儿的欢叫声。这时,教堂的钟声响了,晨祷的时间到了。突然,鸟叫的声音停止了,一片寂静,原来一只猫闯了进来,它虎视眈眈地盯着笼子里的小鸟,可小鸟们都在笼子里,猫围着笼子转了几圈,无可奈何地夹着尾巴走了。店里的小鸟又重新活跃起来。乐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的一位德国音乐家的作品。因为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同,有的学生对音乐,乐器较为敏感,有的同学相对迟钝,需要老师指引,带领大家慢慢从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各种音乐形象。 2、用聆听、对比、律动等方法分析乐曲,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3、.用肢体语言表现作品的结构复三部曲式。不同乐段所表现的情景。通过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从旋律,音速等各个方面欣赏音乐作品,能够感悟音乐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作品中情绪和感觉,能够带入自身,使自己能够能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等。 板书设计: 鸟店: 开始 : 听到的声音: 时钟报时、鸡鸣叫的声音 1928192112367 中间: 想象小鸟在干什么 最后: (猫)来啦,它抓到小鸟了吗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二、导入 (教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鸟叫声吗?比如杜鹃,麻雀等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叫的吗? 学生:展示,有的在学习鸟叫,有的没有。(杜鹃是布谷布谷类似这样) 师:(展示ppt)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音乐,一起走进小鸟的世界,好不好? 生:好 还是从声音入手,让学生回想他们听过的鸟叫生,听到音乐的时候可以迅速进入状态。 2.引导学习 欣赏音乐 师:(播放音乐)听完这段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知道并说出来。(比如,听到了公鸡、小猫、小鸟的声音,看谁说的多,)可以提问或是让大家交流回答。 师:(展示PPT)同学们你们听到的旋律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有人能说出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音乐的快慢不一样等等(如果学生的音乐程度比较高,可以带领大家说说乐器上的不同,若是大家对音乐器材了解较少,还是从旋律、节奏上入手) 师:你们听这段音乐,它大概分为几部分呢? 生:没有固定的答案。看学生如何理解吧,三部分是从整体的故事上所分,如果是情绪,应该是从宁静到欢快到紧张再到欢快。没有固定标准(老师引导回答)。 师:那同学们听到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感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你们都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可能回答一些表达情绪的词) 师:你在听到那一段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受?(提问式) 生:回答 这部分引导主要是整体入手,先让学生对整体有所了解,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助于他们理解音乐作品。 3、分析教材 具体欣赏作品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听第一部分的音乐(播放前一部分) 同: 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同:鸡叫生,杜鹃时钟报时声 师:从这些声音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时候吗? 同:清晨、早上。 师:那小鸟在清晨干什么呀?(引导,想象自己在清晨干什么。例如,我们要起床、晨练等等,小鸟也是刚舒展双翅要觅食等等 生:各有所答。 师:我们接着听第二段,这一段的音乐(需要老师自己点击)有什么样的变化? 同:xx不一样 师:是不是节奏不一样啊,有的节奏快,有的节奏慢? 生:嗯 师:节奏快的时候小鸟像是在干什么?节奏慢的的时候小鸟又是在干什么(还是有老师引导大家回答) 学:说出自己的意见。 师:虽然节奏有快有慢,但是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有感觉到悲伤吗? 生:没有。 师:是不是有种轻快的感觉? 生:是。 师:我们来听听最后一部分(播放音乐)最后一部分。这段和之前听的有什么不同? 生:变化快,音乐听起来有刺激感和紧张感。 师: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呢? 生:XX.。 师:你们在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会紧张?是不是不好的是呀?那小鸟遇到了什么事呀? 生:猫。 师:听完全部音乐后,你觉得猫抓住小鸟了没有? 生:没有!(说出原因) 贯穿课堂的活动: 事先让同学们准备好纸张和彩笔。(这段音乐具有非常明显的联觉感,听到一段音乐大脑中就会浮现一种场景,比如,早上太阳升起,公鸡打鸣,小鸟清唱。过后,它们追逐打闹,引起游戏,碰到小猫后吓得乱飞乱叫,但是猫并没有抓到它们,到最后还是愉快的在飞翔。)所以每讲完一小段,都可以让学生把画面画下来(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形式)。每个人画的肯定不一样,这也能体现出他们对这段音乐的理解。 老师最后可以挑出优秀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奖励,一幅好的画作一定是彰显了他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通过分节学习,具体体会每部分的音乐表达特点,不管是节奏上、还是内容上,这段作品都非常丰富,需要学生从细节处理解。 活动的设计是由这节课的特点设计,因为画面感很强,所以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更能提升学生对于美的理解。 5、知识拓展 1、欣赏其中的乐器,老师可以提点每段大概用了什么乐器。 扩展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乐感。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优秀的音乐作品,也能从中体验到一些情感。更能理解音乐对于情感的表达,这对提升学生的乐感具有巨大帮助。 八、作业布置 搜集资料,看看你还能找到哪些与小鸟有关的歌曲或音乐 九、教学特色 在课堂中,每个知识点都慢慢引导学生学习,耐心指导学生,逻辑合理,贴切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尽量减少说教,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赞赏。让学生充分参加到课堂中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