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3 我不拖拉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9-11219567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5.0KB
日期:2022-02-10
作者:21jy_3465550803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思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初步知道拖拉的危害。 2、悦纳自己的拖拉行为,并思考如何克服拖拉的行为。 3、掌握克服拖拉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拖拉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⑴学生能够认识到“拖拉”行为的危害。 ⑵思考如何克服拖拉的行为,掌握克服拖拉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克服拖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图片展示课本中的绘本故事《拖拉鸟》的形象。 2、幻灯片播放视频《寒号鸟》 思考:为什么拖拉鸟在寒冷的冬天没有自己的窝,挨冻了呢?(板书:拖拉) 3、请学生自己概括“拖拉”一词的意思,教师进行总结,引出本课。 【设计意图】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情境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刚刚从幼儿园步入校园的孩子,对于卡通形象的喜爱程度不减,用卡通形象引入课堂情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迅速地集中孩子们注意力。 生活中的“小拖拉” 同学们,拖拉鸟因为自己的坏习惯最终冻死在了悬崖上,几天来到课堂上的还有另外两位小朋友,一个被称作“等一下”、另一个被称作“还没完” 幻灯片展示课本中“等一下”和“还没完”部分的两幅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是什么行为? 齐读童谣感悟图片。 指名发言说说除了上面的拖拉行为,自己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其他的拖拉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形成对自己的拖拉行为的初步认识。同时通过拓展到图片范围之外的拖拉行为,使学生意识到拖拉行为时刻在给自己和身边的人添麻烦。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拖拉一下有没有关系? 拖拉的坏习惯大多是因为对时间观念不强所造成的,因此通过一分钟的活动加强孩子们对于时间的认识。 1、幻灯片展示一分钟在一天内所占的份额 2、活动:①一分钟能写几个字? ②一分钟能跳几下绳 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到一分钟虽然短暂,但能够完成过很多事情! 3、各抒己见:拖拉一下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了克服拖拉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 (四)克服拖拉有方法 1、幻灯片展示课本小明克服拖拉的方法,请学生观察并总结。 2、欣赏并朗读儿歌 3、小组讨论:克服拖拉的好方法,并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了克服拖拉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又能进一步锻炼孩子的耐心与责任心,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五)总结提升我最强 同学们,老师真的为你们高兴,相信你们也已经掌握了克服拖拉的好方法。课前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纸,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最想改掉的拖拉的行为写下来,并丢进垃圾桶,对自己的小拖拉说一声:“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设计意图】以总结本课内容以及写拖拉、丢拖拉作为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能够做到总结本课内容的作用,同时符合即将下课的气氛,使学生在复习本课学习内容的同时,轻松愉快的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