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课件(共28张PPT)+教案+素材

资料详情
需要60个学币
ID:2-10855350
版本:统编版
类型: 素材 教案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71.1MB
日期:2021-12-17
作者:素面女孩
星级:4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111(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杞人忧天 《列子》 1.理解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句式。(重点) 2.理解寓意,从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难点) 学习目标 3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它是道家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其中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列子,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作品简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 杞(qǐ) 坠(zhuì) 躇步(chú) 跐蹈(cǐ) 中伤(zhònɡ) 舍然(shì)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崩塌陷落。 无,没有。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睡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你。 (四肢)弯曲伸展。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果然,果真。 泛指星辰。 纵使,即使。 伤害。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聚积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聚积的土块。 四方。 都是踩、踏的意思。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然,……的样子。 那个(杞国)人消除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疑虑,非常高兴。 吾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矣!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奈地坏何?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甚好,吾舍然大喜! 吾亦舍然大喜。 研读赏析 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梳理故事情节。 为何而忧 忧成何状 谁来解忧 何以解忧 是否解忧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 晓之者 耐心开导 舍然大喜 研读赏析 忧 虑 耐 心 恐 惧 真 诚 杞 人 晓之者 故事中的“杞人”和“晓之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中人物的描写进行评价。 ①杞人: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庸人自扰。 ②晓之者:开导杞人,热心诚恳,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杞人忧天”是想讽刺不必要的担忧还是传达忧患意识? 【示例】 “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却遭受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和“杞人忧天”两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和启示。 考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常见的考查形式:(1)这则寓言有……寓意(或讽刺了……)。(2)请从多个角度谈谈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题技法:1.看标题;2.看开头、结尾;3.抓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4.分析人物形象;5.分析故事情节;6.联系实际探讨。 【示例一】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而忧虑。 【示例二】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我们要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从今天的自然环境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应该“忧天”。从全球范围来看,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仍是严峻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才能长远发展,生生不息,因此我们应该“忧天”。 不必“忧天”。近些年的环境状况虽然不容乐观,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要对未来的自然环境变好有足够的信心,不必担忧。 合作探究 庸人自扰 发展——“晓之者”去开导他 杞人忧天 起因——杞人担心天塌地陷 结局——两人皆“舍然大喜” 结构梳理 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心和忧虑,讽刺了那些害怕不可能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主旨归纳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寓言故事 寓言启示 三人成虎 原指街市上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有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了。现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相信 杯弓蛇影 原义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是蛇,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拔苗助长 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拓展延伸 续表 智子疑邻 以亲疏为是非标准,不顾客观事实,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叶公好龙 一些人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只是用以装饰门面,图个虚名 庖丁解牛 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使复杂艰难的问题易于解决 望洋兴叹 只有在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后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 邯郸学步 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的做法,不仅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丢失自己原有的本领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知识积累 积块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因往晓之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天刚亮的时候,知道。 身亡所寄 古义:无,没有。 今义:死,逃跑。 若屈伸呼吸 古义:人称代词,你。 今义:好像,如果。 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 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日 日月星宿 终日在地上行止 名词,太阳 名词,一天 其 其人曰 奈何忧其坏 代词,那、那个 代词,它,指地 文言句式 奈地坏何 [固定句式“奈……何”,意为“拿……怎么办”] 固定句式: 成语积累 成语 意思 杞人忧天 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