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欣赏 在钟表店里 人教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06-10854056
版本:人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广东省
文件:2.3MB
日期:2021-12-17
作者:21jy_50544404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四课 《在钟表店里》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是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做的世界著名管弦乐合奏曲,是描绘性主题音乐的杰作。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作者用乐器出色地模仿各种挂钟、闹钟报时钟的声音,生动的描绘了钟表店的工作场景,内容浅显生动,使人容易联想到钟表店里的热闹的景象。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都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也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根据他们的特点我选择了这节欣赏课。 新课标中关于“感受与鉴赏”一部分提到: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欣赏教学中要以音乐欣赏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使学生养成聆听的好习惯,并从中获得美感。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在欣赏课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记忆歌曲主题旋律、节奏,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欣赏课的目的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的聆听和表现,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并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 2、通过对乐段对比和聆听表现,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不同场景。 3、能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乐曲做伴奏,在体验感知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体验乐曲中不同情绪所表现的场景。 【教学方法】: 欣赏法、启发引导法、聆听模唱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大家看,是什么?它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能模仿一下? 2、播放课件—各种钟表的声音。 3、提问: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听到这么多钟表声呢? 4、揭示课题及作者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奥尔特就是在钟表店里听到了这么多的钟表声,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一首闻名世界的管弦合奏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随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听一听动听的钟表声,看一看辛勤工作的修表工人们。 【设计意图】用模仿小闹钟的声音并聆听各种钟表声音来进行问题导入,既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了学生听觉感官,为接下来的乐曲欣赏做了铺垫。 二、欣赏并表现主题旋律 1、初听。问:音乐情绪是轻松愉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你听到了那些有趣的声音? 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 2、请同学们听听下面几个音乐片段,边听边点头,请说说那个主题是你听的全曲印象最深刻的? 3、模唱主题旋律。 (1)在模唱过程中采用“la”音,教师提醒演唱姿势及方法,对个别音准进行及时纠正。 (2)随图示做动作 (3)这一主题旋律在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 (4)第一主题音乐的结束部分,杜鹃叫了几次?仔细聆听 【设计意图】从初步的聆听感知主题,体验情绪表现主题,到最后的模唱记忆主题。使同学们不由自主的体验并参与音乐,在循序渐进中有效的完成了对主题旋律的听赏和理解。 5、节奏练习。 6、聆听全曲找主题,听听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主题旋律的基础上聆听全曲,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去找出并巩固主题,又不至于使在听这首乐曲时由于时间过长产生而产生厌烦情绪。 7、听音乐作对比。 1)仔细聆听,音乐中“叮”的声音出现了几次? 2)聆听第二主题并与主题乐段在速度和情绪上做出对比。 3)想象钟表店这时的场景,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画出乐曲的旋律线,将听和画这种听赏方式很好的运用到了教学当中,使学生深刻感知了音乐的旋律。 三、表现乐曲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第三主题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模拟体验。 3) 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效果。 【设计意图】在分段聆听体会后,进行打击乐表现,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也是使同学们的表现力得到了自由的发挥,情绪空前高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表现乐曲的能力。 四、总结 教师:让我们合着《在钟表店里》的音乐,把自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钟表,创编最独特的动作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意犹未尽地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