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9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8-10664730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6.3MB
日期:2021-11-22
作者:13985953508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有人将古代中国100项居世界第一的发明与发现作了统计和归类,发现这100项成就属于商周时期的有3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有19件,秦汉时期的有32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20件,隋唐五代时期的有14件,宋元时期的11件,明清时期的则只有1件。魏晋时期的科技成就你知道多少? 新课导入: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书法、绘画与雕塑等文化成就; 2、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学习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 难点: 科学家祖冲之 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背景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大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 科技文化繁荣 贾思勰 名人小档案: 农学家 《齐民要术》 时代: 职业: 简历: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籍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 主要成就: 北朝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 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一百五六十种。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 相关链接 名人片段 走近名著: 齐民: 平民百姓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 的生产技术;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 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耽误农时 3.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 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内容: 这部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 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字文远,范阳遒(现在的河北涞水)人。在数学、天文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二、科学家祖冲之 割圆术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 “割圆求周”的方法.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 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割之弥细,所失弥 少,割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与圆合 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的“割圆术”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 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1.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者。 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huī)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 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率” 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从正6边形算起,要得到3.14则需要算到正192边形。要得到3.1415926(7)则需算到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内接边数每翻一次就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而当时运算工具仅是算筹。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需要何等毅力!近千年后阿拉伯人才算得这一结果,欧洲人则到1100多年后。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算筹” 祖冲之为什么要计算这么精准的圆周率? 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 徽 创造“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正四边形 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 割圆术 割圆术 2.祖冲之 生存年代: 主要成就: (1)数学方面:把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著《缀术》。 (2)天文学方面:他测算出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3)擅长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南北朝 山巅一寺一壶酒( 3.14159 )尔乐吾杀吾(26535 )把酒吃( 897 )酒杀尔( 932 )杀不死(354 )乐尔乐(626) 圆周率的概念: 它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用希腊字母π表示。其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领域,只要涉及到圆问题,都要用到。 水碓磨 指南车 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以祖冲之命名的小行星 祖冲之园 祖冲之中学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星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行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 金 篆 隶 楷 草 行 锺繇(曹魏书法名家) 楷书《宣示表》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并济,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繇、胡昭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对楷、行、草书尤为精湛。 王羲之 王羲之 时代: 被后人誉为: 代表作: 名人小档案: 东晋 职业: 书法家 书圣 书法特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简历: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 种书法的优点,所作楷、 行、草书尤为精湛。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书法欣赏 王羲之的书法有何特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自幼好书法,经常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划地画着,日子久了,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了。 你知道哪些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呢?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龙门二十品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第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代表作: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画家 职业: 生活年代: 东晋 绘画特点: 擅长画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 名画欣赏 《洛神赋图》局部 石窟雕刻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 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其中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窟古阳洞 宾阳洞 郦道元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王羲之 书圣、《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小结 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 楷书鼻祖 锺繇 课后检测 2.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祖冲之 B.郦道元 C.张衡 D.贾思勰 A 1.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象袁隆平、李振声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应该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B 3.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领先世界多少年? A.五百多年 B.八百多年 C.近一千年 D.一千一百多年 4.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5.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