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规则及历史文化(教案) 体育三年级上册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10-10545839
版本:通用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8.5KB
日期:2021-11-08
作者:21jy_345244056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036320012611100《乒乓球比赛规则及历史文化》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课标》水平二的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主体参与为策略,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确保每位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积极的发展。使学生在乒乓球室内理论课中学习到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文化和规则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乐趣、成功和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乒乓球规则及历史文化。较乒乓球项目而言,乒乓球规则及历史文化是乒乓球在水平二阶段既是基础内容又是拓展知识的学习,乒乓球的规则是练习的基础,通过室内的绘声绘色的集中讲解能使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系统的了解和运动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并且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国球,对乒乓球历史文化的学习既是一种知识的拓展学习又是一种体育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对象为三年级学生,男女生共计40人。经过之前二年的小学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提高期,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乒乓球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三年级会开始乒乓球课程,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性较高,对历史文化和规则的探究兴趣浓厚。现代新闻媒体与网络传播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但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空白,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文化。 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场地器材及规则,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之后的乒乓球课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顽强不懈的的精神。 五、课的重难点 重点:如何让学生积极学习乒乓球的规则及历史文化 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积极听讲 六、教学过程 1、基本概述 介绍乒乓球的起源。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欧洲;介绍乒乓球名称的由来。由于乒乓球落台后发出“乓”的声音;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对抗强、速度快、旋转强、精度高、球体小而轻,击球距离近,变化多而复杂,有较强的趣味性。打乒乓球是室内活动,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也不受性别、年龄和身体限制,没有身体接触,伤害事故少,易于开展和普及。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五个阶段: 1、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速度慢,旋转也不强,因此打法简单,只是挡来挡去,胶皮出现后,开始有了削下旋的防守型打法,这种打法曾在欧洲流行一时。 2、优势转向亚洲(日本)—— 五十年代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结合快速步法,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上旋打法占了优势。 3、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 五十年代中国也开始上世界乒坛通过参加几届世界锦标赛,总结正反面的经验在技术上保持了快和狠的特点,训练上狠抓基本功、形成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技术风格,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举例说明) 4、欧洲的复兴欧亚对抗—— 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欧洲选项手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并发展了日本弧圈球技术,创造了他们的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和以快攻结合了弧圈球这两种打法。70年代以来中国也创了正、反手高抛发球,发展了推挡技术中的加力推,减力挡和推挤弧圈球,增加了正手快拉小弧圈球,正手快带弧圈球等技术。(举例说明) 5、进入奥运时代,欧亚竞争更加激烈—— 88年乒乓球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各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 2、乒乓球基本理论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介绍国际乒联的标记 贯穿于球网是一只球拍,以突出乒乓球运动:F”上有一点,象征乒乓球的形状,并和字母合成一个运动员躯体图案,球拍下端的一条平行线段,代表着球台。 2、球、球台、胶皮、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重2.7克,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 底板分为拍头、拍边、拍肩、拍柄。 胶皮分为正胶、生胶、长胶、反胶。其中反胶不是颗粒胶,讲解胶皮的基本特性。 球网高15.25厘米,场地长14米宽7米。 4、握拍法: 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直握特点——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横握特点——照顾面积比较大、反手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 二、各类国际大赛介绍 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团体比赛的对战顺寻 1 —— 2 2 —— 1 3 —— 3 1 —— 1 2 —— 2 2、奥运会乒乓球比赛 3、乒乓球世界杯比赛 三、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1、竞赛规则 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不执拍手是:未握着球拍的手。 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按该定义,在一个回合中,如果一个运动员 的球拍掉了,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 将是不合法的,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左右手 交替执拍击球)。 抛球高度 球必须抛离非执拍手不得低于16CM 合法发球:手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端线之后台面水平面之上,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上抛不少于16厘米,从抛起最高点下降时方可击球,无遮挡发球, 合法还击:对方发球或还击以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 使球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 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重发球:触及球网装置、裁判员认为接球员或同伴未准 备好、发生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运动员受伤 )、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而中断回合、比赛 环境受干扰(停电、场外进球等)警告、双打错发 错接。 一局比赛: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比10后,先领先对 手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由单数组成,可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 下列情况判失一分: 未能合法发球、未能合法还击、阻挡、连击、球 连续两次接触本方台区、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 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 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确定首先选择者,胜方可 以: A、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则负方选择方位。 B、选择方位,则负方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 在双打比赛中,得到发球权一方可以决定由谁先 发球,接球方应决定谁先接发球,以后各局首先发球 一方可以决定任何一人先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及方位 单打比赛:每2分交换发球,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 的—方,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或直到双方的比分 都达10分,或直到开始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次序 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 2、比赛裁判法: A:练习两分钟 B:准备、发球 C:停、时间到、擦网、犯规、侧面、台面移动、连击、两跳、重发球 D:得分 F:阻挡 G:交换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