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剪纸——双喜字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08-10481560
版本:浙美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5.5KB
日期:2021-11-01
作者:21jy_50544404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剪纸——双喜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喜庆的习俗、喜花的使用 2、能独立完成双喜字的折剪 3、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 教学重点: 学习折剪双喜字的方法,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 教学难点: 运用对称折剪方法进行折剪双喜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个字很常用却在字典中找不到 2、说说在什么场合下能用到喜花 3、小结 4、讲述双喜的由来 把喜字写成“囍”是人们好事成双的心理体验,人们举行婚礼时都要贴红双喜字,以示庆贺,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 传说王安石年轻时去京师汴梁赶考,途径一位马员外家,见其家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看过对联后的王安石不禁拍手称好,问过之后才知,原来这马员外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半副对联,谁能对上下联就选谁做夫婿。王安石欣赏这联语构思巧妙,对这位制联的马小姐早已心生爱慕。可是王安石苦思冥想了许久,最终还是未能对出下联。 ??? 到了汴京,王安石顺利闯过三关,最后到了面试,主考官手指着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上联。王安石立马想起了马小姐制的那半副对联,当下脱口而出,主考官惊赞不已。 ??? 出来后,王安石不等发榜就日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走马灯还挂在楼门口,王安石大喜,立即面见马员外,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员外把王安石对的下联告诉了小姐,小姐连夸对的妙。于是,马员外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王安石,并择吉日完婚。 ??? 结婚当天,恰逢官差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古人认为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今日王安石是喜上加喜,一时兴起,便拿笔在红纸上连写了两个大“喜”字,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自此以后,办喜事时贴大红“囍”字便流行起来。 “囍”是两个喜字相合,有好事成双、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之意,所以每逢办喜事,“囍”字自然就成为重要的象征和吉祥含意,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民间的能工巧匠和艺人又创造出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剪纸双喜字,甚至很多_??¤????????·_中也雕刻着“囍”字作为吉祥图案,象征着喜庆连连,好事成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方形 二、找规律,学剪方形双喜 1、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 2、再对折成四等分长条状 3、用铅笔描出一个喜字,注意将折叠后的中轴线置于左侧 4、剪出展开即成 三、照样子按步骤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五、整理收拾,注意安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