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4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15个学币
ID:8-1018979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4.6MB
日期:2021-09-14
作者:13985953508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标: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铁制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 青铜农具 铁 器 情境思考 东 周 春 秋 战 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夏商西周继,东周分两段 探究导学 原始社会早期 打制石器 原始社会中期 磨制石器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奴隶社会(春秋后期) 出现铁农具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器发展达到鼎盛 劳动工具的革新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②荒地得到了大量开垦,扩大了耕地面积; ①土地得以进行深耕细作,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③提高了劳动效率,个体生产逐渐取代集体劳动; ④私田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推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冶铁业 勾践剑 漆器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刀 币 圆钱 铲币 铜贝 随着商品 交换的扩大, 商代晚期出现 了铜贝,是我 国最早使用的 金属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开始流行。 商业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铁农具 牛 耕 农业 发展 青铜业 冶铁业 纺织业 煮盐业 漆器制作 商业发展 城市繁盛 市场形成 金属货币 手工业 的发展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2.王室衰微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 诸侯 诸侯 周王 周王 向周王进纳贡物 服从周王调兵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分封制 瓦解 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说明生产力得到大发展,这就使原有的政治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分封制走向瓦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3.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雍 新田 洛邑 临淄 商丘 郢 吴 会稽 周 秦 宋 齐 晋 楚 说法一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宋襄公 雍 新田 洛邑 临淄 商丘 郢 吴 会稽 周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A C B D E 晋 齐 楚 吴 越 说法二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哪些影响? ①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材料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材料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②促进各民族间交融 ③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⑤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④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材料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 ——《战国策》 ④晋文公终成霸主 ③晋军“退避三舍” ②楚成王的礼待 ①重耳流亡 看 图 说 史 生产力的发展:铁质农具和 牛耕的出现 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 分封制瓦解 各诸侯国崛起竞相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利:促进局部地区统一、民族融合 弊:生产生活遭到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课堂小结 1.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  ) ①青铜业 ②煮盐业 ③冶铁业 ④漆器制作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C 随堂训练 2.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城市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产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反映了(  ) A.农业生产巨大进步 B.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各国君民能和平相处 C 3.繻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繻葛大败周王室联军的一次战争。此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C.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 D.诸侯的实力逐渐增强 B 4.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涌现出“春秋五霸”,其中首先称霸的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A 5.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分封制度 C.推动了社会变革 D.促进了民族认同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