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课件(共34张PPT)+教案+素材

资料详情
需要75个学币
ID:2-1017695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素材 教案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97.1MB
日期:2021-09-11
作者:素面女孩
星级:5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11(共34张PPT) 白杨礼赞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婆娑”“秀颀”“坦荡如砥”“潜滋暗长”等易考词语。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难点) 体会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学习目标 第 二 课 时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抗日军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课时目标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课文精讲 突出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起笔有力,总领全文,这是礼赞的原因,也是文章的抒情线索,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点题 精读探究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土高原 比喻 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浓郁的高原图景,写出了白杨树的生存背景。 呼应“奔驰”,突出汽车速度之快,写出景物迎面而来的情景。 精读探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从“雄壮”“伟大”到“单调”的感觉变化,构成了“欲扬先抑”手法中的“抑”,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铺垫、蓄势。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 “扬”是赞美、褒扬,“抑,是批评、贬低。欲扬先抑是本欲赞美某人某事,却并不从褒扬处入手,而是先宕开一笔,用曲解的态度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通过前后的落差来产生强烈的震撼力。 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蓄势。 色彩 黄绿错综 视野 无边无垠 地势 坦荡如砥 精读探究 第4段与第6段能否对调?请结合句中相关词语简要分析。 不能。“那”是远观,而“这”是近看,说明第4段到第6段是由远到近的顺序;“决不是”比“实在是”语气(感情)更强烈,说明情感是逐渐递进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精读探究 第5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外形的?分别突出了什么特点? 干: 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枝: 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团结 叶: 片片向上——进取 皮: 光滑,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质朴 精读探究 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精神 坦荡如砥,无边无垠 干、枝笔直,枝绝不旁逸斜出,叶子片片向上,皮光滑、泛淡青色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精读探究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将“白杨树”比作“伟丈夫”,同时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对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给予高度评价,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比喻/对比 品味语言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强调不能把白杨树只当作“树”来看待,引发读者思考,为下文揭示其象征意义做铺垫。 反问 排比 连用三个褒义词,由树及人,点明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赞美两者的不平凡品质。 进一步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指出白杨树的精神象征了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品味语言 第7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引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简要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点 分析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1)点明手法,即点明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2)分析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说清楚“抑”了什么,“扬”了什么;(3)分析效果,突出强调了……(“扬”的内容),表现了……的特点。 合作探究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开头先用两个否定句和一个假设句,似乎要承认白杨树“不美”,这是先抑;接着用“但是”一词转折,肯定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后扬,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接着,连用四个反问句,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北方抗日军民、抗日军民的精神与意志建立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合作探究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有什么用意? 考点 理解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1)说说××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2)文中作者仅仅是在写××吗?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3)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合作探究 1.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一般都有一定的目的和用意。因而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文中所描绘的具体情境,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2.抓住事物特征分析。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描写的事物,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这是分析象征意义的前提。 3.由相似点展开联想。找准象征物的具体形象与被象征者的思想或感情之间的相似点,结合背景,通过展开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便可获得该事物的象征意义。 4.联系情感意图分析。联想分析时,要紧扣文章所渲染的气氛、表达的情感、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 答题技巧 参考答案: 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白杨树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楠木是贵族化的象征;两者所代表的人不同,白杨树代表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楠木代表“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答题模式: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象征物)象征……(被象征者),表现了……的精神(品质),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立意深刻,含蓄委婉,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合作探究 深入探究 文章几次说到“赞美白杨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是不是有些重复? 不重复。本文题为《白杨礼赞》,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 开头 表达主旨,总起全文 第4段 过渡 第5段 描写白杨树的形貌 第7、8段 由写白杨树过渡到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 第9段 照应开头,再次点题 这样的一条线索使得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合作探究 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 普通 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 不平凡 独特的外形,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品格和精神风貌。 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合作探究 本文的风格属于阳刚、雄壮的类型,结合全文思考:这一风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把白杨树放在西北高原这一阔大、粗犷的环境中来写,突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强调其像“哨兵”似的“傲然”耸立的形象所带来的震撼之感。 描绘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笔直” “紧紧靠拢”“努力向上”“不折不挠”,强调精神,重在神似。 合作探究 不像多数托物言志作品那样委婉含蓄地表达象征意义,而是直接表达。 选用的词语阳刚、大气,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感,感叹、反问、排比等句式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合作探究 结构梳理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雄壮、伟大(景美) 干:笔直 枝:向上、紧紧靠拢 叶:片片向上 皮:光滑、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力争上游 (形美)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屈不挠 有斗争精神(神美) 坚强不屈 朴质严肃 力求上进 课堂小结 主旨归纳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植物 特点 象征意义 诗句 松柏 苍劲耐寒 象征坚贞不屈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竹 虚心有节 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郑思肖《爱竹歌》 梅 迎寒怒放 象征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其三) 植物的象征意义 菊 傲霜而立 象征避世隐居,淡泊名利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柳 灵活强健 象征生命力强,依依惜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荷 出淤泥而不染 象征清廉高洁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杨万里《红白莲》 拓展延伸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长篇小说奖。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中国作家协会以其捐赠的25万元稿费为基础,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 拓展延伸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生动形象,充分表现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这首诗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随文写作 欲扬先抑 本文第7段作者在赞美白杨树时,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然后再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前后对比,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给读者制造阅读的“惊喜”,这种写作手法叫作“欲扬先抑”。请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 布置作业 运用欲扬先抑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标要明确。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目的是突出人物形象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感情,故态度必须鲜明。 ②尺度要恰当。欲扬先抑,必须以“扬”为重点,“抑”为“扬”做铺垫,不可动摇人物或事物的根本优点。 ③角度要选好。抑什么扬什么,要在不同层面展开,而且相互之间应该形成梯度,譬如,“抑”的是长相,“扬”的是精神。 ④过渡要自然。“抑”和“扬”本是两个极点,由抑转扬不可牵强生硬,而应当平稳过渡。 写作指导 布置作业 “吃个丑橘吧!”姑姑指着茶几上的水果对我说。丑橘?这个橘子也真够丑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皱皱巴巴,顶端有一小块凸起,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我想,这么丑的橘子能吃吗?见我在犹豫,姑姑剥了一瓣橘子递到我手上,说:“你别看它长得丑,可好吃呢,不信你尝尝看!”我半信半疑地吃了一口,真好吃呀!又甜又多汁,口感好极了! 欲扬先抑 写作示范 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布置作业 谢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