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课件(16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10119148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4.3MB
日期:2021-09-01
作者:21jy_30798152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语 文 · 三年级(上册)· 人教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在夜里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代表作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四朝闻见录》等。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 tiǎo tiāo 挑担 挑动 多音字组词 sòng “送”半包围结构,“送来”的意思,写这个字的时候走之底的最后一笔要写长一些,包围住“关”。 tiǎo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指的是风声。诗人看到梧桐树叶,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萧萧”的声音。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是因为诗人身在异乡。 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和江面,在这样的夜晚,假如你一个人身在外地,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因为独孤寂寞,你会想到什么呢?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的秋风使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就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篱落”就是篱笆。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也许秋天看上去确实有些萧条落寞,不似春夏万物蓬勃生长的盎然,但是,秋天却也是成熟的季节,充满了丰收的气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