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加减混合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3-10095070
版本:人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35.5KB
日期:2021-08-28
作者:21jy_307981522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11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3、例4及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计算我最棒。 26+18+12= 34+12+31= 59-13-14= 74-18-34= 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计算连加、连减需要注意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笔算加减混合。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第28页“乘车”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并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小朋友们正在乘车,车上原来一共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 (2)组织学生讨论:现在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呢?然后指名汇报说方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67-25+28= 67代表之前有67人,先算下来了25人后有多少人,再算又上去了28人后有多少人。 ②67+28-25= 67代表之前有67人,先算又上去了28人后有多少人,再算下来了25人后有多少人。 ③28-25+67= 先求出上来的人数比下去的多多少人,再求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3)小组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能把这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指名说说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小结:在加减混合计算中,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列竖式时可以把两个竖式合在一起计算。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 :72-(47+16)= 提问:比较这道题和之前的题有什么区别,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互相交流后独立计算,同桌再互相说说运算顺序) (2)讨论这道题有没有简便的书写格式。 先自己试一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题,只能按照运算顺序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小结:在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8页例4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并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五、拓展提升 果果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55页,比第二天多看了15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5+55=95(页)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明白了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写法。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五第5题。 复习连加、连减,为学生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以及竖式的写法。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类推出带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方法。通过比较总结出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例3 67-25+28=70(人) 简便写法: 例4 72-(47+16)=9 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类推出不带括号和带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方法。通过比较总结出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关注力不够,学生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距非常大。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关注到学生的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