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43练)(含答案)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2-10086034
版本:通用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214.4KB
日期:2021-08-26
作者:21jywx_62589014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252220011036300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143练) 基础题组-171450340360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这是我们思考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原因何在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它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此遭到了严重损害。 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却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家就在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一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相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制。这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它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病毒,这些国家做得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灾难,因为抗击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类型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将会影响深远。 对于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让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现在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卫组织将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 (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着重要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 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丰富经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对“非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争的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推进以武汉市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愿。 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民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足,将有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 (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冠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 B.新冠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 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 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 B.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来看,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 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 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 ) A.加强对外话语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 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 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 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 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 分) 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8097585090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阴下的默想 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六月的黄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眼前,在苍翠的山岩和一片有灰瓦屋顶的屋舍之间,流着浩浩荡荡东去的扬子江。我们居高临下。这地方从前叫西山,但自从有了一点人工的装饰,一个运动场,一些花木和假山石和铺道,便成了公园。而且在这凉风时至的岩边有了茶座。 现在我就坐在它的树荫下,而且身边是我常常想念的别了四五年的朋友。 这次我回到乡下的家里去过完了十三天假日,又到县城里来冒着暑热,等着船。又等了三天的船。正当我十分厌烦的时候,他坐着帆船从他那闭塞的不通邮讯的乡下到县城里来了。 但我们只有着很短促的时间。今天夜里我就将睡在一只船上,明天清晨我就将离开我的家乡。我的旅程的终点是在辽远的山东半岛的一个小县里。我将完全独自地带着热情和勇敢到那陌生地方去,象一个被放逐的人。 我们说了很多的话,随后是片刻沉默。就在这片刻沉默里,许多记忆,许多感想在我心里浮了起来。 北方的冬天。已经飘飞过雪了。一种奇异的悒郁渴望。那每当我在一个环境里住得稍稍熟习后便欲有新的迁移的渴望。又不可抵御地折磨着我。我写信给我的同乡,说想搬到他们所住的那个会馆里去。回信来了:“等几天再搬来吧,我们现在过着贫穷的日子。”那会馆里几乎全是一些到北方来上学的年轻人,常常因家里的钱寄到得太迟而受窘迫。但我还是搬去了,因为我已不可忍耐地厌倦了那有着熊熊的炉火的大学寄宿舍,和那辉煌的图书馆,和那些放散着死亡的芬芳的书籍。 搬到会馆后我的屋子里没有生炉火,冷得象冰窖。每天餐桌上是一大盆粗菜豆腐,—碗咸菜和一锅米饭。然而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欢欣。 因为我们过着一种和谐的生活。而我那常有温和的沉默的朋友那时候更常有着温和的微笑。在积雪的日子,我往往独自跑出去享受寂寞,回来便坐着写诗。 那是一些很幼稚的歌唱,但全靠那位朋友读后的意见和暗示我才自己明白。所以他又是第一个影响到我的写作的朋友。他使我的写作由浮夸,庸俗和浅薄可笑的感伤变成比较亲切,比较有希望。他自己是不常写作的。但有一次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册手抄本给我看,上面写满了用小诗形式记下来的诗的语言,象一些透明的露珠那样使我不能忘记。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 寂寞的秋 猫儿绕着我的脚前脚后 吹去爬到我书上的虫儿 使它做一个跳岩的梦 迟晚的北方的春天终于来了,或者说已是初夏,因为在那古城里这两个季节是分不清的。每个院子里的槐树已张开了它的伞。他的窗前已牵满了爬山虎的绿叶。我常常坐在他的屋子里闲谈,或者谛视着在那窗纱上抽动着灰色的腿的壁虎。 他呢,他望着屋檐下的去年的旧蜂窝想念他的昔日。我们都感到最好以工作来排遣寂寞了。于是我们自己印一种小刊物来督促我们写作。 这小刊物印行了三期便没有继续,因为我被折磨于一种生活上的纠纷。一种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再也不能安静地提起笔来写一点什么。 那郁热的多雨的夏季啊,我第一次背起了爱情的十字架。 我常以我那位朋友的屋子为我的烦忧的托庇所,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平静、友谊和莫逆于心的谈话。有时我们一同缓步在那些曲折的多尘的小胡同里,或者在那开着马缨花的长街上。 一个晚上我们又走进了一个常去的荒凉的园子里。隔着暗暗的湖水,我们停下来遥望对岸的树林。我突然想起了家乡。而他也谈起他将来愿意回到乡下住着,常常坐在屋侧的池塘边的树荫下钓鱼,并且希望那时乡下的交通比较方便,邮差从池塘边走过,时常把远方的信亲交在他手里。 不久他就离开了那个古城,回到混乱的文化落后的家乡去寻找职业。没有发现适宜的工作却发现了肺病。他吐血了。这个悲哀的消息给我带来惊讶,忧虑,我想起了他瘦弱的身体,困难的家庭状况和家乡的那种折磨人的社会环境。全靠他自己,他和那可怕的疾病斗争了四五年还是坚强地活着。在这中间他还断续地以劳力去换取一种极简单的生活。 在一封信里他写着:“我宁愿挑葱卖蒜,不和那些人往来。”那些人是什么人呢?不待推测,我就想到那是充满各地的闭着眼向社会的上层爬的人们。后来他又寄一些新的小诗给我,当我读到其中的这样一首: 我愿是一个拣水雀儿 在秋天的田坎上 啄雨后的露珠 我起了许多感触。我联想到一位古代的愤世者的话:“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现在我们见面了。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让我们为着想起了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再沉默一会儿吧,那些寂寞的使人老的岁月。 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仍然不关心我的归宿将在何处,仍然不依恋我的乡土。未必有什么新大陆在遥遥地期待我,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 是什么在驱策着我?是什么使我在稍稍安定的生活里便感到十分悒郁? 对于明天我又将离开的乡土,这有着我的家,我的朋友和我的童年的乡土,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我责问着自己。我不自禁地想起一片可哀的景象:干旱的土地;焦枯得象被火烧过的稻禾;默默地弯着腰,流着汗,在田野里劳作的农夫农妇。 这在地理书上被称为肥沃的山之国,很久很久以来便已为饥饿、贫穷、暴力和死亡所统治了。无声地统治,无声地倾向灭亡。 或许这就是驱使我甘愿在外面流离的原因吧。 是啊,在树阴下,在望着那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的时候,我幻想它是 渴望地愤怒地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1937年6月11日下午,莱阳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的“树”,指的是“我”家乡的黄桷树,开篇写“我”遗憾不知道它植物学上的名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文中不着重展现朋友的衣着打扮、外貌体态,而是特意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既表现出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又写出他对“我”生活和写作的影响。 C.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对往日的回想,呼应了标题“树阴下的默想”,单纯、充满憧憬的会馆生活与冰冷、令人绝望的当下现实形成对比,耐人寻味。 D.文末作者的思绪飞扬,由朋友想到田间农夫农妇,由故乡而至“山之国”,最后幻想扬子江愤怒地流向自由王国,预示“我”人生今后的走向。 7.文中多处引用“我”朋友的小诗,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寂寞的秋猫儿,绕着我的脚前脚后”营造出恬淡、静谧的意境,使文字显得婉转深沉,也透露出朋友性格中的敏感、沉默。 B.“吹去爬到我书上的虫儿,使它做一个跳岩的梦”通过朋友对微小的生命的关注,体现出他性情的温柔,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我宁愿挑葱卖蒜,不和那些人往来”突出了朋友高洁的品质,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D.“我愿是一个拣水雀儿,在秋天的田坎上啄雨后的露珠”旨在写出朋友历经坎坷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引发“我”的共鸣。 8.文中“我”责问自己“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9.本文在叙事散文中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29210395605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大局的头等大事。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这一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从根本上解决好吃饭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幸福生活。其次,这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战略底线,能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再次,这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基础支撑。只有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为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不断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底线,始终保持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这就要求,必须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和支撑。 要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个根本。坚持不懈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和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与制度框架,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压实地方重农抓粮的政治责任。扩大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 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和领域,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要统筹利用国际农业市场和资源,立足战略主动、安全可控,加强农业“走出去”战略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强全球农业投资贸易与市场风险监测,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鼓励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和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促进投资贸易建设的平台作用,抓紧构建安全、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摘编自程国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年1月)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这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供给保障。2019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06万公顷,产量为6.64亿吨;2020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7万公顷,产量为6.69亿吨。 为了满足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2017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在优质粮食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0—2020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整体呈上升走势,2020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734千克/公顷。 粮食生产不仅受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的约束,也受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优质耕地资源多被配置到非农生产领域,特别是非粮生产领域。水土资源匹配失衡成为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核心制约因素,且这种制约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众所周知,水土资源全面影响粮食安全,数量的多少影响粮食产量,质量的好坏影响粮食品质。当前,中国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并存,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一直以来,中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该站在新的战略高度,遵循新的粮食安全观,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整理《2020中国粮食生产情况分析》2020年12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才能为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B.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领域,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更有效的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C.水土资源对粮食安全的数量和质量都影响深远。当前中国水土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我国一直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尤其是立足新时代,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更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遵循新的粮食安全观,以提升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底线,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些都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有效办法。 B.2020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7万公顷,量为6.69亿吨,20132020年,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呈上升走势。 C.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连年增长,到2020年,比2010年增加了728千克/公顷,而2021年我国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将更高。 D.水土资源匹配失衡对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制约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证。 3.下列各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关键性做法”的一项是( )(3分)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B.天下以农桑为本;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东汉思想家王符 C.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正在引领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 D.中国遏制了疫情蔓延,保障了粮食价格平稳——《中国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6分) 5.材料二中主要使用图表形式来呈现数据这样有什么优势?(4分) -768359525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照章办事 [德]拉里夫·维内尔 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可亲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 “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您上哪儿?”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别装疯卖傻了!” 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平心静气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 “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女售票员十分好奇: “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我想理个发。”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 “理发师要什么?”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给您一张去莱布尼茨车站的票。您付1欧元吧。” 我手里攥着买到的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 “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一下脸。” 然而,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 “您不打算乘车上路?”他问。 “可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呀,难道这还不够吗?” “非常抱歉,”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那么在我们理发店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这儿只为有车票的乘客服务。” 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 “可是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 “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因此,我劝您放弃这种打算吧!” 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 “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 “不能退。”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 “为什么?我还没有用它乘车旅行啊!” “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一开始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因此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呀……” “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 “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道,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好了,”打完电话,他说,“您现在可以刮脸了……” “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 “…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说,“而是在那儿——在莱布尼茨车站。”.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发生在深夜,顾客稀少,但理发师、售票员仍然严格照章办事,说明他们高度重视纪律和秩序。 B.我为了刮脸去买车票,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投机取巧钻空子。“我”是与“照章办事”者相对的另一类人。 C.对于我的各种要求,理发师始终克制而有耐心,最后还打电话帮我寻求解决之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D.故事内容围绕“刮脸”展开,通过对不合理现象的描写,展现制度与人情之间的矛盾,发人深省。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标题别具匠心。以“照章办事”为题不仅凸显人物形象,更强化作品情感力量,深化文章主题。 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如最后理发师打电话并引发“我”情感变化的设置,尺水兴波,极富艺术魅力。 C.小说选材典型精当,以小见大。在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叙述之中展现深刻的社会问题,意蕴深远。 D.小说语言简洁而传神,描写丰富而生动,运用语言、神态、动作、肖像描写,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8.小说中理发师和女售票员在性格上有何共同之处?请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9.这篇小说很荒诞,但荒诞的同时又给人以真实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 (第143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C(A项,“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项,选项中的第一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项,原文只提到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D(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 3.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措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有助于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但它本身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 4.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之间是并列式关系。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角度阐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本题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共4分) 5.疫情爆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每点1分,共6分) 现代文阅读II 6.A 7.D 8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表达了作者不断地询问和责备自已。朋友如此,自己又将怎样?我的归宿将在何处?有什么新大陆在遥遥地期待我?表明作者的视野已经开阔起来,由朋友而及于大众,由故乡而至于广阔的山之国。结尾,作者明白那浩浩荡荡东去的扬子江是在呜咽,是在愤怒的奔向自由的国土。 9文中作者让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迅速地在读者眼前掠过,如“冷得像冰窖”的会馆生”作者在每个场景上所用的笔墨不多,显得极其简洁空灵,而内蕴于这些场景之中的情谊却很醇厚。经过不断的叠加和强化,益发显得情深意切。激发读者联想的抒情美。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A(原句的条件是“只有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而非“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选项改变条件,曲解文意。) 2.A(B项,其中“播种面积”基本呈平稳走势前半部分微有增多,后半部分微有减少,而非“都呈上升走势”结论有误。C项,从图表中可看出,我国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016年较2015年有所下降,所以“连年增长”的说法错误,更加无法推断出“2021年我国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将更高”的结论。D项,“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证”的说法过于绝对,影响粮食安全问题的除了“水土资源匹配失衡”这个核心因素,还有其他诸多要素。) 3.C(注意审题是问“关键性做法”而材料一第五段首句为“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A项,侧重于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B项,侧重于粮食的重要性。D项,侧重于疫情中粮食价格稳定。只有C项才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 4.首先,引用……要求,提出中心论点: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接着从保障民生、稳定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应对国际变局等三方面分析论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现实意义(必要性或重要性)。最后分别从筑牢根基底线、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农业科技创新统筹利用国际农业市场和资源以加强农业“走出去”战略等四个方面解决问题,谈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具体做法(举措要求)。(每点2分) 5.从作者角度:用图形表现数据的对比关系和发展趋势,内容呈现更直观。如材料二两个图表直观地呈现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情况,比用数据和文字描述更清晰、更易懂从读者角度:阅读更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年份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差别及整体情况,也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每点2分) 现代文阅读II 6.(“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理解不当。理发师打电话并不能说明他通情达理,反而更能突出他思维僵化、机械呆板的特点。) 7.D(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8.坚持原则但思维僵化。不管是理发、买票还是退票,理发师和女售票员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但他们不能考虑实际情况,不知灵活变通,实际上正是僵化呆板的教条主义的化身严守纪律但感情冷漠。对于“我”的困境他们始终无动于衷;对于生活小事、举手之劳,始终不肯给人方便,虽是严守纪律,但也足见其感情冷漠。(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小说情节是荒诞的:理发店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但“我”买了车票仍不能刮脸,因为“我”买了车票却并不打算乘火车出行;不打算出行所以也不能退车票因此“我”既不能刮脸,也不能退车票,除非乘车到达车票所指定的车站。这些情节都具有明显的荒诞性。(2分)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是真实的:理发师、售票员机械呆板照章办事,折射的是教条主义的工作作风以及专制僵化的管理体制。小说以日常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意蕴深远,启发读者深刻的思考。(2分)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丰富传神的人物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手法展开叙述,通过“我”和车站理发师、售票员之间的周旋与对话,展现亲历者的困惑,给人真实之感;丰富细腻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体而真实。(2分,第一人称、人物真实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