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40练)(含答案)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2-10076098
版本:通用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57.8KB
日期:2021-08-25
作者:21jywx_62589014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140练) 基础题组-171450340360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赋税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我国历朝历代封建政权对于赋税的征收莫不极力讲求,并制定了种种严密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即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基础上制定了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中心,册上登载各户人丁及财产状况,鱼鳞图册则以田地为主,两者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构成国家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 但无论是依据户籍还是地都不能适应历年所发生的民户人丁、田地的变化,加上攒造册籍与推收钱粮过程中,户书、粮书、里书、甲书等吏役人等从中舞弊,生者未补入,死者不予勾销,田地买卖、抵押等情形都没有登录在册,黄册制度逐渐陷入紊乱和废弛状态,因此,在很多地方黄册演变为徒具虛名的“伪册”。有鉴于此,实征册便应运而生,地方州县以黄册为基础,按照编徭征税的实际需要而灵活编制,就更适合本地区的情况。这样实征册很快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被普遍采用。于是在明代中后期,赋役册籍就出现了两套系统:一种是日益成为具文的黄册,一种是切合地方实况的实征册,时人即云“解部有黄册,则州县有实征(册)”。在徽州地区,万历年间之后乡民买卖田粮后推收税粮,主要在实征册上进行,在黄册上推收已纯属形式。 随着清初以万历年间的税賦原额来编纂赋役全书,政府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以此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已成为一种征税标准,于是实征册就成为田赋“定额化”下州县实征的重要册籍。清代前期,一般都是由州县官主持编纂实征册。据黄六鸿于康熙年间撰写的《福惠全书》所记载,实征册由州县官于每年征税前,召集里书攒造而成。其具体办法是,先确定本县一年应征钱米总数,然后按照本县应税田亩数及科则,分配到各都、图、里、甲,最后落实到各甲花户,按照花户登录到册籍上。实征册每页可写八户,每户名下写明田地山荡人丁的税则及花户应纳税额。甲、图、都各造其实征册,然后汇总为州县的实征册。此种编制方法应该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前期由州县官主持编纂的实征册,一般在县衙和乡里册书手里各存放一本。但在由下往上的编制实征册的过程中,乡里册书手里实际保留了实征草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乡里册书掌握的实征底册由于随时推收和更新,更为贴近实情;另一方面,随着州县官的频繁更换,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遭遇兵燹,保存在县衙的实征册大部分散佚或毁于战火,一些地方官府不得不主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之实征底册。如果说明代的赋役黄册与清代的实征册皆为“官册”,那么保存于乡里册书手里的“实征底册”就属于“私册”。从明到清,由于黄册逐渐脱离实际,实征册也开始失控,于是乡村基层赋税征收的依据转以“私册”为凭,由此呈现一种由“官册”到“私册”的嬗变轨迹。 (摘编自杨国安《账簿与权力:清代实征册与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长期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难以维系下去,传统自然经济正在解体,但就赋税而言,田赋是清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盐税、杂税、关税等占了一定的比例。田赋作为清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了1911年,清政府的田赋收入已经高达4800万两,比鸦片战争前期最高的数额都增加了大约一半。但是田赋在财政收入的整体中所占比例却逐步下降。由于战争的频繁,各省对田赋截留和私自增加,等等,部分地方的田赋收入比例比中央的还大。田赋加重了百姓的压力,农业经济陷入绝境,周转不灵。这造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薄弱,滞缓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清政府以田赋为主,盐税也占有重要作用。晚清的盐税征收收入比清朝前期有着成倍的增长。其中最突出的两项措施,是盐斤加价和征收盐厘。盐赋所占的比例逐步加重。这一时期海关关税的地位突出,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海关受帝国主义控制,关税的增加是以牺牲关税主权为代价的。 北洋政府建立初期,中央财政部订立《国家地方税法草案》,对征税项目、 征税权限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对田赋进行了整理。北洋政府在袁世凯病逝之后,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没有统一的征税制度,地方滥征的苛捐杂税比之晚清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截至1926年,在广东有猪只捐、女子出阁捐、番薯捐、青菜捐、丁口捐等名目的税捐。整体来看,这一时期,赋税制度仍然维持着“田赋、关税、盐税、厘金”的赋税结构;而每年的田赋收入都超过了八千万元,田赋收入在整个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田赋多被挪用,在国家收入总数中处于较低水平,1913年占比为14. 87%,1919年则为23. 19%,1925年为19. 47%。关税、盐税仍被外国列强控制。 此时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各项工商业税收给当时的政府增添了新的元素。工商业的税收主要有印花税、矿产税、牙税、烟酒税等,每年大约三千万的收入。特别是印花税的征收,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中的近现代化因素的发展情况。由于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税收复杂而且混乱,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北洋政府期间,先后三次对地方税收和国家税收进行划分。其中关税、盐税、统税、烟酒税、矿税、银行税、遗产税、印花税、国营企业收益等划归国家税收项目,田税、契税、牙税、营业税、当税、牲畜税、屠宰税、船捐、房捐等划归地方税收项目,1915年又提出“专款制度”的方案,1923年依照西方的现代税制对各种税收进行了划分。这些税收方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摘自赵永文、赵宗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统治者的重视之下,以田地为主的鱼鳞图册和以人户为中心的赋役黄册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成为明清时期国家重要的赋税征收依凭。 B.作为赋役基本制度的黄册演变成徒具虛名的“伪册”,使得明代中后期的赋役册籍出现了两套系统,某些地区的黄册几乎被实征册替代。 C.明清时期为应对编徭征税的实际,一般由地方官府每年主持编纂有关赋役的实用手册,由于实用手册更切合地方实况,很快得到推广。 D.鸦片战争后作为赋税收人主要来源的田赋在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数额大为增加,各省对田赋的地方举措则导致田赋在财政收人的整体比例中逐步下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记载了实征册的编制方法,并以点带面,推断该方法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编制实征册的情形。 B.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虽以万历年间的税赋原额为基础,但清朝遵循的是田赋“定额化”原则,表明清朝赋税征收制度与明代相比发生了改变。 C.如果实征册更为贴近现实,州县官更换不频繁,在县衙的实征册没被毁或未散佚,地方官府就不需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的实征底册。 D.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赋税政策的状况到北洋政府赋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传统自然经济与工商业经济的变化状况对国家赋税政策带来了巨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赋役传统征收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王事靡鹽,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经·小雅·采薇》) B.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杜甫) 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汴路即事》王建) D.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观刈麦》白居易) 4.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清代实征册下一个简要的定义。(4 分) 5.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近代中国赋税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点。(6分) -18097585090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装裱侯 王荀 侯书章从事装裱业,纯属偶然。十七岁那年,邻村一位书法家,给父亲写幅“耕读传家”斗方,笔底生花,力透纸背。父亲非常喜欢,让书章拿到城南装裱店去装框。店主斜视他片刻,轻蔑地说,你家那么穷,还配挂书法?侯书章伤了自尊,二话没说,拿起就走,心里暗暗起誓,一定要学会装裱,靠自己的双手,光宗耀祖。 虢州城里有三家装裱店,侯书章心气高,只身来到西安书院门。走进一家规模大、装潢好的门店,侯书章看到店内生意兴隆,店老板迎来送往,笑逐颜开,接下一个个装裱业务,三个装裱师忙得不可开交。 小兄弟,你有书画作品装裱?店老板看到侯书章,笑眯眯地问。 没有。侯书章摇头道,你店缺人手不? 你会干装裱活?店老板正缺人手,不由眼前一亮。 不会,我可以学,先从打杂干起。看到店老板的脸睛转多云,侯书章又说,管吃住就行,我不要工钱。 好吧。店老板点头答应。 时间眨眼过去了半年,这天,有位装裱师家因急事,请假两天。店老板眼看一批作品,不能按期装裱完成,急得焦头烂额。让我来吧?侯书章自告奋勇。店老板看他一眼,无奈地说,行吧,反正死马当活马医。 侯书章系上围裙,挽起双袖,将一卷四尺复背纸轻轻地展放在玻璃台案上,量好长度,按着角尺,握刀裁纸,动作十分麻利。接着,侯书章拿起排笔,蘸着盆子里调制好的浆糊,从右到左,有节奏地刷着,不疾不徐地样子,宛若装裱行家。待把整张复背纸刷匀刷遍,侯书章左手拿起事先卷好的书画,右手握着棕刷,一边徐徐展开,一边自上而下刷着,不大一会儿,一幅书画就复背完好,浑然天成。 孺子可教呀!店老板拍手叫好,我收下你这个徒弟。 其实,半年来,侯书章白天店里打杂,晚上给三个装裱师洗脚、倒茶、铺床,很讨人喜欢。有时,工期紧,需要加夜班,装裱师悄悄叫上他,暗暗传授装裱技艺。侯书章心灵手巧,加上平素耳濡目染,很快就背熟了口诀,掌握了操作要领。 侯书章“扑嗵——”跪在地上,赶忙磕头拜师,一定要把店老板祖传的制作浆糊秘方学到手,其中的关键用料,三个装裱师都不知道。 春去春又回。有天清早,店老板突然得了脑中风,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舌歪斜。侯书章眼疾手快,背起店老板就往医院跑。抢救医治及时,店老板没有落下后遗症。为报答侯书章救命之恩,店老板附耳告诉他制作浆糊秘方,送他一百两银子回虢州城开店。 随着“装裱侯”门店开业,虢州城里有四家装裱店。 没多久,虢州城来了个张县长,很重视文化产业,投资修建虢州展览馆,准备中秋节搞个书画展。由于时间紧,张县长要求把征集到的一百多幅书画作品,分到四家装裱店。一年过去了,挂在展览馆的书画作品,除装裱侯装裱的作品保持完好外,其余的作品全部虫蛀。这样一来,装裱侯一炮打响,上门装裱的顾客,络绎不绝。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装裱师,就是书画的美容师。装裱作品前,装裱侯都要仔细打量,不论是书法的真草隶篆,还是绘画的花鸟虫鱼山水,不论是整张、对开、斗方,还是横幅、立轴,定睛一看,就能判断出用料的长短、颜色,达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有天上午,装裱侯看到徒弟装裱好的墨菊画,很不满意,叫到身边说,揭了重裱。超然客整理 为啥?徒弟疑或不解。 这幅墨菊画,颜色本身就重。装裱时,你选用深黑绫布,让人看起来很压抑。装裱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装裱书画,就像裁缝量体裁衣,讲究得体、美观、大方,你好好想一想,这幅画用啥颜色绫布装裱,恰到好处? 白色。 对了。装裱侯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继续开导说,干我们这一行,装裱的不仅是书画,更是人心。 忙碌了一天的装裱侯,正要熄灯上床睡觉。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装裱侯打开房门,城南装裱店店主站在门口,面容憔悴。 店主见到装裱侯,老泪纵横,正要下跪,被装裱侯拦住。 求求你,帮帮我吧? 叔,咋回事?装裱侯忙问。 张县长的父亲七十岁生日快到了,有人给我店送幅《松鹤延年》画装框。谁知,装裱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一看,画面上只剩下松树,那些仙鹤不知去向。干了几十年装裱活,从没遇到过。这可咋办呀? 装裱侯听师傅说过类似情况,挥手道,走,到你店看看。 来到城南装裱店,装裱侯注视着这幅画,果然松树上没有一只仙鹤。端碗水来。装裱侯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个装有白粉的小瓶子,慢慢倒进碗里,搅匀,喝上一口,喷洒到画面上。瞬间,那些隐去的仙鹤,又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 店主惊喜万分,拿出一包银子,乐呵呵地,这是酬金,谢谢你帮我解围。 不用,我一文不收。 你还记恨叔? 不不不,当年要不是您那句激励话,就没有我的今天。装裱侯坦诚地说。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书章少时受辱偶然进人装裱行业,因技艺精湛,待人真诚、性格好、品行高,最终成为虢州城装裱界翘楚。 B.店老板脑中风脱险后传授侯书章独家秘方并赠开店资金,有对他人品的肯定,更有对其高超装裱技艺的肯定。 C.张县长把书画作品分给四家装被店装徒,最后只有“装被侯”的作品保持完好,这为装裱侯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D.侯书章指导徒弟时说“装裱的不仅是书画,更是人心”,揭示了传统行业要发展、传承,既要有“艺”,更要有“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侯书章成为“装裱侯”的故事,“侯书章从事装裱业,纯属偶然”既快速进入情节,又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和心理期待。 B.侯书章人行拜师、占魁、授徒、恕旧这几件事,纵向的物理时间虽然很长,但作者却惜墨如金,尽量简化事实,呈现出简约化的叙事风格。 C.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以情节为中心推进故事的传统小说相比,本文讲述“装裱侯”侯书章成长的故事,是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来推进情节。 D.在侯书章替请假的装裱师装裱画这段描写中,小说语言整散结合,凝练而灵活,突显了主人公装裱画作时行云流水,娴熟而富有节奏、韵律之美。 8.小说开头与结尾都提到城南装裱店店主,请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4 分) 9.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追求,请结合文本,谈谈这篇小说超越时空的价值何在。(6分) -29210395605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报》:2003年非典开始,我们和“冠状病毒”已经打了好几次交道,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 饶子和: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在2002年以前,冠状病毒虽然对畜牧业是一个严重威胁,但对人类危害尚小,可能会引起人们熟悉的普通感冒。但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SARS冠状病毒引发了令全球恐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俗称“非典”)疫情。SARS冠状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其实是蝙蝠,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偶然原因,该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而引发了重大疫情。虽然此后断断续续有新的冠状病毒被发现,但似乎并没有引发人类的重大疫情。 在沉寂了10年之后,MERS冠状病毒又在中东地区引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种种迹象显示,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这次疫情是由骆驼传播导致。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又在武汉引发了病毒性肺炎。 这几次冠状病毒疫情,都是本来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导致的。这提醒我们,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许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避免这些天然宿主与人畜的密切接触,这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摘编自李晨阳、丁苏雅《专访饶子和:面对肺炎疫情我们不慌》,《中国科学报》2020年1月10日) 材料二: 为什么新型病毒总是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身上,而这些病毒为什么对于这些动物自身没有构成严重的危害呢? 杨占秋解释说,病毒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必须寄生于生命体才能存活,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各种生物成为病毒的储存库。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致病性比较弱,而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在长长的传导链条上通过多次变异,从而变得攻击性非常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疫学专家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生长,很难对它们进行全面管理,野生动物的防疫工作几乎是很难开展的,所以野生动物会有很多潜在的病原体感染,并且由于在野外生存,人类也很难对动物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检测。 杨占秋介绍说,“当这些病毒寄生于其他生命体时,并不表现为疾病,因为病毒需要依靠长期寄生在动物身上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宿主生病,宿主对病毒也具有相应抵抗力。”但当病毒开始向外传染,在不同的中间宿主间传染时,就容易出现变异,就会产生使宿主致病的后果。 动物经过人类驯养之后,是不是身上病毒的危害性就小很多?杨占秋对此予以肯定。他告诉记者说,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区别是量的多少。因为饲养动物环境比较干净,或者是人为消毒处理,不利于病毒生长。有时,同一种病毒在家禽家畜身上与在野生动物身上表现的特性并不一样。因为病毒要生存,必须适应不同的宿主环境。上述免疫学专家认为,如果对于饲养的野生动物没有进行有效检疫,那这些动物体内还是可能会有病原体存在,并可能会在人工饲养下不断传播,甚至发生变异,产生对人体更强的传染性。 (摘编自倪浩、范凌志、任重《野生动物为何易成病毒传染源》,《环球时报》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根据新华社1月26日最新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比如竹鼠、獾等。 事实上,除了一些野生动物“老饕”,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要知道大部分野味市场的环境都非常恶劣,臭气熏天的宰杀现场,来路不明甚至带着大量寄生虫和传染病的野生动物,以及死后变质仍然出售给餐馆的野味,这些未经检疫的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为疫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法律已有相关规定。2018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部法典中“重点保护动物”字样一共出现了53次,而对于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规定则相对模糊。 我们应认真反思: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代价惨重: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不应是防治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必须持续下去,不断动真格!后续立法、执法力度应继续加强,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食用消费的灰色产业链,斩断疫情爆发的祸根。 (摘编自孔德明《不能有下一次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动真格》,半月谈网2020年1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必须寄生在生命体上才能够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 B.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天然宿主,并且一般不会对其构成严重的危害。 C.冠状病毒要感染人类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 D.冠状病毒有传播性,有的在传播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而具有强大攻击性。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状病毒不仅能够引发普通感冒,而且会造成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 B.野生动物是病毒的天然储存库,保护好其生存环境,能有效地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防止传染病发生。 C.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检测结果有力支撑了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的推断。 D.饲养的野生动物身上带的病毒少,只要经过有效的检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带来大面积的疫情。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只是个概率问题,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入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 B.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生态质量好或坏,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 C.几乎所有持有“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的商户都会超范围经营,他们都会以此为掩护,做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生意。 D.已有的法律对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管理严重不足。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 -768359525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十字街口 初曰春 程庆龙又跟家里闹掰了。 父亲说要断绝父子关系,他愣了愣,默默挂断电话。回想起来,他跟家里一直闹着别扭。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程庆龙还在当义务兵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赶紧退役回老家,在部队锻炼两年后,接手家里的小企业。他说才干了两年公安消防,兵还没当够,得再来上三年士官。程庆龙说什么也不肯让步。知子莫若父,老人只好遂了他的心愿。 眼巴巴地等了三年。2016年底,程庆龙还想继续干下去,父亲急眼了,当天深夜赶到了部队驻地,找领导诉苦,说家里边困难,就等着儿子回去帮衬一把。 程庆龙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活脱脱的戏精附身。最终的结果是,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 父子两人随即爆发了一场“冷战”,好不容易熬过了春节,程庆龙拿出退伍安置费跟战友一起跑到乡下,合伙养起了鸭子。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向父亲抗议。 那段时间,程庆龙时常做梦,无论梦境多么稀奇古怪,梦中的他总是身穿制服在宽广的街道上齐步走。用战友的话讲,他睡觉的时候,都把身子紧绷成了立正姿势。 生活波澜不惊,转眼就是一年。 2018年春上,某天午后,迎着刺眼的阳光,他给鸭子喂食,看着眼前的那些小家伙,程庆龙做了个决定,他决定离开家乡,去繁华的城市寻个穿制服的工作,最好还能在公安队伍里。 是年5月20日,他去了离老家很近的南京,报考了市公安局交管局的辅警,成为机动大队铁骑中队的一员。 铁骑中队被誉为“金陵铁骑”,负责治理内环路拥堵“顽疾”,首要的一条就是得练好摩托车驾驶技术。不知怎么了,程庆龙愣是搞不定,他感觉自已笨得像之前养过的鸭子。得亏队长和同事们帮忙,教他技巧,陪他“加餐”,他才在考核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正式工作没多久,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生病,让他火速赶回,还发来一张照片——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样子,让人心疼。程庆龙请了假,火急火燎地赶回去,一进家门就傻眼了,父母正跟姐姐在打麻将,说回来的正好,三缺一。 程庆龙气得肺都炸了,母亲和姐姐轮番上阵,好话孬话说了一箩筐,他就是油盐不进。转念一想,他必须承认,家人说的不无道理,在外千好万好也不及一家人团圆好。但他在家里待了两天三宿,还是决定回南京。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几天,父母便认怂了,还专门让姐姐从老家寄来土特产,让程庆龙分给同事们。二老的想法是,得让儿子搞好人际关系,真碰到了困难也能有人照应着。 老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铁骑中队是个团结的集体,毫不客气地说,已经成为了南京交警的名片。那些成绩不用说也跑不了,反正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夸赞。 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如既往地向前。算下来,程庆龙已经在南京两个年头了。换句话说,直到这次父亲再次闹情绪,他才意识到,跟这支队伍乃至街上的市民有了感情。有时,看着陌生的人们,他会展开联想,想象对方或是赶赴家庭聚会,或是刚谈成了一单生意。总之,一切都是美好的。 又是一天下班高峰期,程庆龙他们接到求助电话,说:“破了,启动紧急预案,护送对方去市妇幼医院。”程庆龙没听清,心想破了就补胎,去什么医院啊。 等知道人家是羊水破了的时候,他心里“咯噔”一下,根据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如果送诊不及时,会导致胎儿缺氧窒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在队长的调度下,程庆龙和其他五位同事一起,找到求助的那辆车,有两人到前方开辟绿色通道,其他四人滚动式护卫。 落到纸面上是干巴巴的文字,实际发生的事情可是真凶险。还好有惊无险。 等程庆龙护卫完毕骑车回到固定岗位上,大老远的,就看到父母站在街口四处张望。他以为自己眼睛出了毛病,等确认真是两位老人时,他心想敢情又要故伎重演,跟领导演苦情戏? 让程庆龙意外的是,父母听说他刚救了孕妇,说那可是一人两命,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即交了实底儿,说只要他过得顺心,怎么着都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说傻小子,走到哪儿你也是我们的儿子,你爸想明白了,准备把家里的企业转出去,到南京开个小店,反正南京离老家也没多远。 话都说开了,父子关系也就缓和了。爷儿俩时不时地通过微信互动,扯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题。 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里,父亲常常发红包,程庆龙每次都第一个抢到。时间长了,他觉得有些蹊跷,因为在上班期间不能用手机,可下班后红包依旧在那里等着他。 后来,姐姐偷偷对他说,父亲故意那么干,就怕你缺钱花,苦了自己。程庆龙反驳说,我又不是“妈宝男”“啃老族”。但他心里却是热乎的,很想对父亲说声“谢谢”。 7月下旬的一天,往常酷热难耐的天气有些凉爽,程庆龙的心情不错。父亲在微信上转来一个链接,他一看是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新闻,随手回复:我马上要去执勤,几个意思? 父亲答:警察节啊。你们的节日,你不关注吗? 程庆龙反问:在你眼里,我不就是个小辅警吗? 父亲发了个尴尬的小表情,说辅警也是警,全国有好几百万呢,我还看过一条新闻,年初公安部就给你们辅警出台了政策。 程庆龙没再回复,他得执勤去了。路上,他腰杆笔直,走路带风。他心里甭提多兴奋了。站在十字街口,他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带劲儿。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字在小说开头即引起悬念,让小说的氛围一下紧张起来,激起了读者了解程庆龙与家人关系的兴趣。 B.“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是开始插叙的标志,文本插叙的内容呈现了程庆龙父子矛盾的来龙去脉。 C.程庆龙因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 D.姐姐在小说中出现不多,看似无足轻重,却是父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用程庆龙最终心愿达成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自我,其他人最终还是会向我们妥协。 B.程庆龙复员回家即和父亲“冷战”,根源在于他父亲向部队领导撒谎的“戏精”丑态,让他无颜留在部队。 C.程庆龙被父亲假病骗回家中,家人的劝说让他犹豫了两天三宿,但他依然坚定地回到单位。 D.小说通过描写程庆龙的工作生活,反映了“金陵铁骑”团结严整、心系百姓的工作风貌,体现了辅警的价值。 8.小说以“十字街口”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9.文中程庆龙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请进行概括。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 (第140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B(A项,扩大范围,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制度只是明代前期重要的赋税征收依凭。C项,以偏概全,“每年主持编纂”错,明代并没有每年编纂,且“很快得到推广”的是明代实征册,与清代无关。D项,原因不全面,除了各省对田赋截留和私自增加等原因,还有战争的原因。) 2.A(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此种编制方法应该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的情形”,推断该情形的不是《福惠全书》的作者黄六鸿,而是材料一的作者。) 3.C(材料一中主要介绍封建王朝为了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着眼于人户与田地的征派赋役。而C项是根据农村集贸市场的兴起而对商户准人以及客商过桥过路等内容临时征收的税收,不属于封建王朝常规征派的赋役。) (补充:为了征得更多的税,地方官吏往往挖空心思地开辟新的税源。随着城市“坊市”制发展,官吏们也开始注意农村里的“草市”,在“草市”直接设立临时的征收机构。王建的《汴路即事》- -诗中,就记写了这一特定的税事:“千里河烟直,草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4.清代实征册是清代的一部以赋役黄册为底本、由州县官主持编纂、切合地方实况的、便于国家赋役征派的重要册籍。[得分点:下定义的格式……是……”;(1分)“以赋役黄册为底本、(1分)由州县官主持编纂、(1分)切合地方实况的、便于国家赋役征派的(1分)”。](答案所需信息点的出处:主要在材料一的第二、三自然段) 5.赋税的主要征收对象有所增加。(1分)除了传统的田赋之外,近代社会中工商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主要税种之一。(1 分)征税种类不断扩大。(1 分)古代税收主要来自田赋.盐税、关税等;近代增加了印花税、矿产税、烟酒税等多种税种。(1分)近代赋税带有半殖民半封建特征。(1分)古代税收的国家管理权集中,近代则中央税收权利缩小,地方税收权利扩大,而且某些税收丧失独立主权。(1 分)(得分点: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共计6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 现代文阅读II 6.B 原因分析错误。文中说“为报答侯书章救命之恩”,最主要 报恩,不涉及人品和技艺。 7.C “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来推进情节” 错误。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的。 8.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故事完整。引出装裱侯的故事,衬托装裱侯的成长。 9.侯书章这个虚构的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传统技艺中“艺”与“德”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C 2.D 3.B 4.①先摆事实、明现象,表明野生动物携带病毒;②接着析危害、谈必要,明确吃野生动物的危害;③然后明违法、指漏洞,指出现行法律存在的漏洞;④最后明观点、指做法,即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要动真格。 5.①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避免侵扰野生动物栖息地;②改变习俗,不吃野味;③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④对饲养野生动物加强检疫。 现代文阅读II 6.C“程庆龙因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错误。程庆龙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的原因是因为父亲终于认可了他的选择,二人冰释前嫌,并非因为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 7.D 8.①题目与结尾呼应。②交代程庆龙工作环境;③“十字街口”具有象征意义,它暗示了程庆龙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暗指程庆龙与其父亲关系的十字路口,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9.①程庆龙在部队时,父亲让他回老家,并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父子之间开始“冷战”;②程庆龙成为交管局辅警后,父亲称病骗他回家,后来又要断绝父子关系,父子矛盾升级;③父母听说程庆龙在工作中救了一名孕妇,深受感动,开始理解程庆龙的工作,父子关系缓和;④父亲故意发红包给程庆龙,并认可他的警察身份,父子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