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主旋律中的人性化——《辛亥革命》观后感

日期:2014-11-19 13:34 阅读:

主旋律中的人性化——《辛亥革命》观后感

巢湖市斯辰学校七(3)班    苏豪

指导教师:童恩兵


作为一部历史献礼影片,《辛亥革命》看上去很像一部“主旋律”影片。对于我这样的80后观众而言,这样的定位已经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观看的兴趣。然而观影之后,我发觉这“主旋律”中处处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从一开始导演就明确给影片定下基调:《辛亥革命》的突破不在于主题与思想上的出奇出新,而在于缅怀与寄望。缅怀英雄先辈的牺牲精神,寄望当代年轻人的激情与理想,借此颂扬这场改变中国命运革命。 

  片中人物形象在各个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塑造。各个故事有侧重有区分有详略,以前历史课上的记忆,在这部电影中瞬间被点燃了。对比于《建国大业》之类的献礼影片,本片以人物为中心展开故事,但是在人物这一层面做的比同类影片更加浓墨重彩。《建》故事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一遍看下来对于许多人物只是留下了走马观花的模糊印象。如果说《建》是由一个个明星串联撑场的视觉宴会,那《辛》就该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传记纪实片。 

  在这里,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不是那么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极富真实感的普通人。比如剧中的林觉民烈士就有些诗意色彩。也许一直以来大家对历史人物太脸谱化了,好像一讲到英雄、烈士,就是一副正气凌然,威武阳刚的样子,而且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实际历史上对林觉民的评价就是外表儒雅,内心刚强。既是一介书生,也是热血男儿。战场上勇敢扛枪冲锋,监狱中激昂应对清廷。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就体现在追求真理,舍生取义。面对亲人,情义缠绵。悲情之中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作为一名年轻女性观众,无疑对他的感情戏份印象最为深刻。也许有人说在这样的献礼影片中不该描写伟人的感情生活。但是如果一个伟人没有任何感情生活得以呈现在后人面前,他又何以称得上完美?一个在情感上不完美的人,何以谈得上伟大呢?我们要让观众为伟人而感动,不是看他振臂高呼的豪言壮语,不是看他奔赴前线的无畏英姿,这些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讲是在太过遥远。如果一个人能有一段是天地为之动容的友情、亲情抑或爱情,并能够从容地讲述出来让人们为之动容,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身上就具备了超凡的人格魅力,他就有理由被搬上银幕,有理由让后人所铭记。 

  无情未必真豪杰,为什么伟人就不能有儿女情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为什么伟人就不能在夜深人静时蜷缩在一角默默流泪?为什么他们就不会腾出时间给自己的妻子而不是组织写一封信?他们比起那些轻易就掉下眼泪的许多人,有着更充分的理由放声大哭。如此的人格魅力使众多英雄形象瞬间丰满又立体。瞬间就将观众与人物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难以想象,一个对亲人都缺乏爱意的人,何以拥有对国家民族的一腔挚爱。只有胸中饱含对亲人的无限深情,方能写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不朽名句。 

  每部电影的题材和投资都有限制,所以谋篇布局成了导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电影开篇的叙事就能很清楚的看出导演的独具匠心:秋瑾赴义作为开端,通过一连串的牺牲,奠定了影片悲情、铁血的情感基调,并点出了作品的落脚点:何为革命?革命的精髓在哪里?先辈们流血牺牲到底为了什么?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风格,人性的真实回归和对人物内心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辛亥革命》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格与艺术魅力,更是避免了以往类似作品假大空的致命硬伤。为整部作品树立起一条鲜明的主线。 

  影片在人物造型、电影语言、视听效果、音乐、演员表演各个细节上都堪称完美。这种精品式的制作,既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也体现对商业价值的适度追求,从而为影片票房提供了保障。追求票房没有什么不对,有了票房,就说明有了观众,有了观众,才可以更好地宣传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一点也是其他许多主旋律电影所没有想到过的。 

  至于许多鲜见于主流历史教材的革命英雄,还有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是影片带给我的不小的惊喜。即使是冷门的历史知识,也可以在如此恢弘的巨著中一览无遗。 

  若要说观影之后的收获,除去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热血与澎湃,大概就是让我们这些在快餐文化中颠簸了数年几乎麻木的心,收获了空前的热量。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各种学派自有各自的认识,《辛亥革命》这部主旋律电影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如何,每位观众自然有不同的解读。对于我来说,《辛亥革命》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对真情的颂扬,对人性的赞美。 

 

 


Tags:主旋律,中的,人性化,辛亥革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