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89.180.76)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 ID:2-19974122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设计逐字稿

    小学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ID:2-19974079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穷秋塞草腓??????????腓:茂盛 B.两朝开济老臣心??????????济:扶助 C.斗酒十千恣欢谑??????????谑:玩笑 D.危樯独夜舟??????????????危:高的 2.下列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的别名还有菡萏、莲花、芙蕖、水芝、水华、水芙蓉。 B.“大漠穷秋塞草腓”中的“穷秋”和“辞根散作九秋蓬”中的“九秋”,都指深秋。 C.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谷神的节日,分春社和秋社。“燕子来时新社”中“新社”即春社。 D.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就隐含此意。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絷马(zhí) 旌旗(jīnɡ) 阴霾(lí) 玉枹(fú) B.左骖(cān) 逶迤(wēi yí) 犀甲(xī) 薜荔(lì) C.玉箸(zhù) 銮舆(yú) 乱飐(zhān) 拽埧扶锄(jù) D.瀚海(hàn) 小觑(qū) 旌旆(pèì) 绣罗襦(rú) 二、名篇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的“ , ”体现了士兵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也展现出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2)古人常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是“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则说“ ” ,用反问之句,推究盛衰之理。 (3)小华在研究地方风物时发现,古诗词中有不少将地名与当地特色物产结合在一起的情况, 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类似这种诗句还有:“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并序)》中,运用借代和虚实结合手法来表现边疆卫士与家中妻子思念之苦的句子是“ , ”。 (2)乐器经常作为重要意象出现在古诗词中,比如李贺的“ ”和李商隐的“ ”句。 (3)《书愤》中,作者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之意的两句是“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 (5)《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6)《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 ”“ ”,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7)《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 ”。 (8)《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张公即张守珪。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但四句连贯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 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沈括《梦溪笔谈》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此难与俗人论也。”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这样,就比只一般地去写出雪中萧条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现作品的主题。 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所记的事应在北京,却掺杂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风光”。成为江南风光突出的表现的,是栊翠庵的红梅花。第四十九回的回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第五十回又写了薛宝琴等人作《咏红梅花》的诗,并由宝玉去庵中向妙玉讨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意《红楼梦》中存在着这些“回忆想象的成分”的。他们有的举出许多书证,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图肯定这部小说在细节描写上的绝对真实性。总的来说,俞先生所言,“此等处本作行文之点缀,无关大体,因实写北方枯燥风土,未免杀尽风景”,这是对的。若单就这两回赏梅、咏梅而言,则它是作家所乐于描写的众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之前,有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在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词。它们写的是秋、冬、春三个不同的季节,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显示了各自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学观点看来,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气里,还有什么花木比盛开的红梅更加鲜艳和吸引人呢?又还有什么安排比将雪中盛开的红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内热的妙玉的修行之处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众人赏雪赏花的兴致受到鼓舞,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们行列的薛宝琴等三人的诗才得到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宝玉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即使红梅本非大观园中所能有,但在这两回书里,却成为非有不可的事物了。 现在,我们应回到本题上来,研究一下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由于汉、唐以来,中国和外国,汉族和非汉族在相当长远的年代和非常广阔的区域里有过情况极其复杂,和战都很频繁的接触,所以诗人们在反映当前事件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事件,在反映某一边塞地区的时候,也往往会联想到另一边塞地区。作品中出现地理方面的矛盾现象,是和用典这一艺术手段分不开的。汉是唐以前唯一的国势强盛、历史悠久的统一大帝国;汉唐两朝有许多可类比的地方。因而以汉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总的说来,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既然古代诗人们不一定要承担提供或绘制历史地图资料的任务,那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无妨忽略这些“错误”了。 我们都知道,艺术的真实是根源于生活的真实,所以在创作中,作家们应当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摘编自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燕歌行》中的出现的地名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势上互相矛盾,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B.从唐代边塞诗人到古今中外的其他作家,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常常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 C.王维《袁安卧雪》雪中芭蕉的景致并非机械地翻版自然和历史,具有比完全写实更为突出的艺术表现力。 D.《红楼梦》中海棠社、桃花社有关情节写的是众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表现了有关人物的形象特征。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边塞诗常出现的方位、距离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影响了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 B.高适《燕歌行》地名的方位问题不易被发现,展示了诗人高妙浑然的用典技巧。 C.作者总体上认同俞平伯的有关观点,并对俞平伯的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述和补充。 D.作家的创作既要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又要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 8.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划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0.有学者在讨论岳飞《满江红》真伪问题时认为:“以地理常识说,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的黄龙府,黄龙府在今吉林,而贺兰山在今西北甘肃,南宋时属西夏。这首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结合本文,评价前述观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贺兰进明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燕歌行(节选) 高适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兰诗中的“荡子”和高诗中的“铁衣”,称呼不同,均指离家从军戍边的战士。 B.“君不见”有提请注意、启发思考的作用,还增强了这两首诗歌慷慨激昂的气势。 C.贺兰诗前四句比兴,融情于景,笔触细腻,高诗直抒胸臆,末句用典,意境深远。 D.贺兰诗侧重写思妇,高诗侧重写征人,两诗都揭露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12.两首诗写思妇眼泪的侧重点不一样,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并序)(节选)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搬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 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 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 14.诗歌的七、八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中精妙之处。 五、文言小题 15.指出下列文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操吴戈兮被犀甲( ) (2)霾两轮兮絷四马( ) (3)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 16.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首身离兮心不惩( ) 男儿本自重横行( ) 天子非常赐颜色(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项,“斗酒十千态欢谑” 中的“谑”是尽情地欢笑的意思,而不是“玩笑”。 故选C。 2.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3.B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阴霾”中“霾”应读“mái”;C项,“乱飐”中“飐”应读“zhǎn”;D项,“小觑”中“觑”应读“qù”。故选B。 4.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岂非人事哉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岂、勋、哉、桐、颓、芙蓉、沧。 5.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李凭中国弹箜篌 锦瑟无端五十弦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海上明月共潮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戍”“箸”“箜篌”“戟”。 6.C 7.A 8.B 9.先提出问题,以高适《燕歌行》为例指出唐人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接着引用《袁安卧雪》《红楼梦》等例证,阐释有意改变生活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据此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边塞诗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文艺学角度总结全文,明确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 10.①这个观点机械地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岳飞《满江红》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地理名称的真实性,具有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②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匈奴”等名称均为泛指,以古喻宋,激发读者时间和空间上更广阔的想象,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势上互相矛盾”错误,原文是说“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即“上述三个地名”和“大漠、瀚海和狼山”矛盾。 B.“常常有意识地改变”错误,不符合原文内容,原文为“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而不是“常常”。 D.“海棠社……写的是众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错误,“海棠社”在秋季。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影响了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错误,由原文“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无妨忽略这些‘错误’了”“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并没有影响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句意: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是以汉喻唐。 B.句意: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诸葛亮忠诚满腔。不是以汉喻唐。 C.句意: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是以汉喻唐。 D.句意: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是以汉喻唐。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从第一段“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可知,先提出问题,以高适《燕歌行》为例指出唐人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 从第二段“高适《燕歌行》……”和第四段“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可知,接着引用《袁安卧雪》《红楼梦》等例证,阐释有意改变生活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从第三段“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和第五段“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可知,据此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边塞诗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 从第六段“在创作中,作家们应当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最后从文艺学角度总结全文,明确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 10.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从“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这个观点机械地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岳飞《满江红》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地理名称的真实性,具有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从“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可知,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匈奴”等名称均为泛指,以古喻宋,激发读者时间和空间上更广阔的想象,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11.D 12.贺兰诗写空闺“独宿”的孤单凄凉,能使人为之下泪,这是从思妇以及广大人民共有情感的角度,抒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普遍的分离之痛; 高诗是从思妇角度,以玉箸比喻思妇之泪,与铁衣句相照应,侧重从征夫思妇两个角度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分离之苦。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高诗侧重写征人”错,结合“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可知,高诗是从征人思妇两个角度写的。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贺兰诗写眼泪的句子是“独宿自然堪下泪”,这“泪”既是独宿的思妇所流,同时也是读者所流。“自然”照应下句“况复”二字,漫漫长夜,空闺“独宿”,孤单凄凉,能使人为之下泪。因此此诗是从思妇以及广大人民共有情感的角度,抒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普遍的分离之痛; 高诗写“泪”的句子是“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以玉箸比喻思妇之泪,写离别之后思妇内心的痛苦;此句又与与铁衣句相照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可见此诗侧重从征夫思妇两个角度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分离之苦。 13.C 14.①炼字精准,生动传神。“飞”写出军情紧急??“照”写出残贼威势之大。②两句上句写我军,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下句写敌军,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两相对照,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错误,第五、六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可以揣测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意思是,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上句写我军军情紧急,“飞”是动词,“飞羽传书”,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生动形象; 下句写敌军威势,“照”是动词,“猎火照夜”,“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敌阵森严、来势汹汹。 上下两句结构对称,一我一敌,形成对比,渲染了站前紧张的氛围。 15. 被,通“披”,穿着) 霾,通“埋”,掩埋 火,通“伙”,一伙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考的是古汉语中通假字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指除下列文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含义”。 具体而言,(1)操吴戈兮被犀甲,翻译:挥舞着吴钩(或者江南一带特有的兵器吧)身披犀牛皮制成的铠甲!此文句中的“被”通假“披”,译成“穿着”。(2)霾两轮兮絷四马,翻译: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此文句中“霾”通假字,通假“埋”,译成“掩埋”(3)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翻译:瞎王留叫来一伙稀奇古怪的男女胡乱地吹笛打鼓,此文句中“火”通假字,通假“伙”,译成“一伙”。 【点睛】通假字的四种类型(基本规律): 1.声、韵母都相同:系向牛头充碳直(“直”同“值”)。 2.声母相同: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同“放”)。 3.韵母相同: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4.形近通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 16. 古义:悔恨。今义:处罚;警戒 古义:纵横驰骋,无所阻拦。今义: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 非常,古义:特别。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极。颜色,古义;面子、荣光。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指面貌,容貌;③指脸上的表情;④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是针对古汉语中古今异义的考查,考生要了解常见的古今异义的类型以及它们的古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具体而言,(1)首身离兮心不惩,翻译: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其中的“惩”是古今异义,词义发生变化,是“悔恨”之意。(2)男儿本自重横行,翻译:男子汉本来就该看重杀敌打仗,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其中的“横行”古今异义,纵横驰骋,无所阻拦,感情色彩发生变化。(3)天子非常赐颜色,翻译: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此文句中“非常”和“颜色”是古今异义词,词义发生转移。 【点睛】古今异义类型: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已改用"少"字。

  • ID:2-19974077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拟行路难(其四)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眇眇(miǎo) 水裔(yì)??偕逝(xié) 北渚(zhǔ) B.葺之(qì)??紫坛(tán)??踯躅(zhí) 踟蹰(chí) C.潺湲(chán) 汀洲(tīng) 芳馨(xīn)??骤得(zhòu) D.九嶷(yí)??麋鹿(mí)??薜荔(pì)??荟萃(cuì)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 A.目眇眇兮愁予 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B.与佳期兮夕张 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C.擗蕙櫋兮既张 擗:剖开缭之兮杜衡 缭:缠绕 D.捐余袂兮江中 捐:捐献 二、小阅读 3.下列对《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通过“酌酒”“吞”“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令人感悟。 B.三、四句是说人生的命运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表面上,这是让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辛酸与愤慨。 C.五、六句是说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再也不去歌唱《行路难》来抒发心中的感慨。 D.七、八句是说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言又止,不再多说什么。结尾两句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宿命论来寻求解脱的两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犀利指出当时士大夫们借年龄和学问相当就耻为尊师的两句是“ , 。”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并考查石钟山,对前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进行了分析,批评了“ , ”的错误做法,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喻,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 , ”揭示了这样设喻的原因。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采用比兴手法,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各殊的句子是“ , ”。 (3)自古诗酒一家亲,诗人或把酒言欢“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或借酒消愁“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 , ”就是对他们以往欢乐相处的描写。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虽然因为用香蕙作佩带而遭到贬黜,又因为采摘白芷为饰而被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扬州慢》中借景物写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 ”。 (4)《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诗句是“ ? ”。 (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6)《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并不能使树木“寿且孳”,自己种树成就显著的“秘籍”只是“ , ”,这既是总结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7)《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这一点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通过“酌酒”“吞”“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9.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①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③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践,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会:能。②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儿:逗小孩。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拟行路难(其四)》不同,诗歌反映的是仕途的失意与坎坷,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情感的表达也更为真切。 B.诗歌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晓畅,不求艳丽而十分清新,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 C.诗歌层次鲜明。起调高亢,中间平和,结语峭拔;有张有弛,波澜顿挫。由七言到五言,继以长句收束,节奏的起伏跌宕与情感旋律的变化相呼应。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12.试分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鲍照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①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②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注】①窅窅:遥远的样子。②轗轲:不得志。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为乐府诗歌旧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为作者仿写古乐府之作,具有古乐府语言朴实的特点。 B.本诗“君不见”一语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表达效果相近,以倾诉、提醒的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C.“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近看尘沙扑面阻绝行人的的边关,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 D.“朔风”两句,作者采用极具边关特色的意象描绘边关环境,同时借用“萧条”“哀急”等词对环境气氛进行渲染。 14.结合全诗,探究诗歌结尾“长叹”一词的丰富意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 【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⑤恨血:《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 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 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 16.请参考情感抒发、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三个角度,谈谈本诗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②踯躅不敢言。 [注]①鲍照:字明远,东海人,《行路难》,是乐府杂曲,鲍照拟做 18 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此诗为第四首。②吞声:声将发又止。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受汉乐府的影响,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 B.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因此诗人已安于命运,不再愁苦。 C.第七句“岂无感”慷慨激昂,第八句“不敢言”又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极度的矛盾、痛苦。 D.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再添愁,让读者读之自然生愁。 18.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本诗,并指出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D项,“薜”应读“bì”。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项,捐:丢弃。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错误。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贫寒人士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鲍照出身贫贱,虽然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受重用。本诗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酌酒”“吞”“踯躅”“不敢”等词体现出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所以诗中表达的是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再也不去歌唱《行路难》来抒发心中的感慨”错误,五六句的意思是: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并不是“再也不去歌唱《行路难》”。 故选C。 5.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注意“复”“坐”字的写法;(2)要在理解“近”语义的基础上强化书写,注意“谀”字的写法;(3)注意“臆”字写法。 6. 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洁”“泻”“将”“销”“骤”“消”。 7.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宴”“晏”“悔”“荠”“踯”“躅”“觞”“眄”“焉”。 8.C 9.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10.诗中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申的慷慨不平的呼声。诗歌不仅是言愁,而且抒写心中愁愤不平之气。 【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错误。诗中表达的是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入手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诗人由此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这是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10.本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作者以“水”喻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由此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 “心非木石岂无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 11.A 12.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来表明诗人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其次,使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强化了诗人不甘寂寞、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解析】1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和《拟行路难(其四)》不同”说法错误。从诗歌主旨、情感上来看,两首诗反映的都是诗人仕途的失意与坎坷。 故选A。 1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炼句题解答时要理解诗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侧重于把握诗歌流露的情感特质,从而把握其风格特点。解答此题,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内容;然后指明手法,并结合内容分析是怎样使用该手法的;最后分析其抒发的情感及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安能蹀躞垂羽翼”的大意是: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首先,从句式上,“安能蹀躞垂羽翼”采用反问句式,强化了诗歌感情的抒发。结合整首诗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的感情角度,这个反问也突出了自己怀才不遇、不甘寂寞的愤激之情。其次,本句中“蹀躞”,指小步行走的样子。其中“蹀躞垂羽翼”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艰难处境。这里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大丈夫失意丧气的状态。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13.C 14.(1)戍边战士长年在外而产生的边愁及怀乡思亲之情,由诗歌前四句可知。 (2)面对现实困境,只能寄望于将来的无奈,由“得留顔”“欲何道”等词可知。 (3)徒有建功立业之志,却在穷贱中蹉跎一生的深沉的命运感,由“生世轗轲”“绵忧摧抑”等词可知。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尘沙扑面阻绝行人”错,诗句中“音尘断绝”意指未能收到故乡消息。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戍边战士长年在外而产生的边愁及怀乡思亲之情。诗歌开头两句,直言老兵“少壮从军”,直至“白首”仍流离在外,不得回家。“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 (2)面对现实困境,只能寄望于将来的无奈。“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无奈之下,老兵只得“登山远望”,希望能借此排解心头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颜。诗的结句直抒胸臆:“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老兵面对自己坎坷的生世无可奈何,只能将心头无尽的边愁乡思化成长长的慨叹! (3)徒有建功立业之志,却在穷贱中蹉跎一生的深沉的命运感。“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绵忧”:连绵不断的忧愁。“摧抑”:悲痛压抑。老兵面对自己坎坷的生世无可奈何,悲哀之中分明蕴涵着老兵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5.C 16.同:从情感上来看,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和痛苦。异:手法上,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意境风格上,李诗诡谲凄异,鲍诗悲慨激愤。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C.“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的意思是“谁会来看我苦心写就并用青简编成的书,让简书不被蠹虫蛀成粉末呢?”,诗人用问句表达的是“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的能力。 李诗首句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以“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颈联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尾联用典, 表面是写鬼唱鲍诗、恨血化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鲍诗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诗的结尾,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从情感上来看,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和痛苦。 李诗寄情于物,以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鲍诗、恨血的典故来抒情,感叹命运不济,报国无门,写尽了作者心中的悲凉和痛苦。 鲍诗起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又借酒与歌间接抒情;尾联更是直抒胸臆,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手法上,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 李诗以浪漫主义的以幻写真的独特手法,在深远的悲愤和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 鲍诗则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两用“问”句,悲慨激愤。 可见意境风格上,李诗诡谲凄异,鲍诗悲慨激愤。 17.B 18.①本诗开篇一二句以泼水于地各自横流起兴,以习见的平常无奇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以引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 ②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借以喻指人生命运的不可测,生动形象,自然引出其后的基于人生感慨的抒情。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叹,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抨击了黑暗不公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B.“诗人已安于命运,不再愁苦”错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意思是“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诗人虽声称安于命运,其实是满腔愁苦。并非真的“安于命运”。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技巧和诗人的情感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比兴”这一概念,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赏析,同时分析诗歌的情感。 诗歌开头两句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 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诗人借助这些内容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哀叹,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抨击了黑暗不公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ID:2-19974063 10.《苏武传》同步练习2024届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10.《苏武传》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跻(jī)身??畏葸(xǐ)??媲(pì)美??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寒碜(chen)??谙(ān)熟??怃(wú)然 C.莞(wǎn)尔??服膺(yīn)??鞭挞(tà)??风乎舞雩(yǘ) D.皋陶(táo) 不悱(fēi)不发??缜(zhěn)密??栉(zhì)风沐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_______,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②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________下来,有利于睡眠。 ③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________化为灰烬。 A.艰深?????松弛???顿时 B.艰涩?????松弛?????马上 C.艰涩?????松懈???马上 D.艰深?????松懈?????顿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本文是作者于2003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目前台湾岛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了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二、文言小题 4.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且陛下春秋高 D.皆为陛下所成就 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句是(????)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为降虏于蛮夷 C.律知武终不可胁 D.子卿尚复谁为乎 6.下列对课文《苏武传》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7.翻译下列句子。 (1)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3)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②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③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 )????????????????(2)收系张胜 ( ) 9.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虞常果引张胜(???) A.率领?????????????B.援引?????????C. 牵扯??????????D.举荐 (2)会论虞常(???) A.评定?????????????B.议论????????? C. 控告?????????D.判罪 10.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汉 使 张 胜 谋 杀 单 于 近 臣 当 死 单 于 募 降 者 赦 罪 11.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2.第③段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滂字德霖,武义人。滂自少诵说,能屈其师。与浦江梅执礼同游学,人士多倾下之,号“东梅西刘”。中大观己丑进士第,调新昌县令。县在豫章山中,俗嗜斗,令到官辄移病去,以他吏摄之。滂临以诚,未几称治,傍邑讼不能决者,乞从滂决之。豪邹氏横里中,挟贵婣诬人死,滂捕致械治之。部使者为请,不听,卒傅以法,投豪于相州。蔡京①与滂祖为布衣交,滂至京师,京曰:“吾故人有孙耶?”除详定勒令所删定官,欲挽滂为党。会常瓌书诗屏间,京疑其讪己,属滂求其迹,且迁官。滂笑曰:“此胡为及我哉?”京闻之不悦,滂亦拂衣去。坐是不调者十余年。靖康初,诏除太常博士,不拜。建炎中,上问人才于近臣,学士詹乂、给事中汪藻、舍人李公彦皆云滂可用,用滂知建昌军。建昌旧守多懦夫威权不立兵习悍骄邀求无度。滂至,一以法绳之,兵不胜其忿,持戟入市掠人物,即拒者刺伤之。滂捕系追偿,兵遂为变。滂及母、妻皆死,时绍兴甲寅七月三日也。滂卒时年五十六。其妻汤氏侍姑侧,兵及身犹不去,竟遇害。建昌人闻滂死,皆恸哭失声。逾期,父老犹会佛祠哭之,有欲绝②者,且千里以书吊其孤。朝廷既诛始乱者,复用御史言,褒滂为朝请大夫,官其一子墉。滂好学,善属文,与人交,终始如一,闻有急,倾财赴之。居官嫉恶如仇,毅然不可回夺,以及于难云。 (节选自宋濂《刘滂传》) 材料二: 鼛微时与蔡京善,常曰:“蔡子,贵人也;然才不胜德,恐贻天下忧。”至是,京还朝,遇诸涂。既见,京逆谓曰:“我若用于天子,愿助我。”鼛曰:“公诚能谨守祖宗之法,以正论辅人主,示节俭以先百吏,而绝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为者?”京默然。既相,出提点江东刑狱。 (节选自《宋史·孙鼛传》) 【注】①蔡京:北宋末年奸相。②欲绝:感情极其强烈。 13.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建昌旧守A多懦B夫C威权D不立E兵习F悍骄G邀H求无度。 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指使……屈服,“舞幽壑之潜蛟”的“舞”指使……起舞,两者用法相同。 B.布衣,本指布制衣服,文中借指平民。古代平民穿粗布衣服,故称。 C.坐,指因为,与《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的“坐”意思不相同。 D.祖宗,文中指帝王的祖先,与成语“祖宗法度”中的“祖宗”意思不同。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滂曾与浦江人梅执礼一同外出求学,后来考中进士踏上仕途。他好学,擅长写文章,轻财仗义,与朋友交往自始至终都态度如一。 B.新昌县民风好勇斗狠,非常难治理,因此县令到任后总是称病离职,朝廷只好委派其他官员暂代县令之职。刘滂上任后改变了这一局面。 C.刘滂逮捕了强横不法的士兵,追索抢劫之物还给物主。士兵发动兵变,杀害了刘滂和他的母亲、妻子及小姑,百姓听到噩耗后深感悲痛。 D.蔡京在回京途中遇到旧时好友孙鼛,希望他以后有机会帮助自己,孙鼛对蔡京提出了不少劝诫。蔡京默然不语,任宰相后将孙鼛外放为地方官。 1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滂临以诚,未几称治,傍邑讼不能决者,乞从滂决之。 (2)蔡子,贵人也;然才不胜德,恐贻天下忧。 17.从刘滂、孙鼛拒绝蔡京要求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共同拥有哪些优良品质?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童髻入学,才气奔放,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诸生或笑之,慨然曰:“闭户经年,取解元如反掌耳。” 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主考洗马梁储还朝,携其文示詹事程敏政,相与叹赞,梁储遂招寅往还门下。储奉使,寅乞敏政文以饯。己未会试,敏政为考官,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掠问无状,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尝缘故去其妻,自伤放废,无所建立,譬诸梧枝旅霜,苟延何为?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 (节选自《明史拟稿》) 材料二: 唐寅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幞,烧科策。今徒籍名泮庐,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即户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翻讨拟议,祗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司出,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将复踏四方得疾久少愈稍治旧绪。 (节选自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铭》) 1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复踏A四B方C得疾D久E少F愈G稍治H旧绪。 1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元,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会元是会试第一名,状元是殿试第一名。 B.“储奉使”与“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两句中的“使”意思不同。 C.“致举业”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致”意思相同。 D.“殆难成家乎”与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两句中的“殆”意思不同。 2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寅从小就有才气而且很自信,他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其文章深受主考官梁储的赞赏,之后又被梁储招为门生。 B.唐寅因妻子去世而放浪伤怀,以经霜的梧桐自喻,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之后便独自四处游玩,又到了东南一带观海。 C.唐寅的父亲虽然从事商业,但具有士大夫的操行,他想让唐寅走科举仕途以兴盛家业,但他直到死都没能完成这一心愿。 D.唐寅听了祝允明的话后,闭门读书,谢绝与人交往,他不找贤人请教讨论,只是反复研讨琢磨之前学过的毛氏诗和四书。 2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 (2)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 22.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唐寅被贬的前因后果。 四、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①,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②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①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阁,第十一人为苏武。②元:通“原”。 23.诗人描述了苏武哪些经历? 24.这首诗主要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怃然”的“怃”应读wǔ。 C.“服膺”的“膺”应读yīng;“风乎舞雩”的“雩”应读yú。 D.“皋陶”的“陶”应读yáo;“不悱不发”的“悱”应读fěi。 故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艰深:(道理、文词)深奥难懂;艰涩:(文词)晦涩,不流畅,不易理解。①句指内容难于理解,重在指内容深奥,无“不流畅”之意,应选“艰深”。 松弛:不紧张;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②句指精神放松,无“注意力不集中”之意,应选“松弛”。 顿时: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局面);马上:立刻。③句是叙述过去的事情,应选“顿时”。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所以”错误。两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属于逻辑混乱。 B.“于2003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错误。“于”后面缺少相搭配的成分,应在“哈佛大学”后加“时”或“后”字,与前面的“于”构成介宾短语,属于成分残缺。 D.“按人口平均”错误。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属于表意不明。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 B.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C.春秋,古义,年纪;今义,两个季节。句意:且陛下年事已高。???? D.成就,古义,栽培;今义,取得的成绩。句意: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送留在汉匈奴使。句意: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句意:在异族那里做俘虏。 C.不是倒装句。句意: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句意:你还为谁守节呢?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每一皇帝建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年号始于西汉武帝,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年号最多的如汉武帝、武则天都超过十个。唯明、清两代,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习惯上又以年号称明清两代的皇帝。 故选D。 7.(1)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拥有富贵)。白白地让自己的身躯供野草作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2)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我们,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3)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复然”,也会这样;“空”,白白的;“膏”,使……肥沃、给……作肥料。 (2)“及”,牵连;“见”,表被动;“乃”,才;“重”,更加。 (3)“春秋”,指年龄;“亡”,同“无”;“大臣亡罪夷灭者”,定语后置句,“亡罪夷灭大臣”;“谁为”,宾语前置句,“为谁”。 8. 审理,审查 囚禁,监禁 9.(1)C????(2)D 10.汉 使 张 胜 谋 杀 单 于 近 臣/当 死/单 于 募 降 者 赦 罪 11.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12.①苏武与张胜对比,突出了苏武面对武力坚决不屈服的坚定态度; ②苏武与卫律进行对比,突出了苏武面对诱惑不为所动的精神。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 (2)句意: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虞常果然牵扯出了张胜。引:牵扯。 故选C。 (2)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论:审判。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汉使张胜”为名词,做主语,其谓语为动词“谋杀”,宾语为“单于近臣”,故应在“近臣”后断开;“当死”,应当判处死罪,是对前文事件的罪名的判断,故应在“当死”后断开;“单于募降者赦罪”为连动句,“单于”为主语,其谓语为“募”,“募”的宾语为“降者”,第二个谓语为“赦罪”,故应在“单于”前断开。 正确断句为: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幽”,囚禁;“置大窖中”,省略句,“大窖”前省略“于”;“绝”,断绝;“雨”,名词作动词,下;“啮”,咬,吃;“旃”,通“毡”,毡毛;“数”,几。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 “剑斩虞常已……举剑欲击之,胜请降”,杀死虞常后,单于用同样的方法威胁张胜,而张胜请求投降;而苏武面对“复举剑拟之”,“武不动”,突出了苏武面对武力威胁,坚决不投降的忠贞。 卫律拿自己投降后所获得的利益来诱惑苏武——“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而苏武“不应”,且大骂卫律——“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由此可见在对比中突出了苏武面对诱惑的坚定。 参考译文: ①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②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③苏武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④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饥。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13.CEG 14.D 15.C 16.(1)刘滂用诚心治理百姓,不久县内就太平无事,邻县有无法判决的诉讼,也请求由刘滂裁决。 (2)蔡先生,是身份显贵的人;然而才学与德行不相称,恐怕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17.①为人正直(刚正不阿)。②不计名利。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建昌从前的郡守大多是懦弱的人,没有威势与权力,士兵向来骄横不法,索求无度。 “建昌旧守多懦夫”是判断句,“懦夫”作宾语,其后E处应该断开; “威权不立”是主谓结构,其后E处应该断开; “兵习悍骄”是主谓句,“悍骄”是形容士兵的习气,作谓语,其后G处断开。 故选CEG。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A.正确。都是使动用法。句意:就能使老师屈服。/能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 B.正确。 C.正确。因为;连坐治罪。句意:因为这十余年没有升职。/副官犯法,直管他的主官要受连坐之罪。 D错误。都指帝王的祖先。句意:您如能谨慎守帝王的祖先的法度。/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小姑”错误,根据原文“滂及母、妻皆死”和“其妻汤氏侍姑侧”,可知这里的“姑”不是指小姑(丈夫的妹妹),而是指婆母(丈夫的母亲)。如果是小姑,不可能用“侍”字。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临以诚”,状语后置,应为“以诚临”;“治”,太平,治理得好;“讼不能决者”,定语后置,应为“不能决讼”。 (2)“蔡子,贵人也”,判断句;“胜”,相称;“贻”,给。 17.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由原文“会常瓌书诗屏间,京疑其讪己,属滂求其迹,且迁官。滂笑曰:‘此胡为及我哉?’京闻之不悦,滂亦拂衣去”可知,刘滂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②由原文“鼛曰:‘公诚能谨守祖宗之法,以正论辅人主,示节俭以先百吏,而绝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为者?’”可知,孙鼛不计名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刘滂字德霖,是武义县人。他从小时候诵读、讲说诗书,就能使老师屈服。与浦江梅执礼一同到外地求学,所遇文士大多甘拜下风,两人号称“东梅西刘”。大观己丑年考中进士,调任新昌县令。新昌县在豫章山中,民俗好斗,县令到任后,总是上书称病离职,(朝廷)派其他官员暂代县令之职。刘滂用诚心治理百姓,不久县内就太平无事,邻县有无法判决的诉讼,也请求由刘滂裁决。土豪邹氏横行乡里,仗着宫中贵人之势,诬陷他人致死,刘滂逮捕他,给他戴上刑具,审理此案。监司替他说情,(刘滂)没有听从,最终依法治罪,将他流放相州。蔡京与刘滂的祖父是贫贱之交,刘滂来到京城,蔡京说:“我的老友有孙子啊?”让(刘滂)担任详定勅令所删定官,想要拉拢他成为自己的党羽。恰逢常瓌在屏风上写诗,蔡京怀疑他讥讽自己,嘱咐刘滂搜寻证据,将要给刘滂升迁官职。刘滂笑着说:“这种事为什么找到我身上呢?”蔡京听后不高兴,刘滂也拂衣而去。因为这十余年没有升职。靖康初年,诏命授官太常博士,(刘滂)没有接受任命。建炎年间,皇上向身边的大臣询问人才,学士詹乂、给事中汪藻、舍人李公彦都说刘滂可以重用,(朝廷于是)任命刘滂为建昌军知军。建昌从前的郡守大多是懦弱的人,没有威势与权力,士兵向来骄横不法,索求无度。刘滂到任,全部将其绳之以法,士兵非常愤恨,手持武器到市面上抢劫东西,有反抗者就刺伤他们。刘滂逮捕、拘系行凶的士兵,追索、偿还抢劫之物,士兵于是发动叛变。刘滂和母亲、妻子都死于兵变,当时是绍兴甲寅年七月三日。刘滂去世时五十六岁。他的妻子汤氏侍奉在婆母身边,武器及身也不离开,最终被杀。建昌百姓听说刘滂被杀,都痛哭失声。过了一年,父老还聚集在佛堂中哭祭他,有感情极其强烈的人,在千里之外写信慰问他的遗孤。朝廷诛杀带头作乱的士兵后,又采纳御史的建议,褒奖、追赠刘滂为朝请大夫,让刘滂的一个儿子刘墉做官。刘滂好学,擅长写文章,与朋友交往,始终不渝,听说(朋友)有急难,倾尽家财赶去帮忙。为官嫉恶如仇,刚毅果断,不会改变主张,以致在兵变中遇难。 材料二: 孙鼛未显达时与蔡京交好,常说:“蔡先生,是身份显贵的人;然而才学与德行不相称,恐怕会给国家带来祸患。”到了这时,蔡京回朝(任职),在途中(与孙鼛)相遇。已经相见,蔡京迎上前说:“我若受到天子重用,希望(您)能帮助我。”孙鼛说:“您如能谨慎守帝王的祖先的法度,以正直的言论辅佐主上,以自奉节俭来垂范百官,而绝口不提(对外)用兵之事,那么天下就会大幸。我又能干什么呢?”蔡京默然不语。等到蔡京任宰相后,他就将(孙鼛)调出朝廷,外任提点江东刑狱。 18.CDG 19.C 20.B 21.(1)(唐寅)又感奋激发地说:“大丈夫即使不成就功名,也应当志气昂扬,怎能效仿楚囚呢。” (2)明年就是乡试之年,我试着舍弃一年的时间来做这事,如果没有中举,我就全部扔掉它们。 22.①因受同舍生徐经贿赂程敏政的家人之事的牵连而入狱;②因其曾求程敏政的文章而被判定有罪,贬谪浙藩;③贬谪后,没有就任,随后放浪形骸,四处游玩。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后又想漂泊四方,但是却生了病,很久才稍微有好转,这使他稍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中。 “踏四方”是动宾结构,后面C断开; “得疾”省略主语唐寅,意思完整,后面D处断开; “久”“稍”是“愈”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此句也是省略主语唐寅,后面G处断开。 故选CDG。 1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前者是“出使”,后者是“使者”。句意:梁储奉命出使。/正要派遣使者送苏武等人。 C.错误。前者是“求取”,后者是“招致,招引”。句意:求取科举。/来招致天下的士人。 D.正确。前者是“大概”,后者是“危险”。句意:大概真的难以成就家业吗?/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之后便独自四处游玩,又到了东南一带观海”错,文中提及唐寅四处游玩,到东南观海,是因其受会试舞弊案的影响被贬,没有就任之后的做法,不是其妻子去世后的做法,文中只是说唐寅妻子去世后,他很颓废,没有过多的介绍。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感激”,感奋激发;“慷慨”,志气昂扬;“何乃”,怎么竟然。 (2)“捐”,舍弃;“售”,考中;“一”,全部。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己未会试,敏政为考官,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材料二“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可知,因受同舍生徐经贿赂程敏政的家人之事的牵连而入狱; ②由材料一“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材料二“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可知,因其曾求程敏政的文章而被判定有罪,贬谪浙藩; ③由材料一“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材料二“归而不往”“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可知,贬谪后,没有就任,随后放浪形骸,四处游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幼年入学,才气奔放,与交好的朋友张灵纵情饮酒畅抒胸怀。有的读书人讥笑他们,唐寅慷慨激昂地说:“只要闭门读书一年,考取解元易如反掌。” 弘治戊午年,唐寅考取了乡试第一名。主考洗马梁储回到朝廷,把唐寅的文章带给詹事程敏政看。两人一起感叹称赞,于是梁储招纳唐寅为门生。梁储奉命出使,唐寅求程敏政的诗文为他饯行。己未会试,程敏政作为主考官,同乡的考生徐经,用钱贿赂程敏政的家人,被给事华昶弹劾,牵连到唐寅,他们一起被送入监牢,拷问没有找到证据,最后因求诗文一事,判处唐寅发配到浙藩为役吏。唐寅没有上任,放浪形骸,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等地,到东南观大海,又乘船游洞庭、彭蠡,归来后在桃花坞建了一座房子,与朋友每天在其中畅饮。曾经因为妻子去世,唐寅放浪伤怀,不再想在功名上有所建树,以梧桐树打了一层严霜为喻,常自问苟延残喘还有什么作为呢?(唐寅)又感奋激发地说:“大丈夫即使不成就功名,也应当志气昂扬,怎能效仿楚囚呢。” 材料二: 唐寅的父亲唐德广,从事商业却有士大夫的操行,想依靠唐子畏兴盛家业,求取科举,回家教导唐子畏,唐子畏无法违逆父亲的意思。唐德广常常对人说,这孩子一定能成就美名,大概真的难以成就家业吗?一直到他父亲去世,唐子畏仍是落魄无成。一天,我对他说:“你要想成就你父亲的遗愿,应当姑且从事当前的事业(指科举);如果一定要顺从自己的心愿,就可脱去官帽,烧掉那些科举书籍。现在白白地留名于学宫,眼睛不看那些书册,你究竟打算怎么办呢?”唐子畏说:“好。明年就是乡试之年,我试着舍弃一年的时间来做这事,如果没有中举,我就全部扔掉它们。”于是他就紧闭家门,谢绝与人交往,也不寻找当时贤人来请教讨论,只是找来先前学习过的毛诗和所说的“四书”,反复研讨琢磨,只求合乎时文之意。戊午年,他前往参加乡试,被录取为第一名。己未年,前往参加会试,当时邻郡有一个富家子,也已经通过乡试,他仰慕唐子畏,同车一起参加会试。参加会试,二场之后,有人与富家子有仇,到朝廷控告,揭发他与主考官有勾结,并牵连到唐子畏。皇帝下诏,很快传到礼部主持的考场,命令被揭发的主考官不得阅卷,紧急捉拿富家子和唐子畏并把他们关在诏狱,等到主司被捕,一同被朝廷审讯,富家子已经认罪,唐子畏也不再辩驳,与他一同受罚,被贬到浙藩,唐子畏没有赴职而是回了家。有人劝他只是稍微贬谪,将来还会有任命的机会。唐子畏大笑,最后也没有赴任。放任自我,到远方游玩。驾一叶扁舟,独自登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山,到东南一带观海,泛游洞庭、彭蠡。中间回归故里,后又想漂泊四方,但是却生了病,很久才稍微有好转,这使他稍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中。 23.①怀念家乡;②持节牧羊;③告别李陵。 24.(1)比喻。“风霜”“日月光”比喻苏武的节操,形象地表现了苏武的高风亮节。 (2)对比。将战败投降的李陵对苏武劝降不成后的哭泣与苏武的坚贞不屈作对比,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或爱国精神)。 【解析】2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诗人描述了苏武哪些经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叙写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十九年期间,时时刻刻都在深切怀念祖国的情形。“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主要叙写苏武被匈奴幽禁后啮雪、吞毡,后被流放于北海牧羊的情形。“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用李陵的羞愧难当来反衬苏武的不辱使命,秉持汉节,光荣返回汉朝的情形。 2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风霜”“日月光”比喻苏武的节操,写苏武虽历尽艰辛,遭受了难以忍受的折磨与摧残,但他心怀祖国,有坚强的信念,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所以宁死不屈,宁死也不变节,不投降,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操守。“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用李陵的羞愧难当来反衬苏武的不辱使命,秉持汉节,光荣返回汉朝的情形,进一步突出苏武的爱国精神。 【点睛】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 ID:2-19974057 8.3《党费》同步练习2024届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8.3 *党费

    8.3《党费》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八角坳( )?????翳子( )??????腌白菜( )?? 咂嘴巴( )?????蘸水( )??????围剿( )??? 偏僻( )????????惬意( )?????????蓦地( )??????譬如( )????? 熨帖( )??????打量( )?????????髻子( ) 2.识记字形 (jiǎo)纳??(xí)文??(yāo)请 山(ào)???执(niù) (yōu??yōu)鹿鸣 发(jì)??(bìn)发???云(huán)??垂(tiáo)(zī)须??(zōng)毛 (yān)菜 (yǎn)护??(yān)没 (zā)嘴???打(zá)??三(z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愿坚善于通过故事来描绘革命者崇高的思想情操,写出他们对自己子女、亲属的深切感情,表现无产阶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在塑造人物时,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都不作全面的历史的______,善于“捕捉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那一刹那”。照我们的理解,这光辉的一刹那常常表现为革命者面临生离死别时所__________出的精神火花,作者对此作了__________的描绘,从而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谁能忘掉黄新在被捕前同小妞儿的亲切吻别和她在关键时刻所说的一句语带双关的话:“孩子,好好听妈妈的话”,这不但是她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隐含的暗示,也是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母子间的深情,革命者对党的崇敬热爱,两种情感在这里__________,吻合无间。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勾画??迸发??淋漓尽致??浑然一体 B.勾勒??迸发??栩栩如生??水乳交融 C.勾画??爆发??淋漓尽致??水乳交融 D.勾勒??爆发??栩栩如生??浑然一体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经常表现人物性格的横断面 B.而是经常表现人物性格的横断面 C.不是截取人物性格的横断面加以表现 D.而是经常截取人物性格的横断面加以表现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不但是她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也是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强烈的暗示。 B.不但这是她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也是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隐含的暗示。 C.这不但是她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也是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隐含的暗示。 D.这不但是她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强烈的暗示,也是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 二、小阅读 6.关于《党费》文中白匪到来前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这一细微情节,符合当时情况下的人物的身份。 B.起初我对黄新不允许孩子吃腌豆角有误解,认为她不该为了赚钱而欺骗幼小的孩子。 C.妞儿“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这一肖像描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群众生活的艰辛。 D.小说通过“我”的回忆补充了首次接头时黄新她们做咸菜的过程,前后情节照应自然。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 王愿坚 ①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并且利用个别动摇分子破坏我们,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②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什么都买!咱不要,咱不要!” ③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的身上,大概也是轻易不大见油盐,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④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你这就不对了,要卖嘛,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 ⑤她看我来了,又提到孩子吃菜的事,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哪里有咸菜卖啊!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这刚刚凑齐,等着你来哪!” ⑥我想起来了,第一次接头时碰到她们在摘青菜,就是这咸菜啊! ⑦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⑧我看看孩子,孩子不哭了,可是还围着个空坛子转。我随手抓起一把豆角递到孩子手里,说:“千难万难也不差这一点点,我宁愿十天不吃啥,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⑨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 ⑩拉开门一看,原来就是第一次来时见到的摘菜的一个妇女。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现在,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从楼板缝里往下看,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既然敌人已经发觉了,看样子是逃不脱这一关了,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八角坳的党组织还在,反‘夺田’已经布置好了,我们能搞起来!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女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或者带到外地去养着,将来咱们的红军打回来,把她交给卢进勇同志。”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1.王愿坚《党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白匪的破坏活动,使当地党组织遭受了损失,揭斗争环境的险恶,由此展开了故事的叙述。 B.灯影里,主人公忙着整理腌好的各种各色的蔬菜,可见,为了给山上的同志解决缺盐的困难,黄新等人倾其所有。 C.黄新看到女儿偷吃的一根腌豆角,很生气地“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她宁可委屈孩子也要把咸菜作党费上交党。 D.文章正是在“我”叙述的故事中,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揭示出黄新这名女共产党员内在精神的崇高与壮美。 8.对文中???三个文段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的首句,通过环境描写,描述了当时白匪来抓人时嘈杂混乱的情况,渲染了紧张气氛,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B.?段中画线部分,黄新盖菜筐子,抱、亲、放孩子,转身说,这些动作描写,真实表现了她面对危险时的忙乱。 C.?段的画线句,用“连忙”“慢条斯理”词语来修饰动作,在快慢动作转换中表现黄新的冷静淡定、从容不迫。 D.三段中描写黄新身处险境时的表现,作者抓住神情、语气、心情等前后的“变”,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 9.原小说结尾写到:“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请简述这样结尾的作用。 10.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选择。请加入小组,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并且利用个别动摇分子破坏我们,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家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什么都买!咱不要,咱不要!” 妞儿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的身上。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儿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你这就不对了,要卖嘛,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 她看我来了,又提到孩子吃菜的事,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哪里有咸菜卖啊!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儿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这刚刚凑齐,等着你来呢!” 我想起来了,第一次接头时碰到她们在择青菜,就是这咸菜啊!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 拉开门一看,原来就是第一次来时见到的择菜的一个妇女。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现在,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儿走?快想法儿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因为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我上了阁楼,从楼板缝里往下看,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既然敌人已经发觉了,看样子是逃不脱这一关了,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八角坳的党组织还在,反‘夺田’已经布置好了,我们能搞起来!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女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或者带到外地去养着,将来咱们的红军打回来,把她交给卢进勇同志。”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儿?”她摇摇头:“不知道!”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儿来的!”“自己的!” “自己的!干吗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不是凑了来往山上送的?”那家伙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我原来想事情可以平安过去的,现在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得去!凭我这身板,赤手空拳也干个够本!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 这句话使我想到刚才发生情况时她说的话,我用力抑制住了冲动。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然后掏出手巾,蘸着草叶上的露水,轻轻地,轻轻地把孩子脸上的泪痕擦去。 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 1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讲述了“我”与黄新会面,黄新为保护“我”而牺牲的故事,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 B.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主人公的形象非常成功,比如女儿忍不住抓了一根腌豆角,但被黄新硬拿了回来,令人印象深刻。 C.“听妈妈的话”,这是“我”听到的黄新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主要体现了黄新被抓走时仓促中对女儿的教诲和不舍。 D.魏政委之所以没有写出黄新缴党费的数目,是因为黄新所体现的共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和奉献的精神,无法用数字计算。 12.关于文中白匪到来前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这一细微情节,符合当时情况下的人物的身份。 B.起初我对黄新不允许孩子吃腌豆角有误解,认为她不该为了赚钱而欺骗幼小的孩子。 C.妞儿“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这一肖像描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群众生活的艰辛。 D.小说通过“我”的回忆补充了首次接头时黄新她们做咸菜的过程,前后情节照应自然。 13.请概括文中黄新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4.“生活真实”要求文学作品必须符合生活内在逻辑、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艺术真实”要求文学作品对生活重新进行选择、组合、补充和移植。有作家认为,写人物必须写出他在生死关头的一刹那间的动摇,才能显得真实,人物才能活起来,只有给英雄人物加一点缺陷,才能避免公式化、概念化。王愿坚的《党费》塑造了一位集各种崇高品质于一身的女共产党员的形象,你认为这一人物形象是否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闻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氢中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端交代有一两个村的党组织受了些损失,这为后面“白匪”来搜捕作了很好的铺垫。 B.黄新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C.“我”进门后,她望“我”和孩子等动作,重点表现出她感叹生活艰难和有愧孩子的心理。 D.结尾处魏政委脸上严肃的神情,是因为他被黄新对党的忠诚和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 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紧紧围绕交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会面。 B.小说采用上帝视角的叙述形式,让“我”参与和见证故事过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C.小说从阶级情与母女情的理智抉择中凸现黄新对党和革命的一颗红心,人物性格发展貌似平面单线条,而实际上已呈现出丰满厚实的立体状。 D.孩子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让“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 17.在黄新被捕的情节中,她拉长声音喊道“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 18.很多评论认为黄新这个人物刻画得感人至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黄新这一形象的? 芦花荡 孙犁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了。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这时那受伤的大女孩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女孩子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篇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鬼子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眼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945年8月于延安,有删改) 19.《芦花荡》与《党费》的主人公有何异同? 20.本文“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与《荷花淀》中“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析。 参考答案: 1. ào yì yān zā zhàn jiǎo pì qiè mò pì yù tiē liang j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特别注意形近字读音和多音字读音。 “八角坳”中,“坳”和“拗”字形相似,容易弄混,注意“坳”读音是“ào”; “翳”“蘸”属于生僻字,注意积累,读音为“y씓zhàn”; “腌”“咂”读音可联系形近字,注意参考声旁。 “熨帖”中,两个字都属于多音字,注意区分。“量”也是多音字,在“打量”这个词语中,“量”读轻音。 2.缴(jiǎo)缴纳??檄(xí)檄文??邀(yāo)邀请 坳(ào)山坳???拗(niù)执拗??呦(yōu)呦呦鹿鸣 髻(jì)发髻????鬓(bìn)鬓发??鬟(huán)云鬟 髫(tiáo)垂髫??髭(zī)髭须 鬃(zōng)鬃毛 腌(yān)腌菜??掩(yǎn)掩护??淹(yān)淹没 咂(zā)咂嘴???砸(zá)打砸???匝(zā)三匝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缴纳”,不要误写为“交纳”,注意形近字的区别:“缴”“希”“邀”“徼(jiǎo jiào jiāo yāo)”“獥(jiào)”。 注意“坳”“拗”“呦”三个字的书写,另外还要识记相关的多音字,比如:拗(niù)固执,不驯顺。拗(ào)不顺,不顺从。拗(ǎo)弯曲使断,折。 “髻”“鬓”“鬟”“髫”“髭”“鬃”可以结合字的意思和形声字的形旁来记忆,第一笔为“横”不要误写为“撇”。 “腌”“掩”“淹”“奄(yǎn)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腌臜”, ā za(以第六版汉语词典为准),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里别扭;不痛快。 “咂”,和嘴巴有关,“口”字边;“砸”,与硬的石头有关,“石”字边;“三匝”, 三周, 形容反复盘旋。 3.A 4.D 5.A 【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①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②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原文是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描写,两个词均可使用。 第二空,进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原文说的是精神火花,所以用“进发”。 第三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语境说的是描绘得很透彻。所以应用“淋漓尽致”。 第四空,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语境说的是两种情感在那一刻融合为一体,应用“浑然一体”。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从句式照应,语意关联以及关联词语的角度来说,前面有“不作……”,后面当照应“而是……”,由此排除A、C。 从与后文“善于‘捕捉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那一刹那’”照应的角度来说,对应“捕捉”的应该是“截取”,排除B。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一是重复赘余,“隐含的”与“暗示”语意重复,可删除“隐含的”,或将“隐含的”改为“强烈的”,排除BC。 二是语序不当,“不但是……”与“也是……”后面的内容应互换位置。排除D。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B.“认为她不该为了赚钱而欺骗幼小的孩子”说法有误,原文中“我”不是认为她在欺骗孩子,而是觉得她在委屈孩子。 故选B。 7.C 8.B 9.表达了作者被黄新品质和精神的感动,用两个反问句作结,表达相反的意思,增强了语气,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10.①黄新面对险境,选择是对她最大的考验。②其表现就是,整个过程她要不断地做出选择什么的决定。③那么选择意味着什么?选择留下就意味着选择了危险、牺牲,更意味着选择了崇高的信仰。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很生气地”分析错误。原文为“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可见黄新没有生气,犹豫之间还是觉得委屈了孩子。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鉴赏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真实表现了她面对危险时的忙乱”,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黄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知道事情的重点,更表现出对孩子的爱。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结尾作用的能力。 “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两个反问句连用,表达肯定的意思,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是不能够计算的,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是不能够计算的。表达了作者被黄新品质和精神的感动。反问句增强了语气,同时引发了读者对一个党员的精神品质的思考。 10.本题考查学生拟写短评思路的能力。 “选择”即黄新的选择,“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黄新面对险境,毫不犹豫地选择让“我”留下来,这一选择是对她最大的考验。 面对党费和自己瘦弱的孩子,黄新需要选择;面对危险情况,“我”的去留也需要黄新选择。整个过程她要不断地做出选择什么的决定。 那么选择意味着什么?黄新选择要交党费,抢下孩子手里的豆角,意味着对党的忠诚;黄新选择让“我”留下,就有暴露的可能,这就意味着选择了危险、牺牲,更意味着选择了崇高的信仰。 11.C 12.B 13.①热爱党,忠于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她用咸菜来缴党费,将一颗滚烫的心与党紧紧贴在一起。②机智果敢:当白匪闯进门后,她用话语与敌人巧妙周旋,保护了革命同志。③勇于献身:敌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但她毫无畏惧,沉着冷静,义无反顾。④遇事冷静:果断的让我藏起来,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清楚交待下一步怎么办。⑤大公无私:不让自己饥饿的女儿吃一根作为党费的咸菜。 14.观点一:真实。①“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就是有超出常人之处。黄新在危急关头,虽然“心绪激动得很厉害”,但最终能冷静、坚定地做出选择,这是英雄形象的典型表现。②黄新的英雄形象符合生活内在逻辑,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她在危机关头没有动摇,是敌我斗争年代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甘于牺牲,且随时做好牺牲准备的崇高品质的表现,符合“生活真实”;③艺术真实是对生活重新进行选择、组合、补充和移植。“黄新没有动摇”是作者选择了生活中信念最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典型表现,这样塑造形象,符合“艺术真实”。 观点二:不真实。①生活中人无完人,黄新“没有任何动摇”的完美高大的形象让英雄脱离了生活的真实,与读者平常认知不符,让人很难相信。②塑造人物的细节上有失艺术的真实。例如,不让又饿又馋的女儿吃一根咸菜,这一细节违背了母亲的天性,过于夸张。③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小说中黄新的形象,跟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党员形象雷同,个性并不突出,有违艺术的真实。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主要体现了黄新被抓走时仓促中对女儿的教诲和不舍”有误,应为对“我”的叮嘱。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B.“她不该为了赚钱而欺骗幼小的孩子”,我不是认为她在欺骗孩子,而是觉得她在委屈孩子。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热爱党,忠于党:结合“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儿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可知,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她用咸菜来缴党费,将一颗滚烫的心与党紧紧贴在一起。 机智果敢:结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可知,当白匪闯进门后,他为了掩护“我”,用自己引开了白鬼,她用话语与敌人巧妙周旋,保护了革命同志。 勇于献身:结合“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可知,敌人知道了她的身份,她用“我”能听得懂的语言嘱托“我”,体现她毫无畏惧,沉着冷静,义无反顾。 遇事冷静:结合“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女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她果断的让我藏起来,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交待以后的工作以及孩子和党费的处理。 大公无私:结合“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可知,她不让自己饥饿的女儿吃一根作为党费的咸菜。 1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种探究题,黄新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从英雄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真实”和“不真实”两个角度分析。 认为“真实”:从形象的典型性看,结合“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可知,黄新面对敌人来搜人,没有表现出慌乱和紧张,符合她的身份和工作的情况,在那样的战争年代,这样的英雄人物的行为品质和心理素质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英雄形象的典型表现。从生活的角度看,小说反映的是战争年代敌我斗争激烈的时候,作为共产党人的黄新生活和战斗在敌后,面对同志有危险,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她只能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对党忠诚,危机关头没有动摇,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符合生活的真实。从艺术角度看,“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也只能是作为“我”的推测,小说对黄新的塑造采用了艺术性的手法,更符合艺术的真实。 认为“不真实”:脱离生活的真实,如“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人物面对突发情况没有慌张,瞬间改变,不符合生活真实;违背艺术的真实,如“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这一细节描写脱离生活,也就不符合艺术的真实;违背形象典型性,小说中的黄新是战争年代的一名共产党员,在面对敌人搜剿时从容不迫,勇于牺牲自己,这些精神品质与同类作品有相似性,缺少个性化特点。 15.C 16.B 17.“听妈妈的话”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嘱咐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话,暗指要“我”听党的话,不要感情用事。 18.细节描写。①孩子吃腌豆角,她“瞅”着,表现她心疼孩子但又无私的心理;②“我”进门,她“望”的动作,表现她无奈但又随即坚定信念的心理,表明她同志情胜于母女情的革命理智;③最后她两眼直“盯”着孩子,表现她对孩子的深情但又坚决赴死的信念。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C.“重点表现出她感叹生活艰难和有愧孩子的心理”错误。“我”进门,她“望”的动作,表现她无奈但又随即坚定信念的心理。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小说采用上帝视角的叙述形式”错误。《党费》采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手法,以“我”为叙述视角,属于有限视角。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含义的能力。 “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黄新被抓之后的动作,她怕此时的我会出来,因此扭过头来看孩子,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不能因小失大。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嘱咐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话,暗指要“我”听党的话,不要感情用事。而且也确实是对孩子有不舍的情感,表现她对孩子的深情但又坚决赴死的信念。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党费》一文,从艺术特征上看,最突出的是刻画人物时多处使用了细节描写,具体体现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运用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小心谨慎戒备心强镇定自若和善安详的性格特征。 “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黄新腌的咸菜是用来交党费的,而且是几个党员凑的,如果孩子吃掉了一点,那山上的同志就得少吃了,但是孩子也是饿得慌才吃的,她“瞅”着,这一细节(神态)描写,从中可表现出她心疼孩子但又无私的心理。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此处是我进门看到这个情景,说“阿嫂,别屈了孩子”之后发生的,黄新也知道心疼孩子,但是她又知道,如果不把敌人消灭掉,人民生活是不会好过的,于是转而很坚定地“望”向我,她“望”的动作,表现她无奈但又随即坚定信念的心理,表明她同志情胜于母女情的革命理智; “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语言)这是黄新被抓之后的动作,她怕此时的我会出来,因此扭过头来看孩子,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不能因小失大,而且也确实是对孩子有不舍的情感,因此她两眼直“盯”着孩子,“盯”这一细节的描写,表现她对孩子的深情但又坚决赴死的信念。 19.相同之处:都是战争中的人民群众,都赞美了他们热爱国家,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不同点:两人身份不同,前者是革命群众,后者是地下党员。内心世界不同:前者更突出个人的斗争形象。自信,爱面子,有勇有谋。后者既突出个人形象,更突出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20.不相同。前者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了痛打鬼子,成功报仇后愉悦轻松心情。后者渲染氛围,景物描写清新、明朗,我们看到的是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虽然作品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写的背景看到的是诗情画意。 【解析】19.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并考查比较鉴赏的能力。 分析相同点。从身份角度,《芦花荡》里的主人公是老头子,《党费》的主人公是黄新,她是一个农村妇女,他们都是处于战争中的人民群众; 从人物精神品质角度,《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护两个女孩时,大女孩受了伤,老头子设计陷阱,一个人对付十几个鬼子,为大女孩报仇,《党费》中的黄新用咸菜作党费,在“我”可能暴露被抓的关键时刻,她当机立断,施出“调虎离山计”,用宝贵的生命掩护“我”,保住了山上的“中心县委”,表现出他们面对敌人和危险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具有这样的革命精神源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分析不同点。从身份角度,《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是一位撑船的普通群众,《党费》中的黄新是地下党员,从文本“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个红军战士的妻子、地下党员的家”可知; 从内心世界角度,《芦花荡》中的老头子独自一人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为大女孩报了仇,突出的是个人的斗争形象,“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表现他爱面子,“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表现他自信,他独自一人运用智慧痛快地惩处敌人,表现他有勇有谋;《党费》中写黄新领受任务,坚持地下斗争,临别时用两块银元交党费,和“我”接头时关于咸菜作党费的陈述,发生异常时的应变措施和对“我”的叮咛,在敌与我、血与火的尖锐矛盾和生死对立中突出个人形象,更突出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20.本题考查赏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先根据题干要求亮明观点,明确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不相同。 《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出现在老头子设计陷阱消灭鬼子,为大女孩报了仇后,联系上文“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通过老头子的眼睛来写芦花,“鲜嫩”“紫色的丝绒”“迎风飘散”写出芦花的美丽,对人物的心情起到侧面烘托作用,表现老头子报仇成功后的轻松愉悦。 《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万里无云”“凉风”“稻秧上苇尖”“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等词句表现景物的清新、明朗,突出荷花淀环境的美丽,《荷花淀》是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展开叙述的,这段景物渲染出诗情画意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 ID:2-19973909 青海省西宁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一模真题

    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ID:2-19973817 8.1《荷花淀》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8.1 荷花淀

    第8课《荷花淀》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A.细腻(nì)??????硝(xiāo)烟????凫(niǎo)水 B.撅(juē)着嘴???打点(diǎn)????脱缰(jiāng) C.菱(líng)角?????虾篓(lǒu)????苇(wéi)眉 D.吮(sǔn)指头???嘱(zhǔ)咐????白洋淀(dià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②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 ③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得那是区小队的队长。 ④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 A.驶????露????冒????伸 B.驶????冒????露????伸 C.窜????露????冒????钻 D.窜????冒????露????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你看,____________,如绿透了的海,____________,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雾霭溶溶的、柔柔的。苇穗已在拔节,_____________,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芦苇荡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②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③新穗抹了浅浅的绿??④红的敷抹??⑤黄的点染??⑥绿的底色 A.①③②⑥⑤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①②③⑥④⑤ D.③②①⑥⑤④ 二、小阅读 4.下列人物语言,不属于水生嫂的是(????) A.你总是很积极的。 B.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 “②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③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④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得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得很!” 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 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啜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人们寻夫未遇,在听到亲戚的安慰后有些羞愧,但是内心仍充满了失望与伤心。 B.女人们关于自己家里来过队伍的回忆,巧妙展示了抗日战士昂扬乐观的精神风貌。 C.遭遇日本战船时,摇撸的手并没有慌,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可见女人们临危不乱。 D.小说结尾部分通过时间的变化,简洁地呈现了女人们成长为坚强抗日力量的历程。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藕断丝连”写出了貌离神合的情状,准确地表现了女人们对丈夫的牵挂思念。 B.句子②中的“一到”“一准”表面在怨男人脱缰忘家,实则赞其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情怀。 C.句子③以织布缝衣写女人们从小划船的熟练,与前文的“飞快”呼应,写出船行速度之快。 D.句子④中的“铜墙铁壁”比喻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包围封锁,形象地写出当时形势之严峻。 7.水生称呼女人们为“落后分子”,简要分析这一称呼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8.选文包含了大量女人间的对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些对话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战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枯草,既能御寒又能隐蔽。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部队已经进入潜伏位置三个小时了,李云龙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他隔着单衣摸摸肚皮,手感有些不对,肚皮怎么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全冻结在一起了,他自嘲地想:穿上铠甲啦,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鬼子,而卡车竟有十几辆。这时,随风传来了日军士兵的歌声。 懂些日语的政委赵刚脸色倏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得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枪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可战斗一打响,李云龙三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一时也按捺不住,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鬼子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敌人手中的步枪,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了两米开外。 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使赵刚感到痛心。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要和对手同归于尽。搏斗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捅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攻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不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 赵刚拎着驳壳枪,望见二连长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规矩。赵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 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 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旁边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只见他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砍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家义男得到消息时正下围棋,他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 (选自都梁《亮剑》第三章,有删改) 文本二: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此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选自孙犁《荷花淀》,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文本二开篇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水乡荷叶密布的特点,为下文的战斗埋下伏笔。 B.“五脏六腑”仿佛“冻结在一起”的李云龙,自嘲穿上了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的铠甲,表现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乐观与幽默。 C.文本一以赵刚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震惊”“痛心”“血脉贲张”等复杂心理变化侧面塑造了八路军战士们撼人心魄的英雄群像。 D.两篇小说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文本一李云龙张嘴就骂的“土匪式语言”,和文本二战后女人们的对话描写均富有生活气息。 10.亮剑精神,出自《亮剑》主角李云龙之口:面对强大的对手,要毅然亮剑!“亮剑精神”在文本一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文本分析。 11.同样是写伏击战,文本一和文本二有何差异?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 阅读《荷花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12.选出对女人月下编席情景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以诗化的语言、优美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富有舞蹈美和色彩美的动人画卷,反映了女主角对劳动、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也由此表现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B.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既烘托人物形象与心灵的美好,又表达了对白洋淀及白洋淀人民的热爱之情。 C.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体现了女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正因为此,才更激发起他们保卫家乡的豪情,为下文作了铺垫。 D.“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运用了比喻手法,既增添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美感,又突出了女人在这样美好的夜色中劳作的愉悦心情。 1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运用侧面描写,既交代了水生的年龄,又具有白洋淀地域青年的典型特征。 B.水生“笑了一下”,既是为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而笑;又是内疚的笑,自己刚回来就要出发,不能陪伴妻子。 C.水生嫂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想挽留水生,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 D.“你总是很积极的”,既有对男人的些许嗔怪,但更多的是对男人积极参加抗日的自豪。 14.下面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说《荷花淀》选自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 B.《荷花淀》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主要人物是一群青年妇女。 C.写景清新,细节生动,对话传神,这几点是《荷花淀》的主要艺术特色。 D.《荷花淀》采用纵剖面的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 15.丈夫很晚才回来,水生嫂却一直在等待,说说这个情节的表达作用。 16.你如何理解水生嫂的一“震”一“吮”? 17.这几段文字写出了水生嫂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芦花荡 孙犁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老头子小声说:“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945年8月于延安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狠狠”一词形象表现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及在此环境下顽强生存的意志与力量。 B.“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一句突出强调了两位小女孩被眼前看到的芦苇荡的美丽景色所迷时的内心状态。 C.文中“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一句主要表现了老头子驾船技术的高超。 D.“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找”字用语新奇,写出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 1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呆望”从神态和动作方面描摹敌人的行为,表现了作者的嘲讽之情,侧面衬托出老头子勇穿封锁线的形象。 B.“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湖边水鸟的大胆灵巧、富有活力,突显了老头子老当益壮的特点。 C.作者采用补叙手法,补充交代两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揭示她们在革命战争洪流中茁壮成长,成为抗日中坚力量。 D.“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一句用水面的平静衬托老头子与日军巧妙周旋时的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20.“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请联系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老英雄“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表现。 21.孙犁谈及创作时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环境中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课文《荷花淀》,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善良”和“美好”。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凫水”中的“凫”应读“fú”。 C.“苇眉”中的“苇”应读“wěi”。 D.“吮指头”中的“吮”应读“shǔn”。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本题,第①句,“窜”比“驶”恰当。结合句中“最后,努力一摇”可知,水生嫂们摇船的速度非常快,表现了她们急于摆脱敌人的追击。“驶”没有“窜”的速度快,故用“窜”。 第②句,“露”比“冒”恰当。“露”字有“显现”的意思。结合句中“听清楚枪神声只是想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可知,“露”表现了她们确定安全后的放松心态,而“冒”给人突兀感。 第③句,“冒”比“露”恰当。由前面的“忽然”可以看出,“冒”能更好地写出个一种突兀感,表现了区小队的队长动作的快捷果断,而“露”不能给人这样突然的感觉。 第④句,“钻”比“伸”恰当。因为前文是“一泅”,沉到水底后,到很远的地方才出来,所以这里用“钻”,即从水中“钻”出来。一“泅”一“钻”的动作,能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切带戏谑的感情。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复位的能力。 文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芦苇荡的。“无边……荡荡”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故第一处选①;“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所以第二处选②;“新穗”与上文“苇穗已在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高粱穗”相衔接,因而第三处选③;“底色”“敷抹”“点染”是绘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水生嫂是《荷花淀》里的人物,小说里月下送别的语段如下: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根据以上情节排除ABD。 小说里还有妇女们其探望丈夫的情节,如下: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里,只有“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其他几句是另外三个妇女说的。 故选C。 5.A 6.D 7.①对女人们的批评,批评她们顾念儿女情长,冒冒失失结伴探亲,没有大局观。②对女人们的担心(爱护),担心她们遭遇鬼子会有危险。 8.①塑造人物形象。一是女人们自身形象,如,商量探夫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女人或含蓄或率真或谨慎或冒失或羞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又如,结尾归途她们纷纷表示要与男子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敌人的对话描写,让一群争强好胜、充满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二是抗日战士的形象,如,女人们对男人的嗔怪及对家里来过队伍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了抗战队伍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 ②推动情节发展。如,商量探夫的对话“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为下文妇女们突遇敌船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又如,遇敌脱险后归途的对话描写,为女人们毅然组织革命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做了铺垫。 ③深化小说主题。从思念丈夫、埋怨丈夫到要同男人们在革命大道上并肩战斗的相关对话描写,真实深刻地反映出解放区的广大妇女在艰苦斗争环境中日益觉悟、迅速成长的变化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她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④拓展阅读审美空间。这些对话,往往不标明说话者的确切身份,而语言简洁、个性化、富有生活气息,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给读者提供了开阔的阅读审美空间。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充满了失望与伤心”程度过重,原文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点句子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比喻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包围封锁,形象地写出当时形势之严峻”错误,“铜墙铁壁”一般的荷叶,暗示抗日根据地的铜墙铁壁。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和其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题先了解所发生的事件,然后分析人物的情感。 结合“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大船追得很紧”以及“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可知,女人们去看望自己的丈夫,但是遇到了敌人,此句对女人们的批评,批评她们顾念儿女情长,冒冒失失结伴探亲,没有大局观。 结合“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和“‘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可知,水生见到女人们被敌人追赶,要不是队伍正好设了埋伏圈,会有危险的,虽然这次有惊无险,但水生很担心,这一称谓是对女人们的担心(爱护),担心她们遭遇鬼子会有危险。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此题要先找出女人的对话,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分析其作用,可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展现、艺术特色的角度分析。 结合“‘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可知,充分表现了女人或含蓄或率真或谨慎或冒失或羞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对话语言生动,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 结合“‘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可知,她们很不服气,纷纷表示要与男子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敌人的对话描写,让一群争强好胜、充满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文笔流畅,对话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结合“‘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可知,女人们对男人的嗔怪及对家里来过队伍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了抗战队伍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结合“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为下文“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的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更为紧凑; 结合结合“‘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这一对话,为女人们毅然组织革命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做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结合“‘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和“‘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以及“‘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可知,从思念丈夫、埋怨丈夫到要同男人们在革命大道上并肩战斗的相关对话描写,真实深刻地反映出解放区的广大妇女在艰苦斗争环境中日益觉悟、迅速成长的变化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她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化小说主题,语少意深。 最后可从艺术效果的角度分析,以上三组对话片段,往往不标明说话者的确切身份,但个性特点非常鲜明,刻画了呼之欲出的群体形象;语言简洁、个性化、富有生活气息,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给读者提供了开阔的阅读审美空间,增强了可读性,达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 9.C 10.①八路军战士们营养不良,衣衫单薄,在武器体力明显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亮出了军人之剑,维护了民族利益;②作为八路军将领,李云龙面对强敌,果断决定战斗,他身先士卒,抄刀斩杀日本军曹,表现了勇气与能力、态度和行动高度统一的亮剑精神。 11.①战斗场景。文本一故事发生在寒意透骨的群山中,详写战斗过程,场面惨烈悲壮;文本二故事发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淡化战斗过程,充满诗情画意。②人物形象。文本一注重动作、场面描写,突出人物勇敢坚毅的大无畏精神;文本二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突出人物保家卫国的情怀。③语言风格。文本一语言通俗质朴,令人感到粗犷而豪迈;文本二语言清新淡雅,令人感到纯净而唯美。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文本一以赵刚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错误,文本一以全知视角展开故事叙述。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亮剑精神”在文本一中主要体现在八路军战士和八路军将领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结合“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使赵刚感到痛心。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要和对手同归于尽。搏斗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捅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攻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不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可知,日军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但是,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八路军战士们营养不良,衣衫单薄,在武器体力明显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亮出了军人之剑,维护了民族利益。 结合“可战斗一打响,李云龙三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一时也按捺不住,拎着驳壳枪冲出去。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鬼子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敌人手中的步枪,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了两米开外”可知,战斗一打响,李云龙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对手是个日本军曹,最后军曹的身子被李云龙打飞出了两米开外。作为八路军将领,李云龙面对强敌,果断决定战斗,他身先士卒,抄刀斩杀日本军曹,表现了勇气与能力、态度和行动高度统一的亮剑精神。 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同样是写伏击战,文本一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文本二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具体可以从战斗场景、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 ①战斗场景。结合“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可知,文本一故事发生在寒意透骨的群山中,详写战斗过程,场面惨烈悲壮;结合“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可知,文本二故事发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淡化战斗过程,充满诗情画意。 ②人物形象。文本一中,李云龙与日本军曹的搏斗,张大彪和日军中尉的搏斗,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独立团的战士与日军士兵的搏斗,运用了场面描写,文本一注重动作、场面描写,突出人物勇敢坚毅的大无畏精神。文本二中,听到枪响声,战斗开始了,战士忙于歼敌,没看妻子一眼,妻子却各自寻找丈夫,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这个细节,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文本二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突出人物保家卫国的情怀。 ③语言风格。结合“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李云龙张嘴就骂,土匪式语言,可知文本一语言通俗质朴,令人感到粗犷而豪迈;文本二对淀上风光的描写,词浅意深,意境优美。可以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化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文本二语言清新淡雅,令人感到纯净而唯美。 12.D 13.A 14.B 15.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很晚才回来,说明斗争形势严峻,她为自己的丈夫担心,所以必须等到水生回来才放心。 16.一“震”一“吮”,寥寥数笔,不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白洋淀抗日根据地妇女内心深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从这个“震动”中,我们多少看出一点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心理。 17.水生嫂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想挽留水生,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从一开始的喜悦到后来的失望,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考验。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情景的能力。 D.“‘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运用了比喻手法”错误,本句中只描写了“雾”升起的情形,未见喻体,不是比喻。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原文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A.“运用侧面描写,既交代了水生的年龄……”错误,原文“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不是侧面描写,是正面肖像描写。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解放战争时期”错误,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可知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可知,水生很晚才回来,说明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水生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表明她担心自己的丈夫,所以一定要等到水生回来才放心。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的作用能力。 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她问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一“震”一“吮”,寥寥数笔,惟妙惟肖地描写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含蓄地写出了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心理。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 开头是“很晚丈夫才回来了”,丈夫很晚回来,水生嫂一直在等他。水生嫂“端饭”这个细节形象的表达了一个农村妇女的淳朴和一个妻子的温柔,在丈夫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她下意识的想要“端饭”,就是忘掉已经很晚了,忘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了,在这一瞬间,才是真正的让人心动的体贴。之所以忘记时间,完全是因为水生的回来,令水生嫂内心非常喜悦,也终于宽心。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从中可以看出水生嫂想到水生走后,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和自己,她想挽留水生。由“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可知,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水生嫂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所以,她从一开始看到丈夫回来时的喜悦,到听到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后,水生嫂内心有些失望。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考验。 18.B 19.C 20.①突出强调老头子“眼睛特别明亮”、“早出晚归捕鱼撒网的悠闲心情”,暗示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②与苇塘负责同志的对话描写,直接表现老英雄的自信和自尊。 ③接到两个小女孩时对她们说的话“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不怕,洗一洗吧”“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直接表现老英雄的自信。 ④大菱受伤,他觉得丢人现眼,发狠要为大菱讨回血债,直接表现老英雄过于自尊。 ⑤巧妙设计陷阱,并巧妙与敌人周旋,最终消灭敌人,都是老英雄维护自尊的表现。???? 21.①女性的善良和精神之美。无论是大菱、二菱,还是《荷花淀》中“水生嫂”们,在作者笔下均单纯、美丽,贤惠、识大体,是“美”的化身,且都是抗日的战士。 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善良与美。文中对老头子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了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美;而 “水生”们对家人的爱、勇敢与信心,也是善良和美的象征。 ③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让战斗场面洋溢着智慧与力量的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物成长的心理轨迹自然融合,精神上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共同构成了一种诗意的美好生活。??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被眼前看到的芦苇荡的美丽景色所迷时的内心状态”错误。此处主要表现两位小女孩从极度恶劣的冀中区斗争环境中被转移到芦花荡,找到队伍后的激动心情,也侧面表现出老头子的自信性格。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 “作者采用补叙手法”错误。插叙是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并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只能在篇中,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解释说明的作用,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本段应是“插叙”手法。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先,“过于自信和自尊”中的“过于”,有指“非常”,还有“过头”的意思。所以,这两种性格特点的意思是老头子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其次,从文中寻找相关的情节来体现这一性格特征。 原文“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一句中,“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对眼睛的细致刻画,写出了老头的聪明与智慧、精神与自信。“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在敌人严密封锁的险恶环境下,却表现出悠闲淡定,也暗示出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通过语言描写写出老头子帮助抗日队伍运输粮草,完全靠水上的能耐,没出过差错,直接表现老英雄的自信和自尊。 原文“不怕,洗一洗吧”“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这些语言描写都表现了老头子对自己技能的过于自信,面对敌人不慌乱的自信。 原文“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可知,大菱的受伤,激起了老头子对日本人的无限愤怒,他也觉得丢人现眼了,发狠要为大菱讨回血债,直接表现老英雄过于自尊。 文章最后写老头子智惩小鬼子,水下巧妙设计陷阱,并巧妙与敌人周旋,最终消灭敌人,为大菱报仇,用实际行动向二菱展现自己的本领,维护了自尊。 2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女性的善良和精神之美。“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还这么爱干净”“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 着雨过夜,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作者笔下美丽的女孩子,不仅单纯、美丽,更是“美”的化身,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抗日战士了。而《荷花淀》中“水生嫂”们,同样是那么美丽、贤惠、识大体,最后也为抗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无论是大菱、二菱,还是《荷花淀》中“水生嫂”们,在作者笔下均单纯、美丽,贤惠、识大体, 是“美”的化身,且都是抗日的战士。 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善良与美。作者对老头子的外貌、神态等描写,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美;借助他的语言描写,“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等语言描写都生动地表现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和要为小姑娘报仇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了老头子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写他“自信又自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老英雄的形象更加善良和美了。《荷花淀》中,“水生”们对家人的爱、勇敢与信心,如“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等,也是善良和美的象征。 在抗日战争这个非常态的生活中,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转化为诗意的景物描写;人物的自信、自尊、悔恨、自责、智慧和勇敢,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人物成长在纯美的水乡,热爱着自己的家乡,意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物成长的心理轨迹自然融合,精神上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共同构成了一种诗意生活,这就是作者说到的极致的美。

  • ID:2-19973816 7《包身工》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7 包身工

    第7课《包身工》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弄饭(lòng)赎罪(shú)磐石(pán)蜕变(tuì) B.惊骇(hài)游说(shuì)骷髅(gū)杀戮(lù) C.焦灼(zhuó)锭壳(dìng)真谛(dì)诺言(nuò) D.赝品(yàn)账簿(bó)拯救(zhěng)镣铐(li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同学喜迁新居,小王带着自己的画作去祝贺,同学见了高兴极了:“这下,我家真的和你家一样蓬荜增辉了!” ②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不少景点游客爆满,门票一票难求,给人以洛阳纸贵之感。 ③高三一轮复习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不假思索,所以成绩提高很慢。 ④《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⑤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给步履蹒跚的世界经济贸易乃至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开出了一剂“中国药方”。 ⑥在贫困山区,记者看到那些重新进入乡间学校的儿童,他们虽然筚路蓝缕身体孱弱,但一双双大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之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谄媚????襁褓????瞭望????义愤填鹰 B.薄荷????皮辊????讴歌????仁至义尽 C.歧视????荣耀????呻吟????横征暴殓 D.束缚????巍峨????蹒跚????消声匿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4.下列选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B.一个“挺”字,让人百感交集。回望疫情爆发之初,迅速上升的数字令人揪心。 C.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县委书记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 D.“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 5.把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成“几个蓬头、赤脚、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一边扣着钮扣冲下来了”,哪种句式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荷花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都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 ”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为其赐名“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 (1)在横线处填入的诗句最恰当的是(???) A.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了。 B.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C.“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夏衍(yán)??怜悯(mǐn)??荤腥(hūn)??搽粉(chá) B.揩油(kāi)??契约(qiè)??拷绸(kǎo)??蠕动(rú) C.骷髅(lǒu)??弄堂(nòng)??缜密(zhěn)??皮辊(gǔn) D.游说(shuì)??惺忪(xīng)??籼米(xiān)??栅栏(zhà) 8.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个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B.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同。 C.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D.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_____________。 《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①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____________。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____________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籼米、锅焦、豆腐渣等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____________,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②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莫及??界线??勾通??一针见血 B.望其项背??界限??勾通??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界限??勾连??入木三分 D.望其项背??界线??勾连??一针见血 10.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虚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C.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趁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 11.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 ……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节选自夏衍《包身工》) 13.依据文段,下列对文中数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临路的东洋厂从一家纱厂发展为六个纱厂、五个布厂,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 B.“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体现了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C.芦柴棒干满三年仅得二十元,而她两年来二百三十元的工钱全被带工老板剥削了。 D.数字彰显了资本疯狂的扩张,带工老板残酷的压榨,数字里浸透了包身工的血泪。 14.文段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最贴近时代、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 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写?写什么?思想感情的着落点和创作的立足点在哪里?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树立了一个榜样。这部作品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站在同情社会弱者的立场,创作的立足点面向平民,甚至是不起眼的“小人物”。 《包身工》充满感情、带有温度,其旋律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博爱。作者笔下散发出博爱情怀,对女童工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她们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进行直接揭露。夏衍的笔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时代的“脓疮”,对那个社会进行“刮骨疗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要告诉世人那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相,进而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1959年,夏衍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他“感到‘灵魂的震动’”“感到愤怒”“觉得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 《包身工》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作者饱含真情之外,还在于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文章开头有这样的内容: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 这段文字,无论是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都注重细节的刻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包身工》的艺术感染力还表现在充分运用和借鉴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有些评论家甚至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创作《包身工》时,夏衍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方法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衔接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小说手法的运用。他着重描写了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如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除了人物描写,值得研究的还有他对写作对象生活场景还原式的描绘,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串起一个个场景,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画面具有冲击力,特别是某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如包身工们早晨喝粥的情景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无论是讴歌时代,还是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摘编自曾散《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感》) 15.下列有关《包身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 B.《包身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饱含真情、注重细节刻画和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上。 C.有些评论家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这与《包身工》借鉴和运用了小说手法有关。 D.《包身工》采用电影的表现手法,一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只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有关于报告文学对时代、社会发展意义的思考,富有深度。 B.文章引用夏衍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的话证明作者的创作饱含真情。 C.《包身工》开头的语言、环境、动作等描写说明作品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D.本文创作的目的是从报告文学的特点入手,深入探究《包身工》成为经典的原因。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的创作,如果作者不是基于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不是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么作品就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 B.夏衍创作的《包身工》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散发出博爱的情怀,他要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真相,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 C.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社会现实,在具体创作中可以采用小说的手法虚构人物。 D.报告文学或讴歌时代,或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应有人文情怀,以有温度的作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激励后辈。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彭德怀印象 [美]埃德加·斯诺 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频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 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这很使我喜欢。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和其他红军领导人。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孩子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的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一天我同彭德怀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 “那是谁”彭德怀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你怎么知道的?”彭德怀问。“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彭德怀听了大笑,他指着我说:“这里有个洋鬼子,他是帝国主义吗?” “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 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我向彭德怀指出,当红军真的与日本人接独后,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同他们自己的鼻子一般大时,他们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 “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鼻子。”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红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我把棉袄裹紧,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原来问过彭德怀,是否可以归纳一下“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他给我讲了许多军事理论。最后,他说:“但没有往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最记得一九二八年的冬天,我的部队在湖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还受到包围。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烧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剩下的也不多,我们不愿碰他们的一点点东西。” “但是农民鼓励我们。他们从地下挖出他们藏起来不让国民党军队知道的粮食给我们吃,他们自己吃芋头和野菜。他们痛恨国民党军队烧了他们的房子,抢了他们的粮食。许多人参加了我们的队伍,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 他向我转过身来:“战术很重要,但是如果人民的大多数不支持我们,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不过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 (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 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红军主力干将之一,彭德怀带领部队历经艰险,突破敌人防线,为长征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B.彭德怀虽然身为军团司令员,但办公室的物件布置十分简陋,是因为条件的艰苦无法供应。 C.彭德怀指着斯诺说他是“洋鬼子”,言语较为随意,这恰好说明他们之间相处融洽。 D.人民群众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仍竭力帮助红军,也反映出国民党军队不得人心。 1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运用比喻的手法,塑造了彭德怀作为湖南人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形象。 B.面对敌人的悬赏缉拿,彭德怀只用一个哨兵站岗、上街也不带警卫,文章几次通过这样的细节交代来凸显人物形象。 C.围绕发生在小兵工厂的事件,作者采用对话方式,既表现出彭德怀性格的粗犷豪爽,也展露出他自信的一面。 D.彭德怀在回答斯诺“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的问题时,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认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的观点。 20.在斯诺的笔下,彭德怀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 21.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与夏衍的《包身工》都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既要求真实性,也呈现文学性,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弄饭(nòng); B项,骷髅(kū); D项,账簿(bù)。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语境指“你家”, 谦敬误用,使用错误。 ②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语境用于“门票”,误用对象,使用错误。 ③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语境指学习不认真思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④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语境用于曹雪芹进行文学创作,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排除BD两项。 ⑤步履蹒跚: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语境指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不顺利,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排除A项。 ⑥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指贫困山区的儿童衣衫破烂,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义愤填鹰”应为“义愤填膺”; C项,“横征暴殓”应为“横征暴敛”; D项,“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故选 B。 4.A 5.原句效果更好。①这是一个倒装句,强调“蓬头”等词。②将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的词语放在前面,突出了她们的狼狈和慌乱。③更深刻地表现出她们被剥削与奴役的可怜。改句没有这种强调效果。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引用。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需要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然后结合语意进行分析。 原句和改句的不同在于原句中“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是独立成句的,且用逗号隔开,可见原句采用了倒装句的形式,把表示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的词语“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等词语单独列出,突出了包身工起床后的状态,从而表现了她们的狼狈和慌乱,也更深刻地表现出她们被剥削与奴役的可怜。 改句采用长定语的单句形式,没有这种强调效果。 6.(1)C (2)C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语境描写的是“我家门前池塘里的荷花”,而且从“红色浓”“花瓣多”来看,描写的是夏季盛开的荷花。符合要求的是C项。 A.“小荷才露尖尖角”写的是未开的荷花,而且整首诗并非以荷花为主; B.主要写人的行为,并非描写荷花; D.写的是残荷。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季荷”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讽刺否定。 C项与题干中引号作用相同。 故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衍”,应读作“yǎn”。 B项,“契”,应读作“qì”。 C项,“髅”,应读作“lóu”;“弄”,应读作“lòng”。 故选D。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C。 9.C 10.A 11.A 12.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此处语境是指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追赶不上,远远落后,所以应用“望尘莫及”。 第二空处,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 根据语境,两词皆可使用。 第三空处,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勾连:①勾结。②牵涉;牵连。 语境说的是夏衍善于用纵线将横向事件牵连在一起,应用“勾连”。 第四空处,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语境说的是夏衍深刻揭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应用“入木三分”。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说的线索比作“彩带”,把事件比作“珍珠”。 A.“芦柴棒”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文中的女工。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铁门比作“红砖罐头的盖子”,将女工比作“鸡鸭”;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工住的房屋比作“鸽子笼”;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工的手脚比作“芦柴棒”,将女工的身体比作“弓”。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可知,第一个括号内应填“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据此排除B项和D项; 第二个括号后说的是“《包身工》是抒情的……”,要和这个句式相呼应,第二个括号内应填“《包身工》是叙事的……”,据此排除C项。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精确的”和“事实”搭配不当,可在“事实”前加“具体的”; 二是“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可改为“以……为中心”或“围绕……”。 13.A 14.①通过列举翔实数据,并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资本的疯狂扩张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剥削,体现了报告文学讲究客观真实的新闻性;②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记叙带工老板的冷酷言语,饱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诉,体现了报告文学写人记事讲究文学性;③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错误。根据“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可知,东洋厂飞跃地发展说明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三大重要特征。 根据“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可知,这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文章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准确真实的数字,增加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体现出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 根据“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可知,这段句子整散结合,形式整齐匀称,而有变化之美。并且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剥削中国工人的愤慨,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同情。修辞的运用增加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政论性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政论性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议论,是在形象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在强烈感情支配下的论断。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根据“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可知,作者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 15.B 16.D 17.C 【解析】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项,“《包身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饱含真情”说法不当,根据原文“《包身工》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作者饱含真情之外,还在于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可知“饱含真情”“艺术感染力”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故选B。 16.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本文创作的目的是从报告文学的特点入手,深入探究《包身工》成为经典的原因”理解有误。对本文创作的目的理解不当,阅读文本可知,目的是通过夏衍的《包身工》来说明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 故选D。 1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项,“可以采用小说的手法虚构人物”说法不当,原文第一段明确强调报告文学“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 故选C。 18.B 19.A 20.①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彭德怀带领战士们突破层层防线,六千英里的漫漫长征,一步步走到了胜利。②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热爱人民。彭德怀心怀士兵,他的吃穿用度和普通士兵几无不同。他认为人民的支持是红军战无不胜的源泉。③英勇无畏,精力过人。不怕敌人的悬赏缉拿,勇于挑战。④粗犷豪爽﹐充满自信。 21.①内容客观准确。文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彭德怀司令部的住处情况,如“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等,真实地写出了彭德怀住处的简陋。②事例典型翔实。彭德怀坦率,热情的性格,他对敌人悬赏缉拿的态度等等,都是斯诺亲眼见证并记录的典型事实。③直接引用。较大篇幅地引述彭德怀的话,真实性强,体现了纪实性作品的真实。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B.“是因为条件的艰苦无法供应”错误。文中写到彭德怀办公室的物件布置十分简陋,是为了突出彭德怀的简朴。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塑造了彭德怀作为湖南人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形象”错误。结合“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可知,是表现他精力过人。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可知,彭德怀带领战士们突破层层防线,六千英里的长征,一步步走到了胜利。可见彭德怀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百折不挠。 由原文“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可知,彭德怀心怀士兵,他的吃穿用度和普通士兵几无不同。他认为人民的支持是红军战无不胜的源泉。课件彭德怀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热爱人民。 由原文“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可知,彭德怀不怕敌人的悬赏缉拿,勇于挑战。可见,彭德怀英勇无畏,精力过人。 由原文“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鼻子。’”可知,当看到墙上有关日本人的漫画时,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并且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对于“我”提出的当人们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和中国人的一般大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的时候,彭德怀说不用担心,会认出来的。体现出彭德怀粗犷豪爽﹐充满自信。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内容客观准确。结合“司令部一一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一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可知,文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彭德怀司令部的住处情况,如“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等,真实地写出了彭德怀住处的简陋。 事例典型翔实。结合“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和其他红军领导人。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可知,彭德怀坦率、热情的性格,他对敌人悬赏缉拿的态度等等,都是斯诺亲眼见证并记录的事实。 结合“我记得一九二八年的冬天,我的部队在湖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还受到包围。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烧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剩下的也不多,我们不愿碰他们的一点点东西”可知,较大篇幅地引述彭德怀的话,真实性强,体现了纪实性作品的特征。

  • ID:2-19973809 6.2《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6.2 *为了忘却的记念

    6.2《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2.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微小说一般以微博的形式发表。 微小说已成为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的微型小说。 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 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义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加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与读者讨论。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①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②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③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你还记得那年我们一起游桂林的情景吗?在那里你画了一幅画送给我,这么多年我一直惠存着。 B.赵老师,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篇网络小说,自知功力不够,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斧正,万分感激。 C.刘校长的话真是抛砖引玉,像刘校长这样高龄仍在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D.钱老,久闻您在瓷器鉴定方面的大名,我刚刚得到一个清代的青花瓷器,想请您钧鉴,可以吗?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罗曼谛克。 C.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D.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_________在行政规定层面;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这些都是对民意的_________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_________。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_________重大贡献。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滞留??顺应??分水岭??不可磨灭 B.停留??顺应??转折点??不可磨灭 C.滞留??呼应??转折点??不可思议 D.停留??呼应??分水岭??不可思议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 B.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并正式确立下来。 C.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D.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的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 B.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ity Walk”在短时间之内走红,背后伴随着诸多的争议。有声音就认为,“City Walk”(1) ,说白了就是“压马路”和遛弯儿。也有观点认为,“City Walk”是一种同归朴素的出游方式,以舒缓从容的姿态欣赏每一处偶遇的风景。 抛开这些争议,我们更应该看到“City Walk”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对品质生活的新追求,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网红景点的匆忙打卡,(2) 。街角的咖啡店、热气腾腾的小饭馆,树影斑驳的老街巷……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蕴含着城市的独特气质,都可以成为“City Walk”的沿途风景。人们用脚步建立起与城市的深度链接,可以发现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 因此,“City Walk”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旅行方式,更是传承城市文化和记忆的新的“打开方式”,一座城市被人们所称道,不仅是因为三五个景点或者网红地标,更离不开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市井生活,这些场景组成了城市的“肌理”。通过“City Walk”可以让游客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换一个角度看,“City Walk”的走红,对城市管理者而言,(3) ?如何更好地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底蕴,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方便游客发现“小城故事”,如何营造更热情友好的旅行氛围……这些都亟待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创新理念,扩大治理能力,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0.下列句中引号用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为了忘却的记念》) B.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C.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D.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包身工》)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 ①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橙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 ② ,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反问??排比 B.比拟??比喻??排比 C.夸张??比喻??引用 D.反问??比拟??引用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 关 鲁 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噘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呢!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上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儿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倒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捐”: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儿,就加上一句道: “捐,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人们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太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吭。阿是?”书记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地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签子手“翻”“刺”“掏”“噘着嘴”等一连串动作描写,细节传神,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 B.老子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用绳子穿起木札,计两串,来敷衍他们。 C.关尹喜等关官对老子及其学说十分崇拜。这种崇拜的态度说明了当时不论懂与不懂老子学说的人,都十分喜欢空洞的说教。 D.老子出关是为了“换换新鲜空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无奈地逃避庸俗的现实。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口”一词一语双关,具有双重含义,在文中一是指函谷关,二是指政治、思想意识的关口。 B.全文有三处用“一段呆木头”来比喻老子。这是作者把老子“画”成呆头呆脑的老头子;也“画”出了他的思想过时、呆板、毫无生气。 C.小说细腻地描绘了听讲人们的神态,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 D.老子在周朝镐京为官,“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没有牙齿”,这些合理想象出来的细节,将人物进一步漫画化。 17.这篇小说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借“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意在讽刺什么? 18.这篇小说作者说是“故事新编”,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核心指向是对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坚守。无论凹、凸、平、漏四大版种的创作方式,还是三角刀、斜口刀、圆口刀等工具的使用,以及木刻家们发展出的寻求刀味与木味的多种技法,其实质都是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外化。一方面追求木刻图式的秩序感,另一方面寻求将复杂纹理融入其中,促成材与质对画面内容恰如其分的表现。创作者以刀代笔,在各类版材中寻找灵感,力求打造细腻、分明、流畅、有力的木刻作品。(1)__________。 (2)__________。黑白木刻中“墨”无浓淡之分,全靠点与线的疏密聚散构成不同色值的灰色,从而创造出其特有的黑白意境。它提倡汲取水墨韵味,重视色块冲击,尝试将现实主义审美观风格化地表现出来。木刻家们追求形象与神韵的和谐统一,其中黑白关系、疏密节奏等成为具体的考量维度。他们运用点、线、面编织图案,以刀笔深浅彰显层次,推崇刀法清劲,强调明暗有序,为黑白木刻的“色彩表现”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总之,既要追求水墨般的灵动隽永,也要突出刚劲锋利的力量感。“墨”与“木”相得益彰,“黑”与“白”刚柔并济,开辟了现实主义木刻创作的审美新内涵。 (3)__________。现实主义的创作者们致力于发掘传统艺术精髓,推动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方木刻艺术的再度兴起,让诸如“饾版”“拱花”等技艺得到传承,推出了一批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本土套色木刻佳作。如云南木刻色彩鲜艳、淳朴厚重、温润饱满,因颇具现实气息而大放异彩。《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中的古代木刻同样为当代创作者所重视,虚实有致、层次分明是他们关注的现实主义美学基因。而唐宋时期的灵动舒畅,元代的质朴浑厚,明代的柔和隽永,皆被视为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的审美底色。除了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对海外艺术的镜鉴亦使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转益多师。当代木刻还重视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呈现,将意象化表达纳入现实主义美学内涵,寻求来自心灵层面的现实追问。总之,在广泛接纳和包容中,当代木刻艺术正在形成新的创作方向。 (摘编自夏羿《刀木之间见精神——当代现实主义木刻美学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革命风起云涌,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结束,木刻版画作为新兴艺术媒介的突出代表,不仅贯穿了整个战争时期,起到支援抗战、提振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还以强悍的美学语言,成为当时极具号召、鼓舞与宣传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兴木刻开始朝着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向发展,无论画面叙事还是形象塑造,都强调一种现实主义质地的朴素表达,体现了解放区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充满朝气的美学转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众多经典木刻版画构筑起一道启蒙民众、凝聚民心的艺术风景线,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如鲁迅所言,木刻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艺术,它本来就是民间的、大众的,雕版工匠严格遵照刻制工艺,纵然能刻出纤秀细致的线条,但由于其复制印刷原有版式的特点,印出来的画面缺乏视觉冲击力,削弱了艺术性。这意味着中国木刻版画若要独立出来,仅依赖传统的刀刻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木刻之所以要重获新生、介入时代,其充分且必要的理由也在于它可以大量印刷、传播的实用功能,这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假如将木刻艺术加以改进,便能够在兼顾美术作品图像魅力的同时,发挥自身先进的传播属性,占据报纸杂志、街头墙面等公共视觉领地。如此一来,那些承载着炽热革命思想的文字虽然无法深入大众的理性认知,却可以依托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蕴含在图像中的精神编码传达出来,以美的感染力深入心灵,承担起视觉艺术在思想启蒙方面的社会职责。 鲁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破题”思路,于是开设木刻讲习班,培养木刻青年,并在观念上颠覆木刻刀法的应用规范,提出“以刀代笔”“单刀直入”“放刀直干”等言简意赅的创作方法论,这就与源自欧洲的表现主义木刻拉开距离,(4)__________。以胡一川创作的木刻作品《到前线去》为例,画面中那些大开大合、勇猛爽利的布白,都是刻刀在艺术家坚定专注的状态下有效运用的刻痕。艺术家似乎根本不去考虑技法是否精熟,抑或来不及等待提升技巧,就迫不及待地抒发胸中激愤,希望作品以最快的速度引发心灵共鸣,号召和鼓舞全民族一致抗日。 (摘编自黄洋《刀木碰撞的历史之声——探索藏在新兴木刻版画中的精神编码》) 附图: (德)珂勒惠支《牺牲》??????????????胡一川《到前线去》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黑白”“水墨”,但材料一是对这种黑白水墨意境的欣赏,材料二则是否定这种黑白水墨的艺术功能。 B.材料一中指出既要追求木刻图式的秩序感,又要促成画面内容恰如其分的表达,这是木刻创作中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外化表现。 C.材料一中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地方木刻艺术再度兴起,是传统技艺传承和本土特色结合的典范。 D.材料二指出新兴木刻从形象塑造到画面内容都强调朴素反映现实、摒弃形式追求,这正是启蒙大众、凝聚民心的时代需要。 2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兴木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朝着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向发展,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体现了文艺的时代性。 B.鲁迅先生认为严格遵照刻制工艺,复制印刷原有版式,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性,所以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 C.木刻版画除了自身的图像魅力外,还具有先进的传播属性,适合在公共视觉领地宣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D.鲁迅先生提出的与欧洲表现主义木刻有所区别的创作方法论,有利于发挥木刻艺术的感召、鼓舞和宣传作用。 21.下列论述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木刻版画以黑白反差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衬托所要表现的主题。(《黑白木刻的艺术特点与语言特点》) B.充分利用手中有限种类的刀具,通过精心地组织排列,创造出各种丰富的灰色层次,以达到与色彩表现等值的效果。(《刀木之音——黑白木刻艺术语言随想》) C.木刻版画有两条主线:一是物性,包括材质技能对语言的意义性;一是人性,人性左右了表现内涵的精神品质。(《有一种力量叫版画》) D.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继承唐宋时期的画线传统和上色技艺,具有鲜艳明亮、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四大年画》) 22.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在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A.(1)处为:刀味之刚毅、木味之朴拙,共同确立了木刻艺术的现实主义基调 B.(2)处为:创造黑白意境是当代木刻着重阐释的另一特征 C.(3)处为:当代木刻艺术渐趋形成兼容并蓄的创作方向 D.(4)处为:表现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美学气质 23.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而在《写于深夜里》一文中,他写到:“许多人都明白他已不在人世里,……只有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我知道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仍在上海翻译和校对……”请结合材料一、二和课文内容,探究鲁迅先生选择《牺牲》这幅木刻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女性的同乡和朋友”应用表选择的连词“或”。 B.语序不当,应改为“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C.语序不当,应改为“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 故选D。 2.微小说是以微博形式发表的,一般在140字以内的,语言简洁、短小精悍、互动性强的微型小说。 【详解】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考查的题型的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首先要找出“微小说一般指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主体,再结合“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与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并与读者讨论”等句子整合即可,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注意字数的要求。 3. 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本段文字主要讲了王富仁对毛泽东的“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的看法。第一空,根据上文“鲁迅……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可知,后面句中应是与“封建社会”相对应的,此处要根据“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写“鲁迅是新时代的圣人”。 第二空,根据“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分析,前文有关联词“之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是因为鲁迅的对于中国的精神意义”。 第三空,根据前文“彻底摆脱了……奴隶性格”可知,此处相对于“奴隶性格”,应填写“独立自由精神”,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4.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 A项,“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词用用于自己,不当; B项,“斧正”是敬辞,请别人修改文章,使用正确。 C项,“抛砖引玉”“绵薄之力”都是谦辞,不能用于称述别人。 D项,“钧鉴”是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词用用来品鉴古董,不当。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A. “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是引用他人的诗句,应加引号。 B. 括号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怎么怪法”是“忘却”的主语,不是问句。 D. “叹息道”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后面表示是直接引语。 故选C。 6.B 7.D 8.C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滞留:停留不动。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停留”强调因人为原因而停止,“滞留”强调因客观原因而停止。 语段是指国家对纪念抗战胜利暂时只进行了行政规定,故应用“停留”。 顺应:顺从;适应。呼应:一呼一应,互相联系或照应。 语境指顺从民意,应用“顺应”。 分水岭:①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②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转折点: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 语境没有强调“分界”,应用“转折点”。 不可磨灭:指功业、功绩、事实、印象等不可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语段中指中国人民做出了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巨大贡献,应用“不可磨灭”。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重复赘余,应将“差不多”删去;二是成分残缺,可在“国家法律”后添加“的形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后的“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决定前面句子的结尾处应该是具体的某一幕,结合选项可知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幕,据此分析发现,只有C项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收尾,可以排除A、B、D三项。 故选C。 9.这些都需要(或亟待)城市管理者不断创新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借助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 10.C 11.(1)听上去很洋气 (2)而是希望在漫步中寻找城市的美好 (3)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机遇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部分语病有三: 一是“亟待”“需要”用语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二是“扩大治理能力”搭配不当,应该将“扩大”改为“提高”。 三是“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搭配不当,“让城市‘出圈’”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应该在“新理念的思潮”前加上“借助”。 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划横线处的“肌理”本意是形象表面的纹理,在这里是对这些场景的形象化的表达,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 A.“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是引用的内容,引号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一路的挂过去,不是真正的发扬国光,引号表讽刺否定的作用。 C.体检,一般指体格检查。用在“新时代中国”上,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 D.包身工是她们的正式的名称,引号表示特殊称谓,起强调作用。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说白了就是‘压马路’和遛弯儿”可推知,应该填写对“City Walk”的认识,且表达结论并不通俗,因为“City Walk”是英文表意,所以可填“听上去很洋气”。 第二空,根据“不再满足于网红景点的匆忙打卡”可知,后面应该写“而是……”的转折内容。结合“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蕴含着城市的独特气质,都可以成为‘City Walk’的沿途风景”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还希望从漫步中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所以可填“而是希望在漫步中寻找城市的美好”。 第三空,上文说“City Walk”的走红可以让游客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后面几个“如何”领起的语意是期望城市管理者思考如何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可推知“City Walk”的走红对城市管理者意味着新的机遇。用疑问句形式表意,可填“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机遇”。 12.B 13.①原文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②原文先写车子,再写人,符合观察的先后顺序,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③原文将“农人”具体分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4.①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②麦收地里无闲人 【解析】1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找出原文和修改后句子的区别,然后一一分析原文的表述好在什么地方。 原句的主语“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被换成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原句的“迫不及待”是说辘轳车的,而改句说成了“农人”;“,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被改为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 (1)从修辞手法看,“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迫不及待”“走出来”等词将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人格化,更好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 (2)从观察顺序看,联系实际生活可知,当农人推着辘轳车出小院时,应是先看到车子,再看到人,这样的先后顺序符合生活真实情况,而且车子与人依次出现,也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 (3)从结构看,原文不写“农人”,而将其具体化,即“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可知,此处应写关于农人要收割成熟的麦子的内容,并表现出其心情的急迫,可填写“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根据“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检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可知,此处写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忙着收麦,可填写“麦收地里无闲人”之类的语句。 15.A 16.C 17.小说借古讽今,一方面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当时已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崇尚空谈)的做法。 18.①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小说中为了表现老子学说的深奥、玄虚,故意引用了老子的言论,还想象了老子在讲学时“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等,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②细节描写,如写众人听老子讲学时的疲倦相,“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逼真形象。③环境描写,小说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写了老子离去时的场景,给人以缥缈、玄虚之感。 【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有误,根据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这主要写关吏的贪婪。故A项错。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 “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错,应为侧面表现了老子讲得太深奥、迂腐。故C项错。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鉴赏等综合能力。 这篇小说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作品的出处和题目中的提示语“典故”一词推知,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至于“讽刺”的对象,讽刺的意义,从选文描写的众人听讲的过程来看,“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他们根本听不懂老子在讲什么,因此讽刺了关尹喜等一大帮假充文化人,喜欢所谓的虚无的“国粹”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懂的媚俗从众风尚。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其实和新文化运动初期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借故事新编的方式来表达国人崇尚虚无,不注重时事的风气,显得婉曲、隐晦且辛辣。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题干提示语“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要求分析“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里考查的是表达方式中的描写。本文为了增强生动性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语言表现了老子所讲学问的深奥难懂;“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噘着嘴走开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关尹的贪婪。 还运用了细节描写,作者想象老子说话的声音:“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捐’:大家还是听不懂。”让读者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在行文中,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如“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人们送老子离开时,开始还能看出颜色、坐骑、物品等,一会又变成灰色、黄色,通过颜色的快速变化,突出了神秘感。 19.B 20.B 21.C 22.D 23.①《牺牲》中用粗犷的线条和黑白明暗的强烈对比,刻画了一位母亲饱含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奉献出去的情景,令人震撼。②鲁迅借助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柔石等“左联”烈士及其亲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蕴含其中,以达到思想启蒙的社会目的。③鲁迅先生借《牺牲》不仅抒发自己胸中的激愤,还以刚劲锋利、言简意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木刻作品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否定这种黑白水墨的艺术功能”错,原文为“削弱了艺术性”,可见材料二否定的是印刷功能对木刻艺术性的削弱。 C.“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地方木刻艺术”移花接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是修饰“本土套色木刻佳作”的,而非形容“地方木刻艺术”。 D.“摒弃形式追求”曲解文意,从原文看新兴木刻艺术强调反映现实、通俗易懂,只是美学风格的变化,并不等于“摒弃”形式追求。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鲁迅先生认为……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张冠李戴,“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鲁迅先生的观点。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木刻版画的两条主线的“另一条”“人性左右了表现内涵的精神品质”,与材料一“当代木刻还重视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呈现”的美学观点不一致。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此处前面讲的是“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木刻家们发展出的寻求刀味与木味的多种技法”,此处为总结句,“共同确立了木刻艺术的现实主义基调”与此处内容相符。 B.此句为第二段总领句,后面上讲的是木刻中的“黑”与“白”;句式上与第一段“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照应,可用“另一特征”这种表达。此项符合要求。 C.此句为第三段总领句,后面讲的是“除了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对海外艺术的镜鉴亦使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转益多师”“在广泛接纳和包容中,当代木刻艺术正在形成新的创作方向”,可见是说中国木版画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海外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此项符合要求。 D.前面介绍了鲁迅的创作手法,“这就与源自欧洲的表现主义木刻拉开距离”,后面应该是说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化的现代版画艺术语汇。此项表述与语境不合。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牺牲》是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画了一位母亲含悲让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从艺术手法上看,《牺牲》刻画了一位母亲饱含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奉献出去的情景,画面中间是一位母亲忍受了痛苦将手中的婴儿献出去,母子两个的背景是大片的黑色,黑色的边缘又有白色的光晕,线条粗犷,运用黑白明暗的对比,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②鲁迅先生选择《牺牲》这幅木刻的原因。当时正值左联五烈士牺牲之时,鲁迅要选择能够表达自己悲愤心情和鞭挞黑暗社会、启迪民众思想的艺术作品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感,而木刻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启蒙价值,“假如将木刻艺术加以改进,便能够在兼顾美术作品图像魅力的同时,发挥自身先进的传播属性,占据报纸杂志、街头墙面等公共视觉领地。如此一来,那些承载着炽热革命思想的文字虽然无法深入大众的理性认知,却可以依托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蕴含在图像中的精神编码传达出来,以美的感染力深入心灵,承担起视觉艺术在思想启蒙方面的社会职责”,鲁迅借助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柔石等“左联”烈士及其亲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蕴含其中,以达到思想启蒙的社会目的。 ③这幅版画的发表在鲁迅而言,意义非常。因为它是对不久前遇害的柔石等进步青年的“无言的纪念”。柔石的牺牲让鲁迅非常震惊和悲痛,因为这个极具才华和热情的年轻人,不仅是鲁迅的追随者,更是“左联”斗争中值得信赖的战友。因为鲁迅对于柔石等进步青年所寄与的希望以及对于他们牺牲的震悼,《牺牲》中交织着因深沉的爱被剥夺而生出的压抑和悲哀,无疑最能诠释鲁迅当时的复杂心理。鲁迅先生借《牺牲》不仅抒发自己胸中的激愤,还以刚劲锋利、言简意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木刻作品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 ID:2-19973809 6.2《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6.2 *为了忘却的记念

    6.2《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2.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微小说一般以微博的形式发表。 微小说已成为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的微型小说。 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 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义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加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与读者讨论。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①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②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③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你还记得那年我们一起游桂林的情景吗?在那里你画了一幅画送给我,这么多年我一直惠存着。 B.赵老师,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篇网络小说,自知功力不够,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斧正,万分感激。 C.刘校长的话真是抛砖引玉,像刘校长这样高龄仍在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D.钱老,久闻您在瓷器鉴定方面的大名,我刚刚得到一个清代的青花瓷器,想请您钧鉴,可以吗?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罗曼谛克。 C.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D.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_________在行政规定层面;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这些都是对民意的_________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_________。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_________重大贡献。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滞留??顺应??分水岭??不可磨灭 B.停留??顺应??转折点??不可磨灭 C.滞留??呼应??转折点??不可思议 D.停留??呼应??分水岭??不可思议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 B.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并正式确立下来。 C.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D.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的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 B.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ity Walk”在短时间之内走红,背后伴随着诸多的争议。有声音就认为,“City Walk”(1) ,说白了就是“压马路”和遛弯儿。也有观点认为,“City Walk”是一种同归朴素的出游方式,以舒缓从容的姿态欣赏每一处偶遇的风景。 抛开这些争议,我们更应该看到“City Walk”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对品质生活的新追求,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网红景点的匆忙打卡,(2) 。街角的咖啡店、热气腾腾的小饭馆,树影斑驳的老街巷……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蕴含着城市的独特气质,都可以成为“City Walk”的沿途风景。人们用脚步建立起与城市的深度链接,可以发现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 因此,“City Walk”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旅行方式,更是传承城市文化和记忆的新的“打开方式”,一座城市被人们所称道,不仅是因为三五个景点或者网红地标,更离不开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市井生活,这些场景组成了城市的“肌理”。通过“City Walk”可以让游客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换一个角度看,“City Walk”的走红,对城市管理者而言,(3) ?如何更好地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底蕴,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方便游客发现“小城故事”,如何营造更热情友好的旅行氛围……这些都亟待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创新理念,扩大治理能力,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0.下列句中引号用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为了忘却的记念》) B.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C.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D.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包身工》)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 ①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橙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 ② ,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反问??排比 B.比拟??比喻??排比 C.夸张??比喻??引用 D.反问??比拟??引用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 关 鲁 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噘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呢!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上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儿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倒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捐”: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儿,就加上一句道: “捐,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人们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太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吭。阿是?”书记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地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签子手“翻”“刺”“掏”“噘着嘴”等一连串动作描写,细节传神,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 B.老子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用绳子穿起木札,计两串,来敷衍他们。 C.关尹喜等关官对老子及其学说十分崇拜。这种崇拜的态度说明了当时不论懂与不懂老子学说的人,都十分喜欢空洞的说教。 D.老子出关是为了“换换新鲜空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无奈地逃避庸俗的现实。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口”一词一语双关,具有双重含义,在文中一是指函谷关,二是指政治、思想意识的关口。 B.全文有三处用“一段呆木头”来比喻老子。这是作者把老子“画”成呆头呆脑的老头子;也“画”出了他的思想过时、呆板、毫无生气。 C.小说细腻地描绘了听讲人们的神态,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 D.老子在周朝镐京为官,“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没有牙齿”,这些合理想象出来的细节,将人物进一步漫画化。 17.这篇小说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借“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意在讽刺什么? 18.这篇小说作者说是“故事新编”,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核心指向是对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坚守。无论凹、凸、平、漏四大版种的创作方式,还是三角刀、斜口刀、圆口刀等工具的使用,以及木刻家们发展出的寻求刀味与木味的多种技法,其实质都是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外化。一方面追求木刻图式的秩序感,另一方面寻求将复杂纹理融入其中,促成材与质对画面内容恰如其分的表现。创作者以刀代笔,在各类版材中寻找灵感,力求打造细腻、分明、流畅、有力的木刻作品。(1)__________。 (2)__________。黑白木刻中“墨”无浓淡之分,全靠点与线的疏密聚散构成不同色值的灰色,从而创造出其特有的黑白意境。它提倡汲取水墨韵味,重视色块冲击,尝试将现实主义审美观风格化地表现出来。木刻家们追求形象与神韵的和谐统一,其中黑白关系、疏密节奏等成为具体的考量维度。他们运用点、线、面编织图案,以刀笔深浅彰显层次,推崇刀法清劲,强调明暗有序,为黑白木刻的“色彩表现”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总之,既要追求水墨般的灵动隽永,也要突出刚劲锋利的力量感。“墨”与“木”相得益彰,“黑”与“白”刚柔并济,开辟了现实主义木刻创作的审美新内涵。 (3)__________。现实主义的创作者们致力于发掘传统艺术精髓,推动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方木刻艺术的再度兴起,让诸如“饾版”“拱花”等技艺得到传承,推出了一批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本土套色木刻佳作。如云南木刻色彩鲜艳、淳朴厚重、温润饱满,因颇具现实气息而大放异彩。《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中的古代木刻同样为当代创作者所重视,虚实有致、层次分明是他们关注的现实主义美学基因。而唐宋时期的灵动舒畅,元代的质朴浑厚,明代的柔和隽永,皆被视为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的审美底色。除了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对海外艺术的镜鉴亦使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转益多师。当代木刻还重视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呈现,将意象化表达纳入现实主义美学内涵,寻求来自心灵层面的现实追问。总之,在广泛接纳和包容中,当代木刻艺术正在形成新的创作方向。 (摘编自夏羿《刀木之间见精神——当代现实主义木刻美学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革命风起云涌,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结束,木刻版画作为新兴艺术媒介的突出代表,不仅贯穿了整个战争时期,起到支援抗战、提振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还以强悍的美学语言,成为当时极具号召、鼓舞与宣传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兴木刻开始朝着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向发展,无论画面叙事还是形象塑造,都强调一种现实主义质地的朴素表达,体现了解放区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充满朝气的美学转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众多经典木刻版画构筑起一道启蒙民众、凝聚民心的艺术风景线,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如鲁迅所言,木刻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艺术,它本来就是民间的、大众的,雕版工匠严格遵照刻制工艺,纵然能刻出纤秀细致的线条,但由于其复制印刷原有版式的特点,印出来的画面缺乏视觉冲击力,削弱了艺术性。这意味着中国木刻版画若要独立出来,仅依赖传统的刀刻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木刻之所以要重获新生、介入时代,其充分且必要的理由也在于它可以大量印刷、传播的实用功能,这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假如将木刻艺术加以改进,便能够在兼顾美术作品图像魅力的同时,发挥自身先进的传播属性,占据报纸杂志、街头墙面等公共视觉领地。如此一来,那些承载着炽热革命思想的文字虽然无法深入大众的理性认知,却可以依托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蕴含在图像中的精神编码传达出来,以美的感染力深入心灵,承担起视觉艺术在思想启蒙方面的社会职责。 鲁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破题”思路,于是开设木刻讲习班,培养木刻青年,并在观念上颠覆木刻刀法的应用规范,提出“以刀代笔”“单刀直入”“放刀直干”等言简意赅的创作方法论,这就与源自欧洲的表现主义木刻拉开距离,(4)__________。以胡一川创作的木刻作品《到前线去》为例,画面中那些大开大合、勇猛爽利的布白,都是刻刀在艺术家坚定专注的状态下有效运用的刻痕。艺术家似乎根本不去考虑技法是否精熟,抑或来不及等待提升技巧,就迫不及待地抒发胸中激愤,希望作品以最快的速度引发心灵共鸣,号召和鼓舞全民族一致抗日。 (摘编自黄洋《刀木碰撞的历史之声——探索藏在新兴木刻版画中的精神编码》) 附图: (德)珂勒惠支《牺牲》??????????????胡一川《到前线去》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黑白”“水墨”,但材料一是对这种黑白水墨意境的欣赏,材料二则是否定这种黑白水墨的艺术功能。 B.材料一中指出既要追求木刻图式的秩序感,又要促成画面内容恰如其分的表达,这是木刻创作中现实主义审美观的外化表现。 C.材料一中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地方木刻艺术再度兴起,是传统技艺传承和本土特色结合的典范。 D.材料二指出新兴木刻从形象塑造到画面内容都强调朴素反映现实、摒弃形式追求,这正是启蒙大众、凝聚民心的时代需要。 2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兴木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朝着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向发展,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体现了文艺的时代性。 B.鲁迅先生认为严格遵照刻制工艺,复制印刷原有版式,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性,所以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 C.木刻版画除了自身的图像魅力外,还具有先进的传播属性,适合在公共视觉领地宣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D.鲁迅先生提出的与欧洲表现主义木刻有所区别的创作方法论,有利于发挥木刻艺术的感召、鼓舞和宣传作用。 21.下列论述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木刻版画以黑白反差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衬托所要表现的主题。(《黑白木刻的艺术特点与语言特点》) B.充分利用手中有限种类的刀具,通过精心地组织排列,创造出各种丰富的灰色层次,以达到与色彩表现等值的效果。(《刀木之音——黑白木刻艺术语言随想》) C.木刻版画有两条主线:一是物性,包括材质技能对语言的意义性;一是人性,人性左右了表现内涵的精神品质。(《有一种力量叫版画》) D.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继承唐宋时期的画线传统和上色技艺,具有鲜艳明亮、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四大年画》) 22.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在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A.(1)处为:刀味之刚毅、木味之朴拙,共同确立了木刻艺术的现实主义基调 B.(2)处为:创造黑白意境是当代木刻着重阐释的另一特征 C.(3)处为:当代木刻艺术渐趋形成兼容并蓄的创作方向 D.(4)处为:表现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美学气质 23.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而在《写于深夜里》一文中,他写到:“许多人都明白他已不在人世里,……只有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我知道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仍在上海翻译和校对……”请结合材料一、二和课文内容,探究鲁迅先生选择《牺牲》这幅木刻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女性的同乡和朋友”应用表选择的连词“或”。 B.语序不当,应改为“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C.语序不当,应改为“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 故选D。 2.微小说是以微博形式发表的,一般在140字以内的,语言简洁、短小精悍、互动性强的微型小说。 【详解】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考查的题型的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首先要找出“微小说一般指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主体,再结合“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与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并与读者讨论”等句子整合即可,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注意字数的要求。 3. 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本段文字主要讲了王富仁对毛泽东的“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的看法。第一空,根据上文“鲁迅……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可知,后面句中应是与“封建社会”相对应的,此处要根据“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写“鲁迅是新时代的圣人”。 第二空,根据“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分析,前文有关联词“之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是因为鲁迅的对于中国的精神意义”。 第三空,根据前文“彻底摆脱了……奴隶性格”可知,此处相对于“奴隶性格”,应填写“独立自由精神”,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4.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 A项,“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词用用于自己,不当; B项,“斧正”是敬辞,请别人修改文章,使用正确。 C项,“抛砖引玉”“绵薄之力”都是谦辞,不能用于称述别人。 D项,“钧鉴”是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词用用来品鉴古董,不当。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A. “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是引用他人的诗句,应加引号。 B. 括号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怎么怪法”是“忘却”的主语,不是问句。 D. “叹息道”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后面表示是直接引语。 故选C。 6.B 7.D 8.C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滞留:停留不动。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停留”强调因人为原因而停止,“滞留”强调因客观原因而停止。 语段是指国家对纪念抗战胜利暂时只进行了行政规定,故应用“停留”。 顺应:顺从;适应。呼应:一呼一应,互相联系或照应。 语境指顺从民意,应用“顺应”。 分水岭:①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②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转折点: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 语境没有强调“分界”,应用“转折点”。 不可磨灭:指功业、功绩、事实、印象等不可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语段中指中国人民做出了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巨大贡献,应用“不可磨灭”。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重复赘余,应将“差不多”删去;二是成分残缺,可在“国家法律”后添加“的形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后的“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决定前面句子的结尾处应该是具体的某一幕,结合选项可知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幕,据此分析发现,只有C项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收尾,可以排除A、B、D三项。 故选C。 9.这些都需要(或亟待)城市管理者不断创新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借助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 10.C 11.(1)听上去很洋气 (2)而是希望在漫步中寻找城市的美好 (3)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机遇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部分语病有三: 一是“亟待”“需要”用语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二是“扩大治理能力”搭配不当,应该将“扩大”改为“提高”。 三是“新理念的风潮让城市‘出圈’”搭配不当,“让城市‘出圈’”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应该在“新理念的思潮”前加上“借助”。 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划横线处的“肌理”本意是形象表面的纹理,在这里是对这些场景的形象化的表达,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 A.“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是引用的内容,引号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一路的挂过去,不是真正的发扬国光,引号表讽刺否定的作用。 C.体检,一般指体格检查。用在“新时代中国”上,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 D.包身工是她们的正式的名称,引号表示特殊称谓,起强调作用。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说白了就是‘压马路’和遛弯儿”可推知,应该填写对“City Walk”的认识,且表达结论并不通俗,因为“City Walk”是英文表意,所以可填“听上去很洋气”。 第二空,根据“不再满足于网红景点的匆忙打卡”可知,后面应该写“而是……”的转折内容。结合“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蕴含着城市的独特气质,都可以成为‘City Walk’的沿途风景”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还希望从漫步中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所以可填“而是希望在漫步中寻找城市的美好”。 第三空,上文说“City Walk”的走红可以让游客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后面几个“如何”领起的语意是期望城市管理者思考如何把城市的特色名片擦亮,可推知“City Walk”的走红对城市管理者意味着新的机遇。用疑问句形式表意,可填“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机遇”。 12.B 13.①原文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②原文先写车子,再写人,符合观察的先后顺序,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③原文将“农人”具体分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4.①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②麦收地里无闲人 【解析】1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找出原文和修改后句子的区别,然后一一分析原文的表述好在什么地方。 原句的主语“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被换成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原句的“迫不及待”是说辘轳车的,而改句说成了“农人”;“,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被改为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 (1)从修辞手法看,“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迫不及待”“走出来”等词将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人格化,更好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 (2)从观察顺序看,联系实际生活可知,当农人推着辘轳车出小院时,应是先看到车子,再看到人,这样的先后顺序符合生活真实情况,而且车子与人依次出现,也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 (3)从结构看,原文不写“农人”,而将其具体化,即“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可知,此处应写关于农人要收割成熟的麦子的内容,并表现出其心情的急迫,可填写“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根据“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检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可知,此处写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忙着收麦,可填写“麦收地里无闲人”之类的语句。 15.A 16.C 17.小说借古讽今,一方面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当时已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崇尚空谈)的做法。 18.①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小说中为了表现老子学说的深奥、玄虚,故意引用了老子的言论,还想象了老子在讲学时“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等,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②细节描写,如写众人听老子讲学时的疲倦相,“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逼真形象。③环境描写,小说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写了老子离去时的场景,给人以缥缈、玄虚之感。 【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有误,根据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这主要写关吏的贪婪。故A项错。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 “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错,应为侧面表现了老子讲得太深奥、迂腐。故C项错。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鉴赏等综合能力。 这篇小说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作品的出处和题目中的提示语“典故”一词推知,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至于“讽刺”的对象,讽刺的意义,从选文描写的众人听讲的过程来看,“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他们根本听不懂老子在讲什么,因此讽刺了关尹喜等一大帮假充文化人,喜欢所谓的虚无的“国粹”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懂的媚俗从众风尚。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其实和新文化运动初期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借故事新编的方式来表达国人崇尚虚无,不注重时事的风气,显得婉曲、隐晦且辛辣。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题干提示语“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要求分析“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里考查的是表达方式中的描写。本文为了增强生动性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语言表现了老子所讲学问的深奥难懂;“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噘着嘴走开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关尹的贪婪。 还运用了细节描写,作者想象老子说话的声音:“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捐’:大家还是听不懂。”让读者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在行文中,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如“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人们送老子离开时,开始还能看出颜色、坐骑、物品等,一会又变成灰色、黄色,通过颜色的快速变化,突出了神秘感。 19.B 20.B 21.C 22.D 23.①《牺牲》中用粗犷的线条和黑白明暗的强烈对比,刻画了一位母亲饱含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奉献出去的情景,令人震撼。②鲁迅借助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柔石等“左联”烈士及其亲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蕴含其中,以达到思想启蒙的社会目的。③鲁迅先生借《牺牲》不仅抒发自己胸中的激愤,还以刚劲锋利、言简意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木刻作品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否定这种黑白水墨的艺术功能”错,原文为“削弱了艺术性”,可见材料二否定的是印刷功能对木刻艺术性的削弱。 C.“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地方木刻艺术”移花接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是修饰“本土套色木刻佳作”的,而非形容“地方木刻艺术”。 D.“摒弃形式追求”曲解文意,从原文看新兴木刻艺术强调反映现实、通俗易懂,只是美学风格的变化,并不等于“摒弃”形式追求。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鲁迅先生认为……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张冠李戴,“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刀刻法”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鲁迅先生的观点。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木刻版画的两条主线的“另一条”“人性左右了表现内涵的精神品质”,与材料一“当代木刻还重视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呈现”的美学观点不一致。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此处前面讲的是“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木刻家们发展出的寻求刀味与木味的多种技法”,此处为总结句,“共同确立了木刻艺术的现实主义基调”与此处内容相符。 B.此句为第二段总领句,后面上讲的是木刻中的“黑”与“白”;句式上与第一段“当代木刻对刀味与木味的强调是其着重阐释的一个重要特征”照应,可用“另一特征”这种表达。此项符合要求。 C.此句为第三段总领句,后面讲的是“除了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对海外艺术的镜鉴亦使当代现实主义木刻创作转益多师”“在广泛接纳和包容中,当代木刻艺术正在形成新的创作方向”,可见是说中国木版画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海外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此项符合要求。 D.前面介绍了鲁迅的创作手法,“这就与源自欧洲的表现主义木刻拉开距离”,后面应该是说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化的现代版画艺术语汇。此项表述与语境不合。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牺牲》是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画了一位母亲含悲让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从艺术手法上看,《牺牲》刻画了一位母亲饱含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奉献出去的情景,画面中间是一位母亲忍受了痛苦将手中的婴儿献出去,母子两个的背景是大片的黑色,黑色的边缘又有白色的光晕,线条粗犷,运用黑白明暗的对比,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②鲁迅先生选择《牺牲》这幅木刻的原因。当时正值左联五烈士牺牲之时,鲁迅要选择能够表达自己悲愤心情和鞭挞黑暗社会、启迪民众思想的艺术作品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感,而木刻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启蒙价值,“假如将木刻艺术加以改进,便能够在兼顾美术作品图像魅力的同时,发挥自身先进的传播属性,占据报纸杂志、街头墙面等公共视觉领地。如此一来,那些承载着炽热革命思想的文字虽然无法深入大众的理性认知,却可以依托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蕴含在图像中的精神编码传达出来,以美的感染力深入心灵,承担起视觉艺术在思想启蒙方面的社会职责”,鲁迅借助木刻版画“看图识字”般的实用功能,将柔石等“左联”烈士及其亲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蕴含其中,以达到思想启蒙的社会目的。 ③这幅版画的发表在鲁迅而言,意义非常。因为它是对不久前遇害的柔石等进步青年的“无言的纪念”。柔石的牺牲让鲁迅非常震惊和悲痛,因为这个极具才华和热情的年轻人,不仅是鲁迅的追随者,更是“左联”斗争中值得信赖的战友。因为鲁迅对于柔石等进步青年所寄与的希望以及对于他们牺牲的震悼,《牺牲》中交织着因深沉的爱被剥夺而生出的压抑和悲哀,无疑最能诠释鲁迅当时的复杂心理。鲁迅先生借《牺牲》不仅抒发自己胸中的激愤,还以刚劲锋利、言简意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木刻作品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