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家乡古建筑 古建筑是指清朝及以前的各类建筑,包括城池、桥梁、工事等,一般指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庙宇祠塔、民居等。 说一说,什么是古建筑? 湖南简称湘,这里山川荟萃,人杰地灵,特别是湖湘文化,灿若星河,千百年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片土地上,更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那巧夺天工的自然胜景 1、慈氏塔 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南路西侧宝塔巷。这座古塔始建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是湖南现存最早的砖塔之一,对研究古代佛塔建筑有重要作用。 2、新化北塔 新化北塔,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之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被誉为“湘中名塔”。这座楼阁式青砖石塔,坐北朝南,高42米,八角形,每层出短檐,角上嵌石舫,造型为龙头鱼尾,每层都设有小窗。 3、沅江凌云塔 沅江凌云塔,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琼湖街道,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一座八角七层的楼阁式砖塔。凌云塔高35米,塔基为花岗岩,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塔檐翘角上均悬挂铜铃,随风摇曳,发出清脆铃声。 4、来雁塔 来雁塔,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合江套三汲矾上,与雁峰区回雁峰遥相对峙,因此得名。 该塔始建于明代万历辛己年(1581年),由时任礼部侍郎的曾朝节倡议建造,历时十三年完工。? 5、斗魁塔 益阳斗魁塔,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风水塔。斗魁塔高约36米,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塔身结构严谨,每一层的檐角都装饰有瑞兽和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响声。 6、常德孤峰塔 常德孤峰塔,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一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楼阁式砖塔。孤峰塔高42米,共七层八角,因塔旁无其他山峰相依,独立于平原之上,故得名“孤峰塔”。 顶 部 窗 榻 翘 檐 梁 柱 古建筑的特点: 造型:大都对称均衡,稳重协调,繁复、注意细节装饰;屋檐造型突出、独特;飞翘的屋檐显得轻快而富有美感。 颜色:以黄、红为主,装饰丰富多彩。 材料:多为木材结构。 构图:在描画之前,先用笔在纸上由下到上比划,确定建筑的大体外形,画线条轮廓 从整体到局部 谢谢观赏
跟着节气去探究 ———春分 展开活动 《七绝·苏醒》 ——宋·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 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 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基本上是一样长的,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春分也被叫做“日夜分”。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杨柳青青、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节气的特点 阳光光线 在天文方面,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也即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 气压状况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气温降水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习俗 春分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时节,中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民谚也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 - 立蛋 -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 吃春菜 -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 踏青、放风筝 -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 春分·三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就是燕子。在古人的观念中,燕子是神鸟,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并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始发声 东汉许慎 《说文》解释说“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 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细无声,而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在春分过后,许多地方也正式进入农耕时节。 有诗曾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这诗意的季节,一切活动都那么富有生机和意义。
跟着节气去探究 了解春分 PART ONE 春分简介 因此,“春分”在古代又称“日中”或“日夜分”。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界。 春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此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的时间 春分时节,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即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一候玄鸟至 玄鸟就是燕子。在古人的观念中,燕子是神鸟,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并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始发声 东汉许慎 《说文》解释说“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 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细无声,而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在春分过后,许多地方也正式进入农耕时节。 春分节气习俗 PART TWO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立蛋 01 02 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们去田野中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各种各样,大家一起放风筝,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谁的风筝放得高。 放风筝 春分节气习俗 送春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春分一到,有挨家送春牛图的习俗。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诗词 PART FOUR 春分诗词 仲春郊外 唐·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春分诗词 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THANKS!
中外节日 中秋 重阳 腊八 春节 七夕 元宵 清明 端午 1.写对联,贴对联 2.吃团圆饭 3.收压岁钱 4.放鞭炮 春节的风俗 的风俗 清明节的风俗 3.放风筝 1.扫墓祭祖 2.踏青 端午节的风俗 1.吃粽子 4.挂艾草 3.佩香囊 5.带五彩绳 2.划龙舟 中秋节的风俗 1.吃月饼 2.赏月,拜月 3.举家团圆 吃HN 三月三 1.抢花炮 2.吃五色米饭 3.抛绣球 4.对山歌 赛马节 1.欢庆丰收 3.恋爱的盛宴 3.竞技 节日诗句你都知道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春节】 【中秋节】 【清明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寒食节】 【七夕节】 外国节日知多少? 嘉年华节(巴西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嘉年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节庆之一,以其充满活力的桑巴音乐、丰富多彩的游行和精致的服装而闻名。这是在四旬斋之前举行的一场盛大庆典。 2.迪瓦利节(印度): 迪瓦利,又称光明节,是印度的一项重要的印度教节日,人们热情洋溢地庆祝。活动包括点灯、燃放烟花、交换糖果,以及用丰富多彩的兰戈利图案装饰家园。 3. 啤酒节(德国慕尼黑): 慕尼黑的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节,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这是对巴伐利亚文化的庆祝,有传统音乐、美食,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啤酒。 樱花节(日本): 樱花节,又称花见,是日本庆祝樱花盛开的节日。人们聚集在公园进行野餐,欣赏樱花短暂而美丽的时刻。 埃及·日光节 古埃及人精确地运用了天文、星象、地理、数学、物理等知识,造就了阿布辛拜勒神庙里的神奇景象(神庙雕像一年能被太阳光照亮两次),人们为了庆祝便创造出了日光节。 讨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传统节日? 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 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 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怎样查资料呢? 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书。 在网上查询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传承灿烂辉煌。让我们发扬传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 作业 1.小组合作收集有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 2.选择一个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篇小作文。 感谢聆听
中外建筑 每个国家都有一些标志性建筑能够让人印在脑海里,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和象征,它代表着本国风格特色,通过标志性建筑就可以唤起对整个国家的记忆,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的国家。 中国地标代表性建筑 ?北京-故宫? 故宫作为世界最大的古典宫殿建筑群,以其传统的明清风格享誉海内外,是最标准的北京标志,几乎可以算是中国的代表建筑。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上海-外滩? 相对应北京的明清代表,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代表城市,拥有大批历史优秀建筑。 相比浦东的现代建筑群,外滩建筑群更体现上海的精神气质,这里集中了数十幢欧陆风情的经典之作,但又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廊柱上刻有中国的牡丹。是海纳百川的实验精品。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一说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 ?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建筑不多,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和经典,苏州独一无二的名片,规模有限,胜在精致典雅。 欧洲地标代表性建筑 1,法国-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 Tower)于1889年建成,矗立在塞纳河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它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 2,英国-大笨钟(Big Ben) 大笨钟建于1858年,是英国伦敦著名的古钟,即威斯敏斯特宫中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的大报时钟的昵称。 3,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殿相毗连。 4,意大利-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5,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6,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 又译作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年)设计。 7,德国科隆大教堂 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中西建筑的文化特征不同 西方建筑大多贯彻体现着西方文化的理性抗争、个体意识和宗教狂热等内涵。从古希腊的柱式到罗马的拱券,从哥特式的冷峻到巴洛克式的靓丽,都呈现出一种批判继承关系,这种关系也是西方文化更迭的模式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来自于自身文化属性,强调群体意识,建筑文化和艺术形式都自成一脉,独领风骚。中国古代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十分重视建筑的风水学说,这点在一些园林建筑上有着充分的体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强调因地制宜,妥善选择位置,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和融合。 中西建筑美学艺术的差异 中国建筑与高度繁荣的世俗文化紧密相连,强调“经世致用”,几乎延续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主要以木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讲究左右对称性,在视觉及空间艺术上,以风水布局寓意天人合一,封闭的庭院都呈现出单体建筑的协调换取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不追求单座建筑的突兀独立,注重虚实结合的群体空间布局,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层层深入,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展开的有机配合和衬托。 西方建筑的美学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神庙和中世纪的教堂,西方人将建筑美学比喻成凝固的音乐,这主要由于建筑多以石制为主,建筑作为艺术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现实中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精神中意识性的延续。 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 西方建筑多以石材为主 中国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 谢谢
中外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以石头和砖瓦为音符,谱写出永恒的旋律。” ? ? 建筑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创造力和多样性,在为人们提供安全、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承载历史、文化和艺术,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风貌和精神。 Part 1:中式建筑 中国的建筑讲究与自然相协调,呼应自然;中式建筑大气、重山水园林;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理环境又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中式建筑特点 1.采用木构架,承重与围墙结构分开,取材方便,适应性强,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其结构示意如图: 2.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此面设置门窗。下图为四合院: 3.装饰细节大部分都是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 皖派建筑建筑 关键词: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苏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闽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土楼防御功能 京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晋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窑洞、晋商文化 川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民族特色 4.色彩上,有五种基本颜色,分别是赤(红)、黄、青、白、黑,也被称为正色。我们熟知的代表如故宫红色的宫墙、苏州园林的白墙黑柱青瓦。 Part 1:欧式建筑 建筑风格特点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在视觉上,通常以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的方式运用色彩的明暗产生视觉冲击。 ? ? 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这些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 其主要类型有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罗马建筑等。 1.古希腊建筑 兴起于奴隶社会时期,主要用于神庙和公共建筑,如帕特农神庙等。以完美的比例和精致的雕刻为特点,开创了欧洲建筑的先河。追求和谐、完美和崇高,大量运用柱式以及精美的雕刻和浮雕装饰。 2.古罗马建筑 在继承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发展了券拱结构和混凝土技术,使建筑更加宏伟壮观。独创了拱券结构,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宽广,适应性更强。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3、巴洛克建筑 盛行于公元1600-1760年。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它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让更多的异教徒皈依)。 3.拜占庭建筑 起源于罗马帝国晚期,在拜占庭帝国时期达到鼎盛。以穹窿顶结构和华丽的装饰风格著称。注重细节装饰,建筑物整体性和宏伟感强。使用优质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和瓷砖等,结构稳定。 4.罗曼式建筑 在古罗马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欧洲中世纪时期。以厚重的墙体、圆形的拱门和塔楼为特征。显得雄浑而庄重,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常常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 5.哥特式建筑 在罗曼式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欧洲中世纪晚期。以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点。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教堂内空阔且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 Part 3中外建筑对比 1.建筑材料? ? 中式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形成了独特的木结构建筑。相比之下,欧式建筑则主要采用石材为建筑材料。 2.建筑布局 中式建筑常围绕中心庭院布局,强调主次分明、平衡对称。其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 西方的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在建筑内部完成功能上的划分,而建筑大多是在垂直空间上的延伸,强调个体的表现,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3.表达方式 ? ? 欧式建筑形体上突出庄重之感,重在体现的是一种华丽壮观的艺术效果。中式建筑讲究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重在体现的是一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