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820010312400课题 小纽扣大创意 内容 纽扣装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通过观察纽扣贴画成品,了解制作步骤,利用纽扣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快乐,初步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了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渗透点) 重点 了解制作步骤,利用纽扣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难点 初步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 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 准备 课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5′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大家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3.请根据纽扣的形状组合添画,表现想象中的"纽扣王国"。提醒学生合理布局,并尝试用背景来衬托画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议1.在集体中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评出"最有趣的纽扣王国"。 2.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 3.结束活动引导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通过对纽扣的欣赏与交流,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发展学生想象的能力。 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 板书 设计 小纽扣 大创意 课后 反思 学生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及适合制作早餐的三类食物,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并会设计多样了。
1149350010541000课题 纸杯玩偶转起来 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了解制作纸杯玩具的方法。 利用一次性纸杯设计和制作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利用纸杯玩具编演故事剧。 通过设计与制作这一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点) 重点 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难点 巧妙利用一次性纸杯进行创作。 关键 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教学 准备 课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创设情境,引情激趣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5 【观察发现】 【探究实践】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教师展示自制纸杯玩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作品,大家看看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纸杯) 我们可以把一次性纸杯利用起来,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把它制作成精美的作品和玩具。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如何用纸杯进行创作。(板书课题:纸杯玩偶转起来) 尝试与感受,探究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其他的纸杯创意作品。希望可以从中给你一些启示。(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杯玩具提出问题:用纸杯能做什么玩具?这些纸杯玩具的制作方法?它们有哪些好的创意呢?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四个同学一组仔细观察探究每种纸杯玩具的作法。 学生汇报: 我们可以利用纸杯原有的图案、颜色进行创作。我们可以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纸杯作品。可以用多个纸杯进行创作。我们可以给作品起名字。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组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作品,给它命名。教师巡视、指导。 分组汇报自己组的创作思路。 操作室。看了你们的拼摆、听了你们的讲述,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头脑中已有了制作的思路,下面请将你们的构思运用在实践中。 要求:小组合作,利用一个或多个纸杯进行设计创意,制作一件可爱的小动物、人物、或装饰等纸杯作品。 同学们的作品创意新颖、巧妙,制作精美。掌握了基本的创作技巧,学会了多视角看待事物。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希望同学们多多开动脑筋,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制作更多更好地作品,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观察纸杯玩偶作品,感受其观赏性和趣味性,知道纸杯玩偶可以旋转。 根据草图制作纸杯玩偶,提示学生分工要明确合理。 引导学生设计时要注意玩偶的美观性、牢固性、平衡性。 板书 设计 纸杯玩偶转起来 纸杯玩偶 旋转玩偶 课后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利用工具,创意设计、制作、改造纸杯玩偶并积极参与交流,根据同学意见进行合理改进,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点)。还需根据学情,让课堂内容更为生动、丰富。学生能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在活动中完善自己。这样 的活动还要扎实的开展。
1188720010528300课题 纸飞机飞起来 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收集信息、善于交流,并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建立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渗透点) 重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收集信息、善于交流。 关键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10′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提出了研究纸飞机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上一节课,大家分组讨论,提出了本组的小课题,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课后,你们又独自收集资料,进行探究,你们真能干,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学生鼓掌)? 师: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研究,好吗? 生:好。? 二、展示方案? 师:各组打算怎样研究纸飞机呢?现在请各组组长上台讲一讲你们组的活动方案是什么? (组长把活动方案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然后向大家讲解活动方案。)? 三、进行研究? 1、提出活动要求? 师:各组的活动方案写得比较详细。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们等会儿研究纸飞机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要认真研究,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第三,研究活动的时间是20分钟,老师用音乐提醒大家掌握时间,音乐一停,要回到座位上。现在各组开始研究吧。? 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到操场进行研究,20分钟后,放音乐,学生回到座位上)? 四、讨论交流? 1、学生讨论,并整理信息? 师: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大家要分析和思考,根据你们刚才对纸飞机研究中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请你们填写好活动方案的最后两项内容,并选出汇报员,作好汇报交流的准备,好吗?(学生讨论、填写)? 2、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研究纸飞机的情况如何?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各组的汇报吧。如果你认为汇报得好的,就掌声鼓励。(各组自由上台汇报)?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真飞机的表演吧。(播放视频)? (各种形状飞机的精彩表演,学生时时发出赞叹声)?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研究的是纸飞机,我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能驾驶着真正的飞机在蓝天中翱翔!(播放课件:左下边一学生手拿纸飞机仰望着蓝天,蓝天上一架真正的飞机在自由飞翔。) 谈话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纸飞机谈起,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去议一议。 板书 设计 纸飞机飞起来 课后 反思 学生能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在活动中完善自己。这样 动还要扎实的开展。
1153160012649200课题 装扮布艺笔筒 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了解笔筒的种类及制作材料。 会用软尺测量笔筒的周长和高度,并在布料上进行画图和裁剪。 学会用缠绕、剪贴、折叠等多种方法装饰笔筒,培养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建立了和谐、明礼的核心价值观。(德育点) 重点 了解生活中笔筒种类和用途,初步认识布艺笔筒。 难点 思考布艺笔筒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关键 了解生活中笔筒种类和用途,初步认识布艺笔筒。 教学 准备 课件,布艺笔筒作品图片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创设情境,引情激趣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5 【观察发现】 【探究实践】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观察图中的布艺笔筒,思考这些笔筒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布艺笔筒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设计: 小组确定创意笔筒制作方案。引导学生方案要设计的具体、详细、分工明确、具有可行性。 准备: 布艺笔筒制作材料和工具。课前要检查学生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情况,保证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制作: 制作创意笔筒,并进行装饰。 展示: 展示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改进: 总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同伴的建议改进笔筒。 观察多功能笔筒,思考笔筒还有哪些功能,是怎样制作的。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多功能笔筒的造型特征、功能特点及制作方法。 设计:小组讨论,设计多功能布艺笔筒的制作方案。 制作:根据设计草图测量、裁剪各部分。 组合各部分,装饰美化笔筒。 展示笔筒,交流设计意图和制作经验。尝试从选材环保、造型新颖、衔接自然、功能多样等方面改进作品,实现笔筒的多功能。 同学们在亲身经历装扮创意笔筒的实践过程中,会对布艺活动产生浓厚情趣,体验到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养成爱创造、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观察、探究,了解布艺笔筒的实用功能和制作方法。 尝试用缠绕、剪贴、折叠等方法改变布的外形,装饰美化笔筒。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布艺制作方法和技巧,创意设计、制作出美观实用的布艺笔筒。 板书 设计 装扮布艺笔筒 制作创意笔筒 制作多功能布艺笔筒 课后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做到简单画出创意笔筒和多功能笔筒的设计草图,能根据设计草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积极参与交流,根据通办意见进行合理改进,培养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建立了和谐、明礼的核心价值观。(德育点)还需根据学情,让课堂内容更为生动、丰富。学生能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在活动中完善自己。这样 的活动还要扎实的开展。
1040130011036300第7课 秋收体验 【课题与课时】 课题:《秋收体验》;课时:1课时 【课程纲要依据与课程分析】 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注重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节课《秋收体验》和生活息息相关,以秋收活动为切入点,以真实情景的体验为合作探究实践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认识秋收工具了解作物收获,提高节约意识。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劳动基础,把生活中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作为实践主题可以提高问劳动动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秋收,了解节气和秋收的关系。 2.认识秋收工具,熟知秋季农作物的收获方法。通过收玉米活动,掌握各类秋收工具的使用、农作物收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在体验收获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重难点: 重点:认识秋收工具,熟知秋季农作物的收获方法。 难点:区分农作物的收获和储存方法。 【评价任务】 1.完成【活动一】秋季作物说一说,初步了解秋收。(检测目标1) 2.完成完成【活动二】工具的使用和收获方法、【活动三】玉米收获,创想收获全过程。(检测目标2) 3.小组合作完成完成【活动四】制定收获方案,提升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检测目标3) 【学习资源】 图片、节气歌、收获工具、视频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秋天的田野稻谷黄、棉花白、收获忙,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粮食是怎么收来的吗吗?请从下图中的作物开始,感受收获的喜悦吧。 活动一 秋季作物说一说 1.下图中秋天成熟的果实有哪些?什么是秋收? 稻子 玉米 棉花 芝麻 豆子 毛1 一点通 秋收作物是指当年春夏和夏秋播种,秋季收获的农作物,主要是稻子、玉米、棉花、芝麻、大豆等。 秋天成熟的作物是()()()()()。 2.农作物的收获要依据节气而定(出示节气歌),你知道我们这地区的农作物都在什么节气收获吗? 立秋收(),处暑收(),白露收(),秋分收()。 3.小结:节气与秋收关系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活动二 了解工具的使用和收获方法 1.下图中的工具你认识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镰刀 小麦联合收割机 铁锹 棉花联合收割机 锄头 架子车 玉米联合收割机 筐子 属于人工收获的是()()()(),属于机械收获的是()()()。 加油站 架子车,农村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主要运输及交通工具,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因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农村,架子车已经很少使用了,被新的农用运输工具所代替。 2.小组交流讨论,下列作物是如何收获和储存的。 农作物 果实 收获工具 收获方法 存储方法 白菜 萝卜 苹果 板栗 水稻 花生 一点通 收获果实的时候要先区分果实是属于地上还是地下,以便选择合理的收获工具。其次选择的收获工具要确保收获时不会损坏果实。 小结:作物经过()()()环节才是完整的收获。 3.储存是作物得以长久保持的关键所在,现如今常用的贮存方式有哪些呢?小组交流讨论。 小结:窖藏、仓储、冷藏、沙藏、涂蜡、混果都是常用的基本储藏方法。 4.视频学习现代技术贮存方式,学生分类连线。 电子测温技术 机械通风技术 环流新蒸技术 恒温保险技术 粮食产品 果蔬产品 活动三 探究玉米收获全过程 1.全班分两组组讨论玉米收获的全过程:一组讨论手工收割过程;二组讨论机械收割过程。 一点通 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用镰刀砍到秸秆并运走,用于烧火做饭;机械收割一般将秸秆就地粉碎,作为下一季农作物的肥料。 手工收割:()()()()() 机械收割:()()() 2.自由发言,手工收割和机械收割的利弊。 (三)实践创新 大显身手 活动四 制定活动方案 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加油站 制定方案时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讨论: 作物的类型(地上/地下)。 运输工具的选择考虑作物的抗压情况。 怎样合理分工? 收获工具的危险点避控。 收获大豆方案 活动目的 应用本节课所学收获方法,合理选择收获工具,制定方案,内化知识。 组内分工 记录: 表格设计: 发言: 活动方案 时间与地点: 材料与工具: 方法与步骤: 分工与合作: 安全与保障: 2.小组合作到学校菜地实地收获,填写收获记录表。 地瓜 土豆 工具选择 方法 与 步骤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3.结合地瓜和土豆的收获方法,拓展更多作物的收获方法,探索更高效的作物收获方法。 (四)展示交流 评价反馈 1.展示交流 请小组代表展示体验秋收的探究报告,并介绍做法和感想。 2.评价反馈 根据以下评价标准对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自评 组评 活动评价 能积极学习秋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秋收体验活动方案设计详细、完备 选用工具适合所选农作物的收获 收获方式科学合理,有创意 劳动成果 能做到颗粒归仓、不浪费 收货后的田野利于下季耕种 运输工具省时、高效 果实存储方法合理 填表说明:请将涂上颜色, 表示合格,表示良好,表示优秀。
1045210011734800第1课 学写调查报告 【课题与课时】 课题:第1课《学写调查报告》 (北师大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六年级上册 ) 课时:2课时 【课程纲要依据与课程分析】 《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本主题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本课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问题解决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本课是本册的第一课,旨在通过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课通过分析“近视调查报告”探究调查报告的定义、构成、意义及特点,通过选择一个主题制定计划练习写调查报告进而形成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认识,通过自由探究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联系的整体认识。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他们乐于尝试,勇于挑战新任务,通过把生活中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作为调查报告主题,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调查报告样例,了解调查报告的构成及特点,提高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认识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初步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提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撰写调查报告,体会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分析问题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了解调查报告的构成及特点,提高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认识能力。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初步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提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体会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意识。 【评价任务】 1.完成【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了解调查报告的构成及特点,提高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认识能力。(检测目标1) 2.完成【活动四】【活动五】初步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提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目标2)(检测目标三) 3.完成【活动六】体会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意识。 【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想把座位调整一下,可是同学们眼睛的近视情况老师不太了解,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了解到这些情况? 3528695581025一点通 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经过客观的调查,将了解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的一种文书。 一点通 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经过客观的调查,将了解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的一种文书。 2.“开展近视状况调查”是一个好主意,调查后写一个调查报告就更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写调查报告。 (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活动一】了解调查报告的概念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你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吗? 2.调查报告是针对( ),经过( ),将了解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 ),进而揭示( ),总结( ),最后以( )陈述的一种文书。 【活动二】“庖丁解牛”调查报告 3376295-137160加油站 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标题是调查报告的“眼睛”,标题一般有规范化标题和自由式标题两种,正文由前言、主体、结论构成。 加油站 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标题是调查报告的“眼睛”,标题一般有规范化标题和自由式标题两种,正文由前言、主体、结论构成。 1.请阅读课本第2页《关于XX班学生近视状况的调查报告》,说一说一份调查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我认为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是: 3.通过学习你对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有哪些了解呢?请将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 338582038100一点通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一点通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48260108585866140127635调查报告思维导图 调查报告思维导图 【活动三】了解调查报告的意义及特点 1.我们为什么要写调查报告呢?写调查报告的意义是什么?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呢?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填写下表。 写调查报告的意义 调查报告的特点 1 2 3 -175895459105一点通 调查报告的意义体现:调查报告是考察探究学习的最终成果;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调查报告的特点: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是指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时效性数要求撰写者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新颖性是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考察探究学习的新动向、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一点通 调查报告的意义体现:调查报告是考察探究学习的最终成果;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调查报告的特点: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是指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时效性数要求撰写者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新颖性是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考察探究学习的新动向、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2.全班交流。进行自评、互评、组评。 35286952337435加油站 调查报告选题“三围绕” 调查报告选题要围绕家长、老师、同学等普遍关心的问题选题;要围绕我们身边和我们有着切身联系的社会问题选题;要围绕带有方向性和倾向性但下一步会产生较严重后果的问题选。 加油站 调查报告选题“三围绕” 调查报告选题要围绕家长、老师、同学等普遍关心的问题选题;要围绕我们身边和我们有着切身联系的社会问题选题;要围绕带有方向性和倾向性但下一步会产生较严重后果的问题选。 (三)学以致用,实践创新 【活动四】学写调查报告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打算围绕哪个主题写调查报告呢?先小组内讨论商定一个主题。 2.全班交流各小组选题内容。 3.调查报告标题有两种写法: (1)规范化的标题,基本格式为“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XXXX调查”等。 (2)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式三种,如“小学生健康状况堪忧-----XXX市小学健康状况调查”。 4.打开课本第5页和第6页,学习选择调查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论呈现部分并完成“学历卡”。 -6096045720 调查报告常用方法我知道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整理、分析资料的方式有: 结论的常用总结方式有: 调查报告常用方法我知道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整理、分析资料的方式有: 结论的常用总结方式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还需要制定活动方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学写调查报告”活动方案,大家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分工,组长负责填写活动方案。 “学写调查报告”活动方案 第 组 组长: 标题 时间与地点 材料与工具 方法与步骤 分工与合作 活动方案 安全与保障 6.小组汇报交流。 7.完成本课的活动评价卡,进行自评、互评、组评。 3633470133985温馨提示 撰写调查报告一定要格式规范、语言精炼、数据真实、结论正确! 温馨提示 撰写调查报告一定要格式规范、语言精炼、数据真实、结论正确! (四)总结所学,课外拓展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呢? 2.布置作业:根据分工各自完成撰写调查报告所需做的前期工作并形成初稿。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调查报告的什么内容?通过写调查报告,你有哪些收获? (二)展示交流,评价反馈 【活动五】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1.各小组将写的调查报告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2.为了保障调查报告的真实性,你都用了哪些调查方法呢? 3.你们是如何整理、分析资料的?有没有提高效率的方法? 4.你在写调查报告结论时用了哪些总结方式? 5.各小组根据作品评价表进行评价并修改调查报告。 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组评 过程评价 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 调查主题有意义,符合要求 调查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调查资料真实,呈现方式灵活 结果评价 展示汇报时能清楚表达组内发现 调查结论正确,调查建议合理 ☆☆☆表示优秀,☆☆表示良好,☆表示合格 307530583820选题榜 1.关于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调查报告 2.关于校园垃圾越来越多的调查报告 3.学校门口小摊档调查报告 4.关于乘车安全方面的调查报告 5.小学生写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6.小学生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7.…… 选题榜 1.关于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调查报告 2.关于校园垃圾越来越多的调查报告 3.学校门口小摊档调查报告 4.关于乘车安全方面的调查报告 5.小学生写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6.小学生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7.…… (三)检测达标,个人提升 【活动六】撰写个人调查报告 1.相信你一定学会了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及技巧,下面请大家每人选一个题目,每人独立完成一个探究报告实施方案。 2.交流展示个探究报告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修改。 “学写调查报告”活动方案 标题 时间与地点 材料与工具 方法与步骤 活动方案 安全与保障 3481070153670一点通 写调查报告不仅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还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意识,对个人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一点通 写调查报告不仅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还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意识,对个人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3.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不仅要求形式完整,还要求内容有针对性,数据翔实准确,课下请你根据制定的方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并将电子版发到老师邮箱。
1102360011760200课题 神奇的影子 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了解影子戏,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利用影子与光的关系创编手影戏。 能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品质,建立了文明、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 探究摆出手影造型的方法。 难点 编排手影戏。 关键 编排、讨论并展示手影戏。 教学 准备 课件,手影戏视频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创设情境,引情激趣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5 【观察发现】 【探究实践】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观察手影图片和影子戏视频,思考手影造型是如何实现的,探究摆出手影造型的方法,学生说说自己想用手影表现哪些事物,如何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手影的图片和手影戏视频,了解如何表现手影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抓住光与影的关系,开展小组讨论,设计手影形象。 各小组将设计的手影形象组合起来,创编手影戏,并关注各部分表演之间的衔接。 各小组先设计表演方案,内容包括:剧本内容、人员分工、配乐选择、角色组成等等。 表演手影戏,小组之间交流表演经验,客观评价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表演。 根据展示情况,在造型和剧情衔接等方面改进自己的作品。针对设计和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各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明确影子戏作品的改进方向。 简单介绍手影戏的来历,让学生明白手影戏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我们的祖先运用影子的形成原理还创造了皮影戏,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吧。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它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表演时,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讲述故事,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我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了影子和手影戏的特点,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关于影子还有很多特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老师希望课后大家能运用更多不同的方式继续探索。 板书 设计 神奇的影子 什么是手影戏 影子戏我会演 课后 反思 学生能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在活动中完善自己。这样 的活动还要扎实的开展。
1045210012128500课题 时间都去哪了 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事情有轻重缓急,做事要有计划,学习要有时间安排。 2、让学生体会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了解到合理安排时间的必要性,了解坚持计划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合理地安排时间。建立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渗透点) 重点 了解坚持计划的方法。 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要有时间安排。 关键 让学生学会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合理地安排时间。 教学 准备 课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5′ 自主学习,解难促思 10′ 实践释疑,拓展提升 20′ 快乐作业,归纳总结 10′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形成能力】 【培养态度】 预备铃之后的三分钟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我请大家猜个谜语: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易被人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谜底:时间) (学生有的苦思冥想,有的跃跃欲试,有的会心默笑……谜底揭晓后,不少人恍然大悟。) (二)感受时间紧迫性 假如现在你个人的生命处于0-100之间,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准备一张长条纸用笔将它划成10份(中间部分刚好每两列,一份代表生命中的10年,分别写上10、20的字样,最左边的空余部分写上“生”字,最右边空余部分写上“死”字)(学生疑惑不解) 1.请问你现在的年龄是多少?(把已过的部分从前面撕去),过去的生命再也不会回来了,“请撕得干净些!” 2.请问你想活到多少岁?(假如你不想活到100的话,就把你想活到的岁数后面的撕掉) 3.请问你想多少岁退休?(请把相应的退休以后的部分从后面撒下来,不要撕碎,放在桌子上)“就剩下这么长了”,这是你可以用来工作的时间。(学生发出一阵阵惊叹) 4.请问一天24小时你会如何分配? 一般人通常是睡觉8个小时,占了三分之一,吃饭、休息、聊天、看电视、游戏又占了三分之一,其实真正工作有生产力的约8个小时,占三分之一。 所以请把剩下的折成三等份,并把三分之二撕下来,放在桌子上。学生极不情愿 5.比比看: 请用左手拿下剩下的三分之一,用右手把退休那一段和刚才撕下的三分之二加在一起,并请思考一下,你要用左手的三分之一工作赚钱,提供自己右手上的吃喝玩乐及退休后的生活。 6.想一想:你要赚多少钱,存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上述的日子,这不包括给子女和父母的。 7.请问你会如何看待你的未来? 看视频《珍惜时间》。 通过上面的时间游戏和视频,大家知道了时间是最珍贵的,但我们平常又是那么容易忘记这个简单的事实。那么它是怎样被我们忽略的呢?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让青春如同一朵怒放的鲜花。 从学生熟悉的时间入手,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去议一议。 板书 设计 时间都去哪了 课后 反思 学生能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在活动中完善自己。这样 动还要扎实的开展。
1234440012039600广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本教材四年级(上册) 主题五《博物馆里做义工》设计方案 学校: 姓名: 年级 四年级 主题名称 博物馆里做义工 选题 背景 义工又称志愿者,他们不求物质报酬,自愿付出时间、精力去服务社会及他人。义工服务事业逐步成为广州市民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 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之一。一百多万名义工组成的队伍,为广州的文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小学生也可以加人义工队伍,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到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天文馆、动物园、青少年宫、科学馆等相关的场馆参加义工活动。 广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如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广州地铁博物馆等特色博馆;广州中医药博物馆等医药类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民俗艺类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多数是10岁左右,他们对美的事物已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本次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活动,参与体验身边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设计和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就能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 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对相关博物馆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了解博物馆的功能。 2、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 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1、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的问题。 2、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难点】 1、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利用多种途径调查博物馆的种类、功能,以及宣传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 实 施 计 划 阶段 活动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开题活动(选好题材,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1、学生初步了解“义工”的含义,查阅文献了解义工的有关知识以及做义工的注意事项。然后,围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问题,根据身边可获得的课程资源,说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网络查询、查阅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了解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的历史、特色、规模、功能等相关知识。 3、制订志愿服务活动调查表,增强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团体协作的劳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第二阶段 实践活动(调查学习、体验活动) 本活动计划用2课时完成。 1、利用休息日,学生亲身到博物馆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2、结束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后,写下体会的笔记。 3、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 4、小组沟通总结 第三阶段 交流汇报(由小组为单位汇报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 1、展示小组计划、活动记录等。 2、展示志愿活动过程中记录的照片。 3、完成评价表。
1234440012039600广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本教材四年级(上册) 主题五《博物馆里做义工》设计方案 学校: 姓名: 年级 四年级 主题名称 博物馆里做义工 选题 背景 义工又称志愿者,他们不求物质报酬,自愿付出时间、精力去服务社会及他人。义工服务事业逐步成为广州市民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 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之一。一百多万名义工组成的队伍,为广州的文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小学生也可以加人义工队伍,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到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天文馆、动物园、青少年宫、科学馆等相关的场馆参加义工活动。 广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如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广州地铁博物馆等特色博馆;广州中医药博物馆等医药类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民俗艺类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多数是10岁左右,他们对美的事物已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本次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活动,参与体验身边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设计和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就能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 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对相关博物馆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了解博物馆的功能。 2、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 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1、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的问题。 2、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难点】 1、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利用多种途径调查博物馆的种类、功能,以及宣传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 实 施 计 划 阶段 活动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开题活动(选好题材,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1、学生初步了解“义工”的含义,查阅文献了解义工的有关知识以及做义工的注意事项。然后,围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问题,根据身边可获得的课程资源,说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网络查询、查阅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了解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的历史、特色、规模、功能等相关知识。 3、制订志愿服务活动调查表,增强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团体协作的劳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第二阶段 实践活动(调查学习、体验活动) 本活动计划用2课时完成。 1、利用休息日,学生亲身到博物馆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2、结束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后,写下体会的笔记。 3、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 4、小组沟通总结 第三阶段 交流汇报(由小组为单位汇报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 1、展示小组计划、活动记录等。 2、展示志愿活动过程中记录的照片。 3、完成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