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依课标 夯基础 重复习 赢中考】“新课标”背景下的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分析(课件).pptx 展开
(共33张PPT)
依课标 夯基础 重复习 赢中考
——“新课标”背景下的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分析
目录
中考备考现状
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背景分析
中考的方向是什么?
European and American wind natural business general
中考背景分析
01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义务课程教育实施办法》
《吉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
《义务课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
指导性文件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将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结合吉林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际,坚守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着眼核心素养培育,保持课改理念不变、育人导向不变,我们通过做《初中总复习指导和训练》可以看出今年的课程考核目标、考试性质、难度、形式、题型等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力求充分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课程的理论魅力,着重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
树立三个年级一盘棋的意识,一年中考,三年备考。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策略
注重团队协作 有效精准备考
中考备考现状
02
学校
层面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支持力度不够
要成绩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教师层面
道法教师人数较少,课时安排不足,孤军奋战,欠缺备考经验。
教学工作量较大,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专心教学和备考。
学优生
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学习自觉性较差,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中间生
学困生
在学校“混日子”,上课就睡觉,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学习基础较好,但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学生
层面
与其抱怨,不如面对现实,努力改变!
以考思教,以考研教,以考促教!
中考复习建议
03
01
02
研读新课标,明确中考新方向
紧抓三轮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03
关注中考信息,明确冲刺导向
2024中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从“能力立意”向“素养导向”变化的趋势。学科命题体现时政热点,体现评价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考试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能力,而且还从多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研读新课标,明确中考新方向
开卷考试有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开的是教材,但在时间、空间、答案的逻辑结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如果连教材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根据题意解答相关内容,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复习备考时应转变“开卷考试不用记”的观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据”,以教材为“本”,明确复习方向,梳理教材知识,对考点进行全面复习。
02 紧抓三轮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1
2
3
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三轮复习过好“考试关”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行使民主权利的两种形式——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人大(常委会)两项职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两项公民权利——财产权和物质帮助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和知识产权
三种违法行为(三种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法律的三大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厉行法治的四项基本要求 (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四种维权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五种经济成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五种文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六种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2023--2020近4年吉林省中考题知识点分布
知识点 2023 2022 2021 2020
民族政策常识 √ √ √ √
权利与义务 √ √ √ √
违法行为、法律特征、法律责任、厉行法治、依法治国 √ √ √ √
创新、新发展理、新格局 √ √ √ √
环境、资源、生态文明 √ √ √ √
文化(文明)、精神、美德、价值观 √ √ √ √
中国共产党 √ √ √ √
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 √ √ √ √
国家安全 √ √ √
未成年人保护 √ √ √
宪法(核心价值追求、如何践行、与其他法关系等) √ √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
中国梦 √ √ √
教育、学习 √ √ √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九上第一、八课)
(九上第一、三、四、六和七课)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024年中考时政热点:
(1)2024年新年贺词(2024年1月1日)
(2) 中央一号文件(2024年2月3日)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
(4)首个全国生态日(2023年8月15日)
(5)中和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
(6)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年10月18日)
(7)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11月5日—10日)
(8)两会(2024年3月4日开始)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聚时政 明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首次提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时政 明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聚时政 明考点
核心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聚时政 明考点
在深入研究历年中考真题的基础上,还要精选试题,精讲试题。通过反复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答题速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学生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前训练。最后我们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在头脑中整理分类,以备中考信手拈来。
3.三轮复习过好“考试关”
03 关注中考信息,明确冲刺导向
1
2
3
认真审题
准确表述
规范书写
材料之中无废话,句句都是提示语。
有理有据
(即材料+观点)
对而全、全而美
一件事
一群人
一条心
一起扛
一起想
一起拼
一直做
一定赢
预祝2024中考大捷!
谢谢大家
2024
依课标 夯基础 重复习 赢中考
——“新课标”背景下的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分析
目录
中考备考现状
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背景分析
中考的方向是什么?
European and American wind natural business general
中考背景分析
01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义务课程教育实施办法》
《吉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
《义务课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
指导性文件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将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结合吉林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际,坚守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着眼核心素养培育,保持课改理念不变、育人导向不变,我们通过做《初中总复习指导和训练》可以看出今年的课程考核目标、考试性质、难度、形式、题型等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力求充分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课程的理论魅力,着重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
树立三个年级一盘棋的意识,一年中考,三年备考。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策略
注重团队协作 有效精准备考
中考备考现状
02
学校
层面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支持力度不够
要成绩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教师层面
道法教师人数较少,课时安排不足,孤军奋战,欠缺备考经验。
教学工作量较大,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专心教学和备考。
学优生
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学习自觉性较差,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中间生
学困生
在学校“混日子”,上课就睡觉,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学习基础较好,但对道法学科重视不够。
备考中面临的困难
学生
层面
与其抱怨,不如面对现实,努力改变!
以考思教,以考研教,以考促教!
中考复习建议
03
01
02
研读新课标,明确中考新方向
紧抓三轮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03
关注中考信息,明确冲刺导向
2024中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从“能力立意”向“素养导向”变化的趋势。学科命题体现时政热点,体现评价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考试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能力,而且还从多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研读新课标,明确中考新方向
开卷考试有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开的是教材,但在时间、空间、答案的逻辑结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如果连教材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根据题意解答相关内容,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复习备考时应转变“开卷考试不用记”的观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据”,以教材为“本”,明确复习方向,梳理教材知识,对考点进行全面复习。
02 紧抓三轮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1
2
3
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三轮复习过好“考试关”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行使民主权利的两种形式——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人大(常委会)两项职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两项公民权利——财产权和物质帮助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和知识产权
三种违法行为(三种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法律的三大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厉行法治的四项基本要求 (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四种维权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五种经济成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五种文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六种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1.一轮复习过好“课本关”
夯基础 明重点
2023--2020近4年吉林省中考题知识点分布
知识点 2023 2022 2021 2020
民族政策常识 √ √ √ √
权利与义务 √ √ √ √
违法行为、法律特征、法律责任、厉行法治、依法治国 √ √ √ √
创新、新发展理、新格局 √ √ √ √
环境、资源、生态文明 √ √ √ √
文化(文明)、精神、美德、价值观 √ √ √ √
中国共产党 √ √ √ √
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 √ √ √ √
国家安全 √ √ √
未成年人保护 √ √ √
宪法(核心价值追求、如何践行、与其他法关系等) √ √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
中国梦 √ √ √
教育、学习 √ √ √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九上第一、八课)
(九上第一、三、四、六和七课)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构框架 明体系
2024年中考时政热点:
(1)2024年新年贺词(2024年1月1日)
(2) 中央一号文件(2024年2月3日)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
(4)首个全国生态日(2023年8月15日)
(5)中和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
(6)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年10月18日)
(7)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11月5日—10日)
(8)两会(2024年3月4日开始)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聚时政 明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首次提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时政 明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聚时政 明考点
核心考点
2.二轮复习过好“知识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聚时政 明考点
在深入研究历年中考真题的基础上,还要精选试题,精讲试题。通过反复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答题速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学生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前训练。最后我们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在头脑中整理分类,以备中考信手拈来。
3.三轮复习过好“考试关”
03 关注中考信息,明确冲刺导向
1
2
3
认真审题
准确表述
规范书写
材料之中无废话,句句都是提示语。
有理有据
(即材料+观点)
对而全、全而美
一件事
一群人
一条心
一起扛
一起想
一起拼
一直做
一定赢
预祝2024中考大捷!
谢谢大家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