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7 )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1 / 24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普通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5-02-14 下载量 15 2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9-22343495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34.1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pptx 展开

(共24张PPT)
第1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责任意识:能够认识中华人文精神各方面的意义。 重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难点: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从以下作品中挑选一部推荐给同学们阅读,并说明推荐理由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动春晚、惊艳亮相。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的融合创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神》。
导入新课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源自哪部作品?该作品又体现了哪些中华人文精神?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什么意义?
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有什么意义?
4.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什么意义?
5.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
思考: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
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
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著精神。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相关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归纳
01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02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03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04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探究与分享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他们分别效力于蜀汉和东吴两个敌对的政权。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断绝关系或相互攻击。相反,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思考:根据以上两个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点拨:(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
点,尊重不同意见。
(2)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3)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什么意义?
知识归纳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点拨:《论语》体现了“仁”的思想;《孙子兵法》体现了历史智慧与战略思维等。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探究与分享
明宜德青花松竹梅纹盘
怎样理解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知识归纳
(1) 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有二十三万余行,讲述了传奇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七代带领柯尔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玛纳斯》经久流传、生生不息,以史诗的恢宏叙事主题和崇高演述风格凝聚民心、团结人民,给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毛笔书法
皮影戏
国画
探究与分享
思考:这些文艺作品中具有什么样的美学追求?
点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戏剧
剪纸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什么作用?
知识归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相关链接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
点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这些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人喜爱。
思考:查阅陶渊明的田园诗,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
探究与分享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
知识归纳
(1)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2)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是事物间相互和谐的状态。在“中和”的状态下,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存发展,各得其所,繁荣兴旺。
《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就是泰和,是天地万物和谐的最理想状态。对于人来讲,“太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之境。
相关链接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课堂小结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1.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启示我们与他人相处应该( )
A.友好相处,消除差异 B.相互尊重,逐渐趋同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开放包容,全盘模仿
C
2. 《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启迪人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体现了( )
A.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B
3.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青绿两色,点染出中国山水的清朗峻秀;舞步蹁跹,传递出传统文墨的意蕴悠远。这体现了( )
A.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
4.“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这些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他( )
A.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