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4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解答版)》资源,包含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4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4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析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4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统编七下道法第4单元测试卷
[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法经》是战国时期魏国颁布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其中以盗法、贼法为首。盗法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贼法主要内容是防止叛逆、犯上作乱。由此可见 ( )
①《法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前身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我国法律体系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完善涉外法律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表明 ( )
①我国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②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③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孔某在一家餐饮店消费时,发现需要关注餐饮店公众号才能点餐,但这样点餐后消费者个人信息会被餐饮店获取且无法自行删除,孔某与该餐饮店负责人交涉无果后遂将该餐饮店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该餐饮店相关行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需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其公证费用五千元人民币。这表明 ( )
①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要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③法律只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法律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法律保障生活”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活动,同学们纷纷表达着对法律的敬畏,并写在了留言板上。下列留言内容表明 ( )
留言板
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A.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B.法律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社会公共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对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②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下面漫画体现了民法典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里的 ( )
A.平等、自愿 B.公平、诚信
C.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 D.平等、诚信
7.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出示了以下漫画,请你推测老师讲解的内容可能是 ( )
A.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B.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身权
C.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D.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王先生因某景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拍摄其照片进行售卖,遂将该景区告上法庭。围绕此案,同学们竞相当起了“小法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王先生的肖像权受到了侵犯
B.小红:该景区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小华:该景区做法虽不恰当但并不违法
D.小茹:该景区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9.漫画中,父母的建议分别体现了孩子对压岁钱享有( )
①使用权 ②占有权 ③收益权 ④处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②不应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③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丑化他人肖像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张某的母亲黄某因癌症去世后,与舅舅一起生活的姥姥、姥爷为了母亲生前的五套房产将张某推到了被告席。此案经法官调查取证及笔迹鉴定,认定黄某生前已立遗嘱将房产给了张某,依法驳回了两位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②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继承权
③张某的姥姥、姥爷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④继承开始后,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学生张某平日不爱学习,自由散漫,多次在学校打架斗殴;一次,张某捡到李某的手表,李某来认领时他拒不归还,还用刀把李某刺成重伤,张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张某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 ( )
A.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3.观察下图,正确反映知识间逻辑关系的是 ( )
A.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B.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犯罪行为
C.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D.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14.小红在学习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内容
A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B 犯罪的特征包括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C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赔礼道歉
D 主刑包括管制、拘留、罚款、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宁夏调研时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是很多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行为轨迹。这警示青少年 ( )
①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犯罪 ②不犯罪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③要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④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4分)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四十四条 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第五十八条 ……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和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以上内容,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美好生活的。
17.(12分)生活中的民法典
案例一 某公司向大学毕业生小高发出录用通知书后又毁约,导致小高错过就业黄金期。于是,小高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例二 一名网友到某度假村休闲娱乐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直播了自己泡温泉的过程……
(1)案例一中,假如让你当法官,你会如何判决 (6分)
(2)案例二中,该网友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6分)
18.(20分)【以案释法】
案例一 小飞家所在的小区养狗的业主越来越多,近日发生了因主人疏忽导致宠物狗咬伤人的事,引起了小区业主的强烈不满。
(1)宠物狗咬伤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法律为什么保护我们的这一权利 (7分)
案例二 胡某有母亲、姐姐、养女三位亲人,胡某在老家有自建的房屋两间,2022年胡某去世,2024年胡某的养女将这两间房屋出租一年,获得人民币6000元。
(2)你认为这6000元应该属于谁所有 (6分)
案例三 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连续多年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扎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篱笆墙”。
(3)结合案例三,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7分)
19.(19分)某校聚焦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开展了以“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案例一 2024年1月11日,温某为发泄个人情绪,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2025年4月19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温某执行死刑。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6分)
案例二 “开心农场”不开心 青菜、小葱、大白菜……各式各样的蔬菜绿意盎然,本该出现在田间地头的景象却时常出现在城市居民社区中。部分市民毁绿种菜,开发“开心农场”,引来了诸多矛盾。 “菜主”张阿姨说:“我年纪大了,平时没有娱乐活动,就喜欢种菜。你看我那绿油油的小青菜多美啊!况且我也是小区居民,占用的也就家门口一小块绿地,还经常和邻居们分享既新鲜又健康的蔬菜,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多数居民则认为:“小区绿化属于所有业主,不是哪家哪户的私人领地。种菜施肥产生的臭气和滋生的蚊虫严重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法律连线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2)假如你是小区代表,请你给出两种解决方案。(6分)
(3)根据“法律连线”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7分)
1.A
2.D [解析] 本题考查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题干材料表明法律体系的完善无止境,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故选D。
3.A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①②说法正确;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③“只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
4.A [解析] 通过分析留言板内容可知,A符合题意;B、C、D观点都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6.D 7.A 8.A 9.D 10.B
11.B [解析] 我国的遗产继承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其中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材料中张某的母亲立有遗嘱,所以应该按照遗嘱继承,①②④符合题意;姥姥、姥爷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③错误。故选B。
12.A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可知,多次打架斗殴是行政违法行为;拒不归还他人遗失物是民事违法行为;用刀将人刺成重伤是刑事违法行为。故选A。
13.C
14.B [解析]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A错误;赔礼道歉属于民事处罚,C错误;拘留、罚款属于行政处罚,D错误;B正确。故选B。
15.D
16.①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其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②该法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③该法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7.(1)该公司违反诚信原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小高的损失进行赔偿。
(2)肖像权、隐私权。
法律依据:法律保护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法律保护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
18.(1)生命权和健康权。
原因: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胡某的母亲和养女共同所有。
(3)①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19.(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们安居乐业;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等等。
(2)[例答]方案一:联系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或请邻居等劝说张阿姨主动铲除“开心农场”。
方案二:联系相关部门铲除“开心农场”,对张阿姨进行劝导和普法教育。
(3)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统编七下道法第4单元测试卷
[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法经》是战国时期魏国颁布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其中以盗法、贼法为首。盗法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贼法主要内容是防止叛逆、犯上作乱。由此可见 ( )
①《法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前身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我国法律体系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完善涉外法律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表明 ( )
①我国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②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③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孔某在一家餐饮店消费时,发现需要关注餐饮店公众号才能点餐,但这样点餐后消费者个人信息会被餐饮店获取且无法自行删除,孔某与该餐饮店负责人交涉无果后遂将该餐饮店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该餐饮店相关行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需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其公证费用五千元人民币。这表明 ( )
①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要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③法律只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法律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法律保障生活”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活动,同学们纷纷表达着对法律的敬畏,并写在了留言板上。下列留言内容表明 ( )
留言板
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A.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B.法律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社会公共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对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②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下面漫画体现了民法典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里的 ( )
A.平等、自愿 B.公平、诚信
C.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 D.平等、诚信
7.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出示了以下漫画,请你推测老师讲解的内容可能是 ( )
A.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B.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身权
C.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D.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王先生因某景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拍摄其照片进行售卖,遂将该景区告上法庭。围绕此案,同学们竞相当起了“小法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王先生的肖像权受到了侵犯
B.小红:该景区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小华:该景区做法虽不恰当但并不违法
D.小茹:该景区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9.漫画中,父母的建议分别体现了孩子对压岁钱享有( )
①使用权 ②占有权 ③收益权 ④处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②不应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③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丑化他人肖像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张某的母亲黄某因癌症去世后,与舅舅一起生活的姥姥、姥爷为了母亲生前的五套房产将张某推到了被告席。此案经法官调查取证及笔迹鉴定,认定黄某生前已立遗嘱将房产给了张某,依法驳回了两位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②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继承权
③张某的姥姥、姥爷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④继承开始后,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学生张某平日不爱学习,自由散漫,多次在学校打架斗殴;一次,张某捡到李某的手表,李某来认领时他拒不归还,还用刀把李某刺成重伤,张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张某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 ( )
A.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3.观察下图,正确反映知识间逻辑关系的是 ( )
A.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B.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犯罪行为
C.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D.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14.小红在学习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内容
A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B 犯罪的特征包括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C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赔礼道歉
D 主刑包括管制、拘留、罚款、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宁夏调研时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是很多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行为轨迹。这警示青少年 ( )
①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犯罪 ②不犯罪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③要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④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4分)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四十四条 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第五十八条 ……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和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以上内容,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美好生活的。
17.(12分)生活中的民法典
案例一 某公司向大学毕业生小高发出录用通知书后又毁约,导致小高错过就业黄金期。于是,小高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例二 一名网友到某度假村休闲娱乐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直播了自己泡温泉的过程……
(1)案例一中,假如让你当法官,你会如何判决 (6分)
(2)案例二中,该网友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6分)
18.(20分)【以案释法】
案例一 小飞家所在的小区养狗的业主越来越多,近日发生了因主人疏忽导致宠物狗咬伤人的事,引起了小区业主的强烈不满。
(1)宠物狗咬伤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法律为什么保护我们的这一权利 (7分)
案例二 胡某有母亲、姐姐、养女三位亲人,胡某在老家有自建的房屋两间,2022年胡某去世,2024年胡某的养女将这两间房屋出租一年,获得人民币6000元。
(2)你认为这6000元应该属于谁所有 (6分)
案例三 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连续多年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扎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篱笆墙”。
(3)结合案例三,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7分)
19.(19分)某校聚焦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开展了以“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案例一 2024年1月11日,温某为发泄个人情绪,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2025年4月19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温某执行死刑。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6分)
案例二 “开心农场”不开心 青菜、小葱、大白菜……各式各样的蔬菜绿意盎然,本该出现在田间地头的景象却时常出现在城市居民社区中。部分市民毁绿种菜,开发“开心农场”,引来了诸多矛盾。 “菜主”张阿姨说:“我年纪大了,平时没有娱乐活动,就喜欢种菜。你看我那绿油油的小青菜多美啊!况且我也是小区居民,占用的也就家门口一小块绿地,还经常和邻居们分享既新鲜又健康的蔬菜,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多数居民则认为:“小区绿化属于所有业主,不是哪家哪户的私人领地。种菜施肥产生的臭气和滋生的蚊虫严重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法律连线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2)假如你是小区代表,请你给出两种解决方案。(6分)
(3)根据“法律连线”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7分)
1.A
2.D [解析] 本题考查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题干材料表明法律体系的完善无止境,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故选D。
3.A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①②说法正确;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③“只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
4.A [解析] 通过分析留言板内容可知,A符合题意;B、C、D观点都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6.D 7.A 8.A 9.D 10.B
11.B [解析] 我国的遗产继承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其中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材料中张某的母亲立有遗嘱,所以应该按照遗嘱继承,①②④符合题意;姥姥、姥爷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③错误。故选B。
12.A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可知,多次打架斗殴是行政违法行为;拒不归还他人遗失物是民事违法行为;用刀将人刺成重伤是刑事违法行为。故选A。
13.C
14.B [解析]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A错误;赔礼道歉属于民事处罚,C错误;拘留、罚款属于行政处罚,D错误;B正确。故选B。
15.D
16.①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其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②该法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③该法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7.(1)该公司违反诚信原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小高的损失进行赔偿。
(2)肖像权、隐私权。
法律依据:法律保护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法律保护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
18.(1)生命权和健康权。
原因: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胡某的母亲和养女共同所有。
(3)①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19.(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们安居乐业;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等等。
(2)[例答]方案一:联系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或请邻居等劝说张阿姨主动铲除“开心农场”。
方案二:联系相关部门铲除“开心农场”,对张阿姨进行劝导和普法教育。
(3)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