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223.109.252.183 )
精品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解答版)
教习网
当前位置: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精品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解答版)

2025-05-06 下载量 11 4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9-22912745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全国
文件: 648.4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解答版)》资源,包含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原卷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统编七下道法第3单元测试卷  
[范围:第二单元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枝独秀、历久弥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③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④它蕴含的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①“一枝独秀”表述错误;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你感悟到 (  )
A.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古训
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理念
2.C
3.2024年11月5日,《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举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  )
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重视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求大同,让所有的人享受同样的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体现了尊重人民应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所有的人享受同样的生活”与现实不符。故选A。
4.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要 (  )
A.讲仁爱 B.守诚信 C.求大同 D.尚和合
4.B 
5.2024年10月27日,鹤壁市见义勇为协会“见义勇为文化进车站”专场活动暨鹤壁市“见义勇为号”公交车首发仪式举行。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
①我们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②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不择手段捍卫正义 
③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的言行要合乎道义 
④退一步海阔天空,要追求和谐的理想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B
6.“中国关键词”知识分享交流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与会者共同研讨“互学互鉴”“求同存异”等中国关键词,呼吁中德继续加强文化交流,通过多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互学互鉴”到“和而不同”,这启示我们 (  )
①要尊重不同意见,学会彼此包容 ②要认清主流意见,懂得人云亦云 ③要倡导和谐相处,但不盲从苟同 ④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A [解析] 本题考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从“互学互鉴”到“和而不同”,这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①③符合题意;②“人云亦云”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7.某部著名小说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并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坚强信念。这说明(  )
①小说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②小说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 ③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④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激励我们积极向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人文精神的理解。小说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①②③正确;④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A。
8.由我国某游戏公司以《西游记》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制作的一款游戏一经上线就收获众多关注与好评。三年多来,该游戏制作组以在游戏中还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夜以继日地推进游戏研发进程,用最尖端的渲染技术再现悟空的七十二变,游戏中几乎所有元素都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脉。这离不开制作组 (  )
①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②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④文明有礼、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A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出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且文明有礼并非核心思想理念,④排除。①②③正确。故选A。
9.“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 (  )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之一
②彰显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
③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享乐主义
④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D
10.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 (  )
①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 ②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④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③“最宝贵”说法太绝对,排除;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长者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语句 (  )
①是讲仁爱、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是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 ④属于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D 
12.以下是各班根据学校要求设计的黑板报标题。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C.追求和谐、强调统一 D.重视民本、关注民生
12.A 
13.下面董某某的事迹告诉我们 (  )
  辽宁女孩董某某患有先天弱视,十岁时视力就完全丧失。然而她坚持在聋哑学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进入盲人技术学校学习中医推拿。后来她凭借自身刻苦学习,考取中国传媒大学,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研究生。
①面对困难和挑战,应自立自强、刚健有为
②有必胜的信心必然战胜挫折
③要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④放弃顺境,在逆境中成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B 
14.多年来,泉州惠安乡贤、民营企业家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回馈桑梓,协力共筑“慈善之城”,齐心推动慈善事业,持续打响“惠安慈善”品牌。慈善之风,不仅让这座城市暖意融融,更在惠安人心中泛起向善的圈圈涟漪。你从上述材料中,体会到的是 (  )
A.做见义勇为的人 B.做敬业乐群的人
C.做孝老爱亲的人 D.做扶危济困的人
14.D 
15.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过春节,把邻居家的独居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 (  )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只有筷子文化才能传承优良家风
③养育之恩,永生难忘
④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律·过千湖湿地公园》,乃五言律诗之佳作,其形式之美,首在于格律之严谨。全诗八句,字字珠玑,平仄交错,如织锦般细密而有序,展现出诗人对古典诗歌韵律的精妙驾驭。诗人在遵循古典诗歌规范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使得全诗既具古典之美,又不失现代之感,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佳作。
《五律·过千湖湿地公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美学追求 并对这种美学追求进行简要说明。
16.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17.(1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材料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铸就人类社会的繁荣辉煌。我国的一位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当世界来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时代之问更显现实而迫切,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由此,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渐次铺展,一个个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化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行动与普遍实践。
(2)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的生动体现 并请说明你的依据。(  分)
17.(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②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求大同。依据:这一思想理念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18.(14分)【学习核心思想理念,感悟中国“和”文化】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  分)
材料二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中国“和”文化在社会领域的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辩的命题。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左传》记载的晏婴与齐侯的一段对话,从政治角度论及“和”与“同”的区别;在《论语》中,孔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而不同的主张引申到人伦关系中。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和”文化的认识。(  分)
18.(1)重民本、尚和合、崇正义等。
(2)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②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③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19.(21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蕴含丰富的道德哲思与实践智慧。某校以“学习榜样人物 践行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学习榜样人物】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上榜好人中,有捐出百万元资助困难学子的教授伉俪李安昌、曹璎珞;有防汛巡查中为勇救落水者不幸牺牲的乡镇干部朱如新;有19年照顾植物人工友及其家人的车间钳工赵全喜;有与歹徒搏斗献出生命的27岁基层民警武霖;有照顾瘫痪亲人40余载的何明兰……他们来自千千万万身边好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英雄的可贵精神品质。
(1)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  分)
【传承好人力量】在活动直播现场,“中国好人”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感人故事,并与全国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互动交流,展现了他们坚守平凡、身体力行,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奉献了光和热。网友纷纷留言:“从我做起,致敬身边榜样,传承好人力量。”
(2)为什么要致敬身边榜样,传承好人力量 (  分)
【践行传统美德】学校以“践行传统美德,做负责任的学生”为主题,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它不是一种时尚潮流,而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深深的印记。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全校同学美德修养,现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在家里,我们要推进家庭美德,心系父母,尊重感恩父母;
  在学校,我们要①  ;
  在社会,我们要②  。
××中学团委会
×年×月×日
(3)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紧扣题意,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分)
19. (1)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2)①身边榜样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②这些“好人力量”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③这些“好人”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等。
(3)[示例]①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珍惜友情,与同学和谐共处;②关心公益事业,用感恩之心做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等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