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 15
二一排课
当前位置: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普通

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025-05-06 浏览量 41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9-22913067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全国
文件: 591.5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 展开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围绕着“什么样的人是自尊的人”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自尊的人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②自尊的人不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感到惭愧
③自尊的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行
④自尊的人充分相信自己,不用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分享了几句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共同体现的交往品德(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A.是交往的起点 B.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是一项民法原则 D.表现为讲信用、守诺言
3.下列行为做到行己有耻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诗句中,体现人必须有自尊的是( )
A.宁守孤高辞媚世,岂随流俗屈清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关于自信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①自信让人远离自负和自卑 ②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
③自信的人一定能走向成功 ④自信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以下对两幅漫画分别所展现的心理状态和受到的启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漫画一:自信;漫画二:自强;启示:实事求是,接纳自己的全部
B.漫画一:自负;漫画二:自卑;启示:树立自信,远离自负与自卑
C.漫画一:自尊;漫画二:自负;启示:自强不息,发挥自己的长处
D.漫画一:自负;漫画二:自强;启示:学会自尊,做更好的自己
7.“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抛开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我相信我就是我”歌曲《我相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展示风采,高估自己的优点 ②相信自己很完美,骄傲自满
③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④增强自信,珍视自己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日,DeepSeek(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峰和团队研发的量化投资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和自信力。这说明( )
①青春的自信仅体现于个人成长过程的点滴努力中
②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当下最有价值的研究,是我们自信心的来源
③我们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④我们要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民族自信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杨绛先生曾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韧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坚强品格,助力人生目标达成
B.成就自强,务必持续磨砺意志
C.唯有事事不顺,方可收获成功
D.不怕艰难吃苦,方能有所成就
10.南京姑娘王忆身坐轮椅,打字速度缓慢。但29岁的她已出版6本书,创作上百万字作品。她凭借自身努力,让轮椅上的青春自由翱翔。这启示我们( )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
③要有自己的格调,不用理会别人
④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多次夺得残奥会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的文晓燕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她表示:我愿意站出来为残疾人群体发声,勇敢地跟大家讲,我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没什么不一样。她的事迹说明( )
A.道路常伴有坎坷,仅靠自信难克挫折
B.实践能创造价值,感恩中未必勇向前
C.挫折可磨炼意志,成功并非皆历磨难
D.自信可激发潜能,自强能够成就精彩
12.2024年6月,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启动。在寻找过程中,一个个可爱的孝心少年形象越来越清晰: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责任,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一切,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重担,但他们脸上时刻挂着阳光般的笑容,把温暖和美好留给大家。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只要经历了挫折,就一定能活出生命的精彩,体会成功的喜悦
②身处逆境是成才成功的前提条件
③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成功的必备品质
④善于调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更好地面对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二、填空题
1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 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 。
14.如何做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 。
(2)学会不断 。
(3)学会 。
15.如何做自信的人:找准定位,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勇于探索,增强底气。
16.自信的来源
自信 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 。
17.怎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1)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 ,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 。我们要 ,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 ,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3)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 ,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三、辨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围绕“青少年是否需要培养自强品质”,班级展开讨论:
小豫说:“我家经济条件好,父母说以后会帮我安排好工作,现在学习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太拼命。”
小智说:“人生当自强,只有主动发掘自身力量,发愤图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四、简答题
19.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自尊自爱,乐观坚定。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让我们青春飞扬。
(1)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德行的具体体现,结合所学,我们应该如何做自尊的人?(任意答两点即可)
(2)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结合所学,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任意答两点即可)
20.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你校准备开展以“走近青春榜样,感悟青春力量”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青春榜样:黄旭华黄旭华投身核潜艇研制时,国内一穷二白、技术空白。外部严密封锁,没有资料、缺乏人才,研发举步维艰。可他没有丝毫退缩,从基础学起,带领团队用算盘、计算尺算出关键数据,历经无数次失败与改进,终于让我国首艘核潜艇成功入海。他用一生践行“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1)任务一:你所在的班级选取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宣传榜样。请你根据示例,列举一例,并说说自强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力量。
(2)任务二:谈谈你怎样向榜样黄旭华学习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五、分析说明题
21.青春绚丽,须做到自尊。
材料一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材料二 《晏子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侯者更道,从大门入。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要举行春季校园文化艺术节。班主任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极报名参加。大课间时间,同学们都在踊跃报名,只有小北躲在一边抹眼泪。
小南说:“怎么了?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口才又好,你可以报名参加英语口语比赛或演讲比赛啊。”
“不行不行,我一站在主席台上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我不敢报名参加。”小北接着说:“不像你,头脑灵活,干什么都可以。”
小南说:“你说得对,我参加哪个项目都会拿奖的。我想了想,还是报名唱歌吧,这个我不用准备就能拿第一。”
(1)你认为小南和小北的想法对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帮助她们正确看待自己。
23.[人生当自强]
材料一 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90后”“独臂筑梦师”张超凡顽强拼搏,成为百余家媒体专访的创客校长;谢启明小时候被车祸夺走一条腿,但却不言放弃,他创办的爱心机构已帮助500多名残友进行日常康复训练;无臂男孩彭超以不服输、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赢得人生的胜利。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
(1)“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涌现出大批为国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向榜样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成为自强的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A B D D C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B
【详解】本题考查自尊的人的表现。
①: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注重自身形象,以良好的外在表现展现自我尊重,故①符合题意;
③:自尊的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行,他们用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故③符合题意;
②:自尊的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会感到惭愧,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荣辱感,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和改正,而不是无动于衷,故②说法错误;
④:自尊的人充分相信自己,但也需要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切勿强加给别人,“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意思是君子尊重别人而贬抑自己,让别人在先而自己在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强调对言论自由的尊重和捍卫,这三句话共同体现的交往品德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故A符合题意;
BCD:诚信是是一项民法原则,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表现为讲信用、守诺言,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内涵及要求。
①④:分析题文可知,图①在践行光盘行动,是节约粮食、讲礼守德的表现;图④人物在自觉排队、遵守秩序,都做到了行己有耻,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没有做到行己有耻,故②说法错误;
③: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有损社会公德,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自尊。
A:宁守孤高辞媚世,岂随流俗屈清颜,表达了坚守高洁品格、不愿迎合世俗的孤傲态度,体现人必须有自尊,故A符合题意;
B:这句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美好祝愿,主题是友情和离别,同样不涉及自尊,故B不符合题意;
C:主要表达的是在江南美景中与故人重逢的感慨,更多的是关于时光流逝和重逢的喜悦,并没有直接涉及自尊的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
D:这句诗表达的是对遭遇相似的陌生人的同情和共鸣,强调的是共情和同病相怜,而不是自尊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人要有自信。
①: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能让人正确认识自己,既不会像自负者那样高估自己,也不会像自卑者那样低估自己,所以自信让人远离自负和自卑,故①符合题意;
②:自信是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故②符合题意;
③: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自信的人不一定就能走向成功,成功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努力、机遇等,故③说法错误;
④:自信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的是自负的人,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信。
ABCD:漫画一中骆驼和羊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是自负的表现;漫画二中鸭子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是自卑的表现;启示我们树立自信,远离自负与自卑,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学会欣赏自己、自信。
③④:“我们相信我就是我”体现了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要增强自信,珍视自己的价值,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故①说法错误;
②:相信自己,但是每个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8.D
【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人。
③④:DeepSeek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和自信力,说明我们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要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民族自信心,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故①说法错误;
②: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9.C
【详解】本题考查对自强的认识和理解。
C:“唯有、方可”说法过于绝对,正确看待和对待“事事不顺”,做到自强不息、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才能成功,故C说法错误;
ABD: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杨绛先生的话语强调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目标,自强,使人自主自立,成就自强人生,必须不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故AB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
10.A
【详解】本题考查对自强的认识。
①②:题干中,王忆凭借自身努力,让轮椅上的青春自由翱翔。这启示我们要自强。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我们也要重视他人,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故③说法错误;
④:题干未涉及行己有耻,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自强。
D:依据教材知识,多次夺得残奥会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的文晓燕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的发言,体现了自信自强,启示我们自信可激发潜能,自强能够成就精彩,故D说法正确;
A:题干没有体现仅靠自信难克挫折,故A不符合题意;
B:感恩中需要勇向前,故B说法错误;
C: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自尊、自信、自强、情绪的管理。
③④:最美孝心少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责任,体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成功的必备品质,善于调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更好地面对困难,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经历了挫折,还应该战胜挫折,才会活出生命的精彩,要是被挫折打倒,就失败了,故①说法错误;
②: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并不一定非处在逆境中,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 人格尊严 法律要求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4. 人格尊严 提升自己 尊重他人
【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做自尊的人,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5.扬长避短
【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做自信的人,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6. 并非凭空 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的来源,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17.(1) 树立远大理想 立下报国之志
(2)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认真对待各门课程 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 练就一身本领
(3)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磨炼意志、锤炼品格 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
【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人,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18.小豫的观点错误,小智的观点正确。自强是每个人成长都应具备的品质,不能因家庭条件优越而放弃自我奋斗。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正如小智所说:“人生当自强,只有主动发掘自身力量,发愤图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我家经济条件好,父母说以后会帮我安排好工作”的观点是一种依赖心理,缺少自主自立精神。我们要做自强的人,能够“克已”“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在学习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太拼命”的观点缺少奋发向上的精神,没有认识到自强的人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人生自强少年始。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主动发掘自身力量,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分析】考点考查:自强的意义和做法
能力考查:辨别分析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我家经济条件好,父母说以后会帮我安排好工作,现在学习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太拼命。
观点②:人生当自强,只有主动发掘自身力量,发愤图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这是一种依赖心理,缺少自主自立精神。
论据②:主动发掘自身力量,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
正误判断:正确。
论据①: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论据②: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主动发掘自身力量,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1)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③学会尊重他人。
(2)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④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
【详解】(1)本题考查如何做自尊的人,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如何做自信的人,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20.(1)勾践卧薪尝胆等。
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活动发展的机会;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品质,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优良传统,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②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立志报效祖国,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理想;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为国争光;④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不断砥砺前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努力耕耘。
【详解】(1)小问1:
本问考查自强的榜样,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小问2:
本问考查自强的作用,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1.①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②有自尊的人知廉耻、懂荣辱,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③自尊的人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像晏子一样,在面对他人的不尊重时,能机智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分析】考点考查:自尊的含义、自尊的人的表现与要求、维护人格尊严的要求。
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自尊的含义、自尊的人的表现与要求、维护人格尊严的要求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关键词②: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自尊的人知廉耻、懂荣辱;
关键词③:侯者更道,从大门入→自尊的人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2.(1)小南和小北的想法都不对。①小北的言行是自卑的表现。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小北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这不利于小北自身的成长。②小南的想法是自负的表现。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小南认为自己“参加哪个项目都会拿奖”“不用准备就能拿第一”,这不利于自我成长与进步。
(2)①她俩应该克服自卑和自负,树立自信心;②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走出自卑和自负的误区;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卑与自负,做自信的人的要求的知识点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小北怕一站在主席台上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不敢报名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
观点②:小南觉得自己报名唱歌不用准备就能拿第一。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小北的言行是自卑的表现。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论据②:小北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这不利于小北自身的成长。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小南的想法是自负的表现。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论据②:小南认为自己“参加哪个项目都会拿奖”“不用准备就能拿第一”,这不利于自我成长与进步。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的有关知识,从建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南怕自己表现不好不敢参加艺术节,小北认为自己歌唱比赛不用准备就能拿第一→可联系她们应该克服自卑和自负,树立自信心;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走出自卑和自负的误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3.(1)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如“90后”“独臂筑梦师”张超凡顽强拼搏,成为百余家媒体专访的创客校长,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让人拥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2)向榜样学习,我们要:①树立远大理想。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力争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分析】考点考查:自强的含义、自强的作用、做自强中国人的要求。
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自强的含义、自强的作用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可链接教材知识“自强的含义”+“自强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做自强中国人的要求相关知识,从做法类题目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大批为国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为我们树立榜样→可链接教材知识“做自强中国人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