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考三模历史试题.pdf 展开
历史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某位同学在学习“中华文明起源”这一知识时,画出了以下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可以填人
①和②处的是(
)
生产力进步
贫富分化
②
国家产生
A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
B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C生活富足,共同富裕
D生产发展,部落战争
2.七夕节成型于汉朝,到南北朝时,各朝都有举行庆祝七夕节的盛大活动,南朝是全民乞巧,
而北朝还会举办骑射活动。这反映了(
A.民族文化不断交融
B边境贸易日趋繁荣
C胡服骑射成为时尚
D.传统节日种类繁多
3.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日本最先仿行;随后朝鲜、越南相继引进实行,长达近千年;
16世纪后,西方人翻译有关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文章、书籍多达70余种。这说明隋唐时期
(
A先进制度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儒家文化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
D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4.下图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据此推论,最合理的是(
社
生
唐宋
明中叶
秦汉
清前期
状
元朝
明末清初
战国
魏晋
时间
A.生产力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B.南北经济格局逐渐改变
C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技术革新推动社会发展
5.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创办轮船招商局
力谏光绪帝变法
占楚望台军械库
革新传统旧思想
(自强求富)
(公车上书)
(武汉光复)
(民主科学)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
国扫描金能王
6.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以下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相关
叙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B.1935年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1945年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7.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近3678.7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约9.5%。
40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从1.8%跃升到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转型
B.改革开放政策适应了国情
C沿海港口城市吸引了外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8.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象形文字保存了古埃及文明并流传至今
B.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C.古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D.甲骨文成为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规范文字
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
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彻底推翻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
B都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D都实现了摆脱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
10.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A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启了以“自
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重工业为起,点,通过“官
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手段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现代铁路和海运交通
网络,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先河。
一摘自黎淑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
蠡国金旺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某位同学在学习“中华文明起源”这一知识时,画出了以下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可以填人
①和②处的是(
)
生产力进步
贫富分化
②
国家产生
A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
B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C生活富足,共同富裕
D生产发展,部落战争
2.七夕节成型于汉朝,到南北朝时,各朝都有举行庆祝七夕节的盛大活动,南朝是全民乞巧,
而北朝还会举办骑射活动。这反映了(
A.民族文化不断交融
B边境贸易日趋繁荣
C胡服骑射成为时尚
D.传统节日种类繁多
3.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日本最先仿行;随后朝鲜、越南相继引进实行,长达近千年;
16世纪后,西方人翻译有关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文章、书籍多达70余种。这说明隋唐时期
(
A先进制度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儒家文化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
D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4.下图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据此推论,最合理的是(
社
生
唐宋
明中叶
秦汉
清前期
状
元朝
明末清初
战国
魏晋
时间
A.生产力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B.南北经济格局逐渐改变
C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技术革新推动社会发展
5.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创办轮船招商局
力谏光绪帝变法
占楚望台军械库
革新传统旧思想
(自强求富)
(公车上书)
(武汉光复)
(民主科学)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
国扫描金能王
6.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以下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相关
叙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B.1935年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1945年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7.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近3678.7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约9.5%。
40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从1.8%跃升到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转型
B.改革开放政策适应了国情
C沿海港口城市吸引了外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8.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象形文字保存了古埃及文明并流传至今
B.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C.古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D.甲骨文成为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规范文字
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
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彻底推翻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
B都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D都实现了摆脱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
10.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A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启了以“自
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重工业为起,点,通过“官
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手段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现代铁路和海运交通
网络,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先河。
一摘自黎淑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
蠡国金旺